2019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进入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中国国民经济平稳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9万亿元左右。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0467亿元,比上年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86165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534233亿元,增长6.9%,2较第二产业快1.2个百分点。
全年猪牛羊禽肉类产量7649万吨,下降10.2%。其中,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猪肉产量4255万吨,下降21.3%;禽肉产量2239万吨,增长12.3%;牛肉产量667万吨,增长3.6%。
2019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4.8%;股份制企业增长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0%;私营企业增长7.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5.0%,制造业增长6.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0%。
2019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51478亿元,增长5.4%。其中,民间投资311159亿元,增长4.7%。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4.1%,中部地区增长9.5%,西部地区增长5.6%,东北地区下降3.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2633亿元,增长0.6%;第二产业投资163070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投资375775亿元,增长6.5%。
居民消费增长较快,消费升级态势明显。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649亿元,增长8.0%。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51317亿元,增长7.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0332亿元,增长9.0%。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分别比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速快8.7、4.6、4.1和1.7个百分点。
对外经济持续向好,对外开放再上新水平。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15446亿元,增长3.4%,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大国地位。
2019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创历史新高,达9415亿元,增长5.8%,保持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地位。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50.4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13.6%。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729亿美元,增长2.3%。对外劳务合作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9.2万人,较上年同期减少0.4万人。
2019年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同比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与经济增长基本持平。
2019年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71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连续7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农民工就业总量29077万人,增长0.8%。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
二、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为应对疫情冲击,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减税降费、减免租金、稳岗补贴和金融支持等多项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国民经济有序恢复。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同比下降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186亿元,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73638亿元,下降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80亿元,下降5.2%。
三大需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下降4.4个百分点。2020年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9%,降幅较1-3月收窄3.5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597.9亿元,同比下降27.4%,降幅较1-3月收窄9.3个百分点。
2020年1-4月,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4.2%,股份制企业下降4.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8.9%。
2020年1-4月采矿业增加值下降0.8%;制造业下降5.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0.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9%。
2020年1-4月中国基础原材料和新产品生产保持增长,天然气、原油、十种有色金属、乙烯和粗钢产量分别增长10.3%、2.0%、2.6%、0.7%和1.3%。
2020年1-4月基础原材料和新产品生产增速
截至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已达99.1%,中小企业复工率超过89%。随着企业复工复产进程加快,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疫情对工业生产造成的短期冲击将有望逐步消除。
从投资看,受施工天数减少、投资项目所需物资和人员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1-4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36824亿元,同比下降10.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102亿元,下降5.4%;第二产业投资40937亿元,下降16.0%;第三产业投资92785亿元,下降7.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7.8%。
1-4月中国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3.0%,降幅小于全部投资7.3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商务服务业和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5.4%、25.6%和12.5%。
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3103亿元,下降3.3%,随着中央一系列稳投资政策举措的落地实施,投资力度将不断加大,投资下降的局面将逐步扭转。
居民消费需求受抑制,市场销售短期下滑明显。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758亿元,同比下降16.2%。
网上零售等新兴消费方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4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5751亿元,增长8.6%,后期随着疫情因素逐渐消除,物流运输稳步恢复,消费需求将逐步恢复,我国消费市场仍将保持长期稳定和持续升级的发展态势。
从外经贸看,1-5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1538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1-4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286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1%。
从价格看,1-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5%。随着复工复产逐步加快,交通物流逐渐恢复,保供稳价措施持续加力,市场供给不断改善,1月-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分别同比增长5.4%、5.2%、4.3%和3.3%,涨幅逐月回落。
从居民收入和就业看,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同比名义增长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3.9%。就业压力明显加大,1-4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54万人,同比少增105万人。随着社保减免、失业保险返还、稳岗补贴等各项稳就业、保民生政策落地见效,预计居民收入和就业形势将逐渐改善。
从货币信贷看,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市场总体稳定。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