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跑路,钱能要回来吗?警惕预付费消费陷阱

商家跑路,钱能要回来吗?警惕预付费消费陷阱

Yourbrowserisnotsupported

5月22日,一则休业通知张贴在北京市多家瑜伽馆门前,这家涉及十几个连锁门店的瑜伽馆,前一天还在正常营业,第二天就突然关门休业。

5月22日一早,本打算约一堂瑜伽课的王女士,却突然发现约课平台上一片空白,取而代之的是一则休业通知。王女士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成为会员还不到一个月,这家店就关门休业了。4月25日在店员的推销下,王女士还交了11980元办理了年卡,而这张年卡至今还没来得及使用。

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所在的瑜伽馆的会员有上百人。在自发组织的维权群中,会员登记的受损金额大多在万元以上。

就在这家瑜伽馆的会员们焦急气愤的同时,其名下的多家门店门口,也都出现了同样的一纸通知,无人在店、大门紧锁,让前来问询的会员们吃了闭门羹。

那么这家连锁瑜伽馆究竟有多少门店关门休业了呢?记者通过一些生活服务信息平台搜索“卡莫瑜伽馆”,发现搜索的14家卡莫瑜伽馆都显示为“暂停营业”状态。

记者在与卡莫瑜伽的工作人员多次沟通后了解到,在事发前,卡莫瑜伽的教练已被拖欠了3个月的工资。

尽管已经拖欠员工三个月的工资,但在记者调查中发现,在关门休业的当月,卡莫瑜伽多家门店还开展了多轮的促销活动。一些门店直到5月20日,仍在通过各种方式销售会员卡。

消费不了的会员卡,进不去的会员店,要不回来的预付款,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在打击着人们的消费信心。目前,已有不少卡莫瑜伽会员开始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但由于涉及金额庞大、人数众多,维权之路显然并不平坦。

近年来,像这样的预付费问题并不是个例。前不久,在广西南宁,一家名为灵曼舞社的培训机构突然发布通知,声称要闭店,这让学员、老师都慌了神。

这家培训机构的学员胡先生介绍,他交了3880元学习舞蹈课程,但还有50多节课没上,门店负责人就突然在群里发布通知,称门店暂停营业。随后胡先生了解到,这家舞社的另外4家门店都已暂停营业,这让舞社的工作人员也感到措手不及。

舞社学员提供的群聊截图显示,群内一则通告称,因为盲目扩张和经营问题,灵曼舞社暂时闭店,但公司没有跑路,仍在积极寻找合作舞房承担大家剩余的课时。但几天后舞社负责人直接失联跑路,大量学员的学费打了“水漂”。据了解,这家舞社几家分店有学员上千人,涉事金额上百万。

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消费指导与质量监督部主任李竞莹:培训类、健身类容易出现的消费陷阱是,商家发现经营出现困难的时候,就会搞起促销套路来诱导消费者去充值,等充完值之后,商家就变更法人,而变更法人之后就关门卷款跑路,之后这个商家可能就换了一身马甲,又到别的地方重新申办了一个新的企业,继续开展这种消费套路。

广西消委会介绍,还有很多消费者被商家忽悠办理预付卡,开卡后商家却将笑脸变黑脸,对一些服务项目偷换概念,或者服务时敷衍了事。

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的《2023年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指出,预付式消费问题主要集中体现为经营者违规办卡、经营者服务承诺兑现差及变相涨价、消费者办卡容易退费难、经营者跑路消费者挽回损失难等方面。消费领域法律专业人士认为,合同不健全是维权难的因素之一。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比如说我交钱办卡之后,商家随意去降低服务的质量,或者说提高价格。出了问题去维权的时候,双方又没有书面的合同,双方关于责任根本就分不清。

搭建预付监管平台健全退费机制

近年来,预付费消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降低商品或者服务质量、擅自变更经营场所等不兑现承诺的行为也随之高发,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而商家突然跑路,预付费打了水漂,这是令消费者最头疼的问题,也是解决预付费侵权的关键。为了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

北京市石景山区作为全国首个试点,搭建的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和服务平台,将预付式消费频繁的教育、餐饮、美容美发等行业纳入重点监管,对开展预付式消费的经营企业全部采取专用存款账户管理。

其中,培训类机构资金监管比例为100%;餐饮、商超、零售、居民服务行业,预收资金超过50万元的企业,资金监管40%;托育机构预收消费者资金金额一次性超过20000元的,资金监管比例在50%以上。

北京市石景山区预付监管平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先后有3名家长是通过石景山区预付监管平台购买了该培训机构课程,预付费用共计114000元。培训机构倒闭后,在平台的协调下,这3名消费者成功拿回了全部预付费用。

这就是石景山区“预付监管”小程序,纳入监管的企业必须通过该平台对外销售预付卡,销售之前还必须与消费者签订合同。

北京市石景山区预付监管平台运维负责人程晓磊:平台上我们强制要求商户在发这个卡的时候,填写行业示范合同的这个空,比如说我的课时费是多少钱,餐饮的这个卡是多少钱,赠送多少钱,写得很清楚,包括退赔的责任,权、责、利写得很清楚。发布出来之后这张卡就已经是带着合同的卡了,消费者购卡的时候,也可以去先查看这个合同,那么查看合同没有问题之后,可以选择购卡。

据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和服务平台自2020年9月上线运行以来,石景山区已有95%以上的备案发卡企业纳入监管范围,覆盖发卡企业1千余家,消费金额累计11亿元。

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科科长王东波:覆盖了教育、商超、体育、娱乐、餐饮等行业,截至目前,我们通过平台已经排查出巨人教育事件、世纪悦途事件等9个风险点,通过平台我们成功地化解了消费纠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不仅是北京市石景山区,全国各地针对预付费消费存在的问题,都在不断探索解决办法。

多地加大立法保护规范预付费经营行为

多地加大立法保护,山西、深圳等地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对预付式经营者行为、预收资金监管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山东聊城对单用途预付卡经营者强化公告、通知义务。

教育部等六部门落实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要求,北京、上海、江苏、贵州等地加大对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的管理,通报典型案例,探索源头治理。

前不久,广西上百名消费者在店员的推销下,购买了玛奇朵影楼推出的“一年有效”预付套餐。结果没到四个月,这家影楼店就更了名,店主也换了人。新接手的云野工作室又重新推出了79元的摄影套餐,吸引了许多顾客购买,但是直至关店时,也没有兑现完成相应的套餐服务。

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介入后,很多消费者陆续挽回了经济损失。

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莫璇:调解成功的大概是在16件到20件左右,大概寄回的成品是130多件,但是涉及的人应该在三四十人。我们继续跟踪,如果依然没有办法履行,我们将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置。

消法实施条例强化预付费经营者义务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1日即将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里重点强化了预付费消费活动中的经营者义务,其中明确规定: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条例明确规定,经营者以预付费的方式来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必须要跟消费者去签订书面的合同。如果要迁址,要换一个地方经营,要提前30天告知消费者,要让消费者事先充分知情。

市场监管部门强调,预付费消费是一种商业模式,涉及到各行各业,教育、体育、文化旅游、卫生健康、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也都有相应的职责,应在各自的领域内加强日常监管,查处违法行为,处理消费投诉。

预付费消费具有付款在先、消费在后的特点,消费者权利的实现有赖于经营者的信用及经营情况,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或风险性,不仅涉及到各行各业,而且还涉及到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部门和监管职责不够明确等问题。值得期待的是,国家高度重视预付费消费出现的诸多问题。一大批强监管、强规范的法律法规和规范制度正在酝酿之中。

THE END
1.店倒闭会员卡不退钱合法吗,有哪些相关规定店倒闭会员卡不退钱不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377031.html
1.商家收到的会员卡,不退钱怎么办当我们买完商家的会员卡,结果商家不守信用不给退钱怎么办?这时候就得靠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首先当然是要跟商家好好沟通,看看能不能把事情解决掉。如果沟通无果的话,那就去找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去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吧。如果这些方法都试过还是不行,那就只能去法院告他们了,让他们把钱还给咱们,还可能会要求赔偿因为...https://m.66law.cn/case/28396797.aspx
2.会员卡不退费怎么举报?会员卡不退费是侵犯消费者权益吗?消费者卡如果不退钱,在无法取得协商的结果下,应该拨打12315消费者热线进行投诉,由消费者协会来处理该项纠纷,但是前提是必须符合退款原则,不得随意投诉,影响商家的正常经营。 会员卡不退费是侵犯消费者权益吗? 会员卡不退钱是违法行为,不合法,属于霸王条款。对于这种情况,顾客办卡之后,属于与商家签订了合同,如果因商家...https://henan.china.com/m/falv/2023/0630/2530583949.html
3.湖南发布十大消费投诉热点和维权侵权典型案例(七)岳阳市云溪区某游乐场主“跑路”退费纠纷案 2021年8月18日,消费者肖女士向岳阳市云溪区市场监管局投诉,反映离家不远的一家游乐场关门,老板跑路,希望要回自己会员卡里尚未消费的余额。 2021年6月初,肖女士在自己居住小区附近的一家游乐场办了一张会员卡,并充值1000元,前后去消费过两次。2021年8月16日再去...https://www.cqn.com.cn/ms/content/2022-03/14/content_8795042.htm
4.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安徽公布8起典型案例2月23日,涡阳县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涡阳县静舍足疗养生馆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作出罚款4000元的行政处罚。 2月1日,涡阳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依法对当事人涡阳县静舍足疗养生馆经营场所进行巡查时,发现当事人店内收银台上“静舍足道VIP会员卡”上写有“本店享有此卡的最终解释权”字样,遂立案调查...https://www.workercn.cn/c/2023-10-12/8010876.shtml
5.游泳卡健身卡美容卡预付式消费是不是个坑?新闻频道张鹏飞表示,总结健身纠纷多发的主要原因后可以发现,经营者往往会在事先拟定的会员手册、会员须知等格式条款中设定不公平的交易条件,如规定会员卡在有效期内不得退费、不得转让,或扣除高额费用后方可退费或转让,有效期满后卡内余额作废,会员卡不予挂失、不予补办等。有的经营者甚至不事先告知消费者此类不利于消费者的...https://news.cctv.com/2021/12/22/ARTIBLXIrXBlNYzaTXDLsdUx211222.shtml
6.免费体验预付式消费……河源人,这些消费陷阱千万要小心!点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和根据2011年5月人民银行等7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规定,本案中,投诉人办理的预付卡是记名卡,经营者应当保证其在店内接受服务的期限长期有效。因此,因消费者办卡的门店已关门停业,经营者没有按照约定提供服务,且因客观原因无法继续履行约定,根据...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3/15/c3261940.html
7.美容院会员卡没用完拒绝退费怎样维权1、商家不予退还的,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2、消费者协会解决不了的,可以向当地的工商部门进行投诉,仍然解决不了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行动建议:消费者维权的方法有:一、协商和解。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在自愿、互谅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https://www.64365.com/special/2017nycsrhzsb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