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入法能否唤回儿女的孝心?立法与司法

“常回家看看”写入《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修订草案的背景是什么?将精神慰藉细化成这样具体的法律条文,能否真正拯救儿女失落的孝心?如何才能解决空巢老人的精神养老问题?

孝心失落助推《老年法》嬗变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的加速,儿女或因出外求学、工作而远离父母,或因成家立业与父母分开居住,造成对老人的精神照料越来越少,让老人们感到儿女的孝心越来越淡,甚至完全失落。

背景一:声声呼唤儿女常回家看看

类似郴州这对老年夫妻处境的老人还不少。

女儿的冷淡薄情,常常让张婆婆感到心里难受。是啊,人是不能缺少亲情的,缺少了亲情的慰藉,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背景二:精神赡养官司遭遇判决难

前不久,在长沙市某法院民庭调解室,办案法官与一起赡养纠纷的当事人双方之间出现了这样的对话:“你母亲提出‘精神赡养’,要求你们一个月回去看她一次,和她一起吃顿饭,可以做到吗?”“你儿子儿媳答应你的请求,并让我转达他们心中的歉意。”

这样的调解内容也是无奈之举。本案原告于婆婆今年73岁,有3个子女,老伴几年前病逝。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于婆婆希望子女能常陪伴在身边。然而3个子女却以住得远工作忙为借口,很少回来看她。一气之下,于婆婆以“年纪大,身体不好”为由,起诉3个子女,要求他们每月必须轮流回家看望她一次。3个子女接到法院的起诉书后,认为母亲是无理取闹,法律根本没有子女必须“常回家看看”这样的规定。

对此,法官也感到棘手。父母要求子女尽精神赡养义务虽有法律依据,却缺乏操作细节。《老年法》里也没有“常回家看看”这样的具体条文,只能从道德的角度来进行调解。法官了解情况后,反复与老人的儿女沟通、交流,儿女们也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于婆婆与子女们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

背景三:七成子女不常回家看望父母

鉴于以上背景,一些法律界人士和老龄问题专家认为,我国1996年通过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建议予以修改。2007年,国务院正式将老年法修订列入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会同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成立了修订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起草工作办公室。在认真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征求中央及地方有关部门、老年人代表和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于2010年底形成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增加了“精神慰藉”内容,强调子女须“常回家看看”,同时增加了社区护理、保障房优先安排等内容。

法律能唤回失落的孝心吗?

正方观点一:“不孝子”就得靠法律管

郭爹爹(65岁,退休公务员):我赞成把“常回家看看”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不孝儿女来说,道德的约束显得苍白无力,一定需要法律管制。我的一位老同事和他的女儿住在同一个城市,但父女俩已经有近3年没有见面了。女儿一直固执地认为,父亲是导致父母离婚的罪魁祸首,一直对父亲怀恨在心。父亲过生日、生病,女儿都不过问。老人说,事实并不是女儿所想的那样,可女儿连一个解释的机会都不给他,实在让他寒心。

正方观点二:立法细则需进一步完善

张晓岚(35岁,媒体工作者):如果子女“常回家看看”入法,涉及诸多细节问题需要考虑。比如,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回家探亲的假期不够怎么办?老人认为子女回家看望的次数少了,怎么来取证?法律又该如何制裁不常回家看望父母的子女?这些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操作细节。否则,法规就不具实际操作性,容易流于形式。

反方观点一:孝心不是逼出来的

瞿经和(70岁,退休干部):子女看望父母,应该属于道德问题,不应该上升到法律层面。就算上升到了法律层面,也未必能解决矛盾。想想,假如老人起诉子女不常常回家看望自己,法院判决子女必须看望父母,子女带着一肚子怨气去看望父母,父母心里会好受吗?这种强制的孝心非但不会长久,还可能对老人的心灵带来二次伤害。

反方观点二:相互理解就能化解矛盾

刘晓(58岁,退休):虽说孝顺父母天经地义,做老人的也要理解儿女的难处。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儿女必须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和事业中去,否则就会被淘汰。谁家的父母愿意自己的子女成为这个社会的被淘汰者呢?儿女因为工作忙很少回家看望父母,父母不能因此就告他不孝。起诉了又能怎样,儿女真能常回家看看吗?即使法院判决儿女每月承担探望、照料、陪护的义务,法官也不可能每个月强拉着他去探望、照料,陪老人聊家常吧?

“常回家看看”从道德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折射出我国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前提下,精神养老面临的突出问题——“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子女因为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而不回家照料老人。

“常回家看看”入法虽有积极意义,但单纯依靠法律强制孝心的回归,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空巢”老人的精神养老问题的,需要家庭、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合力解决。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应该为“空巢”老人提供更多精神慰藉服务。比如广播、电视要有比较好的老年节目,可以经常跟“空巢”老人沟通,为其进行生活引导;社区应该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把“空巢”老人组织起来,让他们老有所乐。这样不仅获得了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空巢老人在精神上也会得到很大安慰。心理干预对于缓解“空巢”老人的情感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可以发动志愿者进入“空巢”老人家庭,和他们聊天,帮助他们打发空虚寂寞的时光,排解烦恼。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和落实有关居家养老的政策,指导和帮助各村、各社区搞好文化、体育、娱乐、健身等为老服务的硬件建设,从精神上为空巢老人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另一方面要放宽社会进入养老行业的门槛,为义工队伍建设、心理咨询等精神服务领域提供必要的资金和人力保障;再就是要不断完善社会道德建设框架,以此形成家庭成员尽守孝道、社会上尊老敬老的和谐氛围。

THE END
1.“常回家看看”入法律师呼吁出台司法解释不过甘肃佳运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蓝云认为,“常回家看看”写进法律更多是象征意义的倡导,所以我们应该理解从这条法律条文中传递出来的法制善意,其实是提醒我们每个人去关心父母精神层面的需求,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过多关注“常回家看看”到底该如何界定,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数。我们只要知道这条法律从法制的角度来提醒我们关注...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9CaKrnJB7Yg
1.常回家看看入法辩论(通用9篇)“常回家看看”已经入法五年,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修改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改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列入法律条文之中。可是,五年下来,实施情况并不乐观。 一是孝道入法,难在执行。为了让法律能落地,对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常回家看看”这一内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mj819j.html
2.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很多年前,有一首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歌,很是脍炙人口,叫做《常回家看看》,当时感动了很多人。 感动之后,年轻人该怎么忙还是怎么忙,又有多少人因为这首歌,而真的常回家看看? 从2013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把“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常回家看看,这一朴素的愿望被以法律的文本规范下...https://www.ckxw.net/xw/web_show_40923.shtml
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此时我想有国家的法律真好,无论是谁触犯了,都会受到制裁,ppt课件,食品安全法修改,ppt课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制定法律,材料: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列入法律条文当中,赋予在社会上早已存在某些...https://m.renrendoc.com/paper/109320661.html
4.常回家看看作文(精选30篇)中国是一个有着千年孝文化的国家,面对孝道的缺失,国家也做出了相应的对策,推出新24孝,将常回家看看立了法。而面对这些法律条文,在现代社会中有多少子女能做到呢? 工作的繁忙,生存的压力,偶有假日不是在加班中度过,就是被车票阻了回家的.路。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变得如此忙碌?为了工作,为了生活,为了梦想,为了永无...https://www.ruiwen.com/w/156491.html
5.常回家看看作文通用15篇20xx年7月1日,是个值得怀念的日子。因为今天《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我知道后,感触很深。 老人,在许多人的眼里已经不再重要,甚至成为了负担。在他们眼里老人是曾经盛开的花朵,现在已经凋零,曾经茂盛的大树,现在已经落叶。可老人是不会凋零,不会落叶的!他们虽然老了,却还为社会做着无私的...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30427085155_2761899.html
6.常回家看看作文(经典15篇)中国是一个有着千年孝文化的国家,面对孝道的缺失,国家也做出了相应的对策,推出新24孝,将常回家看看立了法。而面对这些法律条文,在现代社会中有多少子女能做到呢? 工作的繁忙,生存的压力,偶有假日不是在加班中度过,就是被车票阻了回家的路。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变得如此忙碌?为了工作,为了生活,为了梦想,为了永无止...https://www.unjs.com/w/369065.html
7.2015年全国法律硕士(非法学)联考综合课真题法律硕士2013年7月,W市某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父母诉请子女“常回家看看”的民事案件。该院判决:被告人应自判决生效之日起,每两个月至少到父母居住处看望、问候一次;法定节假日均须履行探望义务。这是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施行后的全国首例判决。对此,有人认为,该判决保护了老年人权益,维护了传统伦理道德;有人...https://www.educity.cn/fs/2185857.html
8.村民文化范文12篇(全文)在春节村民运动会的开幕式上,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曾使多少母亲流下感动的泪水,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又曾使多少在外工作的村民,既充满了愧疚又充满了感恩,一首由大理村籍大学生所合唱的《人好总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的歌,曾使多少村民道德得到了升华,品行得到了完善,一首《我的家乡》的诗朗...https://www.99xueshu.com/w/ikey1dbdbii5.html
9.我国自古以来有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常回家看看”是孝敬父母的...我国自古以来有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常回家看看”是孝敬父母的最基本方式。这一基本方式已被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此人是正确的是①这体现了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②此举是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的表现③这一条法律条文是国家对道德规范加以法律确认④这一法律条文是国家认可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fed83efa22d8492daaba69f384998219.html?fm=bdab0cba3d01faf0359c0c7b499df7c3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