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入法无须以操作性为前提

6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在草案形成过程中有较大争议的“常回家看看”精神慰藉条款,写进了草案。草案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毫无疑问,谁也不会否认,老年人也有精神需求,需要子女的精神慰藉,他们的需求不是子女简单地用物质就可以打发;同时,谁也无法否认,如今,年轻的子女们忙忙碌碌,他们已经很少回家看望父母了。要不,前些年,一首《常回家看看》怎么会红遍大江南北。因此,鼓励子女常回家看看,给予老年人精神需求是作为子女们的道德义务,这是社会的共识,问题在于,这种道德义务应当不应当规定在法律当中?

一种观点认为,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的确,有些时候,道德的领域无须法律介入,尤其是刑法的介入,不能利用刑罚手段来对付道德问题。但是,很多时候,道德与法律却无法截然分开,一些道德义务可以且有必要用法律来加以规范。将“常回家看看”这样的道德义务规定入法律中,也就是将这种道德义务上升到法律义务,由于法律本身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等作用,因此,它能更广泛和更深入地让子女们履行这一义务,让“常回家看看”、给予老年人精神需求等在现实中更加得以实现,让我们的传统美德能继续发扬光大。

另一种观点认为,“常回家看看”、给予老年人精神需求这样的条款入法,由于其在现实中难以量化,也难以监督和强制,所以可能会由于其难以操作、难以据此提起诉讼而影响到法律的权威性。其实,并非每一个法律条文都必须有具体的操作程序,有些法律条文可以作原则性的宣示,表明立法者导向是鼓励子女们给予老年人精神需求,希望全社会形成良好氛围,并不一定非得要有制裁和执行规范。

另外一方面是,在我看来,对“常回家看看”、给予老年人精神需求等根本就无须规定强制执行。“尽孝”有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物质层面的“孝”,因为涉及到父母的生活问题,而且物质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所以,法律可以规定强制措施且必须规定强制措施,如果子女不尽赡养义务,法院可以强制执行。

但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是来自内心的醒悟和自觉,发出内心真情实感,子女不愿意精神尽孝,即便法院强制他回家了,他也心不甘、情不愿,老人也得不到慰藉;反之,一个愿意精神尽孝的子女,不要法院的强制,只要善意的提醒,他也能“常回家看看”,并让老人感觉开心。所以,让子女精神尽孝无法用法律的强制力来达到目的,也就没有必要规定什么具体的“可操作性”。何况,规定这样的条款除了宣示外并非没有其他意义,比如在子女分遗产过程中,法官就可以凭借这样的条款来对未给予老人精神慰藉的子女不分、少分遗产。

“常回家看看”入法是件好事,我相信它在促进国民提升道德水准和关爱老年人上,起到重要作用。

THE END
1.“常回家看看”入法律师呼吁出台司法解释不过甘肃佳运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蓝云认为,“常回家看看”写进法律更多是象征意义的倡导,所以我们应该理解从这条法律条文中传递出来的法制善意,其实是提醒我们每个人去关心父母精神层面的需求,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过多关注“常回家看看”到底该如何界定,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数。我们只要知道这条法律从法制的角度来提醒我们关注...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9CaKrnJB7Yg
1.常回家看看入法辩论(通用9篇)“常回家看看”已经入法五年,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修改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改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列入法律条文之中。可是,五年下来,实施情况并不乐观。 一是孝道入法,难在执行。为了让法律能落地,对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常回家看看”这一内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mj819j.html
2.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很多年前,有一首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歌,很是脍炙人口,叫做《常回家看看》,当时感动了很多人。 感动之后,年轻人该怎么忙还是怎么忙,又有多少人因为这首歌,而真的常回家看看? 从2013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把“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常回家看看,这一朴素的愿望被以法律的文本规范下...https://www.ckxw.net/xw/web_show_40923.shtml
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此时我想有国家的法律真好,无论是谁触犯了,都会受到制裁,ppt课件,食品安全法修改,ppt课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制定法律,材料: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列入法律条文当中,赋予在社会上早已存在某些...https://m.renrendoc.com/paper/109320661.html
4.常回家看看作文(精选30篇)中国是一个有着千年孝文化的国家,面对孝道的缺失,国家也做出了相应的对策,推出新24孝,将常回家看看立了法。而面对这些法律条文,在现代社会中有多少子女能做到呢? 工作的繁忙,生存的压力,偶有假日不是在加班中度过,就是被车票阻了回家的.路。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变得如此忙碌?为了工作,为了生活,为了梦想,为了永无...https://www.ruiwen.com/w/156491.html
5.常回家看看作文通用15篇20xx年7月1日,是个值得怀念的日子。因为今天《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我知道后,感触很深。 老人,在许多人的眼里已经不再重要,甚至成为了负担。在他们眼里老人是曾经盛开的花朵,现在已经凋零,曾经茂盛的大树,现在已经落叶。可老人是不会凋零,不会落叶的!他们虽然老了,却还为社会做着无私的...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30427085155_2761899.html
6.常回家看看作文(经典15篇)中国是一个有着千年孝文化的国家,面对孝道的缺失,国家也做出了相应的对策,推出新24孝,将常回家看看立了法。而面对这些法律条文,在现代社会中有多少子女能做到呢? 工作的繁忙,生存的压力,偶有假日不是在加班中度过,就是被车票阻了回家的路。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变得如此忙碌?为了工作,为了生活,为了梦想,为了永无止...https://www.unjs.com/w/369065.html
7.2015年全国法律硕士(非法学)联考综合课真题法律硕士2013年7月,W市某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父母诉请子女“常回家看看”的民事案件。该院判决:被告人应自判决生效之日起,每两个月至少到父母居住处看望、问候一次;法定节假日均须履行探望义务。这是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施行后的全国首例判决。对此,有人认为,该判决保护了老年人权益,维护了传统伦理道德;有人...https://www.educity.cn/fs/2185857.html
8.村民文化范文12篇(全文)在春节村民运动会的开幕式上,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曾使多少母亲流下感动的泪水,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又曾使多少在外工作的村民,既充满了愧疚又充满了感恩,一首由大理村籍大学生所合唱的《人好总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的歌,曾使多少村民道德得到了升华,品行得到了完善,一首《我的家乡》的诗朗...https://www.99xueshu.com/w/ikey1dbdbii5.html
9.我国自古以来有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常回家看看”是孝敬父母的...我国自古以来有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常回家看看”是孝敬父母的最基本方式。这一基本方式已被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此人是正确的是①这体现了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②此举是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的表现③这一条法律条文是国家对道德规范加以法律确认④这一法律条文是国家认可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fed83efa22d8492daaba69f384998219.html?fm=bdab0cba3d01faf0359c0c7b499df7c3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