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考察报告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雕塑考察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专转本;报考综合管理系统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结果和结论

1.系统使用整体的满意度较高。在问到使用者对该管理系统整体体验如何,调查者中认为“好”和“较好”的达到了87.27%,仅有12.72%的认为一般。此问题在省教育厅和接收高校调查中,“好”和“较好”的比例达到100%,高职校中的调查者达到96.15%。在调查该系统界面设计情况时,有71.82%的调查者认为美观和很美观。有83.18%的调查者认为系统的可操作性强(包含很强、较强)。在系统稳定性的调查中,回答非常稳定和比较稳定的高达88.18%。这说明了该系统在各方面的使用者看来,无论是体验感、便利度、设计感,还是操作性、稳定性都处于较好的状态,整体满意度较高。

2.该系统在使用上完全能满足多方使用对象的需要。在问到“总体来讲,您认为该系统能否满足您的需要”时,33.64%的调查对象认为完全能满足他们的需要,48.18%的人则认为能满足,仅有16.36%的人认为基本满足。其中高校和高职校调查人员对此问题回答时,认为“完全满足”和“能满足”的占91.38%。在回答“系统与之前相比是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时,认为“很方便”和“较方便”平均达到了85%,排除报名考生数据外,接收高校认为“很方便”和“较方便”的达到100%,高职校的52名调查者中,仅有1人认为一般外,有98.08%的教师认为“很方便”或者“较方便”。

3.系统使用方对系统整体使用较熟悉,系统功能使用率不一。今年是系统正式使用的第一年,高校和高职校中有41.38%“非常清楚”操作功能和流程,39.66%的人员“很清楚”,18.96%的“大概了解”。作为系统直接使用方,对系统的操作流程和功能较熟悉。了解系统使用的途径按照从高到底排列为“省里集中培训(33.33%)、阅读使用手册(25.64%)、自行在使用中摸索(25.64%)、其他教师帮忙(13.68%)、其他(1.71%)”,说明省里集中培训对高校和高职校系统使用中的重要作用。整个环节中,系统各个功能环节使用情况的调查为,数据查询(94.83%)、报名审核环节(91.38%)、数据统计(84.48%)、打印准考证(39.66%)、公布成绩(22.41%)、安排考场(12.07%),说明系统各种功能使用时,基本功能或者必须的功能使用较多。在高校端调查时,安排考场、打印准考证和公布成绩三项功能,接收高校仅有两所学校使用。从这些调查数据中可见,该系统一般功能的使用率不高。

三、调查结果的思考和改进

1.系y完善。省“五年一贯制”专转本报考综合管理系统经过2016年的第一次使用,系统的设计思路、功能流程、用户体验,完全能满足省五年制转本工作的需要。经过调研,仍有许多功能使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增加系统缴费功能,增加部分使用人员的权限,增强信息互动的推送消息等服务功能,是否能增加各种统计信息的共享,等等。

在浙江大学学习时基建处副处长介绍了新校区建设的经验教训。(1)规划、设计、建筑选材充分征求教职工意见,争取教职工对新校区建设的理解、支持与信任。(2)在做总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园林景观,景观建设在单体完成后再进行,以减少浪费和做到景观与建筑物的协调。(2)建筑选材不要太差,最好在中高档,一次投资,减少浪费。(3)加强工程管理,重点在招投标的规范管理上。原材料定价、工程费用调整一定要有充足的依据和完备的手续。(4)现场施工管理要加强对监理的监督,同时甲方还应发挥主要作用。(5)在校园文化传承上新校区建设要与老校区相协调,通过衔接与呼应体现学校的办学历史与文化氛围。在浙江大学现场考察时,气势辉宏的建筑物和典雅、别致的庭院景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在考察浙江科技大学、浙江下沙大学城时,每所学校的教学区与学生生活区分开建设,各校学生生活区基本相对集中,由本校人员管理。各校区学生休闲、购物娱乐设施相对集中,形成资源共享。尤其是,美丽的校园和规范的校园管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几天的行程,虽然很匆忙,但大家受益匪浅,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经验,为新校区的开工建设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5月28日和29日,我参加了宁河县"千名计划"学员赴北京学访考察的活动。我们考察团在进修学校顾老师的带领下,一行73人到北京,我们小学组先后参观考察了北京市海淀区定慧里小学,昌平区城关小学,北京润丰学校并聆听了卓立校长的报告。

我们考察的这几所学校,都是北京市著名的重点示范学校。这四所学校的校长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思路,带出了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两天的学访使我大开眼界,看着学校内部管理中的非常之举和先进做法,内心不时地涌动着诸多感动,带着收获满载而归。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主要收获

能实质性接触这样知名度很高的学校,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因此,我始终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认真考察做好记录,聆听讲座,吮吸一流的教育精华,收获颇多。

走进北京市海淀区定慧里小学,校园内清新隽永,融人文与生态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经过不断努力,整个校园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渡英桥、求知亭、悦读廊、暮省园"为定慧里小学独有的建筑景观,水、石、松、竹等自然景物巧妙地融入到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由此梳理出了慧小文化八景。景景意蕴深刻又相辅相成,既使人感到儒雅恬静、积极向上,又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也让我们从心底受到了震撼!

5月29日上午,我们来到了昌平区城关小学,听了柏继明校长关于"团队减负"的报告,随后听了刘主任和柏校长的两节课,最后是学生的才艺表演。柏校长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着眼,在教学上进行了大胆改革,"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注重能力、提高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基,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创新,锐意打造"负担不重质量高"的素质教育品牌校。打造了阳光校园、阳光教师、阳光少年,形成了自主发展的素质教育办学特色。53岁的女校长柏继明特别干练,领导有方,亲自为我们讲课,真让我们钦佩!

下午来到了北京润丰学校,远远看到校门就着实让我们惊讶:太大了,太漂亮了!我们聆听了卓立校长的报告,卓立校长为北京市特级教师,被评为首届全国十大明星校长、全国名校长,卓立校长在教育这个领域里,不停地开拓,辛勤的耕耘。他提出了"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的办学指导思想,"和谐教育"的办学特色,以及"三全三爱三服务"的办学宗旨,即: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全方位负责;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

听完报告,我们一行七十多人认真考察了校园的每一个细节,对教室布置、班牌设计、校园景观等看得尤为仔细。学校的七彩玻璃幕墙光彩夺目、七星少年雕塑群设计独特、七彩阳光展示区张扬个性、十二个功能展厅设施先进、各种专用教室特色鲜明、校训墙,校训园庄重典雅……大到校园的整体设计,小到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是浸透着润丰人的心血,彰显出润丰人的智慧,处处体现着"和谐教育"这一理念,这些都我们各位老师大开眼界,感触颇深。

二、几点启示

(一)提高校长的治校能力

我们所参观的几所学校的校长既有鲜明的办学思想,又有全新的管理策略;既能实现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革新,又能很好地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既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也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他们既是开展教育科研的专家,又是所教学科的带头人,充分验证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校长应该是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人;应该是不断追求和胸怀宽广的人;应该是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善于挖掘教师潜力,给教师提供平台,让教师走向成功的智者。

(二)创建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学子们在校园内随时都应得到一种文化的熏陶。令教师和学生时刻都感受着浓厚的人文氛围和文化气息,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国古老而丰富的文化熏陶,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校园的外显环境同时也要能明晰地体现出学校的特色,处处有育人的效果。以"文化育人"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十分必要。

(三)形成教学特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课堂教学必须做深入的研究和大胆的实践,使课堂教学在既体现本校办学特色的前提下,又初步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角色的定位应该更多样化,立体化,大力推进教学创新,讲究"精、活、实、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以科研促教改,提升教师的科研探索意识,使教师在教科研中有所得、有发展,最终达到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优化教学的作用。

(四)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多年后,正是凭借着这些田野考察工作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所取得的基本认识,莫宗江先生于1979年写下了《涞源阁院寺文殊殿》一文,在通过个案分析提高对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理念的认识方面,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杰出的研究范例;而陈明达先生在专力研究《营造法式》之余,又触类旁通,对巩县石窟寺、天龙山石窟、响堂山石窟等北朝晚期的石窟艺术做了进一步的探讨,所著《北朝晚期的重要石窟艺术》,在阐释北魏至隋唐的艺术风格演变及其原因方面,取得了很重大的学术成果。

2006年11月初,为纪念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刘敦桢先生的110周年华诞,建筑文化考察组进行了以刘敦桢先生主持中国营造学社河北古建筑调查路线(1934~1935)为主要线索的历史建筑遗存考察,其简略调查报告已于《建筑创作》2006年第12期刊载。因前次行程计划调查范围以河北正定、保定、定州、定兴等地为主,故考察期间有诸多重要史迹只能略过,未及踏访。

近期为配合建筑文化考察组编辑整理《莫宗江存稿(一)》之工作,本组主要成员于2007年1月27日――29日又以涞源阁院寺为重点,连续考察河北涞水、易县、涞源、邢台、涉县等地的历史建筑遗存,此行或可补充去岁行程之不足。参加此次考察的本组成员有金磊、刘志雄、李沉、陈鹤、殷力欣、温玉清等六人,往返行程近千余公里,先后踏勘历史文化遗存十余处,重点考察的历史建筑遗存计有:涞水城隍庙大殿、西冈塔、三义庙大殿、镇江塔;

易县:龙兴观遗址及道德经幢、圣塔院荆轲塔;

涞源:阁院寺文殊殿、天王殿、藏经阁,

涉县:娲皇宫、艾叶石窟等。

本组以中国营造学社1930年代的调查为线索,前次所踏访的诸多历史建筑遗存保护状况相对较好,虽亦有建筑本体毁失的情况,但终有遗踪可觅,而遗迹也无存者尚不多见:而此番考察所经涞水、易县、涞源、邢台诸县,当年营造学社所调查测绘的大量史迹,本体毁圮无存者甚多,而连遗址亦无从寻访者,十之八九也。个中缘由,颇为耐人寻味。

以下即为本次调查之行程简述及考察报告纪略:

北京――涞水――易县――涞源

2007年1月27日(第一日),时已近正午,沿京石高速公路南进,过高碑店,转道至涞水方向。先于道旁小馆匆匆用过午餐,继续赶路。约下午一时,抵达涞水县城。因昨日事先与涞水文物保管所接洽联络,蒙其所长及同仁热情指引,故省去诸多道途中的不便。县城规模不大,转过城中几条破落曲折的窄巷,始见位于城东北一隅地势高拔之处的涞水城隍庙。

1.城隍庙大殿

大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悬山灰瓦顶。殿之前檐出卷棚抱厦三楹,故觉此殿进深颇大;因大殿山墙及四围槛墙多已倾圮,愈显其梁架之高峻。大殿山面搏风版下缘于诸桁端部施长版状悬鱼(惹草)一列,以封护桁之端部亦兼作装饰,形制尚有古意。粗略观其内部梁架结构,殆为明清时期之遗构,加之其梁枋多为草架,未经细致加工,应为民间匠师做法之体现。涞水城隍庙大殿后设有屋舍三楹,与大殿相隔甚近而体量却远逊于大殿,其硬山砖墙及满布灰瓦多与当地普通民居无异,但细观其正脊、墀头等部遗存之装饰,颇为精细地道,似为城隍庙之寝殿。另外,城隍庙大殿西侧尚存所谓吕祖殿三间,已破败不堪,几近废圮。涞水城隍庙大殿虽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存现状却甚为不佳一则建筑本体岌岌可危,残损严重,二则因当地文物部门无力从事保护及修复工作,而地方民众却在积极多方募集资金,自愿组织整修,甚至成为其保护之主导。诸如此类文物保护的失察而民众“好心办坏事”之事例,于国内当下的文物保护领域较为多见。

调查城隍庙事毕,由涞水文保所同仁引路,驱车绕过县城闹市,遂转至涞水旧城之外西北约三里许的西冈塔。停车四望,郊野静寂空旷,孤塔寒林,愈显古拙苍凉。

2、西冈塔

平面为八角形,为十三层密檐楼阁式砖塔,通高约近四十米余。八角形砖砌塔基端庄峻拔,台基上为仿木构建筑的首层以及上施密檐十一层。此塔建造之确切年代已从考证,其形制特征亦多见于辽金时期同类砖石密檐塔中,殆为辽金遗构无疑。

西冈塔之密檐顶部收进甚多,与其它辽金密檐塔相较,形制较为特别密檐顶部之十二至十三层间距较大,亦为正向四面辟有券门,八隅各施圆柱,下置覆盆式柱础。柱上承托普拍枋及斗拱,除补间铺作外,余皆与第一层同,惟其材分略小而已。十三层檐之顶部为八角形攒尖,其上设有塔刹,惜大部己毁,仅遗存八角形基座残部。此外,西冈塔现存期间遭受日军炮击所遗留巨大弹洞多处,是否已经危及塔之结构安全,殊未可知?本组建议将来进行此塔修缮工程之时,应对此详细计算评估,尽量保

留这些遗迹以警示后人。

调查西冈塔毕,未及停歇,即刻驱车十余公里,至涞水县城西北之娄村乡水东村西,在已干涸的清水河东岸之黄土冈阜上,始得见镇江塔。

3、镇江塔

亦称水东塔,平面呈正方形,约计三米见方,通高十四米余,为七层密檐式砖塔。塔之首层南向辟券门,券脸门楣以汉白玉雕刻而成,其上减地浮雕蔓草花纹,内镌刻楷书“南无十方诸佛,南无万万尊菩萨,南元西方极乐世界”等佛教偈语。券内置青页岩石槛框,右框上阴刻“万历二十三年重修”等题记。据说塔内曾设佛龛,惜今之佛像已无存。塔身七层密檐以砖砌叠涩托出,砖角向外交错砌筑形似莲瓣,多与明清砖石建筑中常见之“菱角牙子”形制相类。塔刹施以八角形刹座,上托双层莲瓣及葫芦形刹尖。镇江塔始建年代不详,据民国初年傅增湘、周兆庠二先生所著《涞易游记》,考证其为唐塔,不知当时其说依据何在?初览此塔与西冈塔等辽金诸塔形制迥异,觉其形制古朴,多与现存唐代诸塔风格相近,但细观其拱券、叠涩样式及铭文等部,似多为明清以来之常见手法,大致推见唐塔之论不足为证。较为合理的解释或可此塔始建于唐,因塔之规模不大,加之地处偏僻,虽经后代重修改建甚多,但其间却有较多遗存早期佛塔风格之可能。

镇江塔在刘敦桢先生所著《河北西部古建筑调查记略》一文中并未提及,而应与此塔相毗邻,刘公在同一文中进行详细调查记录的水北村唐石塔,今却杳然无存,仅刘公叙述文字及照片数帧犹在“塔东向,方形单檐,从台基至覆钵,约高2m余。台基系以整块巨石雕制,虽年久剥蚀,仍可辨出原来形状,系叠涩三层……其上忍冬草雕饰及覆钵形状,悉与云冈石窟所示式样符合。覆钵中央有圆穴一处,当然足装置刹杆或宝珠而设的。就式样言,我们所知道的:只有房山县石经山上的单层石塔和此塔完全一致。可惜后者建造年代无确实纪录,在建筑史上,似不及此塔出处翔实足供参考,甚望当地人士予以周到的保护。”

镇江塔西水西村内有三义庙,现仅存正殿三楹,单檐庑殿,前檐出卷棚抱厦多与涞水城隍庙大殿类似,檐下未施斗拱,观其梁架结构及残存部分彩画,应为明、清所构。

涞水境内尚有庆化寺花塔、皇甫寺塔、金山寺舍利塔等辽金遗构,因行程紧凑,山区道路不便之故,未及踏查寻访。

离三义庙大殿,遂与涞水文保所同仁道别。继续驱车西行约半时许,驶进冀西山区,入易县境不久,即转至易县县城内。与去岁年末本组踏访调查的古城正定一样,中国营造学社造访易县以降,在诸多中国建筑史研究著述中,易县亦是声名显赫的著名之地,不可小觑。但与正定积淀深厚的历史建筑遗存相较,当年营造学社调查测绘的诸如易县开元寺三殿(观音殿、毗卢殿、药师殿)、泰宁寺舍利塔、白塔院千佛塔等辽金遗构,却在短短的几十年间灰飞烟灭,踪迹皆无,至为惋惜!今之易县境内燕下都遗址、清西陵、唐龙兴观道德经幢、圣塔院荆轲塔、双塔庵东西双塔等重要历史文化遗存,或可窥其渊薮。

纵然先前已知易县之开元寺、千佛塔、泰宁寺塔等诸多遗构皆已不存世,但本组仍以刘敦桢先生《河北西部古建筑调查记略》中所载照片与叙述文字为线索,按图索骥,甚至还多少抱有一丝幻想,哪怕是侥幸能够寻着遗址或是残存的支砖片瓦,也算不枉来易县一遭。费尽周折,多方打探寻访,终也不得要领,可谓遗踪难觅,只好作罢。无奈之余,穿过易县城内数条崎岖不平的狭巷,于城南一片荒芜菜园之内,先行踏查龙兴观道德经幢。此幢俗呼“八棱碑”,又名“唐玄宗注道德经幢”,位于易县城内龙兴观遗址内。

易县今存道德经幢系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存状况较为完好,惟近岁文物部门对经幢实施加固工程,建方亭覆盖经幢加以保护,亭之设计建造粗糙简陋,尺度逼仄失宜,甚为影响幢之观瞻。

粗略记录道德经幢形制及主要题记毕,蒙田间劳作的当地老者指引,前往踏查龙兴观之遗迹。步行至经幢北侧一丘冈之上,此地即为龙兴观遗存之旧迹。四望皆为早已收获过的菜地,荒草凄凄,寂静无声,一株古柏,数通古碑,矗于斜阳之中,意境更见苍凉。简要记录遗址内碑文概略,多为元明以来重修龙兴观之记载,其间有一通元代至元年间的图碑,清晰镌刻当时龙兴观之格局及规模,甚为珍贵。

调查龙兴观遗迹及道德经幢毕,未及稍事休整,遂即驱车出县城西关外,行过约五里许,前往荆轲山踏查圣塔院之“荆轲塔”。苍茫四合的暮景之中,过风萧萧兮之易水。停车远眺,南望燕下都武阳台、望景台、九女台故基,与连绵的群山相映,若断若离,时隐时现。故垒西边,残阳如血,联想起悲壮的荆轲故事,时而清澈,时而恍惚。有诗仙李太白吟咏燕都遗迹之诗云:“谁知数尺台,中有万古情,区区后世人,尤爱黄金台。”

暮色渐浓,车已转至山间,沿蜿蜒山径缓慢前行。不远之处的冈阜上面,以深色远山为底景,忽见形制古拙苍劲的塔影不期而然地闪过,掩映在远山空谷之间,真是美丽至极。这些都成为疲倦行旅中惊鸿一瞥样的欣

喜与愉快,至今令人追忆不已。

此外,塔前今存清康熙碑及残幢,而当年刘敦桢先生考证荆轲塔之建造年代的《大辽重修易州圣塔记》碑亦不见踪迹,至为可惜。刘敦桢先生在其《河北西部古建筑调查记略》中考证荆轲塔建造年代的一段文字,或可窥见大刘公严谨缜密学风之一斑。先生于细微之处入手,逐丝剥茧,条分屡析,层层递进,缜密谨严,至今读来,如沐春风,令人感佩:“此塔年代据式样推测,似建于辽末?但塔前《大辽重修易州圣塔记》末行,题‘宋干道二年岁在癸未五月己卯朔二十四日建施主刘楷’二十余字,极不可解。案宋孝宗干道二年(公元1166年)五月朔为丙戌癸卯,与碑中干支不合,且其时河北久为金有,辽人西遁,宋止朔亦不及此,显与事实乖谬。缪艺风《金石记》谓辽天祚帝干统三年(公元1103年,宋徽宗崇宁二年)五月朔,恰为癸未己卯,疑碑中干道为干统之误‘宋’字乃后人所加,其说比较可信,然二年亦应改为三年,始能完全符合。此外同县开元寺观音殿内,藏有辽道宗大安二年(公元1075年)刘楷等所造兴国寺经幢一通,先于干统三年约二十余载,也许与施建此塔的刘楷同为一人,殊未可知?果尔,可为此塔建于辽末之又一证见。”

因转道至荆轲塔之山道颇费周折,待折返易县城内之时,不觉间已是暮色苍茫,满城灯火矣。行程甚紧,不容停留,又加之山区行车不便,诸如燕下都遗迹、双塔庵东、西双塔等史迹,均不及取道造访,甚为遗憾。

是夜十时许抵达冀西小城涞源。半日行程颇感紧张和倦意。

涞源――唐县――满城――邢台――邯郸

2007年1月28日(第二日),晨五时即起,窗外北风萧萧,关外山城自是寒气袭人。悉数准备今日调查阁院寺文殊殿之所需资料。就早餐毕,收拾行李启程。因昨夜宿处仅距阁院寺一箭之遥,展七时未到,即已驱车至阁院寺山门前。见寺门未开,高声唤醒看门人,大致说明来意,承蒙涞源县文保所诸位同仁热情接待,遂顺利进入寺内进行调查与摄影。

涞源阁院寺又称为西大寺,历来为涞源八景之一。寺内除辽代遗构文殊殿外,所存其它建筑如山门天王殿、藏经阁等已经明、清重修及后来改建,其旧有格局已不完整。

文殊殿之平面近于正方形,面阔三间,进深六椽三间,殿内只用两根内柱。正面三间为是棂花格子门窗,背面心间安装双扇版门,其余各间均封护砖墙。据言殿内原设大型塑壁。塑壁前的佛座之上为骑狮文殊大像,两侧为胁侍像。佛座左右设有护法神将。此外,东西山墙内侧各筑佛座,上列罗汉像。惜殿内塑像和塑壁连同佛座,均已毁失无存,空余一座空荡荡的大殿。

文殊殿心间所施两付梁架为六架椽,采用“四椽对乳,用三柱”的构架形式。仅凭两根内柱伸至平梁下大斗底端,交接关系简单明了。关于阁院寺文殊殿梁架之特点,莫宗江先生曾在其《涞源阁院寺文殊殿》一文中分析道“这个梁架很特殊的是几道主要的梁,都是梁的断面宽到3:2以上,看起来就像是金、元建筑那种类似原木的断面,这是在所有现存的辽代实例中没有前例的。并且在平梁、三椽和乳、搭牵的下面又都更加了一道足材的衬梁,这几道梁用料的断面就更远远大于所有辽代的实例。更不可理解的是,在横断面上可以看到上述的这些梁的高度仍是按照辽代常见的比例制作的,可见工匠是熟悉当时梁常用的比例和做法的,但梁本身断面的宽度已远大于当时的比例,为什么还要再加衬梁?遗憾的是我们测绘时没有检查过这些梁的木料,不知是否由于这些梁所用的是强度不够的木材,才会尽量加大梁的厚度,又下面再加一道衬梁:在这个报告中就只能存疑了。”

在现存辽代遗构实例中,阁院寺文殊殿与本组去年所踏查的新城开善寺大殿两例为进深六架椽,也均为“四椽对乳”的构架。惟文殊殿之内柱直抵平梁下坐斗底,三椽和与之所对搭牵的梁尾可直接与柱相交接;以此两个非常相似的辽代木构梁架实例比较,文殊殿诸梁高度及做法基本上与开善寺大殿一致,而新城开善寺大殿诸梁之断面比例均在辽代常用2:1至3:2之间,未施缴背或衬梁。类似阁院寺文殊殿平面近于方形的三开间殿宇,多为歇山九脊殿式。其两梢间之中,各施一副平梁及屋架以承托加出歇山部分的结构,应为此类殿宇之最常见结构。惟此殿之特殊之处是于两山丁之上,搭牵之下施一道足材衬梁,颇似由三道梁叠成的井干式之木墙。此种做法于其他辽宋实例中并不多见,因为承托歇山部分平梁屋架和出际部分的重量,只用乳搭牵也可胜任。而文殊殿两山面之丁后尾架于四椽正中,上述梁架做法实则增加了四椽的荷载负担,略显出此殿之梁架结构较其他辽代实例粗拙笨重。

阁院寺文殊殿虽为三开间殿宇,但其间架尺寸比常见之五开间大殿还大,实则为大型殿阁的尺度,其用材

大小为26cm×17cm,与辽代木构实例大同善化寺大殿及应县木塔用材相当,或可相当于宋《营造法式》中二等材之标准。且其棋高14cm,约为材高的8/15,在辽代木构实例中堪称比例最大。此殿内补间铺作采用出四跳华棋直托至下平棋,斗棋总高竟达到下檐柱高之6/10,更显出斗棋在此座结构中的突出位置。

关于此殿斗棋之形制特征,莫宗江先生《涞源阁院寺文殊殿》一文中有详细论述,在此从略。惟可值得注意之处有三:

其一,此殿柱头铺作于前檐、后檐、山面三种外跳均可归纳为“五铺作,两卷头、偷心造”:里跳则各随结构需要,随宜加减;鉴于各间补间铺作里跳出四跳至下平棋下,因而所有斗棋里跳第二跳上加出横棋和素枋,四面联成周匝之“铺作层”,可视为早期木构纵架结构之遗存。

其二,此殿各间均施补间铺作一朵,以柱头枋开始出跳,其下棋眼壁部位施以驼峰、蜀柱及以较小大斗承托柱头枋挑出之华棋。补间铺作于外檐出两跳,上托替木承撩檐棋:于第一跳上施有装饰性的翼形拱,里跳连出四跳华拱直至下平棋襻间之下;其在第一跳上施翼形棋,第二跳上又加出瓜子棋和素方,整组做法几乎与应县木塔第五层内槽的补间铺作完全相同。上述补间的组合形式尚未发展至由阑额、普拍枋等组成完整的补间铺作,应为较早的形式。

其三,此殿转角铺作上又加出与角华棋正相交的“抹角棋”的做法,在今之所存辽代木构的诸多实例中,仅余蓟县独乐寺山门外檐做法与之相类,其余皆为从坐斗即施抹角两跳斜拱,已是发展至辽代后期更完整的对称形式。在唐代大量壁画直到晚唐的建筑遗构中,尚未有抹角棋之例证,弥可宝贵。

阁院寺文殊殿与独乐寺山门之转角铺作,均为第一跳华棋上施以横拱以承托上面的抹角棋,即将原是偷心造的做法发展成为计心造,变成每一跳上均出横拱。而文殊殿补间和柱头铺作第一跳上所出现的装饰性翼形棋,推测应为协调转角铺作所出计心横棋所增加的装饰?然独乐寺山门之柱头和补问铺作却均作偷心造,由此或可窥见斗棋从偷心造逐渐发展成计心造的之发生演变过程;再者,无论其他辽代木构实例,抑或从初唐到五代皆无斗棋用计心造的例证,而终至十世纪初宋《营造法式》中出现以“计心重棋造”补间铺作为全部斗棋制度的基础,并由此一直贯穿至明清官式建筑。综上所述,阁院寺文殊殿之斗棋愈显其在划时代演变发展过程中的珍贵价值。

此外,阁院寺文殊殿之门窗装修、彩画、瓦饰、壁画诸方面尚有许多可以深入探讨的问题,因篇幅所限,本文暂时从略。幸有莫宗江先生所著《涞源阁院寺文殊殿》一文,其研究缜密,论述甚详,可供各方参阅。而其中关于阁院寺文殊殿之建造年代,尤显功力,甚为精彩。我辈虽寒窗苦读,至今不敢有一日之荒废,仍感望尘莫及。

按计划调查文殊殿约计半日,不觉已时近正午。原计划今日下午还将奔赴冀南邢台、邯郸、涉县等地踏查,虽有涞源文保所诸位同仁热情挽留,但也不便久留,只好告辞。太行山东缘之崇山峻岭间的道路,颇不顺畅,因此决定转道保定重返京石高速。

自涞源道经唐县、顺平、满城诸县至保定途中,仍约有近150余公里的崎岖山路。出插箭岭、金山口长城,过走马驿,渡拒马河、唐河,越倒马关,极目之间雄关漫道或因今岁冬暖,悬崖百丈寒冰犹在,脚下却是山涧溪水清泠,寒林萧瑟而不失平远气象,如置身李成画境。时近正午,峰回路转,河面宽阔、波光粼粼,层峦叠嶂,又似王孟希“千里江山图”之绚烂瑰丽。

时近黄昏,始至邢台。与昨日于易县城内之心态相似,虽知营造学社调查测绘邢台城内的诸多史迹,均已无存,但本组仍以刘敦桢先生《河北、河南、山东古建筑调查日记》中的调查线路为参照,总是设想哪怕能够寻得一丝一毫的遗迹也好罢。偌大邢台城内,刘公文中详细记载的开元寺何在?净土寺何在?天宁寺何在?天宁寺塔院墓塔群何在?诸多形制各异的唐宋塔幢何在总是事与愿违,眼见天色愈渐晦暗,心情也愈渐焦灼沉重;风沙骤起,更费周折,却无人回应。今日市井的熙攘抹去了历史,一切似都不关乎归家人群漠然的行色匆匆7

或许史迹无存并不可怕,惟有文化湮灭时遗下苍凉孤独的背影却真正让人万念俱灰,刘敦桢先生七十余年前对于邢台史迹调查后所留文字记述实为非常珍贵的资料,当为后世之人所鉴。

踏寻邢台城内史迹无果而终,已在灯火阑珊之时。虽因事先调整计划明晨再赴涉县,但也不容休憩,连夜兼程,直奔邯郸而去。

是夜九时许,抵邯郸城内。

整日行程约计600余公里,其间且多有坎坷山路崎岖。一日之内,感受却也纷繁变幻,多有欲说还休之感。有阁院寺文殊殿前获益良多的如沐春风,有领略太行山间冬日风光之愉悦,亦有邢台城下风沙弥漫之沉重与晦涩……

邯郸――涉县――北京

2007年1月29日(第三日),按昨日所订行程计划,今晨六时起,未及早餐,即离邯启程。

出城之时,晨光微曦,街灯摇曳,一路西行直奔涉县。

约一个小时多的车程,抵涉县城内。遂与涉县文保所接洽,蒙郭禄堂先生引路,逐一踏查娲皇宫古建筑及其附近的北齐石窟、刻经等史迹。娲皇宫,俗呼“奶奶顶”,位于涉县西北约十公里中皇山绝壁之上,座东向西,概分其为上,下两部。山上为娲皇宫之主体建筑依山就势而建的娲皇阁,两侧置梳妆、迎爽二楼,另有钟、鼓二楼南北相峙,其余山门、牌坊等亦依山势布置,皆为明清遗构。娲皇阁三层俱系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俗称“三阁楼”,旧志所载“倚岩凿险、结构凌虚、金碧灿然,望若霞蔚”。阁之通高约二十余米,歇山顶,布绿色琉璃瓦并剪边。其基为石券,前设檐廊,外砌石制勾阑。一层日清虚,二层日造化,三层日补天,檐下斗棋为七踩三昂、三踩单昂、五踩双昂等,并无殊异之处。此座歇山三层大阁,背依断崖,面临深涧,颇为壮观,与女娲传说关联,更平添几多仙山楼阁之意境。

“三阁楼”之西一箭之地,有北齐刻经和两个造像窟室,皆依崖壁雕凿。窟室外侧有仿木门廊痕迹,与响堂山诸窟相类。此门廊虽残损难辨,但后世所加砖墙门窗,颇似宋代做法,其斗棋、直棂窗等,似可与《营造法式》参照,亦弥足珍贵。

离开娲皇宫,仍有郭先生引路,经一小时山路的颠簸,始见为杂草、荆棘、树木所掩盖着的艾叶石窟。此窟恰为郭先生作文物普查时的发现,对此潜心研究多年,兹抄录其调查记如下:

“艾叶蛟石窟位于涉县城西北23,5km的偏城镇艾叶蛟村东南约1000m的海拨567m的象山山腰……始凿于北齐,座东面西,占地面积为5,64m。窟平面基本呈方形,宽2,30m,深2,45m三面凿坛。正面坛上原有造像五尊,均为圆雕,仅存像座。窟内北壁雕一佛

二弟子,本尊坐佛高1,34m,头残,桃形头光,头光下有举身背光,身著袈裟左手放置于左膝上,已残,原似施与愿印;右手上举,已残,原似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于圆形束腰座上。二弟子分立左右,头均残,桃形头光,身披袈裟,双手托莲置于胸前,双足赤立于覆盆形台座上。”

依笔者管见,窟内虽各像均已残破,但其艺术风格却属典型的北齐样式:本尊像肩略宽,衣纹简洁、刀法洗练:弟子像则是瓶形身躯,虽身体比例略嫌短粗,但自有一种沉稳的韵味。很值得注意的是:此窟门外侧残存有带栌斗的门柱痕迹。

除娲皇宫崖壁之北齐刻经造像及石窟、艾叶岐石窟外,据涉县文保所郭禄堂先生介绍,尚有林旺石窟可确认为北齐,另有堂沟石窟属隋唐时期。惜行程仓促,只好割爱。

治中国古代雕塑史者大都知道,在北朝石窟造像遗存中,以北齐时代(公元550-577年)最为少见,而这短短的二十七年间,却恰恰是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北魏佛教艺术风格向隋唐写实风格转变的关键时刻。

结语

【关键词】建筑音乐融合

回到现实中来,在人类几万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大师们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总结出被世人认同的建筑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德国哲学家谢林在他的《艺术哲家》中提到:“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这里他把建筑潜意识的理解和音乐的关系淋漓尽致的一语道尽。而从音乐上去理解,德国音乐理论家、作曲家豪普特曼在他的《和声和节拍的本质》中也类似的说到:“音乐是流动的建筑。”他又从另一角度把音乐的内在感受用建筑裸的有形化的表现了出来。

然而建筑设计中的艺术法则与音乐创作中的艺术法则在美学意义上更是息息相通的。像建筑创作和音乐创作中都讲究主题与形象、性格与风格;两者在表现形式上同样讲究统一与均衡、韵律与节奏;结构上的比例与尺度;技巧上的重复与变化。无不透露着两者之间的融合。

1创作上的相通

建筑艺术或多或少会影响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从而有意或无意的表现在音乐创作中。像《英雄交响曲》的创作,贝多芬就受到当时巴黎建筑群的启发。而舒曼的《莱茵交响曲》就是在受到科隆大教堂震撼的气势后,而萌发的创作灵感。建筑师在寻找灵感时,也会常常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徒手在纸上画着什么。从乐曲中得到不同的创意。在电视的情节中也有这样的描述:设计著名歌剧院的天才设计师一边在听贝多芬的交响乐,一边在手中无意识的画着自己设计思路,他运用交响乐中乐器出场的排列顺序作为主题来设计歌剧院。把歌剧院冷冰冰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和虚无缥缈的音乐旋律完美的结合,使音乐中呈现着建筑,建筑中又传递着音乐。

地球上许多著名的建筑物都与音乐之间有着完美的结合,闻名遐迩的北京天坛是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它把建筑与音乐做到了天衣无缝的完美融合,闪耀着古代劳动人民音乐智慧的光芒。意大利比萨斜塔闻名全球,特别是比萨大教堂的钟塔,塔的顶层装有七座音阶钟,能发出七个基本音符,是一座有趣的音乐塔。当教堂举行盛大仪式的时候,斜塔上就会响起叮当叮当的音阶,这时的斜塔在悦耳的音乐中,更显得令人神往。。世上不仅有音乐壁、音乐塔、还有能奏乐的墙。以《马赛曲》闻名于世的法国马赛市卡特拉纳地铁内,有一垛不同寻常的音乐墙,他能随着行人的脚步演奏出不同节奏的音乐,他的设计是借助专门的计算机技术而成,行人既是音乐演奏者,又是音乐欣赏者。

2形式上的共鸣

建筑的造型艺术在于形式,它能激发起同相近音乐的情感共鸣。而在音乐中,音响的造型功能,可以使音乐的旋律体现在音乐的形式特征上,我们通过他的形式美去把握建筑的要素。也就是说,音乐可以通过你的耳朵进入你的心里,把一个又一个的音符变成了一块又一块有棱有角的物体,继而形成一座外观各异的建筑物,同时展现在你面前。而在建筑中,你又能通过建筑的旋律和风格感受到属于这座艺术品它自己独有的音乐。

3结构上的相近

黑格尔对建筑与音乐的关系评价为:“音乐和建筑最相近,因为象建筑一样,音乐把它的创造放在比例和结构上。”

建筑的结构受到数学和力学的影响,数学中绝对的,可识别的比例关系是建筑整体美观必不可少的参考因素。因此,建筑师衡量建筑结构形式美的原则之一就是比例关系。而音乐的结构存在于各要素与音乐语言之间,是一种缜密的逻辑方式,各要素只有合理的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旋律的多样化统一,才能把音乐的整体性、连续性、动力性表现出来,使人们从中体会到音乐的美。比如曲式中的起、承、转、合,也就是欧洲传统音乐中的陈述、巩固、发展、终结。这四块乐章其结构和北京典型的四合院结构的形式十分相似。宅门及倒座房(南房)是第一乐章。垂花门为第二乐章,东西厢房、北房(正房)为第三乐章,后罩房是最后第四乐章,也就是终曲。整体又和谐,充分体现了建筑美的法则。

4技巧上的契合

5结束语

建筑师,设计者们在音乐上能够多一些认识,把音乐恰当的融合在建筑中,全面提升设计的内在品质。那么,由此所设计出的建筑创作一定会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得到更有益的启迪和灵感。创造出更优美的建筑环境,使这个世界充满美妙的乐章。

参考文献

[1]戴念慈,杨廷宝.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2]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3]郭声健.美国音乐教育考察报告[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36

[4]马达.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5]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6]夏永元.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4.

[7]任晓梅.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J].新闻爱好者,2006(09):55

[8]汤超.浅谈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塑造[J].中外建筑,2010(1):51

[9]管建华.德国音乐教育学的后现代转向[J].音乐探索,2005(04):29

THE END
1.曲阳的石雕文化许多地方用到石材和需要石雕艺术,因此,曲阳这个久副盛名的雕刻之乡,选出一批技艺精湛的石雕工匠,赴京参与了天安门城楼、颐和园等多处古建的修复和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展览馆、工人体育场、民族文化宫、钓鱼台国宾馆、民族饭店等十大建筑的建造...http://www.quyangshidiao.net/xinwendongtai/197.html
2.石雕铜雕不锈钢雕塑玻璃钢雕塑水果蔬菜雕塑仿真花篮,悬空流...河北欧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石雕|铜雕|不锈钢雕塑|玻璃钢雕塑|水果蔬菜雕塑|仿真花篮,悬空流水壶如需购买石雕|铜雕|不锈钢雕塑|玻璃钢雕塑|水果蔬菜雕塑|仿真花篮,悬空流水壶,请联系河北欧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我们竭诚为大家服务,真诚期待您的来电与咨询!86-1513-31https://www.bmlink.com/nmgsjds/
3.世纪雕塑设计三维街景距离石家庄北站1小时路程,距离石家庄正定机场38公里。酒店周边商场、超市、餐饮、娱乐场所众多,是广大商旅休闲人士理想下榻之所。 汉庭酒店(曲阳店) Hanting Hotel Baoding Quyang County 汉庭保定曲阳县酒店,位于中国石雕之乡-曲阳县南环路大型综合体凯嘉国际广场内,紧邻曲阳县雕刻广场,从曲阳县高速口开车至酒店仅需15...https://ditu.city8.com/baoding/bianminfuwu/0449160_vhrxnx?streetview
4.河北鑫顺石材石雕艺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法人名称:河北鑫顺石材石雕艺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简称:场 主要经营产品:未提供 经营范围:石材、建材、陶瓷制品、日用百货、石材机械配件、针纺织品、服装、五金交电、水暖器材及配件的批发、零售;石材产品展览、展示;自有房屋租赁;货物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项目除外;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https://www.11467.com/qiye/37442698.htm
5.石材雕刻铜铸造雕塑不锈钢雕塑紫铜浮雕生产厂家环球雕塑公司;欢迎您来旅游,顺便来我厂考察,我厂距北京180公里,离石家庄国际机场20公里,离河北省石家庄高铁火车站市中心60公里,我故乡有名胜古迹,正定千年大佛寺,红楼梦,荣国俯,西游记宫,人祖发源地伏羲故里,伏羲庙,中国佛教圣地五台山,革命红色旅游根据地,党中央革命教育基地,西柏坡. 环球雕塑期待您的竭诚合作。 ...http://www.huanqiudiaosu.cn/
6.中国古代雕塑,ancientChinesesculpture英语短句,例句大全大型石雕 中国迄今发现的大型石雕,可以上溯到西汉前期,如河北石家庄小安舍保存的一对男女跽坐石人,高160~174厘米,从造型风格与所处地望判断,系汉文帝初年(前179)修治赵佗先人冢时所雕造,今存陕西长安常家庄与斗门镇的汉昆明池石刻牵牛、织女像,雕造于汉武帝元狩三年 (前120);今存陕西兴平道常村附近的汉汉...https://www.xjishu.com/en/072/y410147.html
7.青田县刘爱忠石雕经营部简介:青田县刘爱忠石雕经营部成立于2014-12-04,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经营者为刘爱忠,目前处于存续状态,以从事批发和零售业为主,人员规模少于50人。 2019-09-30 企业地址变更:从“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山口镇板石小区31幢3号”变更为“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山口镇板石小区24幢10号” ...https://www.qichacha.com/firm_6a7afd93497d5cf02ac9f1ce69778e31.html
8.石家庄正定博物馆游玩攻略正定博物馆门票多少钱/价格表正定博物馆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地上一层,地下两层,分设9个展厅(部分开放),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任正定博物馆名誉馆长。 《境生像外》自北魏至明清,有众多佛教艺术珍品遗留于世。正定馆藏的石刻造像集中在北朝时期,均为汉白玉质地,根据雕琢技法和时代风格,应出自毗邻正定的石雕之乡曲阳。 “河清元年建忠寺比丘尼...https://gs.ctrip.com/html5/you/sight/148/5701635.html
1.曲阳石雕,曲阳雕塑,大型石雕厂,河北曲阳不锈钢雕塑,不锈钢雕塑...曲阳雕塑厂-恒丰雕塑公司是【河北省一级雕塑企业】,厂家提供:曲阳雕塑图片及曲阳石雕价格,雕塑工艺品种类繁多,石雕狮子,石雕大象,汉白玉石雕,不锈钢雕塑雕刻技术娴熟,价格优惠,欢迎咨询报价。恒丰雕塑(苏经理:15932126888)致力于不锈钢校园雕塑,不锈钢广场雕塑,不锈钢园林http://qydiaosu188.com/
2.三才雕塑[家具]石家庄正定三才家具市场地址在哪 石家庄正定三才家具市场地址如下: 地址:河西区大沽南路与解放南路交汇处185号 该地点交通便利,途径公交线路: 529路,...在人类还处于旧石器时代时,就出现了原始石雕、骨雕等。雕塑是一种相对永久性的艺术,古代许多事物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已荡然无存,历代的雕塑遗产在一定意义上...https://www.to8to.com/ask/search/254008
3.鬼屋设计鬼屋生产鬼屋制作企业任务: 我企业创建以来致力于,公园,广场,游乐场的室内外景观,雕塑,浮雕的制作,各种室内游乐宫,鬼屋等游乐景点建设。 游乐设备的形象包装,酒店,宾馆,浴池,茶楼,影楼等场所室内外的景观,雕塑,浮雕的制作。室内外各种会展布展。 家居饰品的开发。 企业概况: 凯罗雕塑地处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文化古城,石家庄正定。西...https://jinyudiaosu.cn.china.cn/
4.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项目丨山西师村遗址:仰韶文化石雕蚕蛹经实验室测试鉴定,师村遗址仰韶早期遗存中,发现了一定比例的桑科花粉,很可能与先民们养蚕缫丝有关。师村遗址石雕蚕蛹意味着,距今约6000年以前,黄河中游的先民们崇尚桑蚕,很可能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为我们探索后世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商品丝绸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3370309084308234194&track_id=17B4DEDE-9601-46E7-AE61-75E10EE4B181_669971402334
5.十一到石家庄玩,正定的隆兴寺是必去的景点十一到石家庄玩,正定的隆兴寺是必去的景点。开车到正定,远远就被赶到了停车场,好在不收费,离隆兴寺也不太远。门票50,游客众多。隆兴寺没有山门,只有一面琉璃照壁,过3座单孔桥,就是天王殿。殿中供奉的铜铸尼勒佛像为明代所制,两边为四大护法天王像https://www.dianping.com/review/376114526
6.实景图解第四届河北省旅发大会开幕,这些美景别错过!项目概况:该项目位于井陉县于家乡,以明代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的后裔居所为基础,以石建村落文化为特色,在原有旧村址基础上改造提升,推动石雕与艺术深度融合。 项目看点:一场井陉拉花的表演;一个井陉古村落摄影展。 十四、井陉矿区段家楼综合整治提升项目 ...https://news.sina.cn/2019-10-14/detail-iicezuev1997089.d.html
7.正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多元文明融合的正定被马可波罗誉为“贵城”。 三,明初,河北地区因燕王朱棣一场“靖难之役”惨遭战火,十室九空,也因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而重获新生。朱棣统治明王朝22年,官方组织的向河北移民活动就有15次之多,著名的洪洞大槐树移民就发生在明太祖洪武、明成祖永乐年间。随着河北地区再次成为...http://www.meiwen.com.cn/subject/bwogcttx.html
8.正定古城正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春 秋时期鲜虞国定都新市(今新 城铺),后属晋;战国时期, 中山国在此设置新市,后属赵; 自晋代至清末一直是府、州、 路、郡治所;清雍正元年 (1723年)避帝讳改真定府、 真定县为正定府、正定县。正 定人杰地灵,秦汉时期南越王 赵佗、三国蜀将赵子龙、元曲 大家白朴、宋初大将高怀...https://m.renrendoc.com/paper/129724781.html
9.正定访古正定这一座名字就是从唐玄宗时期沿用至今。开元寺的钟楼,据说一半是为唐代遗留,所以被称为半座唐构。钟楼为两层楼阁式建筑,钟楼挂的铜钟也是唐代遗物。在开元寺细细的逛了一下,附近庭院中还有石雕的赑屃,另外有残碑,都是五代时候的遗物,体积非常巨大,难以想象全碑该有多壮观。https://www.douban.com/note/857437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