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酒行业消费者的一些分析

从事酱香型白酒5年,也是“粱星”品牌酒的创始人,今天依据一些行业数据做一些消费者分析,如果有出入的地方还请各位大神指正。

不同阶层白酒消费者分析

(一)财富阶层

※基本特征

l男性为主,呈年轻化趋势

月收入8000人民币以上,超过半数集中在34-45岁,男性占9成。43%拥有硕士以上学历,多为职场管理层人士,平均每月出差7.5天。值得注意的是,财富阶层正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

※消费习惯

l商务应酬仍为主流,双高人士有自饮习惯

随着财富积累和社会地位的上升,白酒在财富阶层的日常消费构成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白酒的主要消费场合为商务宴请(占70%以上)和情感交流(占2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双高(高收入/高文化程度)群体有自饮习惯。

l有特定的品牌偏好,茅台品牌忠诚度最高

品牌在财富阶层购买白酒的决策过程中,已经成为绝对主要的参考因素之一。他们通常

会赋予名牌产品一定标签含义,对购物非常谨慎,但易受朋友的意见影响。在品牌选择方面,

财富阶层对茅台的热情持续高涨(渗透率高达13.7%),连续三年稳居第一位。

※媒体习惯

财富阶层使用网络的比例高达98%,其次是杂志,占91%。网络也是使用最频繁的媒体,82%的人每天上网,平均一周使用网络6.2天。电视的使用频率进一步下降,从去年的每周3.5天下降为2.8天。从内容上看,财经和新闻是最受青睐的电视节目类型,且对财经节目的偏好有增加趋势。体育节目由于男性占比偏高的支持率居第三位。其次分别为娱乐节目、记录片;

l已形成网购习惯

9成会通过网络购物,平均一年网购金额为3.3万元,最常上的购物网站是淘宝和京东。

台式机或笔记本还是最主要的网购平台,但使用平板电脑网购的已达一半,使用手机网购的

也有42%。

(二)中间阶层

l与主流消费者特征趋同

中间阶层白酒人群的平均年龄是38岁,36岁以上男性的比例占到61%,与白酒整体

消费人群特征趋同,中间阶层白酒人群依旧偏中年。在职业分布上,企业/公司管理层的比

例占到30.2%,个体户/私营业主的比例占到21.6%。

l喝得少喝得好

在白酒的饮用量上,54.4%的70后和62.7%80后群体为轻度饮酒人群,50%以上的50

后,60后人群属于中度和重度饮酒人群。尽管年轻人白酒消费较少,但是在高端白酒消费

市场,年轻群体的消费力却不容小觑。在中间阶层白酒人群中,有56.1%的80后过去一年

中喝过高端白酒,比例超过前辈。同时,在高端白酒的消费人群中,女性的比例上升到5%。

l有品牌忠诚度,偏好大众品牌

根据全国性白酒品牌渗透率与忠诚度调查,中间阶层在酒品选择上,更注重性价比,拥

有理性且保守的消费观念。金六福、红星二锅头和牛栏山二锅头这三大大众品牌白酒的市场

渗透率与忠诚度位居前列,五粮液、茅台、剑南春等高端白酒的渗透率与忠诚度次之。

与整体人群相比,中间阶层白酒人群更具有活力。他们闲暇时热衷于和朋友聚餐,享受

不吝啬健康方面的消费,对食品安全的敏感性更高。

l传统媒体覆盖率下滑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媒体格局的变化。监测数据显示,电视和报纸依旧对中间阶层

白酒人群保持覆盖优势。不过,传统媒体的到达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以白酒人群高度依

赖的电视媒体为例,近年来电视媒体的覆盖率正在下降,无论全国性频道还是地区性频道的

增长状况都乏善可陈。央视收视率整体下滑,收视率居高的1套、5套下滑比较明显,2套、

3套、10套、12套有所上升。中间阶层人群对电视的专注程度越来越低,经常在看电视的

同时完成其他工作。根据统计,14.8%的人会一边看电视一边上网。

l新媒体到达率稳中上升娱乐性特征突出

的依赖性。

(三)低收入阶层

l三四线城市中老年男性

九成为男性,年龄在45-64岁之间,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规模庞大。

l不注重品牌,在意价格

消费行为多发生在餐饮酒店和商超渠道。购物前通常会比较几家商店同类商品的价格,

购买最便宜的产品。

l农村白酒消费具有集中性、随意性和从众性三大特点

农村白酒消费一般具有集中性,高峰期大都是在传统节假日,尤其是春节期间,占全年

总消费量的60%。且农村购买白酒场所也相对固定,可以选择信誉好,有一定影响力的商铺对接。农村消费一般是以自饮为主,对于品味和档次的要求不是很高,随意性很大。

农村消费具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只要产品的口碑较好,而且价位合理,便会很容易形成

购买群体。

l电视仍为纵深市场主要媒体,但到达率日趋下降

电视日到达率在2009年达到94%的历史最高点后持续下降,目前已经降至81%,并低

于一二线市场的84%。数据显示,一二线和三四线市场的的电视日到达率从2009年开始持续下降,但是纵深市场的电视日到达率降幅大于一二线市场,并从2011年开始低于一二线。

l央视、省台卫视台和地方台定位日趋鲜明,央视最具权威

三四线市场消费者心目中省台和卫视台的形象日趋年轻、创新、吸引人;央视则日渐向

可信赖的、专业的、权威的、资讯发达的、对观众负责的形象靠拢;而地方台则越来越被纵

身市场消费者认为是守旧的。

l互联网超越户外媒体,成为作为第二大媒体

从到达率来看,互联网已经全面超越户外媒体,成为三四线市场的第二大媒体。2012

年15-45岁三四线市场消费者互联网的使用率达到59%,相比2011年增长18%。而同期一二线城市的互联网到达率增长为3%。

l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但多用于通讯

数据显示,手机即时通讯(93%)、手机搜索(27%)、电子书(22%)、微博(18%)是

三四线市场消费者移动上网时使用率最高、也是增长最快的应用。

l电脑、电视、手机三屏的联动日趋普遍

手机、电视和电脑的三屏使用者达到总体人群的26%,其中有27%的人会同时使用三屏。

电脑和电视双屏的使用者达总体人群的64%,其中70%的人会同时使用两屏上网。融合不仅发生在屏幕上,在内容上,70%的三四线网民会通过网络观看电视上热播或播过的电视剧。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同时,电视依然是三四线市场的主流媒体,将资源过分偏重于两种媒

体中的一个而忽略另一个都将带来较大的风险。对于酒企而言,保持传统媒体的持续投入并

不断尝试数字化媒体的传播将会带来1+1>2的效果。

这些总结综合了很多数据,是本人不对外的一些分析,如果对读者有一定的认知帮助,本人觉得值了。

THE END
1.不可不知—2023年消费者主流用户画像--- NO 2:追求自我的Z世代 NO 3:理性又追求科技智能的新中产 NO 4:有钱有闲的银发族 NO 5:理性又求新的小镇青年 NO 6:WEWE总结 以上内容有没有让你对2023年消费者主流用户画像有新的认识呢?欢迎大家评论区踊跃发言!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206/11/47115229_1066410159.shtml
1.“双11”理性消费渐成主流:注重品质摒弃冲动财经“双11”理性消费渐成主流(主题)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 孟刚 近日,全球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发布的《2023“双11”年度调研报告》显示,今年“双11”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购物节。随着消费者信心明显回升,近半受访者表示,相较去年,他们今年的支出将有所增加,此外,62%的受访者表示,今年他们将至少消费3000元,较...https://www.workercn.cn/c/2023-11-03/8035476.shtml
2.全球8大消费趋势22个高潜力细分赛道,预见2024消费新“食”代除了蘑菇成分,可可豆是制作巧克力的主要原料,除了利用可可豆的风味,一些国家也正在利用可可果的副产品的天然健康益处如可可果肉减少食物浪费问题,或作为新的糖替代品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Whole Foods Market及The Daily Meal趋势预测,由可可果肉制成相关的产品将在2024 年成为主流。 https://www.tmtpost.com/baidu/6870468.html
3.2023消费市场特征盘点:理性消费成为潮流,舒适降生活的心态...6、随着消费观念逐步回归理性,“买二手、用二手”正被越来越多务实的消费者所接受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3年10月,闲置交易APP活跃用户规模达1.73亿,同比增长23.4%。 7、当闲置经济慢慢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市场也在逐步完善及优化用户体验,同时细分出针对主流年轻人群的交易平台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525536.html
4.各世代消费者对食品饮料有何偏好?食品饮料行业微刊由于新技术、可持续性和个人偏好等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食品饮料行业在不断发展。但对消费者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是代际分化。从财务问题到卫生优先事项,以及可持续性的日益重要,我们在这里揭示了每一代消费者在市场中地位背后的关键驱动因素。我们还将探讨这些差异如何转化为特定的产品偏好和整体消费模式。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2557820.html
5.你对当今中国主流消费者的特点了解多少?不了解怎么做营销...消费者特点分析本质上讲就是分析在面对社会与商业环境下消费者所想(认知)、所(需)要、所感受(体验)到的以及他们用什么方式的与世界沟通的特点。成功的经营者正是在了解他们在这些方面的特点并做出了最优化的应对。以下主要谈谈在当今中国主流消费者的特点以及营销意义。 https://www.shichangbu.com/know_info/24741.html
6.“618”收官消费者对产品选择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电商渠道:理性消费成主流 消费者不再单纯看便宜 消费回归理性,是今年“618”在消费者端最大的特点。“货比三家是少不了的”,消费者黄女士在今年“618”期间帮家里换了新的冰箱,“不仅多个电商平台比价,还跑去了线下商场比价”。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随着“618”“双11”已成为常态化的电商大促,引起消费者疯狂“...https://www.gz.gov.cn/ysgz/xwdt/ysdt/content/mpost_8345147.html
7.市场研究报告四、纯色或叫单色系,其主流消费者是50岁以上的黄金消费群体。他们拥有社会上大量的财富,他们会进行大手笔的内部装修;他们偏爱质地精良的家居产品等,更注重绿色、环保、健康的墙纸等装饰材料。此类群消费者不仅需要家装在色彩和形式上卓而不凡,更需要一个宁静、雅致的品位生活,设计风格更稳重大气,极致之美。 https://mip.wenshubang.com/baogao/2418244.html
8.IT之家评测改了制程,加了扩展:七彩虹B365MPROGaming主板...作为一款面向于主流消费者的产品,七彩虹B365M PRO Gaming主板在实际测试之中,也没有发现明显的致命伤,表现中规中矩,其扎实的做工以及合理的元器件搭配还是能够满足主流消费者的预算。毕竟对于这些消费者来说,主板主要稳定就行了。显然对于主流消费者来说,七彩虹B365M PRO Gaming主板还是相当具有性价比。 https://www.ithome.com/0/419/321.htm
9.咖啡市场调研报告(集锦8篇)对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口味是选择咖啡的主要依据,在此方面速溶明显优于三合一。值得注意的是,三合一咖啡的主流消费者不是咖啡的稳定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不确定性较大。因此,应该兼顾速溶咖啡和三合一咖啡的两大市场。 广告起着影响消费的重要作用: 广告对于消费者选择咖啡品牌有很大的影响力,而调查结果显示,咖啡的...https://www.ruiwen.com/diaoyanbaogao/7425186.html
10.市场调查报告15篇1、方便面的主流消费者是15-35岁的年轻群体,这部分人是方便面的忠实 消费群体全时性固定工作的白领占了总消费人群的46%,学生群体占了总消费人群的17%。 2、如果每月消费11袋者为重度消费者,则男性群体重度消费者占53.3%。 于此相对应的是女性消费者占46.7%。 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11227183231_1548584.html
11.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合集15篇)根据调查结果,XX%的学生都拥有手机,他们的手机价位一般都在500——1d{2,3}元之间,月消费在20——150之间。消费者的月手机话费也与其月生活费相挂钩,生活费用少的话费也相应较少,控制在d{2,3}元以下,但也有部分月生活费较高的的同学的话费也在此列,共占了样本的XX%,学生月话费主要集中在50—100之间,约占...https://www.oh100.com/baogao/diaochabaogao/506123.html
12.方便面市场调查报告8篇7、油炸面仍将是主流。 从“拒绝油炸,留住健康”,到“非油炸更健康”,五谷道场的出现掀起了“非油炸”方便面的竞争。但是随着五谷道场的退出市场,大多数的消费者并未深度认可非油炸的健康理念,非油炸的口感众说纷纭和>市场营销功力的平平淡淡,使得非油炸注定是非主流的产品。 https://www.yjbys.com/diaochabaogao/4030360.html
13.连续性创新的特征连续性创新完全符合S曲线,它是建立在现有的知识、市场和技术基础设施之上的渐进式创新,并且具有以下3个特征。 1.沿着技术曲线持续改善原有的产品性能 连续性创新是在原有技术主要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以效果优化为目的的局部修复或改进。 2.定位于主流市场的主流消费者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100814381/
14.2024抖音电商滋补营养品行业趋势洞察TOP省份和TOP城市中,一线城市占比较高,该消费群体滋补养生的意识较强,消费能力也比较高,仍是滋补品的主流消费者。 八大人群中,Z世代和小镇青年的占比较高。近年来,年轻人血脉觉醒,滋补需求提升,社交媒体成为分享健康生活的集聚地,据小红书数据显示,站内泛健康敏感用户月活达1.4亿。该人群具有一定发展潜力。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40182242&efid=b8CA7aXom6CK-xI0zh5IDw
15.智能手表「成为另一台手机」的探索已经失败,它终究避不开传统市场...主流消费者更在乎手表是否耐用好看,而不是能用多少 App 随着智能手表市场的扩展,消费人群正逐渐从极客和科技圈爱好者变成了大众用户,但新功能并没有改变他们对于手表这一腕上设备的固有认知,反倒是智能手表需要迎合消费者的口味。 这种「口味」具体代表什么很难下定论,但至少有一点能确认的是:想要吸引大众用户为手表...https://www.ifanr.com/1136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