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等5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对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73个品牌,要求6个月内予以整改;继续保留1000个经营规范、发展良好的品牌。此次复核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推动中华老字号的持续发展,激发品牌的活力和创新力。
有进有出老字号现状喜忧参半
《通知》表示,根据《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坚持“优中选优”的工作原则,实施“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对已有中华老字号开展复核。经企业自查、地方初核、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工作程序,确定了复核结果。
55个没有通过中华老字号复核的品牌包括北京华女、天津稻香村、山西宝兴善、内蒙古大盛魁、大连群英楼、黑龙江正阳河、上海老半斋、山东泰康、河南双鱼、广东琳琅、重庆冠生园、云南禄丰、陕西秦川、宁夏敬义泰等。
此外,《通知》还公布了继续保留的1000个经营规范、发展良好的品牌名单。这些品牌在长期经营中保持着良好的业绩和声誉,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这些品牌的保留,将进一步推动中华老字号的发展和传承。
优中选优发展势头良好
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这些老字号历经百年沧桑,见证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老字号是我国工商业发展历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既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也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已成为老百姓生活‘日用而不觉’的重要组成。“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日前举行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如此评价老字号的价值。然而,一些老字号品牌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变化、经营不善等原因,出现了发展困难的情况。
聚焦创新老字号谋求可持续发展
其实每一家能被称为老字号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和竞争力,他们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一度非常辉煌。但是在消费市场快速变化的今天,老字号的发展面临机遇,也受到挑战。
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如老品牌、老技艺,以及长期积累的好信誉、好口碑。在新时代,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民族企业、民族品牌的认同感正在不断增强,这为老字号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一些老字号的不足往往也源于“老”,可能存在观念老化、机制老化、产品老化等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市场环境、消费者习惯、商品形态和销售渠道等都发生了变化,有些老字号却依然固守成规,没有创新,长此以往,被市场淘汰也并不意外。
这也启示老字号们,作为国货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挖掘传统文化的同时,深耕消费新业态,贴近消费新需求,才能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中华老字号的振兴,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此外,随着数字经济、国货浪潮的兴起,给了老字号们“出圈”“翻红”的机会。有关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仅开启当天就有85个国货品牌一开卖就破亿元,超过7万个国货品牌在首日成交量翻倍,其中90后、00后消费者占比达74%。
事实上,近年来老字号创新步伐一直在加快。稻香村月饼体验店、全聚德中轴食礼等频频亮相,一些甚至“火出了圈”。而不少老字号打造年轻化产品矩阵、与知名网络IP合作等实践,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餐饮业为例,许多老字号都在尝试更多业态,将更多元素融入到餐饮之中,而食品加工类的老字号则尝试开出餐饮门店,面向更多C端用户等。这些在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吸引更多群体前来打卡的同时,也推动了老字号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