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317:55:17阅读次数:-字体大小:大中小穗体竞〔2021〕9号
各区体育行政部门:
为贯彻落实《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体发〔2020〕1号)精神,丰富广大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加强各俱乐部之间的交流,经研究,决定举办2021年广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游泳等9个项目比赛。请各区体育行政部门组织辖区内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积极组队报名参赛。承办单位要做好赛事筹备、组织工作,确保比赛顺利举行,并于赛后一周内做好秩序册、成绩册、比赛文件、宣传报道等资料归档,一式2份上报市体育局。
特此通知
附件:
1.2021年广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比赛安排表
2.2021年广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比赛规程
广州市体育局
2021年3月22日
附件1
2021年广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比赛安排表
序号
比赛名称
承办单位
备注
1
2021年广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游泳比赛
广州市凯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2021年10月
2
2021年广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篮球比赛
广州市天河区贤韵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2021年4月
3
2021年广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乒乓球比赛
广州国际乒乓球中心
2021年5月
4
2021年广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跆拳道比赛
广州市越秀区利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2021年6月
5
2021年广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激光射击比赛
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6
2021年广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足球比赛
广州市精英体育俱乐部
7
2021年广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空手道比赛
广州市黄埔区业余体校
8
2021年广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羽毛球比赛
广州市花都区健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9
2021年广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舞蹈比赛
广州市体育舞蹈协会
附件2
2021年广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游泳比赛规程
主办单位
二、承办单位
三、协办单位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游泳馆
四、竞赛日期和地点
(一)日期:2021年10月30-31日
(二)地点: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游泳馆
五、项目设置
(一)少年组(2007-2008年组)
100米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200米混合泳
(二)儿童A组(2009-2010年组)
(三)儿童B组(2011年组)
(四)儿童C组(2012年组)
50米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100米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
(五)儿童D组(2013年组)
(六)儿童E组(2014年以后组)
50米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50米持板蝶泳腿、50米持棒仰泳腿、50米持棒蛙泳腿、50米持棒爬泳
六、参赛单位
广州市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七、参赛办法
(一)报名每项收费50元。
(二)以俱乐部为单位报名参赛(限报20支队伍),每名运动员限报2项,每项限报2人。
(三)参赛运动员必须身体健康(凭半年内区级及以上医院或校医室体检证明),适宜参加所报项目比赛。
(四)参赛运动员凭二代身份证检录、参赛。
(五)少年组必须是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A组必须是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B组必须是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C组必须是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D组必须是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E组必须是2014年1月1日后出生。
(六)各俱乐部必须为参赛的运动员购买“意外保险”(含往返途中),没有购买保险的,一律不准参赛。
八、竞赛办法
(一)各项比赛均采取一次性出发,一次决赛,按成绩排列名次,不同组次成绩相同者名次并列,无下一名次。
(二)单项取前八名分别按9、7、6、5、4、3、2、1计分。
(三)团体总分按各项得分总和为该队团体总分,如总分相等则以获取第一名多者名次列前,以此类推;单项奖励前三名,团体总分奖励前八名。
九、报名和报到
十、按国家体育总局审定最新游泳竞赛规则执行,E组基本技术项目按照全国青少年游泳U系列基本技术比赛通则。
十一、组织工作和经费
(二)各单位经费自理,大会费用由承办单位负责。
(二)领队会地址: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游泳馆一楼会议室。
(三)比赛地址: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游泳馆。
十三、本规程解释权在主办单位,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二、我充分了解本次活动期间的比赛及有关活动中有潜在的危险,以及可能由此而导致的受伤,甚至危及生命造成死亡的事故,我会竭尽所能,以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任的态度参加本次活动。
三、我本人愿意遵守本次比赛活动的所有规则规定,如果本人在参赛过程中发现或注意到任何风险和潜在风险,本人将立刻终止参赛或告知赛会官员。
四、本人申明在本次活动中,因不可抗力或无法预测的事由引起的损害或事故、因本人自己的过错而造成的损害或事故、因本人不服从安排而造成的损害或事故,所可能造成的风险完全由本人承担。
参赛者身份证号码:
参赛者亲笔签名:
监护人签名:
参赛代表单位(盖章):
年月日
激光射击比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
广州市射击协会、广州市荔湾区射击协会
(一)日期:2021年5月
(二)地点:广州市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
(一)甲组男子激光手枪30发个人赛
(二)甲组女子激光手枪30发个人赛
(三)甲组男子激光步枪30发个人赛
(四)甲组女子激光步枪30发个人赛
(五)甲组男子跑射联项个人赛
(六)甲组女子跑射联项个人赛
(七)乙组男子激光手枪30发个人赛
(八)乙组女子激光手枪30发个人赛
(九)乙组男子激光步枪30发个人赛
(十)乙组女子激光步枪30发个人赛
(十一)丙组男子激光手枪30发个人赛
(十二)丙组女子激光手枪30发个人赛
(十三)丙组男子激光步枪30发个人赛
(十四)丙组女子激光步枪30发个人赛
(十五)丁组男子激光手枪30发个人赛
(十六)丁组女子激光手枪30发个人赛
(十七)丁组男子激光步枪30发个人赛
(十八)丁组女子激光步枪30发个人赛
(十九)激光手枪混合团体赛(每俱乐部限报一队)
(二十)激光步枪混合团体赛(每俱乐部限报一队)
(一)以俱乐部为单位报名参赛。
(二)参赛运动员需身体健康,适宜参加所报项目比赛,赛事期间的人身伤害事故责任自负。
(三)运动员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身份证原件检录、参赛。
(四)各参赛单位可报领队1人,教练3人,各组别报名限3人(混合团体项目男女各一名运动员,不限组别)。
(五)年龄组设置
甲组: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
乙组: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
丙组: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
丁组:2012年1月1日后出生。
(一)竞赛规则采用中国射击协会审定的最新《射击规则》和国际射联修订的补充条款。
(二)丁组男女子激光手枪项目参赛运动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单手双手持枪完成比赛,丁组男女子激光步枪项目参赛运动员统一按立姿有依托动作要求完成比赛。
(三)裁判员由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统一调派,参赛器材、设备由大会提供。
(四)资格赛成绩前八名(队)进入决赛,按决赛成绩排名。
(六)各项目录取前八名,不足录取名额的项目如数录取,分别颁发奖状。名次得分按9、7、6、5、4、3、2、1计算团体总分,各参赛单位按团体总分排名,录取前八名。
(七)各参赛俱乐部必须为参赛队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含往返比赛途中及比赛期间),未办理者,一律不准参加比赛。
(三)报名地点: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四)比赛地点:广州市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
(五)经费:本次比赛将收取报名费,每人/项50元,各代表队参赛经费自理。
十、本规程解释权在主办单位,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篮球比赛规程
三、竞赛日期
2021年4月10-24日
四、竞赛地点
广州市元岗北街160号场边综合运动中心
五、竞赛组别
(一)男、女子甲组: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出生者。
(二)男、女子乙组: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出生者。(实行小篮球赛制)。
(三)丙组(不限男女):2012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者。(实行小篮球赛制)。
六、报名办法
(一)广州市辖内国家、省、市、区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均可报名参加,以俱乐部为单位报名参赛,甲、乙、丙组每组别分别限报16队(先报先得,报满即止),甲组和乙组可报领队1人,教练2人,运动员12人;丙组可报领队1人,教练1人,运动员10人。
(二)参赛运动员必须身体健康(半年内区级及以上医院或者校医室证明),适宜参加所报项目比赛。
(三)各俱乐部代表队必须在所属地为所有参赛运动员购买比赛期间(含交通往返途中)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向组委会交验保险原始凭证,方可参赛。
(四)本次比赛凭二代身份证检录参赛(外籍运动员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的有效证件参赛,如:护照、回乡证)。无证件者不能参加比赛。
(五)如有违规,冒名顶替,情节严重的给予停赛2年的处罚。
(六)代表市一级体校参加过省及以上级别比赛的运动员不得参加俱乐部比赛。
领队会地点:场边综合运动中心(比赛场地)。
七、竞赛办法
(一)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篮球最新竞赛规则,其中乙组执行中国篮协修订的《小篮球规则》。
(二)仲裁委员及裁判员由组委会统一调派。
(三)如报名参加的单位不足3个或所设组别报名不足3队,则取消该组别的比赛。
(四)比赛方法:
1.第一阶段比赛每组别队伍进行抽签分组,分为A、B、C、D四个组,每组4个队进行单循环赛制。第二阶段比赛对阵为A组对D组,B组对C组。每小组第一名出线争夺1-4名,小组第二名出线争夺5、6名。
3.甲组每队必须分成A、B两组(各6名队员)分别参加第一、第二节的比赛,且第一、第二节上场运动员不能重复,第三、第四节不做规定。乙组实行小篮球规则,使用正规篮球场地,小篮球球框。每队必须分成A、B两组(A、B两组各6名队员,其中5名为比赛队员,1名为替补队员,每节比赛进行到3分钟时,在出现死球的情况下由记录台主导执行强制替换替补队员上场),A组参加第一、第三节比赛,B组参加第二、第四节比赛,运动员不能重复,也不可重新调配。丙组实行小篮球规则,使用15米X12米篮球场地,小篮球球框。每队必须分成A、B两组(A、B两组各5名队员,其中4名为比赛队员,1名为替补队员,每节比赛进行到4分钟时,在出现死球的情况下由记录台主导执行强制替换替补队员上场),A组参加第一、第三节比赛,B组参加第三、第四节比赛,运动员不能重复,也不可重新调配。
4.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积分多者,名次列前。弃权则取消全部比赛成绩。
5.如遇两队积分相等,以相互间比赛胜负决定名次,胜者名次列前。
6.如遇两队以上积分相等,则依次按下列办法决定名次:
(1)同积分队伍之间的净胜分;
(2)同积分队伍之间的总得分;
(3)同组所有场次的净胜分;
(4)同组之间的总得分;
(5)如再相同,则抽签决定胜负。
(五)场地和器材
1.甲组、乙组比赛使用标准篮球场地以及标准画线,丙组比赛使用15X12小篮球场地及画线。
2.甲组比赛采用高度为3.05米标准篮筐
乙组比赛采用高度为2.75米的篮框
丙组比赛采用高度为2.60米的篮筐
3.比赛用球男子甲组7号球、乙组6号球,丙组5号球;女子甲组使用6号球,乙组6号球,丙组5号球。
(六)服装要求
1.参赛运动员必须准备两套不同颜色的比赛服,请统一着装。如参赛时无统一着装,裁判员有权暂停比赛,直到更换统一服装或视为弃权比赛为止。
1.球场标准尺寸为长28米,宽15米。
2.乙组比赛采用高度为2.60米的篮框。
3.比赛用球男子甲组7号球、乙组5号球,女子甲组使用6号球,乙组使用5号球。
八、奖励办法
各组别奖励前6名。
九、经费
每个队收取赛事服务费1000元,领队会时现场收取。各参赛队的饮用水由大会负责。大会经费由承办单位负责,各参赛单位费用自理。
十、特殊说明
(1)比赛期间,请所有队伍提前十五分钟到场检录,带齐检录所需资料。
(2)根据目前疫情防控要求,请所有参赛选手及教练员配合出示粤康码/穗康码及三大营运商防疫14天行程信息(如图所示)。
(3)由于疫情原因,防止大规模人群聚集,所有家长不能进入场地观看比赛,希望各个队伍以及家长能遵守大会规定,感谢对防疫防控工作以及赛事的支持和配合。
十一、本规程的修改权和解释权属主办单位,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广州市青少年篮球俱乐部杯赛举办的宗旨是为了促进广州市青少年基层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让更多热爱篮球的青少年在市级篮球赛中展现才华,提高球技,增进俱乐部间的学习与交流,提高基层俱乐部的训练能力和水平,共同打造广州市青少年篮球品牌赛事。
在赛事举办期间,希望各参赛俱乐部通过比赛,了解广州市青少年俱乐部篮球项目发展的水平,努力提高自身培训能力及学员的水平,增进俱乐部间的交流与学习,互相尊重、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请各参赛队伍认真组织队伍参赛,比赛中尊重对手、顽强拼博,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赛事举办期间,不允许参赛俱乐部进行任何形式的招生活动,不允许散布对其它参赛队伍的恶意评价,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
附件:1.自愿参赛责任及风险告知书
2.报名表
自愿参赛责任及风险告知书
一、本人(队)自愿报名参加比赛,并签署本责任书。
二、本人(队)愿意遵守组委会所有规则规定及采取的措施。
三、本人完全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确认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具备参赛条件,已为参赛做好充分准备。
四、本人(队)充分了解本次比赛可能出现的风险,且已准备必要的防范措施,以对自己(学生)安全负责的态度参赛。
五、本人(队)愿意承担比赛期间发生的自身意外风险责任,且同意对于非组委会原因造成的伤害等任何形式的损失大会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赔偿。
七、本人(队)承诺以自己的名义参赛,决不冒名顶替。
学生姓名:2021年月日
学生家长(监护人)签名:2021年月日
领队签名(俱乐部公章):2021年月日
报名表
俱乐部名称:(加盖公章)
领队:教练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身份证号码
10
11
12
13
14
15
羽毛球比赛规程
广州市花都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三、竞赛日期和地点
(一)竞赛日期:2021年10月16-17日。
(二)竞赛地点:广州市花都区体育中心羽毛球馆(地铁9号线花果山公园站A2出口转右入体育中心,靠左直行约200米)。
四、竞赛项目及组别
(一)甲组:男、女子单打;
(二)乙组:男、女子单打;
(三)丙组:男、女子单打;
(四)丁组:男、女子技能比赛(对角发球、接发球、网前挑球、后场吊球)。
五、参赛单位
广州市辖内国家、广东省、广州市各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六、参加办法
(一)以俱乐部为单位报名参赛。省、市体校在训羽毛球运动员不能报名参赛,违者,取消比赛成绩。
(二)参赛运动员必须是本俱乐部注册会员,身体健康(凭半年内区级及以上医院或者校医室证明参加),适宜参加所报项目的比赛。
(三)运动员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身份证原件检录和参赛。
(四)各参赛俱乐部可报领队1名,教练员若干名,各组别可报队数不限,每队男、女运动员各4名。每个组别限报16队,先报先得,额满截止报名。
(五)各俱乐部必须为参赛人员购买比赛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含交通往返途中)。比赛期间,如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一切责任自负。凡报名参赛俱乐部则视为认同本条款。
(六)年龄规定:
1.甲组运动员:2007—2008年出生者;
2.乙组运动员:2009—2010年出生者;
3.丙组运动员:2011—2012年出生者;
4.丁组运动员:2013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
(七)参赛运动员须缴纳参赛报名费:100元/人。
(一)比赛视报名队(人)数多少,采取分组单循环和淘汰附加赛或单淘汰附加赛决出奖励名次,由大会随机抽签入位。比赛采取三局二胜,每局比分15分,每球得分制。当每局比赛至14平时,净胜2分者获胜,若赛至19平时,则先得到20分者获胜。其它规则按中国羽毛球协会审定的最新《羽毛球竞赛规则》执行。
(二)丁组技能比赛以对角发球、接发球、网前挑球和后场吊球四项技能综合得分计算成绩。
(三)报名参加丁组技能比赛的运动员,必须参加四项技能比赛方能计算综合得分。
(四)技能比赛项目及规则:
1.对角发球:
运动员按照大会安排的比赛顺序进行出场比赛,在右和左发球区各发5球到对面场地,球托落点在得分区域得相应分;10球得分累加为该项技能得分(发球按羽毛球竞赛规则执行)。
2.接发球:
运动员按照大会安排的比赛顺序进行出场比赛,左、右对角接发球各4球;球托落点在相应得分区域得相应分,8球得分累加为该项技能得分。
3.网前挑球:
运动员按照大会安排的比赛顺序进行出场比赛,运动员站在场地中线上(前半区)正反手挑球各5球(教练员发球不得超出短球区,超出不得分),球托落点在相应得分区域得相应分,10球得分累加为该项技能得分。
4.后场吊球:
运动员按照大会安排的比赛顺序进行出场比赛,运动员在后场接教练员发的球,吊球8个,球托落点在相应的得分区域得相应分,8球得分累加为该项技能得分。
注:接发球、网前挑球和后场吊球三项技能比赛,均由本俱乐部委派教练员进行发球配合完成比赛。
5.四项技能得分相加为该运动员的综合得分,综合得分高者名次列前。若综合得分相等,则通过加赛接发球4球,直至决出名次。
(五)技能比赛球托落点得分示意图(详见附件4)
(六)单打比赛采取信任制,裁判员能作出准确判决的,以裁判员的判决为最终判决,若裁判员未能作出果断判决,且双方队员发生争议时,该球得失分不算,以重新发球恢复比赛;技能比赛则以裁判员的判决为最终判决。
(七)无故弃权和罢赛按有关规定取消比赛资格。
(八)参赛运动员必须按实际年龄参加相应组别比赛,不能跨年龄组参赛。凡发现虚报年龄、改名换姓、冒名顶替等弄虚作假行为,一律取消比赛资格和成绩,并对造成赛事混乱或损失者,保留追究的权力。
(十)比赛用球,由大会统一提供,球拍自备。
(十一)仲裁成员及裁判员由主办单位统一选派。
八、报名办法及规定
(二)报名要求:参赛俱乐部须为运动员缴纳参赛报名费和提交体检证明、购买保险原件,由工作人员核实。已报名但未缴费的,视为报名不成功。一经报名成功,参赛报名费不予退还。
九、奖励办法
各组别比赛奖励前八名,报名不足8人减二奖励,报名不足4人,不举行比赛。
十、其他
(一)各参赛俱乐部必须服从大会安排和指挥,尊重对手,服从裁判判决。
(二)大会比赛所需经费由承办单位负责,各俱乐部参赛费用自理。
十一、本规程解释权属主办单位,未尽事宜,大会另行通知。
羽毛球比赛报名表
俱乐部名称(盖章):组别:年月日
就读学校
学号
注:1.请用电脑打印,运动员水平高低按序号顺序排列报名;
2.每个组别(如甲组男、女)填写一张报名表;
3.报名时,按规程规定缴纳参赛报名费、提交运动员体检证明和保险单原件。
跆拳道比赛规程
广州市跆拳道协会、广州市荔湾区跆拳道协会
2020年6月26-27日。
五、竞赛地点
广州市荔湾区体育馆二楼(荔湾路54号)。
六、参赛资格
广州市辖内各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一)以俱乐部为单位报名参赛,各单位只可报一支队伍参赛。省、市体校在训跆拳道运动员不能报名参赛。
(二)参赛运动员必须是俱乐部注册会员,身体健康(凭半年内区级及以上医院或者校医室证明参加),适宜参加所报项目比赛。
(四)各参赛队伍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若干人(以参赛教练员与运动员比例1:10为原则),项目各级别不限报运动员。
(五)严禁冒名顶替,虚报年龄等弄虚作假行为,如发现违反规定者,取消该参赛单位所有成绩。
(七)为做好防疫工作,确保赛场所有人员的安全健康,运动员和教练员入场均需提供穗康码(红色穗康码不得参赛)。教练员及运动员进入赛场前接受体温检测,超过36.8℃的禁止入内。本次比赛家长不允许入场观赛。
八、竞赛组别及年龄
甲组: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出生者;
乙组: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出生者;
丙组: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出生者;
丁组: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出生者。
九、竞赛项目
(一)竞技
1.甲组
男子组:44-47KG、47-50KG、50-53KG、53-58KG、58-62KG、+62KG
女子组:41-45KG、45-48KG、48-51KG、51-55KG、55-59KG、+59KG
2.乙组
男子组:-33KG、33-36KG、36-39KG、39-42KG、42-46KG、46-50KG、+50KG
女子组:-30KG、30-32KG、32-35KG、35-38KG、38-41KG、41-44KG、+44KG
3.丙组
男子组:-26KG、26-28KG、28-30KG、30-32KG、32-35KG、35-38KG、+38KG
女子组:-25KG、25-27KG、27-29KG、29-31KG、31-34KG、34-37KG、+37KG
4.丁组
男子组:-22KG、22-24KG、24-26KG、26-28KG、28-30KG、30-32KG、32-35KG、+35KG
女子组:-21KG、21-23KG、23-25KG、25-27KG、27-29KG、29-31KG、31-34KG、+34KG
(二)品势
1.个人品势
组别
第一指定品势
(预赛)
第二指定品势
(决赛)
甲组男、女子
太极七章
太极八章、高丽
乙组男、女子
太极四章
太极五章、六章
丙组男、女子
太极三章
太极四章、五章
丁组男、女子
太极二章
太极三章、四章
2.团体品势
第一指定品势(预赛)
第二指定品势(决赛)
甲组男子团体
甲组女子团体
乙组男子团体
乙组女子团体
丙组男子团体
丙组女子团体
丁组男子团体
丁组女子团体
3.混双品势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三)电子竞技对抗比赛
1.比赛项目介绍
电子竞技对抗比赛是电子跆拳道竞速比赛,通过高科技电子化设备记录参赛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耐力的数值,从而由电子作为媒介开展竞赛,减少了竞技对抗,加大了参与者对跆拳道的喜爱程度,同时提高跆拳道团队协同作战能力,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受伤,从而丰富参与者的体育常识及趣味性。
2.项目设置
组别(男子、女子组)
腿法
前踢20秒(单脚连击)
3.比赛规则
电子竞速采用排名赛制,每8人(组)为一组直接进行决赛,以系统确认的击打次数进行排名,次数相同以体重轻者优先排名。
全部参赛运动员均需要穿着跆拳道服。
十、竞赛办法
1.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最新审定的《中国跆拳道竞赛规则》。
2.进行个人对抗赛。
3.采用单淘汰赛制。甲乙组每场比赛进行两个回合,每回合进行90秒,中间休息30秒。丙丁组比赛每回合进行60秒,中间休息30秒。
4.报名不足3人,则该级别的运动员参加上一个级别比赛。
5.竞技项目各级别不限报人数,超过16人分组。
1.个人品势、混双品势
(1)预赛及决赛采用的评分方式,由组委会根据报名人数在领队会上公布。报名人数不足3人的组别,则取消该组比赛。报名人数多于8人,则先进行预赛,取前8名进行决赛。报名人数少于或等于8人,则直接进行决赛。
(2)各组别比赛项目于赛前抽签决定。
(1)团体品势采用评分制,每队人数3人组成(分男子、女子组)。如报名队伍大于8队,则先进行预赛,取前8名进行决赛;如报名队伍少于或等于8队,则直接进行决赛。
3.品势项目各级别不限报人数,超过16人分组。
十一、奖励办法
(一)奖励团体总分前八名,以单项前八名9、7、6、5、4、3、2、1得分计算,竞技项目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名,第七、第八名的名次分别并列,并列名次得分按名次分之和的平均分计算(第三、第四并列第三名5.5分,第五、第六名,第七、第八名并列第五名2.5分)。
(二)设竞技项目团体总分、品势项目团体总分及竞技加品势团体总分奖杯。
(三)奖励各组别个人(含团体品势)前八名,不足8人减一录取。
(四)根据个人成绩名次加设个人二等奖(九至十二名)、三等奖(十三至二十名)授予奖状奖励。
(五)设团体“体育道德风尚奖”,授予锦旗。由各参赛队、裁判组提名,原则上按照参赛队伍总数的20%评选。
(六)设“优秀裁判员奖”,由竞赛组评出,授予证书或奖状。
(七)设“优秀教练员奖”,由裁判组评出,授予证书或奖状。
十二、报名和报到
(二)运动队于比赛当天7:30报到,检查“穗康码”,测体温后入场。7:45开始称体重(品势结束前半小时结束称重)。(体温说明:体温超过36.8℃的,在隔离区休息后进行二次测温,第二次测温还是超过36.8℃,不能入场,该运动员的比赛作为失格处理。称重说明:报名时请按实际公斤级别报名,例如参加32-35KG,体重应为32.00-34.99KG之间,31.99KG需参加30-32KG,35.01KG需参加35-38KG,如此类推。本次比赛体重允许向上浮动0.5公斤,超重按失格处理。)
(三)各参赛单位自主报名,报名结束,打印报名表并加盖单位公章在报到时提交,为报名最终确认凭证。
(四)各参赛队伍可申报领队1名、教练员若干名,没有申报的名单不派发工作证,不得进入比赛场地。
(七)在网上报名确认结束后,各队伍在报到时需更改竞技运动员参赛级别的,缴纳更改费100元/人。
(八)赛事组织方提供驻点医生,为运动员提供医疗服务。
(九)参赛运动员必须确认身体状况能正常参加比赛,未成年人必须由家长或监护人确认同意,由各参赛单位组织参加比赛;比赛期间出现严重意外的伤害事故,全部由赛事承保的保险公司和各参赛单位负责解决,赛事组委会不负担赔偿责任,但会积极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
十三、仲裁委员会及裁判员
(一)仲裁委员会组成和职责范围按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
(二)技术代表、仲裁委员、裁判长及裁判员由主办单位选派。
(三)申诉程序和规定:比赛结束后10分钟内提交申诉报告和申诉录像(必须清晰可见),交纳申诉费人民币1000元,申诉成功退还一半申诉费,申诉失败没收全部申诉费。
十四、赛风赛纪监督组
(一)主办单位委派组成的赛风赛纪监督组,负责全面监察赛事的正常进行,如发生安全隐患、秩序失控或遇到不可抗因素事情等重大问题时,拥有终止赛事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最终权利;
(三)参赛运动员严禁冒名顶替,虚报年龄等弄虚作假行为,如发现违反规定者,赛风赛纪监督组有权取消该参赛单位所有成绩和所有优秀奖评比资格,并进行通报;
(四)场上指挥的教练员必须持有效的教练员证进行执教,教练员严禁拖鞋、短裤或衣冠不整进场。
十四、参赛费用
一、本次赛事允许兼项参赛,每个参赛运动员需交单项150元竞赛管理费,兼项100元/人/项。各参赛队伍必须自行为全部项目参赛运动员购买个人运动专项意外保险。
二、项目设置:个人竞技、个人品势、团体品势、混双品势、电子竞速。
三、汇款账户:
账号:6236683320010273803(薛映青)
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市执信路支行。
十五、联席会议
2021年6月18日(暂定),在中山七路330号荔湾区召开领队会议,请各参赛单位的领队依时参加,并提交参赛运动员的人身保险(含往返途中)进行验证及缴纳报名费。
十六、器材要求
(一)参加竞技比赛运动员必须符合跆拳道竞赛要求的器材(护甲、头盔、护臂、护胫、护裆、护手套、护脚套、护齿),缺一不可。采用电子护具比赛的组别(另行通知),电子头盔、电子护具、电子脚套由大会统一提供;
(二)如未按规定穿戴护具,组委会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因护具原因造成的伤害事故后果自负。
十七、服装要求
(一)参加品势比赛可穿品势道服或竞技道服;
(二)参加竞技比赛不得穿品势道服或表演服。
十八、未尽事宜,另行通知。本规则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
一、本人(队)自愿报名参加2021年广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跆拳道赛并签署本责任书。
三、本队(人)完全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确认近2个月内没有去过疫区,确认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体温正常,没有任何身体不适或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其他心脏病、冠状动脉病、严重心律不齐、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以及其他不适合参与本次赛事的疾病),本队(人)已为参赛做好充分准备,可以正常参加本次赛事。
五、本人(队)愿意承担比赛期间发生的自身意外风险责任,且同意对于非大会原因造成的意外、伤害等任何形式的损失大会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赔偿。
七、本人(队)承诺以自己的名义参赛,决不冒名顶替、弄虚作假。
运动队领队签名:
运动员签名:运动员监护人签名:
日期:2021年月日
参赛单位名称及盖章:
备注:(1)本《告知书》为每运动员单独1份,由领队、运动员、运动员监护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最后将参赛的《告知书》在报到时交给大会。
(2)参赛单位要对本《告知书》上的签名和盖章真实性负责。
(3)参赛队教练员需具备跆拳道教练职业资格,并为参赛运动员购买有效的运动专项保险。
跆拳道比赛报名表
品势
竞技
电子竞技
出生日期
个人
混双
团体
示例
张三
男
甲组1
47-50KG
2005.9.1
******************
2020年广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足球比赛规程
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业余体校
(一)日期:2021年4月17日至5月30日。
(二)地点:金宇运动场(广州市荔湾区紫荆道58号)。
五、组别设置
(一)男子U7组(2014年龄段出生)五人制比赛
(二)男子U8组(2013年龄段出生)五人制比赛;
(三)男子U9组(2012年龄段出生)八人制比赛;
(四)男子U10组(2011年龄段出生)八人制比赛;
(一)以俱乐部为单位报名参赛。
(四)五人制比赛各参赛单位可报领队1人,教练1人,
运动员10人。八人制比赛各参赛单位可报领队1人,教练1人,运动员16人。
(一)执行中国足球协会发布的足球最新竞赛规则。
(二)仲裁委员会及裁判员由组委会统一调派。
1.每组别8个队伍进行单循环积分赛,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各得1分,负一场不得分,最终全部比赛完成后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2.五人制比赛采用4号球,上下半场各20分钟,中场休息不超过10分钟。八人制比赛采用4号球,上下半场各25分钟,中场休息不超过10分钟。
3.所有轮次比赛结束,如果两队或两队以上积分相等,依下列顺序排列名次:
积分相等队之间相互比赛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积分相等队之间相互比赛净胜球多者,名次列前;
积分相等队之间相互比赛进球多者,名次列前;
积分相等队在全部比赛中净胜球多者,名次列前;
积分相等队在全部比赛中进球多者,名次列前;
“公平竞赛积分红黄牌减分”少的列前(每张黄牌减1分、每张红牌减3分);
以抽签办法决定名次。
4.五人制比赛不限换人次数,换人不需经裁判员同意,在换人区先下后上。八人制比赛每场限制四次(包括中场休息),换人必须经裁判同意后先下后上。
5.装备要求:每个队伍自备深浅两色比赛服,上场比赛队员必须佩戴护腿板,参赛队员统一足球长袜的款式和颜色,统一穿皮面碎钉(TF)足球鞋,队长必须佩戴袖标,替补队员必须穿着与上场比赛队员不同颜色的背心。
(五)各俱乐部代表队必须在所属地为所有参赛运动员购买比赛期间(含交通往返途中)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向组委会交验保险原始凭证,方可参赛。
(六)参赛运动员必须身体健康(需提供半年内区级以上医院或者校医室证明),适宜参加所报项目比赛。
(三)报名地点:广州市精英体育俱乐部。
(八)领队会将进行抽签排位,进行抽签前请各队伍提交纸质版盖章报名表和保险单原件扫描件,以便组委会进行运动员参赛资格核查。
十、奖励办法
各组别奖励前六名队伍,各组别前三名队伍以奖杯奖牌形式进行奖励,各组别四至六名队伍以奖牌形式进行奖励,前六名队伍颁发球员获奖证书。
十一、本规程解释权在主办单位,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2021年广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足球
比赛报名表
队名全称
服装颜色(1)
领队
医生
服装颜色(2)
教练员
报名运动员
号码
出生年月
身高
身份证号
例:张三
0000-00-00
150
****************
16
17
18
19
20
参赛者签名:
空手道比赛规程
黄埔区教育局(体育局)
广州市黄埔区少年业余体校
四、竞赛日期
2021年10月(具体日期待定)
广州市黄埔区(具体地点待定)
六、竞赛项目
男子组:
甲组:43KG、50KG、55KG、+55KG、团体型;个人型
乙组:38KG、42KG、+46KG、团体型;个人型
丙组:34KG、38KG、42KG
丁组:30KG、35KG
女子组:
甲组:40KG、45KG、50KG、+50KG、团体型;个人型
乙组:36KG、40KG、+44KG、团体型;个人型
丙组:32KG、36KG、40KG
丁组:28KG、32KG、
七、参加资格
(一)年龄规定
丙组: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出生者;
丁组: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出生者。
(二)广州市各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学校、空手道协会会员单位。
(三)参赛运动员必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二代身份证原件(含香港、澳门身份证件)、广州市学生学籍信息表加盖学校公章或空手道俱乐部会员证。
(四)省、市优秀运动队正式转正运动员(以招聘文件名单为准)凡符合参赛资格组别规定的,均可代表输送单位参加比赛且不占该单位限定名额。
(五)参赛运动员须经县以上(含县级)医务部门检查,持有身体健康证明(包括脑电图、心电图);各参赛单位必须在所在地为所有参赛运动员购买比赛期间(含报到、离会交通往返途中)的“体育(专项)比赛保险”,并向大会交验保险原始凭证及健康证明;如未能提供该两项(原件)凭证者,不予参赛。
(一)采用世界空手道联盟最新版本比赛规则;
(二)个人赛均采取单败淘汰制。组手、型人个赛若报名参赛单位不足3个或各竞赛项目中所设小项报名人数不足3人与上一个级别进行级别合并。
(四)组手比赛中,丙、丁组拳掌肘不能打锁骨以上的位置;不能抓、拉、推、抱对手,包括打膝击时不能有箍颈等动作;不能进攻已倒地的对手;不能攻击对手的背部;不能踢裆、舍身技。
(五)本次比赛禁止使用以下几种技术:
1.手肘攻击动作;
2.膝盖技术不可击打头部。
(六)“型”比赛的规定
1.比赛设团体型和个人型;
2.只允许演练WKF正式型列表中所规定的型;
3.在每一轮比赛中,选手都必须演练不同的型。演练过的型不得再重复。
(七)服装与竞赛器材规定:
1.组委会负责提供经世空联认证的比赛用垫子、负责提供用于打分及显示的电子软件等。
2.参赛运动员必须自备世空联认证品牌的道服、拳套、护胫、护脚、躯干护具、女子护胸、护齿、红蓝腰带等,以上保护性装备不全或不符合要求者将禁止上场比赛;组委会现场不提供任何护具类装备。
九、报名、报项及报到
(一)报名
1.个人可报组手和型的比赛,参赛报名费:每项50元。
3.报名方式:见补充通知
(二)报项
1.各参赛单位可报领队2名,医生1名,工作人员2名,教练员4人,个人组手男、女各级别限报2名运动员;团体型每个组别最多限报2支队伍、个人型项目每个组别最多限报2人,(型的比赛视男女报名人数情况是否合并男女混合竞赛)。
(三)报到
十、奖励名次及计分办法
(一)各小项前三名运动员,分别颁发金、银、铜牌;获得奖励名次的运动员,分别颁发奖状。
(二)丙组、丁组单项录取前十二名,各名次分数按13、11、10、9、8、7、6、5、4、3、2、1分计;其余各组别及竞赛项目录取前八名,各名次分数按13、11、10、9、8、7、6、5分计。不足6名(含6名)录取名额的项目如数录取,其余减一录取,按各项目相应名次的分值进行统计。(不足录取名额的项目如数录取,按各项目相应名次的分值进行统计)。
(三)团体总分奖励前八名(奖杯)。
十一、仲裁委员及裁判员由大会统一选派,不足名额由承办单位补充。
十二、经费
各代表队参赛经费自理。
十三、赛风赛纪
为端正赛风,严肃赛场纪律,保证公平竞赛,各单位和全体裁判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体育总局和赛区制定的各项规定,认真比赛,公正执法,如有违反,将根据情节按国家体育总局和广东省体育局的有关文件严肃处理。
各参赛单位领队、教练员必须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赛管理,注意个人言行举止,凭证进入比赛区域;教练员上场指挥时在指定位置就座,不得出现干扰比赛、站立指挥、拍照等行为,如有违反,将按空手道竞赛规则及赛场纪律要求进行处理。
(四)全体参赛人员,不得利用赛事传播违反法律法规、影响社会稳定的资讯,不得传播有损赛事形象及空手道运动形象的信息、视频、图片等。
十四、本规程解释权在主办单位,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乒乓球比赛规程
广州祥珍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地点:天河体育中心亚残运会博物馆三楼乒乓球馆
五、参赛项目
男子单打、女子单打
六、参赛组别
(一)男、女子甲组(2007-2008年)
(二)男、女子乙组(2009-2010年)
(三)男、女子丙组(2011-2012年)
(四)男、女子丁组(2013年)
(一)以广州市各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单位报名参赛。
八、参赛办法
(一)运动员必须持“身份证原件”参赛。
(二)符合竞赛组别各阶段年龄,均可报名参加。
(三)报名参赛队员赛前需由个人负责进行体检,参赛队员在比赛期间出现任何身体伤病、意外及伤亡事故,由本人自行责任。
九、竞赛办法
1.比赛执行国家体育总局最新审定的《乒乓球竞赛规则》。
2.比赛采用分组循环及淘汰赛方式,比赛分组将根据各组报名人数通过电脑随机分组。
3.小组赛采用11分三局两胜制,淘汰赛采用11分三局二胜制。
5.比赛采用蝴蝶A40+三星乒乓球。
奖励各组别前八名。
十一、其他
1.各参赛队(员)应认真执行乒乓球比赛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赛场规定和赛场纪律,不冒名顶替、弄虚作假等。如发现参赛资格有疑义或不符合者,一经确定,主办单位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2.各单位参赛期间交通、食宿自理
3.报名参赛队员赛前需由个人负责进行体检,参赛队员在比赛期间出现任何身体伤病、意外及伤亡事故,由本人自行责任。
十二、本规程解释权在主办单位,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体育舞蹈比赛规程
主办单位:广州市体育局
二、承办单位:广州市体育舞蹈协会
三、比赛日期:2021年6月(待定)
比赛地点:广州市海珠区体育馆
五、项目设置(详见附件)
六、参赛单位:国家级、广东省级、广州市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七、参赛办法:
(一)以俱乐部为单位组队参赛。
(二)参赛运动员必须身体健康(凭半年内区级及以上医院或者校医室证明参加),适宜参加所报项目比赛,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不得参加。
(三)国内运动员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身份证、港澳台籍运动员凭通行证、外籍运动员凭护照原件检录、参赛。
(四)各俱乐部必须为参赛的运动员购买“意外保险”(含往返途中),报到时提交购买保险凭证,否则不予参赛。
(五)凡违反规定或弄虚作假,一经查明将取消参赛资格及所获得成绩并通报批评。
八、竞赛办法:
(一)比赛采用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竞赛规则。
(二)根据报名人数进行初赛、复赛、决赛。
(三)比赛裁判由广州市体育舞蹈协会选派。
(四)比赛音乐由大会组委会统一选定。
九、录取名次及奖励
标准舞、拉丁舞各组分别录取前6名给予奖励。
十、报名及报到:
各队伍报名结束后,请将参赛服务费汇至承办方账户(单位名称:广州市体育舞蹈协会,开户银行:工商银行天河支行,银行账号:3602013409002616211)请保留转账存根,报到时平收费单据领取背号和秩序册。
(二)报到
比赛日期定于2019年6月x日,下午2时至5时,在广州市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大厅报到,并领取号码、比赛秩序册(所有需确认年龄、资格之组别选手均需在报到时出示身份证、户口本、学籍证明原件,以甄别资格,还需提供购买保险证明)。
(三)注意事项
1.报名人数不限,每名选手限报2项,不得兼项(6人组除外)。
2.报名后则上不得更改,如确实需要更改的,需经大会组委会同意,并缴纳200元服务费后方可更改。
3.报名不足8人或9对选手,取消该组别,由大会通知更换组别。
十一、经费
1.六人组300元,双人组100元,单人组80元。
2.其他费用由各单位自理,大会费用由承办单位负责。
十二、本规程的修改权和解释权属主办单位,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2021年广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舞蹈
比赛项目设置及收费标准
组别代码
项目
舞种
说明
参赛服务费
6-8岁6人铜牌组
标准舞
W.Q
2支舞W、Q;在2013(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铜牌组合
300
拉丁舞
C.R
2支舞C、R;在2013(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铜牌组合
6-8岁双人铜牌组
2支舞W.Q;男女组合2013(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铜牌组合
100
2支舞C.R;男女组合2013(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铜牌组合
6-8岁女子双人铜牌组
2支舞W、Q/C、R;在2013(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铜牌组合
6-8岁双人铜牌单项组
W
1支舞W;男女组合,2013(含)年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铜牌组合
Q
1支舞Q;男女组合,2013(含)年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铜牌组合
C
1支舞C;男女组合,2013(含)年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铜牌组合
R
1支舞R;男女组合,2013(含)年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铜牌组合
6-8岁女子双人铜牌单项组
1支舞W;2013(含)年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铜牌组合
1支舞Q;2013(含)年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铜牌组合
1支舞C;2013(含)年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铜牌组合
1支舞R;2013(含)年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铜牌组合
6-8岁单人铜牌单项组
80
8-9岁6人铜牌组
2支舞W、Q;2012(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2支舞C、R;2012(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21
8-9岁双人铜牌组
2支舞W、Q;男女组合,2012(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22
2支舞C、R;男女组合,2012(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23
8-9岁女子双人铜牌组
2支舞W、Q;2012(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24
2支舞C、R;2012(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25
8-9岁双人铜牌单项组
26
27
8-9岁女子双人铜牌单项组
1支舞W;2012(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28
1支舞Q;2012(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29
1支舞C;2012(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30
1支舞R;2012(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31
8-9岁单人铜牌单项组
32
33
34
35
9-10岁6人银牌组
W.T.Q
3支舞W.T.Q;2011(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36
C.R.J
3支舞C.R.J;2011(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37
9-10岁双人银牌组
3支舞W.T.Q;男女组合,2011(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38
3支舞C.R.J;男女组合,2011(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39
9-10岁女子双人银牌组
40
41
9-10岁双人银牌单项组
1支舞W;男女组合,2011(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42
T
1支舞T;男女组合,2011(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43
1支舞Q;男女组合,2011(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44
1支舞C;男女组合,2011(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45
1支舞R;男女组合,2011(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46
J
1支舞J;男女组合,2011(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47
9-10岁女子双人银牌单项组
1支舞W;2011(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48
1支舞T;2011(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49
1支舞Q;2011(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50
1支舞C;2011(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51
1支舞R;2011(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52
1支舞J;2011(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53
9-10岁单人银牌单项组
54
55
56
57
58
59
11-12岁6人银牌组
3支舞W.T.Q;2009(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60
3支舞C.R.J;2009(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61
11-12岁双人银牌组
3支舞W.T.Q;男女组合,2009(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62
3支舞C.R.J;男女组合,2009(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63
11-12岁女子双人银牌组
64
65
11-12岁双人银牌单项组
1支舞W;男女组合,2009(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66
1支舞T;男女组合,2009(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67
1支舞Q;男女组合,2009(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68
1支舞C;男女组合,2009(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69
1支舞R;男女组合,2009(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70
1支舞J;男女组合,2009(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71
11-12岁女子双人银牌单项组
1支舞W;2009(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72
1支舞T;2009(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73
1支舞Q;2009(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74
1支舞C;2009(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75
1支舞R;2009(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76
1支舞J;2009(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77
11-12岁银牌单人单项组
78
79
Vw
1支舞Vw;2009(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81
S
1支舞S;2009(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82
83
84
85
13-14岁6人金牌组
W.T.Vw.Q
4支舞W.T.Vw.Q;2007(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86
S.C.R.J
4支舞S.C.R.J;2007(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银牌组合
87
13-14岁双人金牌组
4支舞W.T.Vw.Q;男女组合,2007(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金牌组合
88
4支舞S.C.R.J;男女组合,2007(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金牌组合
89
13-14岁女子双人金牌组
4支舞W.T.Vw.Q;2007(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金牌组合
90
4支舞S.C.R.J;2007(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金牌组合
91
13-14岁双人金牌单项组
1支舞W;2007(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金牌组合
92
1支舞T;2007(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金牌组合
93
1支舞Vw;2007(含)年及以后出生)。技术等级教材金牌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