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铁路高等职业教育集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高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践与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摘要:为进一步助力交通强国建设,解决当前高铁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供需不匹配,产教融合“和而不深”、科教融汇“汇而难融”的问题,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和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高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高铁行业内率先形成“创融通转”科技创新协作模式,创新实践“两化融合、三级对接、三证融通”育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人力、技术资源优势,聚焦高铁行业发展需求,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培养国内外高铁行业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工匠,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育训结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一、实施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国铁集团以“交通强国、高铁先行”为使命,持续推进中国高铁领跑世界。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高铁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高铁产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求一大批掌握最新技术,具有新时代高铁精神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然而当前高铁行业仍然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供需不匹配,产教融合“合而不深”;国铁集团科研体系相对独立,壁垒较为突出,科教融汇“汇而难融”的现象。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和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郑州捷安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畅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工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等共同组建“高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立供需匹配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科技创新协作新机制,以支撑高铁提质增速对人才的紧迫需求,提升服务高铁产业能力。

二、主要做法

(一)“两化融合、三级对接、三证融通”,打造高铁人才培养高地

围绕高铁人才需求,建设人才培养高地、强内涵、促融通,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时效不强、资源不新、双师队伍不紧密等供需不匹配问题。

1.“两化融合”:学校教师队伍、站段培训队伍、证书考核队伍一体化和教学场地、生产场地、科研场地一体化

校企科共同建混编双师教学团队,对接高铁行业人才需求,探索“双主体”育人模式;围绕高铁职工岗前技能培训时效需求,共同体打造融“教学做训创研”于一体的高速高铁行车实践中心,2021年该中心被立项为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项目。构建符合企业发展的课程体系,优化高素质人才培养方案,分工进行有效实施。

图1教学情景、训练场景、试验场地一体化教学场景

两化融合实现高铁多工种全面体验、全过程训练,突出高铁运维主要工种实作演练的交互性、真实性和实践性,把产业发展对职业岗位关键要求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工作过程,在实践技能训练同时获得岗位经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三级对接”:建立学校和企业、系部和站段、教研室和车间校企三级对接交流机制

校企牵头成立跨学科、跨专业的高铁产业学院、工程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建立学校-企业、系部一站段、教研室-车间三级对接交流工作机制,共建校企互兼互聘教学科研团队4个等。通过加强不同层级的合作交流,在培养目标、培训内容、课堂实施等维度高度协同,实现校企人才共享、技术共享、校企文化互补、学员管理互通的深度校企合作关系。

3.“三证融通”:校企联合培养、育训结合,实现毕业时“高铁工种职业技能证、岗前培训合格证、毕业证”三证融通

对接行业技术发展新动态,构建高铁专业“平台共享课程+专业方向课程+能力提升课程”的育训结合课程体系,把高铁岗位安全技术规章、岗位作业标准和应急处理等入职岗前培训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将“三证融通”作为育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考核方式、评价方法和验收标准,实施“上标准岗、说标准话、干标准活”高铁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上标准岗”即校企共建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说标准话”即共建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干标准活”即共同开展岗前学徒培训。

图2“两化融合、三级对接、三证融通”育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创融通转”,促进高铁行业科技创新发展

聚焦高铁行业的关键技术难点和科技成果转化堵点,按照“搭平台、建机制、育团队、齐攻关、促转化”的思路,搭建科教融合、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立创新人才库、科技项目库、成果库等开放共享信息资源库,坚持产教科协同对接“常态化”,对接方式“多样化”,科技成果“清单化”,科技服务“市场化”,以项目带动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打造高铁行业技术技能培养高地和技术协同创新服务高地。

1.“创”字为本,搭建科教融合、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建立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成立了由王复明院士领衔、全国首家“坝道工程医院”高职分院及“河南省高速高铁运营维护”“河南省轨道交通智能安全工程技术”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聚焦高铁行业研发难点开展协同技术攻关,解决高铁一线生产发展“卡脖子”问题,提升一线生产效率。

2.“融”字为要,促进共同体各方业务联动、共同推进

一是建立共同体产教科协同对接“常态化”“多样化”长效机制,深挖企业需求,以企业需求明确科研方向、育人路径,培育共同体内生联动动力。二是建立科研反哺教学机制,以科技创新赋能人才培养,“产学训研创用”一体人才培养,以创新班、创客空间等途径以科促教、科教育人。

3.“通”字为先,共育人才队伍,推进科研项目高质量实施

一是互融共育,建立科研队伍。打造行业专家、骨干教师、科研人员多方参与的高铁科技创新示范团队。二是互通共研,打造产学研用项目库,建立科研信息互联互通机制、科研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三是合作攻关,推动高质量科技创新。定期发布科研项目需求,按照揭榜挂帅制度,组织科研团队技术攻关,助推高铁科技创新项目研究。

4.“转”字为果,提升科技成果应用及服务产业能力

一是制定转化清单,建立科技成果库,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二是畅通成果转化渠道,积极对接郑州市科技局、郑州技术交易市场,拓宽成果转移转化途径。三是推动科教融汇,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以科技赋能专业升级、助力人才培养。

(三)双向推进,铸就国内外高铁职业精英

共同体充分发挥人力、技术资源优势,聚焦高铁行业发展需求,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开展互动互利、长期稳定的国内外定制化职业技能培训。

1.“四个标准”,完善高铁特色职培体系

通过共建标准化智能培训平台、标准化培训基地、标准化培训资源包,实施标准化培训项目,完善高铁特色职培体系,服务社会、企业、学校等多方培训需求,近三年来,完成高铁企业职工新技术培训、铁路院校师资培训、铁路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现场防护员培训等项目69499人次的培训任务。共同体校企联合研发的“标准动车组司机模拟实训系统”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三段三类”,打造中国高铁国际化培训标准

共同体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根据海外留学生“境外—来华—境外”三个时段,设置“语言+技能+文化”三类培训内容,联合制定中英俄三语种专业培训标准,系统开发专业教学标准6个。2019年,首批34名埃塞俄比亚学员接受8个月系统的电力机车驾驶专业培训,并在共同体的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轮流跟随中国司机师傅进行乘务实习。共同体先后承接了埃塞俄比亚亚吉高铁、沙特麦加轻轨、老挝中老高铁本土技能人才培训项目,覆盖电力机车司机等12个岗位,成功输出“中国标准”,帮助海外中资企业有效解决“建设运营走出去,人员培训跟上来”的重大问题。

图3指导亚吉高铁学员在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开展驾驶作业

(四)“六位一体”,建立高铁特色科普体系

依托高铁资源,共同创建“基地-团队-资源库-活动-作品-媒体”六位一体的科普体系,建设河南省高铁特色科普基地,面向大中小学生开展“复兴号模拟驾驶体验”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100余次,开展高铁职业启蒙教育5000余人次,科普工作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视察时的肯定。“高铁特色科普基地”获批河南省科普基地,“高速高铁智能运维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获批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生实践基地。

图4为河南大学附属学校学生开展“自动驾驶大讲堂”

三、特色与创新

(一)在全国率先构建实践了“两化融合、三级对接、三证融通”育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教师队伍、站段训练师队伍、证书考核队伍一体化和教学情景、训练场景、试验场地一体化,建立学校-企业、系部一站段、教研室-车间三级对接工作机制,校企共同考核,学生毕业实现“高铁特有工种职业技能证、岗前培训合格证、毕业证”三证融通。

(二)在高铁行业率先形成“创融通转”科教创新协作模式

搭建科教融合、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建立共同体产教科协同对接“常态化”“多样化”长效机制,打破科研壁垒,深挖需求,找准方向,科研服务产业,反哺教学;互融互通为先,合力打造人才队伍,畅通科研信息,高效推进项目实施;打造科技成果库,实现科技成果“清单化”,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

(三)促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共同体除了开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河南工业大学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每年还有上百名本科(研究生)毕业后又报考共同体的高职院校的高职教育全日制学习,联合开展铁路企业职工培训、铁路院校教师培训、俄罗斯和老挝等国家的高铁师资师资,面向中小学生开展高铁职业启蒙教育等,促进“三教”(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服务全民终生学习。

四、实施效果与推广价值

(一)应用效果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毕业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一次获取率达

98%,比改革前新入职的高铁企业职工获证率高20%。2021年,两名选手入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轨道车辆技术赛项国家集训队;培养的赵洋和曹乾伟等多次担当高铁交汇实验(870kw/h)和高铁新车型首发司机任务。

高水平教学成果不断涌现。近三年,高铁类专业省级、国家级教学工程项目及获奖20余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2项已入选2023年国家教学成果奖候选项目。

行业内订单培养稳步增长。近三年,为高铁企业订单培养人才上万人,其中为共同体的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现代学徒制培养人才近四千人,有效支撑了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毕业生岗前培训由6—12个月缩短至1个月,企业每年节省新职工培训费用500万元以上。

(二)推广应用

共同体外的企业、院校推广应用。共同体创新做法已推广到中国高铁武汉局、上海局、兰州局等路局,在3个省份5所高职院校实践应用,受益学生3万余人、受益教师1000余人,引领和带动全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

区域示范引领明显。应邀参加全球工匠联盟国际论坛、2023(第二届)中国终身学习大会等并作主题发言。在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设立立产教融合展厅;广铁职院等四十余所院校参观交流;90余位河南高职校长、书记参观学习;2019年,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来共同体调研并召开河南省职业教育座谈会,对共同体给予了充分肯定。

社会影响广泛。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埃塞俄比亚广播公司等国内外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人才培养创新成效20余次;亚吉高铁司机培训项目被中宣部遴选为国际减贫培训典型案例,2021年在中央电视台大型政论片《摆脱贫困》中进行了深度报道。

THE END
1.安全培训体系搭建与执行策略.doc安全培训体系搭建与执行策略TOC\o"1-2"\h\u12123第1章安全培训体系构建基础 4117711.1安全培训体系概述 4129461.2安全培训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4182051.2.1目标 4305851.2.2原则 4239611.3安全培训体系构建的步骤与方法 4169081.3.1步骤 468901.3.2方法 523964第2章安全培训需求分析 5199262.1安全培训需求调研 5132202.1.1...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8268529.html
2.培训体系搭建的那点事(一)所以说我们说培训业务需要解决的是关键的问题,那么我把关键问题做了一些罗列。我罗列了4个关键问题,这个也是我当时在创业公司在帮助老板从0~1建设公司的时候的一个体验,同时它也比较适合这个规模比较大的一些集团公司进行一个思考。 首先还是我们这个做培训体系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要服务业务的快速增长。不管是什么行业,...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413/21/68088076_1026374890.shtml
3.公司公告1. 持续优化培训体系搭建 构建特色圆通培训体系,全面搭建通用/专业、必修/选修课程,持续输出各类项目,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2. 打造圆通特色内训师品牌 不断提升企业内训师应具备素质、设计迭代以学员为中心的课程、培训实用授课技巧,使内训师等级从初级、中级、高级层层递进,不同层级抓取不同能力项进行延展升级,构建...http://basic.10jqka.com.cn/api/stockph/pubInfo/13640067/
1.组织执行体系建设课程本课程结合了当下的企业现象和人员现象,教会学员一套完整的打造企业组织执行体系的方法,只要学员在学习后按照老师所教内容认真落实,就能为企业构建一个完整的、自动运转的组织执行体系。 执行体系建设培训课程介绍 课程时间 本课程为企业内训,课程时长为1-2天,可根据企业需要调整相应的培训时间。 https://www.thea.cn/zhgl_px_4213821-1.htm
2.如何从01搭建企业培训体系?如何从0-1搭建企业培训体系? 企业培训是企业至关重要的人才储备方式,企业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必须建立适合自己发展的培训体系,提升企业员工现有知识和技能的水平。 一套完善的企业培训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明晰各发展阶段的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还能帮助培训人高效整合培训资源,保证培训工作能按计划有序开展,...https://content.edusoho.com/detail/181
3.如何从01搭建团队以及如何有效控制人力成本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培训做到本身的含金量和价值观非常高,同时也把培训嵌套在了人力资源整体的体系里面,成为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02 从0-1的组织搭建 对于人才的获取,目的除了补充后备人才的需求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常见的场景,就是组建团队。人才选对了,团队才能高效发展。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74904293&efid=8aIijs5KFbcCKJ_UDso9jg
4.北京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政策法规(1)筑牢基层服务网底。制定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完善区域中医医师基层定期巡诊制度,建立融治未病、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筛选一批中医药基层优势病种经方验方、中医适宜技术和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持续推进“名中医身边工程”“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工程”、“中医健康乡村(社...https://zyj.beijing.gov.cn/dwjlxxw/zcfg/202202/t20220217_2611979.html
5.“技术轨道”理论9篇(全文)三是搭建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训体系。建立人才引进通道,优化引进流程,积极引进高校院所人才,同时通过与高校院所签订人才培训协议,为企业员工提供教育和再教育机会,为技术创新提供人才保障。与东北大学合作开设的“冶金工程研究生课程班”2010年就已经开班,目前有30多名工作在生产和管理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就读。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ofwm1qx3.html
6.从0到1搭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新知学院实战云课堂从企业实际出发,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19个模块搭建提供了系统、全面、实用的思路和方法。https://www.shangyexinzhi.com/course/551.html
7.行政人事经理工作总结15篇公司的经营理念是以质量保证体系为主线,对各个流程进行管理和控制,行政部作为枢纽部门,积极协助质量管理部进行了质量体系文件修订、培训及测试组织、仓库改造、流程优化等工作,并在日常协助销售、采购、财务等部门完成了资料的准备与报送工作,保证了公司的运作顺畅。 https://www.yjbys.com/zongjie/gerenzongjie/1856810.html
8.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热门三、搭建内训机制,完善培训体系 大力加强员工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培训,加大内部人才开发力度。透过对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员工的工作技能、知识层次和工作效率、工作品质都将进一步加强,从而全面提高酒店整体人才结构构成,增强企业的总体竞争力。对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投入不是无偿投入,而是回报颇丰的长期投资。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jh/20211119075855_442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