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案模板案例(15篇范文参考)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怎样才能写好小学科学教案模板案例?这里给大家提供小学科学教案模板案例,方便大家学习。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工具,对纺织材料进行探究。

2.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些常购买的纺织材料,如:棉、丝、毛和人造纤维。

(2)知道这些材料的主要区别、特点和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二.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各种纺织布料,放大镜、镊子、火柴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带来的纺织布料情况。

(二)自主学习:

1.认识纤维。

(1)师出示几种纤维。人们穿的衣服都是纤维做成的。根据加工的方法,纤维一般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化学纤维又可以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2.学生认识布料。

(1)4人小组全在一起,共同研究自己带来的布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按照P53上图的方法(棉布、丝绸、羊毛、合成纤维)分类。如果认为还有其他的类别,也可以列出。

(2)分组研究。

(3)小组汇报。

(4)同学分的对不对呢

3.教师讲解一些辨认的方法。

(1)讲解用火烧的方法辨认布料。

棉、麻是植物纤维,燃烧时易燃,有烧纸张的气味,燃烧后有灰烬。丝、毛燃烧时有烧头发的气味,燃烧后灰烬很少。合成纤维燃烧时成黏胶状熔化物,燃烧后的灰烬呈黑色固体物质。

(2)注意安全。取得布料一定要小,不能太大。

(3)学生分组用火烧的方法辨认带来的布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4)小组汇报辨认情况。你们是怎样做实验的,你还发现了些什么现象它们都是些什么材料做成的

(5)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6)通过衣服上的标签来辨别布料的成份。

4.指导学生比较各种布料的不同点。

(1)让学生通过用眼看、手摸、观察纤维的光泽、粗细、长短和弯曲情况,比较各种布料的不同点。可以从柔软必、透气性、牢固性、吸水性、防水性等方面去研究。

(2)从以上几点判断布料的优劣。

5.研究布是怎样织成的。

(1)利用放大镜等工具,通过拆布料的方法,研究一下布是怎样织成的。

(2)学生汇报演示:布是怎样织成的。

(三)课后作业;

搜集有关一些纺织材料的发展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2、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自己动手画一棵植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研究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教学难点: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教学准备: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一株植物、课件

教法学法:观察法

课型课时:新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星期六,喜羊羊到一片树林里游玩。这里的植物真多呀!(板书:植物)同学们,我们跟喜羊羊一起去看看吧!他看到了哪些植物你认识吗

2、这是一株什么植物呢喜羊羊不认识,他可真着急呀!你们能帮帮他吗

(1)它会不会开花

(2)叶子什么样子的

(3)生长在哪里

二、观察一株植物

1、选定一株绿萝,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说说看到的情况。了解这株植物的结构:根、茎、叶

2、观察植物的茎和叶。

(1)为了观察的更仔细,喜羊羊决定走近这株植物,仔细看看它的茎和叶。走近了植物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在交流中板书:鼻子、手、同时强调要轻轻触摸)

(2)请大家仔细观察茎和叶。

(3)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全班交流并强调说的习惯和听的习惯

三、画一株植物

喜羊羊听了大家的观察交流。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很厉害,他想:如果把这株植物画下来,再去问村长,村长肯定能认出这是什么植物。怎么画呢我们小赖看看科学记录单吧!

1、教师示范科学记录单的使用。

(1)请大家拿出科学记录单,教师在展台显示科学记录单。

(2)老师知道学生填写姓名、日期。

2、指导画一株植物

(1)教师示范画植物的顺序、方法。

边观察边画,按茎————叶————-根的顺序。

3、交流评价画的植物。

评一评,说一说哪位同学画的。并请被选中的同学谈谈画时的体会。

四、小结

村长听了大家的介绍,看了你们画的画,认出了这株植物。原来它是绿萝(PPT出示)

村长发现大家这么厉害,让老师带来了一副被弄乱的画,需要你们的帮忙才能复原,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出示幻灯片)

1、请两位同学分别来拼两种植物的拼图,并找出根茎叶。

2、这是两棵大树,如果我们要去观察拼图中这样的大树,我们可以怎样取观察呢(幻灯片播放其中一棵大树的恶远景、近景、茎叶的特写。)

3、结束:今天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很棒,我们一起认识了植物上有根、茎、叶。我们还学习了科学的观察。课后大家去校园里找找植物,用今天的方法去观察它。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3.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块土地、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只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每组一小桶水。

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张白纸、一只塑料杯子、一个硬纸板碟子、一把小铲子、一块抹布。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1.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

(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识。

2.挖土壤(室外活动)

把学生带到校园里事先选好的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挖泥土。

3.观察泥土里有什么

(1)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挖来的泥土倒在报纸上,仔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的发现是什么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

4.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什么知识

(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想知道的问题。

三、课后研究

小学科学教案模板案例篇4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能说出物体的基本特征。

2、能比较出物体在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方面的不同。

二、科学探究

1、能用简单的词语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

2、能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

3、能简要描述探究过程、陈述结论,并与同学们讨论与交流。

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

1、能对常见的物体的观察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如实描述观察的物体。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基于对物体外部特征的初步认识,了解物体的不同特征对人类有不同的用途。

教师准备:铅笔盒、作业本、词典、橡皮、铅笔、乒乓球、网球、海绵、木棒等物体。

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一、情境与问题

1、出示准备的材料,让学生说说这些物品是什么建立简单的物体的概念。

2、提出要探究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呢”

二、探究与发现

活动:观察物体

1、明确任务。观察前要有明确目的,这样观察时就有了针对性,能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今天我们先从外部形态上找找它们的不同。

2、掌握方法比较的方法

与学生交流,你想怎么观察,观察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3、观察比较。

4、汇报交流

5、得出结论。物体在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很多方面不同。

6、反思评价。

三、应用与拓展

1、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

2、比较其他物体。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教师演示:有窗帘的教室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子

三、教学重、难点: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谁玩过影子的游戏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件

3)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3、关于“光源”的教学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

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影子的特点

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吗

2)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自学科学书第25页,看看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

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

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

5)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5、回顾和总结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环境里,有一定生存需要。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

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观察树木方法

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树长在校园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观察方法来观察新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

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

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高度等)

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发现

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树叶和果实。这是树果实。这是我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部分染上颜色。)

三、整理我们观察记录

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哪一棵树吗

3、比较我们观察记录,思考、交流:

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生长需要什么样条件

不同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大树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

教学目的:

教学准备:自己以前的照片、作品、旧衣物等,搜集能够记录自己生长过程的植物与动物的资料。

一、引入

二、探究过程

1、能够记录自己生长过程的生物。

(4)交流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非标准单位的测量会导致结果的多样,标准单位的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单位测量液体的体积。

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统一,有助于确立科学的标准。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能较规范地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明确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给每组的材料:3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个玻璃杯、1个量筒、1条纸带、胶水、记录纸若干。

一、比较哪个瓶子水最多

1、出示三个不同的瓶子,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请学生猜测,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说明理由。

2、怎样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为什么这么想。(师可适当提示前面所学的关于水的特性,如会流动、有重量、有体积等,鼓励方法的多样性)

3、交流讨论,比较不同的方法,选择操作最简单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4、生实践操作后汇报结果。(如出现结果差异较大或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二、比较水多多少

1、师:现在我们已知2号瓶中的水最多,但它比其他瓶中的水多多少,知道吗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2、学生讨论测量方法

预设1:生可能会直接说用有刻度的杯子,师需追问: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用假如没有有刻度的杯子,该怎么办

预设2:生可能一时想不出用什么办法,师可直接出示小杯子、瓶盖等材料提示、引导,交流这些材料可怎么用。

预设3(可接预设2):生知道借助一些更小的容器帮助测量,师可追问:用小杯子量了,还多出半杯怎么办如果想知道得更精确,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3、自制刻度线测量

1)如果我们要给一个杯子画刻度线,这些刻度线有什么用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刻度间距要相同)

2)生实践:自制的刻度条,并贴到一个玻璃杯上,再次比较三个不同瓶子里的水,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测量结果,发现并讨论问题:

测量的结果相同吗

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呢

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三、认识并使用量筒

1、师介绍量筒,并提示“测量要求”,问:

量筒刻度上的一格代表多少和我们自制的刻度比较,有哪些区别

为什么量筒要平放

为什么视线要与液面保持水平

3、师:你们知道这样一瓶矿泉水、一桶食用油有多少吗(出示食物或照片)这个数值就表示了一瓶矿泉水或一桶食用油的体积了。

4、师:5毫升水大概是多少呢

通过多层次的观察和提问,认识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

蚯蚓、蚂蚁、蛇、青蛙、喜鹊、燕子、熊、猫等常见动物的卡片或模型。

一、观察与提问。

1、观察提问

“小蚂蚁找朋友”是在巡访蚂蚁的基础上,更宏观的观察活动和有意识的提问。阅读这个小故事。

小蚂蚁在找什么朋友

找到的都是那些朋友

朋友们在干什么

其他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小组讨论,查找资料。把搜集到的资料写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并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2、分类

同学们大家真是太棒了,通过搜集资料与小组交流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动物们过冬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让我们打我们搜集到的动物的过冬方式进行分类吧!

动物的过冬方式可以分为几类你们是怎样考虑的

冬眠:熊、青蛙、蝙蝠、蛇……

备粮:蚂蚁……

南飞:大雁……

换毛:猫、狐狸……

3、游戏:卡片竞答

每组两人,轮流抽取卡片,讲讲每张卡片上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看谁知道得最多。

4、角色扮演

通过学生喜欢的活泼的方式,激发对已知事物的感受,展示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

我们来排练一个小节目,扮演准备过冬的动物。

看那一小组的表演最棒!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树是活植物,生长在一定环境里,是有生命物体。

初步认识真正观察应该是有目,制订观察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词语记录观察结果。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信息是有限,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生机勃勃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植物最熟悉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信息。)

三、回忆中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大树与这照片上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汇报内容真丰富,有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去仔仔细细看大树时候,我们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内容

四、观察真正大树

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观察大树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工具等)

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发现。同时把观察到信息,用简短词语记录下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实地观察活动。)

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大树是一个生命体。同时推选一位同学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张贴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树。

科学知识

能举例说出常见的人工制造产品。

科学探究

1、能对人工世界的物体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能对校园内和校园外的物体是否是人工制造的进行猜想。

3、能针对寻找人工制造的物体这一活动制订简单的计划。

4、能用合适的语言简单描述人工制造的物体。

5、能与同学讨论、交流生活中常见的人工制造的物体。

6、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寻找人工制造的物体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

2、能如实描述生活中的人工制造的物体。

3、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认识人工制造的物体。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2、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

3、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造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校园外人工制造产品的图片和视频。

学生准备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看视频,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除了自然物体,还有什么

《二》探究与发现

活动1、寻找校园里的人工制造的产品

制订计划:去哪里寻找,怎么寻找,需要带些什么,小组同学怎么分工,观察时需要注意什么。

交流讨论。

搜集信息

处理信息。完成手册第六页。

表达交流

得出结论:房屋、衣服、文具、自行车等都是人工制造的,它们构成了人工世界。

(三)应用与拓展

1、说说自己了解的人造产品

2、老师从衣食住行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学习目标】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流程与方法:

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学习重点】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学习难点】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

【学习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1、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

2、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

【学习流程】

一、导课

谈话导入:通过前几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韧度、吸水性各不相同,它们在其它方面还有不同的特性吗这节课我们将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它们的沉浮状态,有兴趣吗

二、沉浮实验

1.出示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认一认,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3.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

4.分发水槽,小组实验,每种物体可多试几次,注意做好记录。

5.全班汇报交流,形成阶段性认识: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

三、认识木头

1、导语:木头是一种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它还有很多其它的特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接下去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木头这种材料。

2、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

3、从这些物品中,我们发现木头具有哪些特性小组合作,填写气泡图。4、介绍一棵树成材的流程,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课堂小结

1、回忆本单元的收获。

掌握了研究物体硬度、柔韧性、吸水性、沉浮情况的方法,比较深入地了解了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几种材料。

2、结语:我们人类是充满智慧的,我们除了发现并利用了许多天然材料之外,还会人工制造一些材料,以满足我们生活生产的需要,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1.能读懂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2.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凡是要多动手、多实践,别盲目相信。

4.学习按正确的方法抄写句子。

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理解科学家说的话。

生字卡片、小黑板。

一.复习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字情况。利用抽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检查。

2.听写词语。

问题错误答案

(教师提醒学生的写字的正确姿势。)

教师巡视,抽生把听写的词语拿到展示台,师生一起订正,可以强调书写规则。教师问:谁能用“问题”一词说句话呢

抽生说。

问:孩子们说的真好,那你们知道本文讲的谁的问题吗生:是科学家的问题。

教师板书:科学家的问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请孩子们打开书,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一找,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

抽生读科学家提的问题。齐读带有问号的句子。

孩子们是怎么回答的呢理解“议论纷纷”的意思。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多离奇的答案呢

师引渡:所有的孩子们都相信了吗生:玛丽亚不相信。

2.学习三、四自然段。

(1)请同学们快速地读第三、四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能体会玛丽亚不相信科学家提出的问题的句子。抽学生说。

当孩子说到玛丽亚“满腹疑惑”一词,想象她会想些什么呢从而理解这一词语。

(2)年幼的玛丽亚虽然不相信科学家提出的问题,但自己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她请教了谁(妈妈)妈妈是怎么对她说的呢

(3)玛丽亚听了妈妈的话,她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请一名学生读。

(4)玛丽亚得出了什么结论结合插图和回家实践的理解“漫”的意思。

(5)得出结论后,玛丽亚很生气。思考:她为什么生气呢

抽学生说。齐读第四自然段。如果是你,会生气吗

师引渡:是呀,玛丽亚的确很生气,我很崇拜的科学家怎么会骗小孩呢得找那个科学家问问。

3、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四、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玛利亚的问的句子。抽学生回答。

生:“你怎么可以提出错误的问题来骗我们呢”

师:这是一个反问句,语气比较强烈。为什么她会这样问呢联系前文说。体会玛利亚这是心情怎样的把这种生气的语气送进句子中读。指名学生玛丽亚的话。从你读中我听出来了你是很生气的。

(2)科学家听后,他有什么表情呢(生:哈哈大笑)

师:科学家回答这个问题时哈哈大笑

生:科学家为自己提的问题而发笑。

生:科学家看到玛利亚的认真实践而高兴。

(3)科学家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

生自由回答。勾画出反复读。出示小黑板。齐读。

(3)玛利亚明白了什么

生:他明白了只有不迷信,多动手做才能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

……

三、作业:

(1)抄写科学家的话。这道题是第一次出现,教师要求学生:把一句默记完整后再抄,不能看一个字或词就写。(教师巡视,如果发现没掌握方法及时纠正)

(2)抄写词语。

议论纷纷满腹疑惑

板书设计:

25科学家的问题

议论纷纷

满腹疑惑

自己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参与观察、记录动植物的变化的活

动,感受大自然在春天发生的美妙变化,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的欲望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观察春天常见的植物和动物的生活习性等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动植物的情感和对动植物的进一步了解的观察能力。

3、能感受春天的美好,热爱大自然,能体验与自然接触的快乐和惊喜。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参与观察、记录动植物变化的活动。

教学用具:

春天里动植物的图片、影象、剪贴画等材料。

一、音乐导入

1、播放“春天在那里”音乐、课件

2、提问: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二、感受春天

1、看望植物

展示课件:春天悄悄的来了

2、寻找小动物

师:同学们在寻找春天的时候,除了花草树木发生了变化,还看到了什么

放课件:春天的小动物

三、总结

师:老师也去寻找春天了,你们想看看吗(放春天的录象)

问:此时此刻,你想对春天说什么春天美不美是啊!春天给了我们这么多的礼物,嫩绿的小草,芳香的花朵,温暖的春风,动听的鸟鸣。你想用什么方式赞美春天呢谁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春天]

老师也想用自己的方式赞美春天,可以吗(课件)

这么没的春天,我们都看不够了,你看:(简笔画)远山变绿了,小河的冰融化了,柳树发芽了,再画上什么就更美了让我们共同描绘一幅春景图。

这是课前同学们画的,谁来帖一帖

老师放音乐,几个学生上黑板帖图,其他同学唱歌。我们的春天真美丽,那么祖国的春天就更美了让我们共同来欣赏我们美丽的祖国。(放课件)

齐读:祝愿我们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对我们人类有哪些用途。

教学重点:植物的用途

教学难点:植物的用途

1、引入新课:我们的许多食物来自植物。

2、新课教学

1、哪些食物来自植物这些植物长什么样如: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等。

2、植物还有哪些用途穿的、用的、住的、行的、治病的、玩的等等。

3、植物对我们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和保护植物学生思考作答,教师认真小结归纳。

THE END
1.泥土中的神秘生物,引起了黑狗的注意,狗主人想看看究竟是什么爱搞笑的小狮子 667跟贴 小女孩放学后,狗狗每天都会准时来接她,她的样子太可爱了 动物英雄汇 271跟贴 凶狠藏獒被关笼子里10年被救时竟不愿离开 没点知名度 19跟贴 这泼天的富贵轮到我了,被鱼冲昏了头脑,不厚道的笑了 山丘观察 1021跟贴 一秒认怂的狗子,识时务者为俊狗狗狗 狗子成精了 搞笑 看 小...https://m.163.com/v/video/VBG4JRP5L.html
2.下面小动物的家在土壤上的是()A.蚂蚁B.蜗牛C.蚯蚓1.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 ,为动物生存提供 。 发布:2024/11/14 5:30:2组卷:6引用:2难度:0.7 解析 2.我们在寻找土壤中的小动物时,可以随便用手去抓。 (判断对错) 发布:2024/11/12 17:0:2组卷:6引用:5难度:0.7 解析 3.下列小动物中,( )不是在土壤中安家的。 A.蚂蚁 B.蚯蚓 C.蝴蝶 发布:...https://www.jyeoo.com/shiti/59110fa3-1503-4115-57c6-93daeb76f925
3.小伙把三年前捡的一把泥土泡进水里,竟长出了这么多有趣的生物小伙把三年前捡的一把泥土泡进水里,竟长出了这么多有趣的生物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发布 相关新闻 大爷为捡鱼竿反被大鱼拖到水中央 “旱鸭子”小伙趴泡沫板救人 11月21日 09:34| 红星新闻4 因海水倒灌受损养殖户:20多年来第一次见,100多亩鱼虾“几乎都跑了” 11月21日 13:19| 新浪新...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792162937/m6ad23c7903301d7uu
4.生活在地下的动物有哪些生活在地下的动物有哪些更新时间: 2024-11-25 22:30:13 八字精批2025流年运势八字合婚八字起名1、蚂蚁,群集而居的社会性昆虫,而且恋巢性很强。多数种类筑巢于地下或树上,且食性杂,一般植、肉兼有。 2、蚯蚓,陆生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http://m.7tqp.com/news_205364.shtml
5.泥工:冬天的动物打印 关闭 泥工:冬天的动物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2日 http://www.yqzyey.cn/Print.aspx?id=18913
6.第14课《土壤中的小动物》教案.docx小结:播放视频资料,利用课件补充一些小动物的视频资料,加深映象。(四)梳理总结师: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生1:土壤中的蚯蚓可以松动泥土让植物更好的生长。生2:我们要保护小动物,爱护动物植物。师评价:同学分析的真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坏境需要我们共同的保护,大自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生态链里不可或缺的一...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609/5214212012004241.shtm
7.三年级上册第4课《草地里的小动物》教材分析察盒里观察。 体表面有黏液。 蜗牛 鼠妇4 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草丛的过程中,也许发现有些小动物很快就钻进泥土里。这些钻进土壤里的小动物都有 哪些?它们是长什么样的?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但由于这些小动物一瞬间就钻进 土壤里了,该怎样观察呢?教科书以贝贝的话提示学生可以把这些小动...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228/11/84209879_1115427252.shtml
1.遇见“小雪”,与“泥”相约(图)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菲)11月22日,扬中市联合中心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们开展“趣玩泥巴”户外活动。 在种植园的一角,孩子们在泥坑中蹦蹦跳跳,享受着独特的快乐。果树旁,孩子们将飘落的树枝、树叶、小草、小花等大自然的馈赠做成“泥巴大餐”。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用泥巴捏出各种“食材”,圆圆的泥巴球变成...https://www.jsenews.com/news/xy/202411/t20241122_8429333.shtml
2.一组写动物植物的优秀习作我得好好写写我家的乌龟,它叫慢慢,是我的动物小伙伴。它身穿铠甲,四肢短小却有力,一双绿豆似的眼睛粘在它那三角形的小脑袋上,显得更加滑稽可笑,尾巴虽然长,但经常被人们忽视。 我家这只乌龟很挑食,它不愿意吃龟粮,非要吃我亲手挖的蚯蚓。有一次,我扔一把龟粮进去,它用鼻子闻了闻,头一仰,不屑地爬走了,...https://www.jianshu.com/p/07217b1bb637
3.《土壤里的小动物》教案设计《土壤里的小动物》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目标: 1.概述土壤里动物种类 2.说出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主要特征以及他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目标: 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探究活动,提高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加强保护蚯蚓等动物的情感,强化“与其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https://www.ruiwen.com/doc/836385175.html
4.课题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小朋友们都围了上去,“蚯蚓是从那里出来的?”露露问到。 伊伊说:“我知道,蚯蚓是从土里钻出来的,它喜欢呆在泥土里。” 除了蚯蚓,有哪些小动物也住在泥土中呢,小朋友们好奇了起来。 本次活动小朋友们去到大自然中发现和探索,用眼睛仔细观察的同时也激发了小朋友们主动探索和保护自然的欲望。 https://yey.suda.edu.cn/3a/d0/c21439a473808/page.psp
5.菜园里泥土中(《菜园里,泥土中》)书评天气渐渐转凉,菜园里起了白霜,小女孩给菜园铺上越冬的毯子,泥土里小动物们赶着回家,菜园子进入了沉睡。 后记: 1.读完这本书书就让我想到了诗情画意,语句非常优美,充满浓浓的田园气息,恰到好处的营造出一种既悠闲自在又充满活力的氛围。 2.一本讲菜园子,泥土的一年四季变化的科普绘本,孩子可以在里面认识很多...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633345/
6.雪地里的小动物作文(精选47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雪地里的小动物作文(精选4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雪地里的小动物作文 篇1 正月里,天寒地冻。 https://m.unjs.com/zuowendaquan/youxiuzuowendaquan/4050389.html
7.大班美术教案鸟窝15篇教师小结: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真有爱心,同伴间遇到困难互相帮助,鸟先生的窝里长出了一颗小树苗,他们都来想办法帮忙,最后把小树苗搬到了泥土里。 4、小朋友应该向小动物们学习什么? 四、游戏模仿体验故事 让幼儿戴头饰模仿小鸟,螳螂,蚱蜢,为大树浇水,捉虫,施肥,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大树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的快乐。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30101083328_2180155.html
8.泥土里的小动物简笔画简笔画图片大全泥土里的小动物简笔画鼹鼠简笔画大全及画法步骤其他动物简笔画-简笔画大全 动物简笔画 教你画鼹鼠的简笔画鼹yǎn鼠一种哺乳动物. 鼹鼠简笔画动物界挖隧道的超级能手 拔萝卜的兔子动物简笔画步骤图片大全 农场里的小动物简笔画 可爱小动物简笔画 简笔画小动物非常简单 笨笨的小蜗牛简笔画 手绘小动物 可爱 ...https://www.puchedu.cn/jianbihua/9851888716db80a7.html
9.夏天里的小动物作文(通用21篇)夏天里的小动物作文(通用21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夏天里的小动物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夏天里的小动物作文 篇1 ...http://mip.yuwenmi.com/zuowen/wunianji/2483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