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厌恶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危害?

摘要:自我厌恶是一种隐形的自我攻击,它会让一个人从根本上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不配拥有任何好的东西或关系。

觉得自己很糟糕,极度讨厌自己的心态被称为“自我厌恶”(Self-loathing)。

自我厌恶是一种隐形的自我攻击,它会让一个人从根本上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不配拥有任何好的东西或关系。

01.自我厌恶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危害?

我们之所以会自我厌恶,很可能是“非整合力”(Aintegration)出了问题。

与整合力相对,非整合力是指一个人接受“不一致”的能力,拥有非整合力的人,能够接受与自己认知相反的“事实”存在,并且依然感觉良好。

设想同一寝室的两位同学,约定好了明天一早6点去图书馆学习,但是第二天却睡到了中午才起床。

此时,“非整合力”高的同学会这样归因:虽然我设定了早起计划,但是出了点小插曲,昨晚熬夜太辛苦,今天天气又不好,所以没起来。

经过理性的归因以后,该同学决定逐渐调整自己的作息,早睡早起,并且打算,以后天气不好的时候就在宿舍学习。

但是,另一位缺乏“非整合力”的同学此刻心乱如麻,不断苛责自己:天啊!我居然又睡过头了!我简直是一个不可理喻的懒鬼!

陷入深深的自责后,这位同学开始盘算起自己的“老账”:小学起就上课迟到,没有规划让自己的学习生活一团糟……

就这样,这个同学请没有解决问题,还变得更加讨厌自己。

02.非整合力受哪些因素影响

缺乏“非整合力”,与以下几点原因有关:

1.家庭氛围严苛,童年时期没与自己和解

自我厌恶的人一般有个很严厉的家庭,父母从小就苛责孩子的一举一动,一旦孩子犯错,就会严厉地责骂,这种责骂还很少针对某一件事,而是对孩子的整体否定:“没用!”、“不懂事!”、“笨死了”……

他们很少用“鼓励”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也不会帮助孩子分析犯错的原因,导致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很受挫,同时也在孩子心里留下了“我不够好”的种子。

正如上面小故事中的学生一样,遇到一些困难总是会怀疑自己,把问题归结于自己的一些根深蒂固的特质,久而久之,加深了自己对自己的负面影响。

3.对自己有要求,但达不到自我的要求

这看似是一种反思,实际上却是一种“阿Q”行为,因为自己失败,所以否定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实际上是逃避面对真正的问题。

久而久之,这些“自嘲”的话,就会变成现实。

03.用“非整合力”驱散自我厌恶

1.以理性、整体的视角看现实问题

我们小时候可能都听某些好成绩的同学说过“啊呀,我从来不认真学习”、“我放学一回家就开始玩”,受限于当时的水平,我们可能会毫不犹豫相信这些话,但现在的自己,还会相信吗?

我们用理性看待问题,最重要的是接受"我以为”或“我应该”是与“现实”有差距的。

当我们开始自我厌恶时,我们要马上识别自己的情绪:“我已经陷入消极的处境中,我的自我评价是不客观的。”

同时,我们不妨多听听身边人的意见,尽量把倾听的范围放大,包括朋友、老师、同事、家人……这样下来我们会得到更客观的评价。

2.与不合理的想法辩论,重构良好心态

这是认知行为疗法中的一项经典的技术,在治疗中用于质疑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

当我们出现自我厌恶的苗头,我们可以将这些想法或评价一项一项写在纸上,然后对每一项进行“疑问三连”:“一定就是这样吗?”、“为什么会这样呢?”、“真的是这样吗?”

由于自我厌恶大多是主观的、消极的评价,所以面对客观的、积极的质疑,自我厌恶的立场难以站住脚,只能默默等待瓦解。

3.多沟通交流,集中注意力

很多时候,我们的消极情绪难以控制,而消极情绪的蔓延会导致严重的自我厌恶。

这时候,我们可以与专业的咨询师或者值得倾诉的对象进行充分沟通,将注意力放到解决情绪问题上,而不是将消极情绪扩大和恶化。

如果我们是一个人面对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正念的方式进行一场情绪的“角力”: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遭遇混乱与不协调,非整合力的方法,是帮助我们摆脱紧张和焦躁的秘密武器。

THE END
1.情绪管理有哪些方法A合理的情绪宣泄B改变不合理想法C...情绪管理有哪些方法 A、合理的情绪宣泄 B、改变不合理想法 C、心理换位 D、积极的语言和自我暗示 E、自我激励 F、转移注意力https://m.ppkao.com/wangke/daan/49ab1a6f2453478898081fa01738604c
2.头条文章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501341216047627
3.情绪管理四步法三、调节想法 情绪ABC理论“不是事件A引起了我们的情绪和行为C,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看法B,才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困扰人们情绪的,不合理的想法有:1、绝对化要求(必须、应该)2、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3、灾难化思维(万一怎么办?)我们可以做到改变想法,从而改变情绪! https://www.meipian.cn/3dut4mtk
1.这5种思维方式,正在给你带来负面情绪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所有人都体会过不开心,没有人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但是绝大多数的负面情绪都可以随着时间而减弱,但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总是会感觉不开心,甚至一些本身积极的事情,也会让他们产生消极情绪。 这种情况或许是由消极思维所造成的。 我们如何掌控这种消极思维,影响着我们是自信还是恐惧,是充满希望还是满心绝望,是拥有自主还...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730195
2.心理降课程教案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南的指导,情绪心理是五年级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内容。这里面的情绪心理包括了解情绪、控制情感;改变不合理想法、走出情绪低谷;我的情绪我做主。这节课是情绪心理学习的第一课时,主要是通过一些活动游戏讨论让学生了解情绪,懂得情绪对我们的影响,并悦纳自己的情绪,还有就是初步了解如...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jiaoan/20221231130441_6181560.html
3.一时情绪低落不要紧,你可以用最简单的心理技术“操纵”自己变好...3. 作为组织想法、计划行动的工具 自言自语对自我的管理作用还表现在,它可以让我们在完成任务时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快地组织好相应的思路和行为,从而提升我们在各种任务上的表现。 比如,在Van Raalte等人进行的一项关于投掷的研究中,在参加研究的被试们初始水平不相上下的情况下,那些被要求一边对自己说话(e.g. “我...http://wenhui.whb.cn/zhuzhan/xue/20190119/237004.html
4.情绪ABC理论和十一类不合理信念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理论,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topic/2662718/
5.我的情绪我做主心理降教案(通用12篇)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南的指导,情绪心理是五年级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内容。这里面的情绪心理包括了解情绪、控制情感;改变不合理想法、走出情绪低谷;我的情绪我做主。这节课是情绪心理学习的第一课时,主要是通过一些活动游戏讨论让学生了解情绪,懂得情绪对我们的影响,并悦纳自己的情绪,还有就是初步了解如...https://m.ruiwen.com/doc/1146733863.html
6.温馨解答(5)评估与反馈。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成功的生涯规划需要时时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评估和修订,调整自己前进的步伐。 13.如何了解自我? 答:(1)经常体察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2)与人交谈,了解他们对你的看法; ...https://xgc.jsbc.edu.cn/330/list.htm
7.中考心理辅导⑥丨建立合理想法,开启积极视界南方plus初三的同学们,临近中考,大家的头脑中可能会冒出各种想法和念头,比如“我每次大考都考不好”“中考考不好,上不了重点高中,我的人生就完了”“我必须要利用这多出的时间专注复习,绝对不分心”……这些想法其实是心理学里经常提到的三种不合理想法,包括“以偏概全”“糟糕至极”和“绝对化”。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6/21/c5444346.html
8.11条不合理的心理信念影响心情合理的认知和信念: 谁都有可能犯错误,宽容和爱,能给自己带来积极情绪。 不合理信念四: 当事情不合自己心意的时候,是很可怕、很悲惨的。 探讨分析: 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无常变化的,按照自然规律发生、发展、变化,不一定会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发展。那么,事与愿违,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正所谓“人生不如意,十常居八...https://www.yjbys.com/xinli/jiankang/110051.html
9.情绪课程教案7篇这里面的情绪心理包括了解情绪、控制情感;改变不合理想法、走出情绪低谷;我的情绪我做主。这节课是情绪心理学习的第一课时,主要是通过一些活动游戏讨论让学生了解情绪,懂得情绪对我们的影响,并悦纳自己的情绪,还有就是初步了解如何调控情绪。 【授课对象】 五年班...https://www.jy135.com/jiaoan/949013.html
10.学会表达情绪心理降教案(精选21篇)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南的指导,情绪心理是五年级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内容。这里面的情绪心理包括了解情绪、控制情感;改变不合理想法、走出情绪低谷;我的情绪我做主。这节课是情绪心理学习的第一课时,主要是通过一些活动游戏讨论让学生了解情绪,懂得情绪对我们的影响,并悦纳自己的情绪,还有就是初步了解如...https://m.wenshubang.com/jiaoan/2542597.html
11.调节情绪,改变非理性认知B指人对挫折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 C指在特定情境下,个体的情绪反应及行为的结果。 根据这一理论,挫折是否引起人的挫折感,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对挫折的不合理认识。人既是理性,又是非理性的,人的大部分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都是来自不合逻辑或不合理性的思考,即不合理的信念。这种不合理的信念会导致挫折感的产...http://xzzx.mhedu.sh.cn/xljk/xlxj/172008.htm
12.不合理的信念范文8篇(全文)不合理信念和与之相应的合理信念 RET认为情绪困扰和行为不良,甚至神经症都来源于不合理的信念。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不合理的信念?其不合理处在哪里?它们的共同特征又是什么?情绪ABC理论的创立者艾利斯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出日常生活中通常会导致情绪困扰、甚至神经症的11种主要的不合理信念,这些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u7et8w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