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言语的发展过程中,语言的使用存在着多种差异。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风尚习惯,社会规约,生活习性等都对男女的性别角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产生了男女在言语行为上面的差异。对于这些言语行为上面的差异,国外的语言学家都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言语行为的某些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本文旨在在国外言语行为性别差异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汉语言语行为上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言语行为;性别差异;邀请
一、引言
二、言语行为上的性别差异
“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句子或者其他的表达手段,而是完成一定的行为。言语不单指“言之所述”,而且指“言之所为”。其特点是说话人通过说一句话或若干句话来执行一个或若干个行为,如感谢,道歉,祝贺等,这些行为的实现会给听话人带来某些后果。男女在言语行为上也存在着性别差异,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男女都有不同的表现。本文主要探讨男女性在使用恭维语和邀请语方面的差异。
2.1使用恭维语方面的性别差异
恭维语是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社会文化载体,它会反映出社会文化的取向或定势,价值观念,社会结构以及人际间的社会关系等方面。西方语言学家曾对英语中的恭维语作了较为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他们认为,恭维这一言语行为因为性别关系而具有特定的规律性。同样在汉语中,言语行为因为性别的不同也有差异性。
2.1.1人称代词选择的性别差异
在恭维语中,人称代词的使用也存在性别差异。女性会经常使用人称化形式去称赞别人,趋向于使用第一和第二人称结构,而男性比女性更习惯使用第三人称或非人称结构。同样,在中文里面也有这样的特点。例如:同样是称赞朋友刚买的新车,女人会说:“你们家的新车真漂亮”或者“我好喜欢这辆车哦”但是男人常常会说“这辆车还不错”或者“它比较符合我理想的风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听到女性说“你们家的……”“我们家的……”用来表示“你的”“我的”。而这样的词汇男性很少使用。研究也表明女性更爱说恭维话,以此来维护与交际对象之间的融洽,和睦的社会关系。男性更在乎言语交际中的独立性和权势性,在表达方面不太拘泥于形式,因此男性较少使用恭维语。
2.1.2恭维语内容的性别差异
2.2使用邀请语方面的性别差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男性和女性在言语行为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的产生是多方面的,与接受不同的培养模式,所承担的不同的社会角色,希望树立的不同的社会形象等社会心理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换一句话来说,是社会造就了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然而这些言语行为的差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性和女性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平等的权利,因此这些差异会逐渐变小,但是要达到完全中性化是不太可能的。
参考文献:
[1]Tannen,DGenderandConversationInteraction[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3
Wardhaugh,RAnIntroductiontoSociolinguistics[M]Oxford:Blackwell,2000
陈松岑社会与语言学导论北京,北大出版社,1985
权立宏,汉语中男女在称赞语和称赞语回应使用上的性别差异分析北京:现代外语,2004
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