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犯罪的逻辑性存在于言语的逻辑性中。维特根斯坦指出:命题反映事实结构并且与事实具有同样的逻辑形式,语言就是对事实的描述,因此,语言是世界的逻辑图像。“留声机唱片、音乐思想、乐谱、声波,彼此之间都处在一种图式的内在关系中,这就是语言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它们的逻辑结构都是共同的。”[3]对犯罪而言,犯罪言语就是犯罪的图像。关于犯罪原因,历来众说纷纭,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最终都落脚到犯罪人身上,引起犯罪人世界图像的变化,而这种世界图像的变化必然体现到语言上。语言是存在的家,也是犯罪存在的家,犯罪的原因均可包容于语言中。“图像是实在的一种模型”,图像离不开实在,犯罪人的语言是被环境所决定,正是在这一点上,实证学派主张决定论,然而,“我们给我们自己建造事实的图像”,在这里面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反映了康德“人为自然立法”同时也“为自己立法”的思想,就是在这一点上,古典学派主张自由意志论。实际上二者是有机统一于语言中的。
其次,犯罪的意向性存在于言语的意向性中。行为的指向与言语的指向是一致的。个体描述人和事时所使用的词语和结构,往往比事物本身更有意义。意向性的存在使语言与心灵与行为紧密联系起来。对此,塞尔提出“语言哲学是心灵哲学的分支”的命题,指出,人通过自己的意向把那些使意向状况得到满足的条件转移给了相应的对象,从而把自己的意向加给了本身并不存在意向的对象身上。[4]因此,行为只不过是人类言语的一部分;心灵通过意向,把语言和行为结合在一起,使人类和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
意向作为语言和行为的共同根基,保证了语言和行动的协调。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语言的界限明显来自意向性的界限”,但塞尔同时特别强调了语言在表达事物中的特殊作用,他指出:“甚至可以说离开由语言提供的描述系统,我们就不可能有社会性的意向系统”。[4]198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许多哲学家赋予语言以本体论的地位。对犯罪而言,语言是犯罪的重要的核心的组成部分,传统犯罪学或以行为人为中心,或以行为为中心,但都未能给予语言以充分的重视,这是不可取的,语言哲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空间,帮助我们克服传统主客二分研究模式的局限,更全面地理解犯罪和犯罪人。
(一)女性言语的特点
语言学家泰南提出不同的话语、不同的世界的概念。[5]男女言语差异首先体现在词汇使用上。女性常使用闪避词,以避免直截了当的表态;多用强化词、感叹词,以达到夸张效果。在句法使用特征上,差别表现得更明显,在语言表达上男性倾向于使用一种直接的表达方式,而女性趋向于婉转的表达方式。一些调查发现,女性使用疑问句的次数是男性的2.5倍。在语言的取向上,女性带有比较多的情感色彩,属于情感型。男性则注重事实,情感色彩较弱。[6]两性沟通风格差异也是明显的,男性的谈话多为公共性谈话,像报告式、主题式的谈话,不主动,其目的在提供信息,展示自己的才能;女性的对话方式采私下谈话,以寻求亲密关系,像情感式或人际关系式的谈话,主动谈话,其目的在于促进彼此的亲密关系,重视支持、肯定与和谐。两者差别体现在说话的出发点是注重地位还是强调关系。
(二)女性言语特点对女性犯罪的影响
1.低犯罪率
2.犯罪类型差异
男女语言差异也体现在犯罪类型上,男性语言直接而肯定,较少使用调节结构,附加疑问句,说话音量大,通过加大音量强调重点,发音不够标准,句法不规范的成份较多,因此,男性犯罪中直接侵害被害人的利用身体的暴力犯罪较多,而女性说话比男性更含蓄,通过音调变化来突出重点,语言较标准得体,因此,女性犯罪中隐蔽侵害被害人的非暴力的犯罪较多。男性犯罪中抢劫、伤害、聚众斗殴和占据主要地位,呈现出直接性、暴力性和公开性的特点,而女性犯罪中,具有直接暴力色彩的抢劫罪的比重远低于男性犯罪,其余主要犯罪均为非暴力性的犯罪,总体呈现出间接性、非暴力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女性柔婉的言语方式是社会塑造的结果。大众认可的女性气质(feminine)是:女性要有同情心,要温柔。人们都惯于把女性的谈话看成是无聊的、模糊不清的、感彩浓厚的,而且往往词不达意,唠唠叨叨;而男性的谈话则被看成是有逻辑性的,简洁明了的,既讲究实际又富于自制。[11]这种刻板印象内化就转化为性别言语特点。
3.犯罪动机差异
男女语言取向的不同,也影响了男女犯罪目的的差异,男性语言以自我表现为目的,而女性语言以交流感情为中心,因此,男性犯罪的感彩较女性为弱。而功利色彩较女性为强。45.5%的女性犯罪直接源于婚姻和家庭,加上间接源于婚姻和家庭的,所占比例更高。[8]35从中非常明显体现出感情因素在女性犯罪中的份量,这与女性话语特点一致,女性话语的目的是交流感情,而内容多为婚姻家庭。
4.男女语言差异也影响了犯罪对象的差异
关键词:女性言语特点形成原因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传播思想的媒介。因而语言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如常见的地域差异、性别差异等。不同的语言特点体现了说话人的态度、观点、身份。随着20世纪初女权运动在欧洲广泛展开,人们对女性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女性的言语特点在语言的性别分析研究中不容小视。本文主要从话题选择、词汇选择、句式语法的运用、语音语调和谈话风格等方面对英语中女性言语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并从历史、社会、心理和教育等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一、英语中女性言语特点
1.话题选择的特点
会话首先要选择谈话的题材,话题的选择往往体现了谈话人的兴趣及性格倾向。许多研究调查表明,不论是在说英语的国家,还是在中国,女性和男性在聊天谈话时选择的话题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女性由于其性格特点,往往偏向于感性,而男性天生偏向于理性。所以女性之间的谈话常常涉及情感、家庭、孩子、服饰等,而男性之间的对话多关于他们共同的活动爱好,如体育、政治、经济、工作等。男女之间话题选择的顺序可从下表中体现:
A――政治军事性金钱体育科技自然健康
人生人际儿童家庭家务感情时尚――B
男性话题组选择几率从高到低:AB
女性话题组选择几率从高到低:BA
2.措词的特点
措词体现了一个人说话的风格倾向和特点。众所周知,口头禅就是一个人习惯性措词的结果。女性在选择用词方面比男性更加谨慎小心,且用词更富于情感。在英语中,有些词条属于女性专用,因而男性碰到这些词不敢,不应该也不愿意去使用。
②强调和夸张:女性感性且喜欢把情感外露,因此她们常常选用一些含有夸张成分的形容词和副词来修饰话语以达到感情的充分表达。例如形容词有:adorable,wonderful,cute,charming,divine,gorgeous,sweet,lovely等。当女性面对诱人可口的美食,不免惊叹一声“Howdivine!”;当女性遇到邻家可爱的小宝宝时,会夸赞“Whatacutebaby!”;当女性看到华丽的服饰时,又不禁会用到lovely或adorable。大家可能都会说“Yourplaniswonderful.”。但是“Harry,youareawonderfulfriendforme.”则一般是出自女性之口。除了以上的夸张意味的形容词,女性还喜欢用表强调和夸张的副词,例如:pretty,quite,so等。语言学家奥托叶斯柏森(Jespersen)在1922年就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使用so来加强语气。同样地,另外两位语言学家Lakoff和Tarone在几十年后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③惊叹词和诅咒词:女性从小就被教育得更加礼貌温和,因而当女性表达惊叹和强烈情绪时,倾向于选择相对婉转的词汇。女性一般会避免使用shit,fuck,damn,hell等一些辱骂性攻击性很强的词语。女性通常表达惊讶时,会用“Oh,dear!”、“Mygodness!”、“Dearme!”、“MyHeavens!”等。当她们表达愤怒时也会将shit转换成shoot以减缓语气。
④爱称和加词缀:女性为了表达自己的喜爱亲切等情感,通常会给一些事物起爱称,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在一些词的后面加后缀“y”或“ie”表“小”或“亲昵”之意。例如:birdie,ducky,bookie,sweetie,Jackie等。男性则断然不会这样称呼事物。
3.会话中句式语法的运用特点
英语中虽然没有规定成文的女性专用语法,但是语言学家们经过分析整理发现女性习惯性使用以下几种语法结构。
①附加疑问句(tagquestion):附加疑问句也叫做反义疑问句,是指放在陈述句末尾的简略疑问套句。女性倾向于用这种方式对话而替代直接用肯定的陈述语句是因为前者有较强的征询意味。“Itisbeautiful,isn’tit”加上附加疑问句,很明显就带有想要征得对方同意的意思。又如,女性通常说“Hecan’tdothat,canhe”而不是直接说“Hecan’tdothat!”。
②更换主语:女性在会话中,倾向于把主语“you”换成主语“we”,以增强亲切性和对话双方的融入感。例如,“Maybewecouldfixit.”或“Maybewecouldimproveitlater.”。
③礼貌用语和委婉语:女性较男性而言,更多地、更频繁地使用“Thankyou.”,“It’ssoniceofyou.”,“Couldyouplease...”等礼貌用语。此外,女性还特别青睐于使用委婉语,她们通常不会正面直接地表达反对意见。例如:A:Lookatmynewdress,isitlovelyB:Um...Ilikeitscolor.(此话表示其实不认为衣服好看,所以只提了颜色)。
4.会话中语音语调的特点
研究表明,女性发音在很大的程度上较男性而言更加标准。例如,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发出元音后的/r/,如tar,女/ta:r/;男/ta:/。女性由于其性格心理特点,在发音的时候更加注意,小心谨慎,所以发音更清晰。而男性发音时随意、模糊,进而有肯可能较粗糙。如-ing发音,女性发出标准的/-iη/的频率远高于男性,而男性常常会发成带前鼻音的/-in/。关于此发音,Shuy等人曾做过调查,结果发现男性中只有37.8%的人把/-iη/发准确,而女性中发出标准音的人数则高达71.1%。另外,女性在谈话中倾向于升调而很少使用显得语气生硬的降调。
5.谈话风格的特点
女性在会话中,有其独特的风格,主要有:①女性有好问问题的倾向,在谈话中,她们总是积极充当提问者,她们把提问当作是一种保持谈话的方式之一。美国语言学家Fishman研究发现,男女在对话时,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说一些话使谈话保持发展下去,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积极效应”,包括去除紧张进而生成亲密氛围等。②当女性回答问题时则尽量会使用大量的形容词描述内心感受,有描述更多细节的倾向。当女性话语被打断时,通常不会像男性那样主动抢回话语权,女性更多会选择“沉默抗议”的策略。
二、女性言语特点的成因分析
语言是人类历史与文明的产物。社会是具有复杂性的因而语言具有多样性。造成女性言语特点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历史原因
无论是东方或西方的语言中,人类(humanbeing)、人(human)、历史(history)等词语都不包括女人,她们在人和历史的范畴中是不在场的缺席者。除却短暂的母系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进入父系社会以后,千年来,女性的地位一直没有真正的达到和男性平起平坐。法国革命的人权宣言只是男权宣言,发现了这一点的阿伦普德朱戈在法国大革命两年后的1791年发表了《女性与女性市民的人权宣言》,她后来因此而被送上了断头台。拿破仑法典则明文规定:“未成年者、已婚妇女、犯人及精神病患者没有行使法律的权利。”美国妇女在解放黑奴的运动中才意识到自己和黑人一样处于无权地位。这所有的历史事件都证明了女性地位的低下和女性力量的软弱。因而女性的言语从古至今都带有不够自信的特点。尽管女权运动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一个世纪,但不免有遗留下来的习惯,使得女性谈话时容易附和,从属于他人。
2.社会角色和分工
3.生理和心理因素
女性的生理特点首先就决定了女性说话时语音语调偏高,因为女性的声带天生比男性的窄而薄,说话时的振动频率高,音调也就高了。而女性大脑结构的特点,又使得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更快地掌握正确发音和语法的使用。女性在心理上较男性而言,胆小、谨慎且容易依赖他人,因此,女性在说话时也会体现这些特点。例如女性总是倾向于询问他人意见,附和他人的观点和使用反问句。
4.教育因素
多数家庭从小就教育女性要温文尔雅,言语行为必须表现礼貌得体。所以女性从小就会给自己设一个角色限定,自我要求和反省能力很强。到了学校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后,又由于大多数的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都是女性,她们的言语风格会直接影响到受教育的女性学生们。女学生会有意无意地以老师为榜样,继承女性这种得体的语言特点。
语言是社会现状的反射镜,它能及时反映当下社会热点,具有时代的代表意义。伴随着上世纪中叶的女性解放运动,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社会价值和社会认知得到高度认可。这使得女性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共社交活动中。社会工作和社交活动使得女性在交谈时不再像原先那么缺乏自信,她们仍然会使用礼貌温和得体的语言,但同时大大增加了言语的力度和弹性。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语言的性别差异正逐步减小。学习研究英语中女性的言语特点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英语这种语言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
参考文献:
[1]张爱玲.论女性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1).
[2]Trudgill,P.Sociolinguistics:AnIntroductiontoLanguageandSociety(NewEdition)[M].ThePenguinGroup,1995.
[3]Poynton,Cate.LanguageandGender:MakingtheDifference.OxfordUniversityPress,1989.
[4]李昕辉.女性语言风格特色简析[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关键词:英语语言女性言语特点形成原因
一、引言
二、女性言语特征
1、语音语调的特征
在讨论由于性别不同造成的语音差异的时候,有必要提到这个普遍被认为的ReceivedPronunciation(标准英英发音)。而很多研究表明,女性的发音比男性更接近标准发音。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就是动名词词尾-ing的发音。有语言学家对此作了一项研究调查,发现男性更多的发[in],而女性更趋向于标准音[i](Smith,1985)。另一个女性发音特点就是对元音后面附加[r]的发音。在很多字典中,美英音标的标注总是有一个[r],而上层美国人趋向于发出这个[r],同一阶级的人,女性更亲睐发[r]。有学者做的研究发现,在美国底特律黑人中中上层的女性发[r]的比例为90%,而男性只有66.7%。此外,女性的语调也引人注意。女性喜爱用升调,而升调多见于疑问语气,征求他人意见时。这显示了女性礼貌、体贴、柔弱的特点。
2、话题的选择
在日常交谈中,男性、女性在对对话话题的选择有所差别。男性趋向于谈论时事新闻、经济体育这些较为公众的话题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以赢得自己所处社会团体的认可与尊重。而女性多选择家庭事务、衣着打扮、美容护肤、子女教育、抱怨牢骚等相对隐私的话题。有时闲聊或者是背后议论他人也能成为女谈的话题,因为她们的目的不同于男性的信息交流,而是情感交流。随意的没有实际意义的交谈是女性的一种建立社会关系的方式。
3、话语量少
三、言语特征的原因
1、生理和心理原因
2、教育原因
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从小对女性的教育就有别于男性。家长教育女孩子应该温柔大方,言行举止要礼貌得体,要求女性要矜持切勿叽叽喳喳而显得轻浮。而学校教育同样如此。有学者指出,在学校课堂中,男孩可以非常活跃地举手回答问题甚至直接站起来回答,而女孩则应该表现出淑女形象才能赢得老师的注意。此外,家长给女性取的名字多是表现温柔漂亮的词,比如:Abby,Lily这种带有父母希望与祝福的名字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女性附加了限制,使得她们不得不表现得与名字一致。而且英语中有相当的习语来说明女性的话语含量少,或者应该少说话,比如:Silenceisthebestornamentofawoman.(女子文静,不须治容)。
3、社会地位原因
语言是社会的反应,女性特有的言语行为正反应了她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从古至今,人们普遍任务男性是社会的主宰,承担社会的主要责任,女性只是出于从属地位,只是男性的陪衬。这就造成女性社会地位的地下,让她们不得不从外在的形式来获取对自己有利的因素,比如注重自己的发音。而社会对男女的分工: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大多在家打理家庭事务、照顾子女造成了女性在交谈时话题选择的特点。正由于女性承担家庭琐事、教育子女,她们在说话的时候也更注重自己的言语,避免给子女造成不好的影响。
四、结语
本文运用了比较多的例证与数据来说明女性的言语行为特点,分别从女性的语音语调、话题的选择以及话语量的多少进行了分析,进而阐述了构成女性独特的语言特征的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因素、教育因素以及社会地位。然而本文中未采用相对丰富的理论观点,因此理论支撑较为薄弱。其他学者在研究此类课题时可以较多地引用前人的理论成果,或者针对某一语言理论解释这一种语言现象。
[1]戴炜栋,言语性别差异分析综述,上海外国语学报[J],1983年6期
[2]姚芬芳,英语语音语调的性别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26)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不孕妇女;卵巢血流
TheCorrelationofOvarianFunctionandOvarianArteryDopplerCharacteristicsinInfertileWomen
XUWeiyingZHANGLeqinXUQinZHANGCongling
YueqingPeople’sHospitalinZhejiangProvince,Yueqing325600,China
[Keywords]ColorDopplerultrasound;Infertilewomen;Ovarianbloodflow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剧,女性不孕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本研究旨在研究卵巢因素引起的不孕妇女的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卵巢功能关系,为不孕妇女的诊治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9月~2011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35例卵巢因素不孕妇女设为不孕组(不孕症依据国际妇产科学会采纳的诊断标准)[2],年龄24~35岁,平均(25±5)岁,不孕年限3~10年,月经周期规则。随机选取30例正常育龄健康妇女设为对照组。所有不孕组妇女近2个月内未接受任何激素类药物治疗,且均排除男方因素及子宫、卵巢和输卵管器质性病变。两组年龄、月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iu22彩色超声诊断仪,经阴道探头频率6.0~6.5MHz。对所有对象监测排卵,测量优势卵泡围排卵期(B超所见排卵前1日或尿LH阳性日)、同侧黄体期(排卵后第5~6天)卵巢动脉的多普勒参数:收缩期最大流速(S)、舒张期最小流速(D)及阻力指数(RI),同时测定两组围排卵期末梢血中雌二醇(E2)和孕酮(P),进行对比分析[3,4]。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不孕组围排卵期和黄体期卵泡壁动脉、黄体血流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D)、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妇女,而阻力指数(RI)在黄体期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围排卵期两组卵巢动脉血流多普勒参数比较(χ±s,cm/s)
卵黄壁动脉血流SDRI
对照组38.90±23.2021.90±8.020.48±0.05
不孕组28.62±18.1715.15±6.840.48±0.09
注:两组相比较,P(S)=0.000、P(D)=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黄体期两组卵巢动脉血流多普勒参数比较(χ±s,cm/s)
黄体血流SDRI
对照组48.59±28.2027.90±11.020.46±0.08
不孕组30.62±20.1717.18±10.740.54±0.19
注:两组相比较,P(S)=0.000、P(D)=0.000、P(RI)=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子宫输卵管因素引起的女性不孕的研究文献报道较多,而对卵巢因素引起的不孕妇女多为生化指标的研究,而对卵巢形态功能变化的影像学指标研究很少[5]。本研究采用超声多普勒检测卵巢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来研究卵巢功能变化与超声多普勒参数关系,为临床提供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来诊断不孕妇女的卵巢功能。
卵巢形态及功能的周期性改变受内分泌激素水平调控,正常妇女在排卵期E2、P逐渐升高,大约持续10d,为受孕做准备,如无受孕则逐渐下降。如果卵巢功能低下者E2、P血中水平较低,则升高缓慢。本文结果表明不孕组E2、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正常排卵周期卵巢动脉阻力逐渐降低,血流速度增快,血流量增加,且与围排卵期黄体期E2、P水平升高,与文献报道一致。其机制是卵泡逐步成熟,卵巢动脉受孕激素的影响而扩张,因而血流加速、阻力下降,而随着排卵后卵泡逐步消失,卵巢动脉的阻力上升[6],这表明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卵巢功能周期性变化关系密切[7]。因此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因卵巢因素引起的不孕妇女卵巢血供可有效地诊断并预测卵巢功能状况,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较好,对临床诊治由卵巢因素引起的不孕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彭瑞云.阴道超声在基层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6):78.
[2]MerceLT,BarcoMJ,BauS,etal.Areendometrialparametersbythree-dimensionalultrasoundandpowerDopplerangiographyrelatedto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outcome[J].FertilSteril,2008,89(1):111-117.
[3]赵亚萍,陶丽媛.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6):624-625.
[4]LilicV,Tubic-PavlovicA,Radovic-JanosevicD,etal.AssessmentofendometrialreceptivitybycolorDopplerandultrasoundimaging[J].MedPregl,2007,60(5-6):237-240.
[5]崔万善,南云哲.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不孕症的子宫内膜及子宫血流动力学变化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8):4014-4017.
[6]YounisJS,HaddadS,MatilskyM,etal.Undetectablebasalovarianstromalbloodflowininfertilewomenisrelatedtolowovarianreserve[J].GynecolEndocrinol,2007,23(5):284-289.
关键词:女大学生;性格;生活价值观
女性的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女大学生是女性群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她们在社会生活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则具有三重性,即女性、大学生、师者。因此,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教育问题,既是提高女性个人和整体素质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中国社会的转型,当代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发生嬗变。女性角色决定了女大学生的生活价值观取向。生活价值观是人们对生活的意识和态度的总称,它是生活基本问题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它具体表现为人们对婚恋、职业以及金钱等生活基本问题的态度和看法。研究女大学生生活价值观是提高女性综合素养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
一.女大学生成长面临的两大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女大学生的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生要求自立、自强,追求自由恋爱、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和事业有成等,希望能有和男生一样的社会地位。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又存在矛盾。
(一)主观要求自立与生理依赖的矛盾
在高校中,女生主观上渴望和男生一样独立的开展各项工作,在工作中施展才华和收获喜悦。但是,往往又受到生理条件的制约,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当碰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想到的就是找人帮忙,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一种病态的缺陷。
(二)客观要求自强与社会习俗的矛盾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求女生和男生一样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女生强大,则会被人扣上“女强人”的帽子。社会习俗认为,女生就应该比男生弱,过分强大的女生往往会被男生这个群体冷落,而又不被女生这个群体所接受。
二.性格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三.高师院校女大学生群体特征对生活价值观的影响
高师院校的女大学生除了具有高校女大学生普通面临的矛盾外,他们还具有特殊的群体特征。新时期,由于价值取向多元化和高校生活环境自主化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得大学生的教育问题较为突出。
高等师范院校女生人数多,占有绝对优势,生活环境中的价值取向又较为趋同,这使得女大学生出现了许多的新问题。笔者以师范专业抽取一个班(45人)的素质测评排名为例,汇总学业成绩排在前10名男生数,2008、2010年1人,2011年2人。
(一)学习竞争激烈,压力大。5年下来,每学期期末考试学业成绩排在前10名的基本都是女生,女生之间竞争非常激烈。为了能稳住学业排名,有很多女生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生怕比别人差。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导致压力巨大,心理问题多。
(二)人际关系复杂,矛盾多。女生之间问题较多,女生不团结的现象较多于男生。部分女同学由于心胸狭窄,产生嫉妒心理,内部意见纷争较多,使得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在班级工作中容易产生小团体意识,导致班级工作难以开展,思想工作效果差。
(三)生活取向多元,问题多。由于高校环境较为宽松,部分女生在学习压力和大环境的驱使下,开始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主要表现在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是盲目的进行生活攀比。包括恋爱、择业、消费等方面都与高等师范院校的管理和导向存在很大的分歧。
这些特点带来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对生活价值观有着较大的影响。高师院校的女生大多学习刻苦、工作认真。一方面,女生在高师院校各项活动中表现优异,体现出女大学生具有的活力。通过活动使女生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了,另一方面,带动学风建设的同时又推动了校风建设,形成了较好的学习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这些都是值得褒扬的。但是,我们还需要看到不足的一面。正是由于女生矛盾较多,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才会滋生很多的社会和心理问题。女生之间的生活攀比,容易产生拜金主义价值取向。一旦在恋爱观和择业观上树立了以金钱为导向的价值观,这就会给高师院校的日常管理、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沉重的负担。
四.教育对策和方法
(一)运用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健康成长
正确运用灌输理论,反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生活观。运用多种形式,寓教于乐,向广大女生生动活泼的灌输科学的生活价值观,增强科学价值观取向的渗透力和感染力。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影片展播、文体活动,宣传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广大女生通过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寻找个人定位和价值,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引导女大学生顺利就业
学校要制定符合女大学生生活和学习规律的规章制度。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要能支持女生、关心女生,重视女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就业指导,让他们科学认识到男女性别差异的客观性所带来的不同,帮助女大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提高就业竞争力。正面引导女生从实际出发,理性择业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师院校中积极开展女大学生特点研究,对于女大学生全面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特征,正视与男性的差异,形成健康的心理,完善人格和道德水平,提高婚恋问题的处理等都会有很大帮助。高师院校女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对其生活价值观的研究不仅关系到女大学生个人和群体的成长和发展,更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和社会的进步。
[1]孙珊.浅谈高等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2009(4).
关键词:女性语言《绯闻女孩》社会语言学
1.0引言
2.0女性语言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3.0《绯闻女孩》中女性语言分析
3.1语音和语调
男女的语音语调存在差异,女性发音比男性更准确;男性发音则比较粗糙模糊。男性一般以降调结尾,语调坚定确切;女性一般用升调结尾,让人感到轻松。例如:
Serena:Ohmygod!ThisiswhatIloveaboutthiscity.You'realwaysbumpingintopeople.Whatareyoudoinghere(升调)
Dan:Oh,I'mjustonmywaybackfrommymom's.DroppingJennyoffupinHudson.Pickedupacoupleofcubansformeandmydad...Sandwiches,notcigars.(降调)
女性语言在语调上的表现充分显示了女性在内心世界、心理体验和感彩上与男性不同的一面。对话中瑟琳娜在结尾采取的是声调,丹则相反。
3.2.词汇
女性比男性使用更多描述性词如形容词、副词和叹词等。女性表达思想或描述事物时比男性使用更多带感彩的词。这些词语使女性语言更具体明确。
3.2.1色彩词
英语中某些颜色的词是女性专用的如米色、淡紫色、紫红色等。男性往往有意回避使用这些词。故在交际中使用丰富的颜色词来精确描述事物也是女性语言的一大特色。例如:Jenny:wow,Blair,it’s…..it’sbeautiful.Imean,youlookbeautiful.
Blair:LavenderIt’saverage,thecolorislastseason…
Serena:whatareyoutalkingaboutYou’retheonethatrunaway.Dan:Idon’tthinkso.Blondehair,yellowdress,blackfurrything....
对话一中布莱尔使用了女性专用颜色词——淡紫色;在对话二中丹仅用了黄色这一大众颜色词描述米色的裙子,描述事物缺乏精确性。
3.2.2感叹词
男性多用强感叹词甚至是咒骂词语,而女性多用弱感叹词,很少用粗俗直白的禁忌语。笔者对《绯闻女孩》第一季剧中的四个主要人物布莱尔、瑟琳娜、内特和恰克感叹词shit,damn,thehell,ohgod,dearme,goodness的使用频率和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女性在表达上主要使用弱感叹词,几乎不使用强感叹词,男性在剧中因其特殊社会地位和良好修养也很少使用强感叹词,但肯定的是剧中女性使用弱感叹词的频率要远高于男性。
3.3句法
女性倾向于使用试探性的方式,在女性语言中委婉和疑问的方式更受青睐,男性则相反。
3.3.1附加疑问句
附加疑问句有征求和询问的意味,女性表达观点时会使用附加疑问句来获得对方的支持以营造积极互动的对话氛围。笔者对剧中男女使用don’tyouthink,isn’tit等附加疑问句统计分析显示:布莱尔和瑟琳娜总共使用了13次,恰克和内特为0。可以看出女性较男性更多的使用附加疑问句。
3.3.2模糊限制语
模糊限制语是对原有话语意义做出某种程度的修正,使对话有回旋性。女性因自身话语风格的不确定性较男性更多的使用模糊限制语。笔者通过对剧中男女使用模糊限制语kindof\sortof,youknow,Ithink\Iguess\Isuppose,definitely,maybe,actually统计分析显示:布莱尔和瑟琳娜总共使用145次,恰克和内特为40次。看出女性较男性更多使用模糊限制语,在同性对话中女性之间的使用频率也远大于男性之间。
4.0结论
本文选取《绯闻女孩》第一季中的部分台词从语音语调、词汇、句法等方面阐述了女性语言的特点和话语风格,旨在解析女性表达的语言特点和表达的独特方式,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男女性别语言的差异,促进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Lakoff,R.LanguageandWomen’sPlace[M].NewYork:HarperandRow,1975.
对于一名女性来说,在诸如工程、电脑、建筑等男性主导的行业就职难免会有些战战兢兢,而在一个大部分都是男性同事的办公室工作也是如此。女性常常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如何才能得到男同事的敬重。女性给自己塑造一个勤奋、严肃的形象是必须的,除此之外,我们对如何在以男同事为主的办公室里生存还有以下一些建议。
确认女性的价值能得到尊重
在加入一个以男性为主的行业之前,必须确认这家公司尊重并鼓励女性的参与。总部位于纽约的全美女性管理人员协会主席斯宾塞说,可以看看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里是否有女性。去公司面试时可以考虑提出跟公司里的女性员工交谈,搜集她们的反馈,并向人力资源部门询问有关产假等方面的政策。
对两类男性区别对待
找一位导师
在公司里物色一位女同事为你提供指导意见。Women'sLeadershipExchange职业发展部主任兼培训老师邓克尔说,她能为你提供“贴身”支持,帮助你认清情况。如果在公司里找不到这样的人,可以加入职业机构并在那里发展这类关系。一位在男性主导的工作环境中有亲身经验的导师所提供的意见将会是无价之宝。
讲话要果断
别老说“很抱歉”之类的话,除非有十足的理由。女性常常会对并非她们造成的情况道歉,斯宾塞说,这显出她们的软弱。邓克尔则认为,说话的时候不要用“我认为”开头,因为这会减弱你所讲内容的份量。参考一下你的男同事的语言特点,自己在讲话时更直接、更有自信。练习在讲话时去掉那些显示不太有把握的词汇,试着使用更明确、干脆的语言。
多与男往
你可能会有好像破坏了男性聚会的感觉,但你该尽最大努力在正式或非正式场合跟男同事交往。斯宾塞说,不论是一起吃午餐还是工作结束后一起来点咖啡,在这些非正式场合也会有重要的信息交流,参与进去,听听这些或许对你的职业发展有好处。邓克尔说,如果你发现自己被忽略了,你可以自己组织这类活动。可以考虑参加公司主办的垒球队或其他活动。
[关键词]性别差异;话语风格;跨文化
在语言交流中,性别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可变因素。性别在心理,社会以及文化上的差异使之语言上的性别差异也非常突出。性别话语风格的差异会给异性间的交往带来问题和误解,甚至可能产生矛盾与冲突。如罗梅恩(Romaine,1994)指出,日常生活里妻子对丈夫发出“Whydon’tyoulistentome?”为何你总不听我讲?等抱怨已成为普遍现象。造成话语风格性别上的差异原因主要是:第一,男女具有不同的社会心理;第二,社会对男女言语行为具有共同的心理预设。丹麦语言学家叶斯伯森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性别语言。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也曾发表《雅纳语中的男人和女人的语言形式》来研究性别语言的差异。20世纪70年代后,性别因素被看成是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独立变量。80年代的博林格及至90年代的研究使性别语言研究不断深入。美国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格雷杰逊曾建议性别语言学成为一门新的语言学科。本文对语言性别差异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总结,特别对男女在话语风格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探讨,以期有助于男女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性别语言差异的研究
在性别语言差异这个问题上,基本上存在三方面的研究:
(一)性别语言的歧视问题
语言学家们发现,在语言的实际交流中,经常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其表现为语言通常以男性为规范,以男性的语言作为标准和主体,而女性语言则视为一种附属的语言变体。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的理论依据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Hypothesis):语言不仅仅是社会的产物,它还能够反过来影响人的思维和精神的构建。根据这种观点,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在受到宗法,等级制度所制约的文化环境中的语言,它所反映出来的是男性世界的本质内容。在英语中很多词语在描写男性的时候是褒义或者是中性的,但一旦用来形容女性的时候,马上就多了一层贬义了(Schulzl,1975)。例如:
Heisaprofessional.
She'saprofessional.
第一句中的professional使人联想到的是医生或者律师这样的比较体面的职业,但第二句里的在英语国家中就容易让人联想到或者是青楼女子。类似的句子如:
Andrewisloose.(Andrew自由散漫.)
Monicaisloose.(Monica生性放荡.)
(二)男性和女性在运用语言时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语音层面:听者可以根据一个人的音色,音速,音量,音域和节奏等特点,判断出一个人的性别,年龄,职业等。一般说来,女性音高于男性,语速也快于男性,而且女性更加倾向于使用标准语体和高雅的口音,这其实也是语言性别歧视的一种体现。
(2)词汇方面:女性更倾向于使用情态,色彩,夸张,委婉词语等。女性喜欢情态词may,could等和委婉词使谈话更友好以示礼貌优雅;颜色词如lavender,beige,mauve等更多地被女性而非男性使用;谈话中,女性对adorable,charming,divine,lovely和sweet等感彩浓厚并带有夸张的词汇使用更为频繁。
(3)句法层面:女性较之男性更注重语言的含蓄和优雅以及言语的规范性,更习惯于遵守各项语言规则。
(4)语调模式:男女在语调模式方面的差异表现为,女性较之男性更习惯于使用带有惊讶和礼貌的语调模式。女性在回答问题时一般会用升调而不是降调,这也反映了女性对于表达自己观点方面比男性更缺乏自信。
(三)男性和女性在话语风格上的差别
话语风格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话题的选择,话语量的大小,话语策略等方面。
(1)话题选择。女性话题经常涉及个人,关系当前,而男性话题则广泛且较为抽象,较少袒露自我,常与当前情景保持适当距离。男性话题侧重于信息交换,讲述事情较倾向于事情的结果,而省略细节。女性则认为话题不重要,重要的是谈论本身,谈话就是感情交流,通过交谈,可以建立和加强与对方的感情,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2)话语量大小。人们普遍认为女性比男性话多,一些英语单词诸如babble,chatter,gab,gossip,nag,prattle等有"罗嗦"含义的词在词典里的例句基本都是拿女性作例子。一般来讲,在公开正式场合,男性说话通常多于女性;非正式私下场合,女性往往表现得较为积极主动说话多于男性。
三、语言性别差异形成的历史,社会和心理因素
男女性别语言的差异是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使然。首先,社会根据不同性别来规范行为,使人们逐渐接收社会和群体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并将性别规范自觉内化到社会期待模式中。温柔顺从被视为对女性的期待模式,因此在语言上要求女性语言注重情感性,语气柔和,语调和缓,表达委婉等。再者,社会权势和支配及社会地位造成男女话语的"权势风格"(powerfulstyle)和"无权势风格"(powerlessstyle)。莱考夫描述的所谓女性用语是社会地位低下,交际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的言语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女性在社会上所受到的歧视使得多数女性的才能得不到发挥,其社会地位也得不到保证。这种处境使他们对语言这一标志的重要性更为敏感。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话语风格性别差异在于男性和女性各有不同的交际亚文化背景(communicationsubcultures)。正是由于各自不同的亚文化交往圈,男女分别习得不同的话语风格。
四、结束语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语言上的性别差异受社会地位影响很大。通常认为男女两性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别越大,语言上的性别差异也就越大。除此之外,性别语言上的差异也受历史文化影响,并且因场合,交际对象,个人文化程度,性格等因素不同而不同。性别话语风格存在着个体的统一性和多样化及群体的统一性和多样化的特点,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男女两性话语风格必将逐渐缩小,并在一定程度上逐渐融合,从而使男女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再是梦想。
〔参考文献〕
〔1〕许力生.跨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RonaldWardhaugh.社会语言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