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余额宝的诞生迅速掀起互联网金融的浪潮。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保险也随之进入迅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保险业已初步形成了由官方网站、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网络兼业代理、专业中介代理五大模式为主导的商业模式体系。《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制度正式出台。该《监管办法》中将我国互联网保险的经营平台做了两类划分,即保险自营网络平台和第三方网络平台。笔者就保险自营网络平台和第三方网络平台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以期寻找到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途径。
保险自营网络平台的优劣势
保险自营网络平台,是指保险机构依法设立的网络平台。它包含官方网站模式和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两种类型。之所以将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划分进保险自营网络平台,是从其定义来进行考量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是指依托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网络技术,保险业务全程在线,完全通过线上进行承保和理赔服务的保险从业公司,可以看到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的业务流程中不涉及第三方的参与,属于自营模式。
(一)官方网站模式的优劣势
优势:首先,保险公司作为保险产品的设计者和提供者,通过官方网站可以和客户进行直接的沟通。目前,搭建成熟的保险公司官方网络平台都设有留言区,可以及时收集客户的需求信息,了解客户进而服务于客户,有利于增强客户对企业的认同感,能够在客户心中塑造较强的品牌意识。其次,和第三方渠道相比,官方网站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战略自由度大,能够按照产品形态设计承保流程,在续期交费和后续服务上具有天然优势。最后,性能齐全的官方网站对于保险公司内部的员工培训及信息发布可以起到非常便利的作用。
劣势:首先,保险企业推出自己的网站将面临较高的成本,除了前期的搭建,还需要专门的团队维护和宣传,所以在官方网站建立的前期,往往表现为负盈利。其次,从客户流量上来看,保险公司官方网站是无法与纯粹的互联网公司比较的,因而仅凭借平台自身的力量来发展互联网保险业务,业务量是十分有限的。
(二)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的优劣势
优势: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业务流程全程在线,这就极大地压缩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最大的让利于客户。并且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全程线上的业务流程使得他们能够挖掘新的社会需求,设计出新的产品,这种经营模式的出现对于整个互联网生态来说是利好的。
劣势: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全程线上的经营模式对于风险管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增加了风险管控的复杂性和难度。同时,对比其他的机构,互联网保险公司目前存在着产品深度不足、营业范围较窄等问题。
第三方网络平台的优劣势
第三方网络平台,是指除自营网络平台外,在互联网保险业务活动中,为保险消费者和保险机构提供网络技术支持辅助服务的网络平台。它包括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网络兼业代理和专业中介代理这三种模式。除此之外,第三方网络平台还包括互联网技术平台(如苹果、腾讯等)和大数据平台(如阿里巴巴等)。
(一)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劣势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代表是淘宝。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无疑是赢在客户流量上;同时,其劣势在于保险业务流程设计过于简单,无法个性化对接保险公司平台,在复杂产品销售、续期收费和相应的服务上,无法达到企业和用户的需求。
(二)网络兼业代理的优劣势
劣势:从保险的角度来看,资本市场对保险的评估是以内涵价值为准绳的,但是基于场景的保险产品创新往往内涵价值不高,传统有深度产品难以植入。同时,场景关联销售,服务转移至保险公司,环节衔接问题多发。
(三)专业中介代理的优劣势
除了上述三种模式,第三方网络平台还包括互联网技术平台(如苹果、腾讯)和大数据平台(阿里巴巴)。这些平台同自营网络平台相比,具备强大的风险控制能力,通过一系列的逻辑规则及预测模型最大程度降低骗保风险。除此之外,网销产品的交易量往往受营销活动的影响较大,在举行重要促销活动或上线某些优势项目时并发量非常大,为了满足交易量短时激增的需求,必须有大量的服务器、数据库的硬件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云端服务器,可以体现出无限的扩展性。
保险公司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发展互联网保险
(一)对网络平台的选择问题
在逐个分析互联网保险五大商业模式优劣势的基础之上,我们对保险自营网络平台和第三方网络平台的优劣势做个汇总。
可以看出,保险自营网络平台最突出的优势就在于产品,其劣势主要包括成本、客户流量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反观第三方网络平台,有着流量、场景、服务、技术四方面的优势,但是产品却是他们的弱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保险公司发展互联网保险的最终布局一定是对两种平台均实现充分的利用。
但就目前而言,关于第三方平台与官方网站建设应该如何侧重的问题,涉及保险公司的资源配置,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战略性布局。随着新技术、新需求、新业态的不断发展变化,保险公司的自服务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网络时代的发展速度和要求,因此保险公司在加大自身的平台建设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谋求同第三方的创新合作。
对于大型的保险公司来说,其官方网站的建设起步较早,功能上已基本完善,应更多的思考如何谋求同第三方网络平台的合作的问题。第三方网络平台先天具有客户流量的优势,而保险公司自营网络平台的主要定位就是获客引流,所以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和第三方网络平台的合作来“借流量”。
对于一些中小型保险公司,可以在发展前期借助第三方网络平台抢占市场份额,即以与大型保险公司相反的方式进入互联网保险市场。但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想要更好的依托外部第三方,最终都需要企业自身有一个比较好的技术平台去支持外部对接。
无论是选择官方网站还是通过第三方平台来进行保险产品的营销,都需要保险企业在组织结构上进行相应的配合和调整,也就是由传统的金字塔结构向扁平式结构转变。此外,在沟通渠道日益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保险公司应转变营销观念,推行4V营销理论——即差别化(Variation)、功用化(Versatility)、附加值(Value)和共鸣(vibration)。因此,未来保险公司要想真正的抓住顾客,必须依靠真正迎合保险需要、实实在在解决客户问题的产品以及细致的售后服务等多方面的投入。
(二)网络平台的发展方向
O2O模式。无论是保险自营网络平台还是第三方网络平台,有一部分保险产品是注定不能够拿到网上销售的,或者说不能够实现业务流程全程线上的模式。而这类产品恰恰就是内在价值较高的那类产品,这就需要保险公司采取“互联网获客+传统渠道客户转化”的策略。通过线下资源实现复杂产品的销售和客户价值深度挖掘功能,通过和线上的配合,提供更优质的保险服务。
全闭环模式。保险产品自身的复杂性,对产品供给方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流程服务诉求呼声渐高。而行业内已经有先行者通过平台模式成功打造出了闭环服务系统。就目前看来,大部分保险公司和第三方平台仍然没有实现全闭环的在线操作,但是平台闭环服务体系对于改善用户体验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第三方平台与保险业共同努力去推进。
互联网保险是一片蓝海,其对于传统保险业的变革,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增加销售渠道或是变着花样创新各类奇葩险、想尽办法把产品碎片化,而是从风险认知、责任界定、定价、理赔、风控、大数据跨界应用以及服务资源整合等进行全方位的重新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