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教育宣传月以案说险:保险消费风险提示案例

风险提示案例一:保险消费需谨慎,案例警示助您明智选择

在保险的世界里,每一份保单都承载着对未来的期许与保障。但消费者在选择保险产品时,往往也面临着信息不对称、误导销售等风险。以下案例,希望能为您的保险消费之路点亮一盏警示灯。

案例回顾:

李先生在一次街头推销中,被一款号称“全面保障,低投入高回报”的保险产品吸引,冲动之下便签订了合同。然而,当真正需要理赔时,李先生发现该产品的保障范围远不及宣传所说,且存在诸多免责条款,导致理赔困难重重。

风险提示:

仔细阅读条款:购买保险前,务必认真阅读保险条款,了解保障范围、免责情形及理赔流程。

理性比较:不要被夸大其词的宣传所迷惑,多比较不同产品,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保险计划。

正规渠道购买:通过保险公司官方网站、客服热线或正规代理机构购买保险,避免遭遇“李鬼”骗局。

风险提示案例二:防范保险诈骗,守护您的财产安全

保险诈骗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以下案例,提醒您时刻保持警惕,防范保险诈骗。

官方渠道缴费:办理保险业务时,应通过保险公司官方网站、官方APP或指定银行账户进行缴费,避免向个人账户转账。

警惕“馅饼”陷阱:对于过于诱人的保险优惠或承诺,要保持清醒头脑,警惕其中可能隐藏的诈骗风险。

在保险消费过程中,让我们共同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风险提示三:谨慎投保,避开“隐形陷阱”——以真实案例敲响警钟

在追求安全与保障的道路上,选择一款合适的保险产品对于每一位消费者而言都至关重要。然而,市场上纷繁复杂的保险产品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不易察觉的“隐形陷阱”。今天,我们通过一起真实案例,向您揭示投保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案例警示:

张阿姨在一次社区活动中,被推销员热情介绍了一款看似全面的健康保险。销售员强调该保险覆盖范围广、理赔迅速,让张阿姨心动不已。然而,在匆忙签下合同后,张阿姨因病住院申请理赔时,才发现合同中藏着诸多限制条件和高额免赔额,导致实际赔付远低于预期。

细读条款,问清细节:投保前,务必认真阅读保险合同,对保障范围、理赔条件、免赔额等关键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谨慎选择销售渠道:优先选择保险公司官方渠道或正规代理机构购买保险,避免被误导销售。

保持理性,不盲目跟风: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避免被夸大其词的宣传所诱惑。

风险提示四:警惕保险诈骗,守护您的财务安全——案例剖析与防范建议

保险诈骗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金融犯罪之一,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下案例将带您深入了解保险诈骗的常见手法,并提供相应的防范建议。

案例剖析:

官方验证,确保身份:遇到要求缴费或变更保单信息的情况时,务必通过保险公司官方渠道进行验证,切勿轻信陌生人。

警惕信息泄露:保护好个人隐私信息,不随意透露给陌生人或不明机构。

提高警惕,拒绝诱惑:对于来路不明的“理赔”或“优惠”信息,要保持高度警惕,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保险,本应是为您保驾护航的坚实后盾。通过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保险带来的安心与保障。(平安人寿新疆分公司供宣)

THE END
1....重大疾病保险中保险代理人销售误导情形下保险人赔偿责任的认定综上所述,要解决保险销售误导问题,在现行保险销售制度背景下,应当尽快完善保险营销体制。保险公司应当加强对保险代理人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不得唆使、误导保险代理人进行违背诚信义务的活动,对保险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立即予以制止和纠正。https://www.iachina.cn/art/2017/6/28/art_74_45228.html
2.风险提示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销售误导:阻碍投保人履行如实...如实告知要求投保人在投保时应将与保险有关的重要事实告知保险人。阻碍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是指在保险销售过程中,有个别代理人存在阻碍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销售误导行为。 01 案例简介 客户A先生长期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因为担心自身身体健康状况,所以想要购买一份重疾险来转移健康...https://zmt-m.hljtv.com/news_details.html?id=907298
3.银保监会发保险侵权典型案例:这六类保险有“坑”,勿入!案例六:某人身保险公司代理人在其微信朋友圈中发布“购买返还型健康保险最后机会”“重大疾病保险费率调整”等“炒停”信息,误导消费者,涉嫌虚假宣传。 监管提示:根据《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认定指引》,销售人员不得以“产品即将停售”为由进行误导宣传;即使保险公司决定在部分区域停止使用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保险公司也...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D9VlOBDBDAL9KxJKQdMS181130
4.广东金融大讲堂:保险销售误导拆解李总表示,从这三方面原因可以看到,如果可以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素养,同时对消费者加强保险理念的宣传教育,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销售误导的情况就会大大降低。 客户从互联网接收到的是海量信息鱼龙混杂,难以分辨真假,这让防范保险销售误导工作面临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对此,李总用一个真实案例为我们进行了说明。 http://gdjr.gd.gov.cn/gdjr/tzjy/content/post_4151161.html
5.泰消保以案说险:警惕故意夸大保险收益欺骗消费者在上述案例中,保险公司销售人员赵某欺骗投保人,故意夸大保险产品收益,隐瞒保单利益的不确定性,属于典型的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 【风险提示】 一、正确认识保险保障功能。保险是一种风险管理手段,保险产品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人身保险以人的生命或身体为保险标的,在被保险人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时给付保险金。http://www.xgrb.cn/jr/2024-01-25/361679.html
1.保险学案例分析整理保险销售误导案例整理 1、 分红产品风险案例: 案情:客户汪某曾同一天购买了公司的五年期千里马10万元及10年期千里马70万元,销售人员宣传产品收益高于同期存款利率的同时,宣称十年期的千里马第五年时退保的收益比五年期千里马的满期收益高,客户发现十年期产品的收益并没有五年期产品满期的收益高,客户要求十年期保单五年...https://www.360wenmi.com/f/atb1qdl04z6r.html
2.深圳银保监局通报7起保险违规案例:缴纳保费≠银行存钱近年来,各地银保监局加大对损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查处力度,坚持“严字当头”,从严整治、从重问责。在“315”前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在官网通报了7起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 从这7起案例来看,有两起销售误导,一起是保险经纪公司未向投保人如实告知保险产品的承保公司,一起是某...https://www.yicai.com/news/100139091.html
3.以案说险: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分析中银保险案例中相关保险机构电话销售人员对消费者进行误导宣传,主要行为有:夸大保险责任,如宣称保险产品"没有任何免赔,没有任何门槛,花多少,公司给咱们报多少";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虚假宣传,如宣称"监管机构已统一发文,今后保险费率要上调";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如隐瞒犹豫期起算时间、...https://www.boc.cn/bocins/cusser/cs5/201905/t20190520_15322017.html
4.发布涉银行保险领域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典型案例2019—2020年,辖内某保险中介机构部分业务员经过组织预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他人并无真实投保意愿及需求的情况下,提供资金,指使亲戚、朋友等作为虚假投保人,通过该保险中介机构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产品,实施虚假投保行为骗取该保险中介机构支付的首年保险佣金等费用。后又指使投保人以销售误导等理由进行举报投诉,实施群体...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baijiahao/2023/04/18/1007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