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清朗营商网络环境,今年3月,四川启动了为期6个月的“净生态·促发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5月7日,省委网信办公布了一批涉企网络侵权典型案例。
据悉,此次专项行动由省委网信办、省委统战部、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省通信管理局、省工商联7部门联合开展,重点整治涉经济领域网络乱象,包括假冒仿冒他人企业名称、注册商标、品牌等开设网站、注册账号、上架APP和小程序;采用“贴标签”“带节奏”“放大镜”等方式恶意散布涉企业不实论调,渲染丑化、煽动抵触国有经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企业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等。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四川集中整治了侵害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的网络乱象,依法处置了一批违法违规网站和自媒体账号,推出了涉经涉企辟谣科普稿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典型案例1:唱衰企业发展前景、抹黑诋毁企业形象声誉
典型案例2:炮制涉企虚假不实信息
典型案例3:蓄意营造悲惨氛围,利用同情心博流量
典型案例4:依法严肃整治虚假制造的“视觉贫困”
典型案例5:狙击“中国电科员工怒怼领导清明节强制安排加班?”谣言
典型案例6:依法整治涉企网上侵权信息
为营造清朗营商网络环境,今年3月,四川启动了为期6个月的“净生态·促发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