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元计划|文化场景需求征集:文化遗产数字化共建初选项目等你来揭榜非遗国家文物局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先导力量,其赋能文化传承与焕活的强大效能也日益显现。如何融合文化领域与技术行业的多元力量,形成文化数字化建设的有机合力,让华夏大地璀璨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下愈发熠熠生辉?腾讯探元计划持续探索这一跨界融合的创新发展路径。

今年,在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的指导下,腾讯联合多方发起“探元计划2024”,探寻科技助力中华文化焕活的创新范式。探元计划2024“文化场景需求征集”于6月28日启动,征集具备共创成果落地条件的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企业、文化艺术机构等主体,参与为期半年的技术对接与落地共创活动。

征集启动以来,“探元计划2024”的发起单位“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与场景调研学术支持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联合探元计划项目组,已经完成了对十余家已参与征集的文化单位的拜访调研,并协助它们进一步定位问题和提炼需求。

截至发稿,探元计划2024的场景征集仍在火热进行中。我们基于一线调研所得,向有意向申报文化场景需求的单位提出以下建议:

场景需求应是本行业亟待破解的共性问题,对于解决同类问题有一定推广价值;

场景共建问题应具体、精准,聚焦于文化遗产中一类特殊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需求;

场景共建文化资源具有代表性、标识性和影响力,并具备一定的数字化基础和学术研究支撑;

区别于已市场化广泛应用的需求,场景需求能促进技术创新,实现“从0到1”首创。

此次征集将围绕六大议题方向,揭榜挂帅,入选的文化场景与技术共创方将有机会获得数十万至百万元的资金扶持!欢迎有关单位积极参与文化场景需求征集!

征集对象

具备共创成果落地条件的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企业、文化艺术机构等主体。

征集内容

文化场景需求征集聚焦六大申报议题方向,征集具有代表性与重要性、运用数字技术解决的文化遗产数字化需求,联合生态伙伴解决文化数字化领域的真需求、真问题。

议题1:高质高效完成文化遗产数字化前期采集、重建与后期处理

议题2:提升文化遗产与文化知识协同、关联、适配的智能化水平

面向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资源向结构化知识体系转变的需求,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实现广泛的文化知识与文物、非遗快速链接整合,形成以文物、非遗本体为核心,对其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等综合知识快速分类、关联和分析的创新方案和工具。帮助研究者建设知识网络、知识图谱,为公众理解、亲近历史文化遗产提供更多可能。

议题3:创新文化遗产数字化内容的高品质创作与生产

议题4:集成运用数字新技术,探索文化遗产表现新形式、表达新路径

面向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内容的多元化呈现、传播,多主体参与、共创的需求,实现新型数字科技体验技术的集成运用。面向不同终端、不同群体提供可适配、可定制的数字文化内容。增强观众、游客视听体验,提升公众在文化遗产内容传播和教育中的参与感。

议题5:构筑无限拓展、跨域共享的文化遗产数字化融合空间

面向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塑空间载体,拓展数字文化内容承载空间数量和形态的要求,保证空间计算处理实时、空间信息仿真精准、空间文化内容展示原真丰富。以扩展现实、数字孪生、具身智能等创新技术,快速利用博物馆、大遗址、非遗馆、公共文化场馆等拓展文化遗产线上线下空间,支撑对文化遗产对象进行精细刻画和仿真模拟,实现多维度感知的沉浸式交互体验。

议题6:其他新兴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

应用量子信息、生物科学、类脑智能、材料科学等新兴技术与数字技术结合,探索解决文化遗产领域交叉学科问题的新方案。

征集安排

征榜:2024年6月28日征集启动,面向具备共创成果落地条件的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企业、文化艺术机构等主体,征集文化场景需求申报。

张榜:2024年8月10日,评选出文化场景需求并公示。

申报指南

所有申报均需在截止日期前通过线上平台执行,申报方参照后文指引及平台要求完成账号注册、信息填写和材料提交。

PC端申报操作指引

1.进入申报系统

请点击“文化场景需求”申报方向所对应的“立即报名”按钮,进入申报系统。

2.填写信息和上传资料

3.完成申报

所有内容填写/上传完成后,点击“提交”按钮,即完成申报。

欢迎各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企业等主体报名参与!

探元官网

文化场景需求申报

探元计划

探元计划是腾讯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运用前沿数字科技帮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项目。项目由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指导,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腾讯研究院、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与中国文物报、中国旅游报、紫荆杂志社联合发起。探元计划2024场景调研与征集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联合支持。

THE END
1.6月14日,中国文物报图书专刊栏目刊发...来自Memor深刻数字博物馆...Memor深刻数字博物馆 24-06-20 18:06 发布于 四川 来自 大保保文博iPhone客户端 6月14日,《中国文物报》图书专刊栏目刊发图书评论,向全国读者推介了由重庆史学者编撰的学术著作——《对话初心:图说巴渝地区早期共产主义运动》(以下简称《对话初心》)。该书周勇主编,刘婧雨、颜毅著,2023年10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https://weibo.com/7500182610/OjT9AfLUY
2.“破圈”之后:博物馆数字文创的潜在问题与发展之道博物馆不妨尝试拓宽思维,开启数字文创的“新玩法”,如联名款、数字盲盒、可交互式NFT,等等,与科技、游戏等不同行业进行跨界合作,打造各具特色的数字文创产品,让数字文创为公众的日常生活增光添彩。 刊于6月28日《中国文物报》6版 编辑:卢阳范一苇 审核:冯朝晖...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jUwOTM1MDODz4VmsKyocw.html
3.《国家宝藏》数字舞美与华夏古韵的震撼碰撞上周《人民日报》正版更是在开播前发文,期待节目播出,期待节目让文物活起来。在十九大期间,节目更得到《环球人物》《中国文物报》等20多家媒体的重点关注。 主持人张国立开场即说到:“如此炫酷的开场,一看就知道我们是一个年轻的节目。”将一档讲“古董”的节目打造得“炫酷”、“年轻”,舞美效果带来的视觉冲击和...http://www.szzs360.com/topic/szwm/3/index.htm
1.金色海昏——汉代海昏侯国历史文化展构建由文博专业人员和设计专业人员组成的文创开发团队,力求在品类上突破传统“老三样”,在形式上更趋生活化,以创新的理念赢得消费信赖。例如海昏侯博物馆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文创产品中,以弥补传统设计的不足;DIY明信片打破固化的选择模式,成为互动+文创的全新尝试。 (来源:《中国文物报》2021年3月23日4版)...http://www.hhh.gov.cn/index.php/article/3918.html
2.古代青铜器中的兔形器和纹饰中国文物报中国文物报 | 杨曙明 正文快照: 青铜器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兔子是人类最早驯化的野生动物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商周时代是青铜器的鼎盛时期,青铜器中出现了大量的鸟兽形象和纹饰,兔形的文字、形象和纹饰也开始出现。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上出现有兔形文字 ...https://wap.cnki.net/touch/web/Newspaper/Article/CWWB202301310061.html
3.“紫禁城里过大年”数字文化节开幕中国文物报记者 翟如月 1月12日,“欢乐冰雪季·‘紫禁城里过大年’数字文化节”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 数字文化节从1月12日(腊月初二)持续至2月24日(正月十五),融传统年俗体验、数字互动体验、非遗手作体验、买卖街市集体验于一体。“紫禁城里过大年”数字馆是本次文化节的最大看点,馆内九组主题场...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030095
4.文保课上的数字妙用六是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的“六步”:文物调查、评估、确定各级保护单位、制订保护规划、实施保护规划、定期检查规划。原则上所有文物古迹保护工作都应当按照此程序进行 。 七是中国文物保护必须遵守的“七字真经”——“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这是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文物保护基本原则,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违背的“七字...https://www.glysyw.com/html/sydt/2016/0311/1297.html
5.腾讯和故宫一起,要将10万件文物数字化啦!还有...数以万计的数字化工作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腾讯希望共同探索出文物数字化采集、保护、展览的最佳方案,并共同推动数字化采集行业标准的建立,为全球文博行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故宫=? 答案是——在云上升级数字文物库。 首先,助力打造线上博物馆平台。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646879
6.“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的特色设计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意大利文化遗产与活动部文化遗产开发司联合举办的“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7月6日国博百年馆庆前开幕,并于12月3日进行了部分展品更换。该展开幕以来,受到社会公众广泛关注。除了文艺复兴名家名作本身所呈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外,展览在形式设计和数字技术应用方面体现的个性...https://www.chnmuseum.cn/yj/xscg/xslw/201812/t20181224_36428.shtml
7.“腾博基金”二期成果发布《策展笔记》带你感受中华文明长卷两...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联合央视文艺、国家宝藏、中国文物报推出互动小程序“繁星时光镜”,通过AI技术,让博物馆特色馆藏文物通过AI数字人、AI文创等多元的演绎形式,向公众呈现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碰撞出的火花。 未来,“腾博基金”将联合各方继续努力,为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培养博物馆优秀人才,推进...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4/4507587.html
8.2024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国际论坛在京开幕来源:中国文物报 7月16日,以“重塑:数字遗产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4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国际论坛(CHCD2024)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开幕,来自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200余个文化机构、高校和企业的300多名代表参加论坛。论坛由清华大学、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数字遗产专委会联合主办。 https://www.hubpd.com/hubpd/rss/cmmobile/index.html?contentId=86469112845816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