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语作文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问卷调查展示
1.问卷调查的目的
2.研究对象和方法
3.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共设计了13个问题,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a,是否喜欢英语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b,小组合作学习是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c,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d,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的问题如何解决。d,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如何。(详见问卷调查表)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表的分析,以及师生座谈,深入课堂进行听课,可以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已深入师生教和学的实践中。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和意义有充分认识;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方便设计出更好,更受欢迎的课,更充分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次调查研究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以下特征:
1.有81%的学生喜欢合作学习的方式,13%的学生认为一般,6%的学生不喜欢。喜欢的学生相对英语程度较好,合作学习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更多展示的机会;认为一般的学生通常个性内向或学习被动的孩子;不喜欢的学生一般程度较差,无法溶于小组活动中。
2.有96%的学生认为通过合作学习方式,自己比传统教学时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4%的学生认为变化不大。
3.在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方面,有76%的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导学,课堂上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和导学测评,完成学习任务;有17%的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导学,课堂上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完成,有7%是通过教师指导的方式。
4.合作学习中探讨的问题80%由学生自己通过预习导学,查资料,课堂合作探究完成;20%由全班讨论,教师指导完成。
5.有82%的学生认为自己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了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培养了团结合作的能力,收获更多友谊;有10%的学生认为自己收获一般;有8%的学生收获较小,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教学方式。
三、思考与建议
1.小组合作的建设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进行小组合作的建设,首先要对每个学生全面了解,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质,如:性别,性格,学习基础,组织能力等进行合理搭配。其次,各小组之间的水平要均衡,才能形成公平的良性竞争。最后,在一定的时期内,要进行个别调整,避免小组之间产生敌对情绪,使班级群体出现分化。
2.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以小组为单位,尽可能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尽可能多设计集体展示的活动,避免个别学生游离于小组之外,不参与小组活动。
1.问题导入来引导学生全面阅读课文
2.借助于形象化的图文等来进行兴趣教学
3.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高中英语课文是高中英语的重点内容,很多词汇、语法等都涵盖在高中英语课文中,如果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深入,那么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水平。但高中英语课文具有较大的难度,由于英语并非我们的母语,学生在理解上难免会存在较大的代沟,尤其是涉及西方民俗风情、西方人文故事的英语内容,更是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基于此,在高中英语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某一特定的情境中,以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全面科学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如在英语课文“LifeinEurope”中,由于高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与西方欧洲的生活方式存在较大的不同,学生对欧洲地区的认识也仅仅是通过地理课文或者影视作品来获得。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课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关于欧洲地区的资料,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当然这种想象应该是结合课文主题思想而明确直接的,比如“如果你在欧洲餐厅想要一双筷子该怎么完整陈述你的意思呢?”
4.全面分析课文的体裁和类型
关键词:CLIL英语写作教学运用
2009年,我赴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实地观摩部分课程的课堂教学,也对各国留学生的语言学习体验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了一些启发,引发了一些思考。
该学校要求学生专业课的学期论文需得到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双重诊断性评价。另外,在专业课教学中安排了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在场的辅导课。换言之,一方面,语言教师指导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及篇章结构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专业教师考查论文的专业知识及内容观点。从学生的评价中,可以看出这种CLIL(ContentandLanguageIntegratedLearning)即“语言与内容的融会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很有成效。
然而,我发现,相对于欧洲学生来说,中国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不相匹配,更不用说达到完美的融合。这是由于国内外二语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所造成的。国内传统的外语教学往往注重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专业知识与语言能力的提高总是被分割开来。另外,由于国内学术英语写作课程(AEW)开设得较少,造成中国留学生的专业课学期论文在语言的准确性和得体性上都有所欠缺。我对56名中国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关于语言四大语言技能(听、说、读、写)难度排列中,写作被排在第一位,换言之,英语学术写作能力成为学生攻读国外学位的关键。
我进而思考,CLIL教学方法在欧盟国家主要是针对专业课的英语教学,而且它们的“教学课程多数忽视了语言学习的教学目标”。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CLIL也完全可以成为英语教学(TEFL)的一个新途径。在英语教学课堂上,不再是语言形式的灌输和模仿,而是通过讨论内容、话题(其中就可以包含专业课的话题),让学生在思考内容的基础上,自发地运用语言,从而提高语言能力。于是,回国后,我对自己承担的英语写作教学进行了一些改进,本文通过我的教学实例,尝试将CLIL教学理念运用到英语写作课程中。
一、CLIL教学理念及其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
上世纪80年代的欧洲国家开始采用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分离式纯语言技能教学的教学模式,即“语言与内容的融会式学习”。CLIL是基于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和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随着对语言的功能和交际目的的进一步认识而形成的。据估计,现有1800所欧洲学校正采用类似CLIL的教学模式。[1]而目前,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往往只注重公共英语教学而忽视专业英语教学,认为只有打好公共英语的基础,才能开始专业英语教学。因此,不同专业的学生都使用相同的公共英语教材,考核也是以通过四、六级为主,或者是大学前两年学习公共英语,大三开始才接触一点专业英语教学,这样必然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不能被激发,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差。将语言的形式教学与内容教学相结合的CLIL模式正好可以弥补国内孤立、单纯的语言教学。外语学习不再是单独的语言训练,而是成为学习其他知识的工具,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这能大大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利用语言来学习内容,并通过内容来促进语言习得,这是CLIL理念的核心。
二、CLIL教学理念在英语写作课中运用的课堂设计
以写作为突破口,带动其他语言技能提高的方法已为不少外语专家所肯定。以内容表达为中心的原则是“以写促学”模式的宗旨。“写”是一个人思维能力的提高过程,“写”好了,其他语言机能就会相应地提高。[2]可是,综观我们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重心还没有从“形式”转移到“内容”上来。大学高年级学生的习作依旧停留在以形式为中心的层面上,学生的作文思辨能力欠缺,满纸空话套话。值得注意的一点是,CLIL理念中的“内容”这里的“内容”不仅仅是学生在校所学的学科内容,也包括学生感兴趣的非学科内容。[3]因此,我设计了一次英语写作课堂,尝试将CLIL理念与一些主流写作教学法相结合。
(一)前期准备
(二)课堂教学
具体到英语写作课程中,CLIL理念应该与其他写作教学方法相结合。就英文调查问卷这一写作教学任务而言,应结合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模式。
学生在实行真正大范围的问卷调查之后,进行总结和分析,写出一份偏学术性的调查报告。这时,CLIL理念将与另外一个写作教学法,即学术英语写作(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或称为体裁模式(genreapproach)相结合。体裁是指某种特定的文本类型,诸如报纸、诗歌或者学术论文等。这些文本类型有着各不相同的格式、特征和用途。体裁写作教学模式的特点,就是以实现文本真实社交功能为目的的范例教学。[4]教师需专门进行一堂关于学术英语写作的讲座,从学术英语写作规范,词汇、语法的选用等方面进行讲解,使学生有规则可循。在学术英语教学过程中,可结合CLIL理念中的一个模式――“浸没法”。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浸没法教师循序渐进地提供可以让学生模仿的、比较复杂的语言,并设计一些需要学生使用比较复杂的语言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学术英语中的正式语(formalwords)时,可让学生用正式语而非口语化的词汇去解释专业术语。这样一来,既使用了真实的语言及语言材料,又兼顾了学习者的语言、认知和情感等因素。只有学生通过自己亲自使用语言来实施真正的交际行为,才能使他们的语言学习产生良好的实际效果。
(三)课堂与课后的结合
学生的写作过程是一个逐步递进、循环反复的过程(cyclicalandrecursive),包括:写前阶段(prewriting)、起草阶段(drafting)、修改阶段(revising)、定稿阶段(finalizingthedraft)和教师终端反馈阶段(teacher’sfeedback)。[5]这些都要求学生、教师在课后完成。另外,学习也应该是具有合作性的过程,因此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会和自己的同学及老师沟通、听取意见和建议,几易其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语言表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际和科研等综合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四)教学过程的评价
CLIL理念下的写作课程考核不仅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及其对学术写作规则的掌握,同时也要考虑其专业知识的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不仅体验和培养了一种积极的情感,而且在写严谨的调查报告的过程中学会了运用专业知识思考、分析、处理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教师应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除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包括课堂上的讨论、初稿的修改、最终稿等,还应包括学生自评、互评。
我通过观摩英国大学里CLIL教学模式,思考CLIL理念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并提出一个简单的课堂设计,旨在构建丰富、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不完善的地方还很多,定在将来的研究中欲以完善。
参考文献:
[1]骆巧丽.CLIL教学模式及其对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的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71.
[2]张严.“以写促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9
【关键词】中职语文学以致用特点
一、语文教学在中职学校中的地位
对于很多还没有踏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在中职学校不需要学习语文,不需要写作文,不需要写背那些难懂的诗文……可是一旦来到学校发现这个观念错了!相对于中职专业课程来说,语文同数学、英语一样经属于中职教育中基础课程。中职语文虽然没有专业课那样严格要求,因此很多学生以为随便读就可以。其实不然,中职语文在专业课程面前处于基础必备的学科,很多专业课程内容理解需要语文基础知识,不然影响专业课程学习。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中职语文在中职教育中属于次要学科但是不得不学的课程。
二、“学以致用”是中职语文教育的显著特点
三、中职语文“学以致用”的教学实际运用特点
由于中职语文在中职教育的地位特殊性,教学都是为其他专业课程所服务的,这一节具体分析中职语文应该从哪些方面才能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实际特点。
(一)注重中职生的实用文阅读鉴赏
在授课时以学生为主,教师在适当时机给以点拨。例如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版本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文,周国平的《人大高贵在于灵魂》、摩尔的《牛顿上大学的第一天》、莫泊桑《项链》、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等一些优美的课文要求注重学生自我阅读理解,教师在部分点拨让学生理解。
(二)注重中职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
由于很多学生在以后工作中都不可避免会接触到以上部分应用文写作,因此趁在中职教育语文学习期间,教师有必要对他们讲授应用文写作的注意事项并熟练掌握一些写作的专业术语,以提高未来从事工作的工作效率。
(三)注重中职生的口语交际学习
对于中职生而言,要想在未来的工作岗位比他人更加优秀,除了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外,那么口语交际能力能为中职生弥补工作能力的不足。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对中职生进行口语交际的锻炼。还有部分导游或者酒店服务专业的学生更加注重口语交际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结合教学实际,方式多样化诸如学生即席发言或有准备的发言、模拟召开演讲会、招聘面试会与新闻会、讲故事、模拟两个陌生人见面对话情景等等。例如,在讲授《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如果你对你的同事在管理方面出现问题该怎样同他(她)沟通呢?这除了能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外,还考查学生的公关方面的知识,也考查了学生的随机应变的处理事情能力。对于口语交际一些礼仪方面在专业课程会介绍,但是语文课上要注重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与谈吐清晰性。
(四)注重中职生的综合实践学习
四、总结
中职语文由于其特殊的学科地位,因此中职教育中主要以“学以致用”为主,一切语文教学都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从实用文阅读、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这四个方面来叙述彰显了中职语文的实际运用特点。
[1]虞未章.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技术教育――英国BTEC教学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09).
[2]宋兴元,赵珊珊.明确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J].淮海职业教育,2007(02).
关键词:语料库Ithink使用频率
1.引言
据有关文献显示,无论是在英语书面语还是在英语口语中,高频词汇的使用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掌握好高
频词汇对于英语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高频词汇尤其是高频动词的使用是难点,因为高频动词的使用广泛,含义丰富,用法比较复杂。随着语料库的兴起与蓬勃发展,基于语料库的高频词汇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例如,张淑静(2002)利用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和国际学习者语料库(ICLE),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make进行了探究,结果发现中国学习者与本族语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潘璐、马跃进(2004)比较发现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和本族语者在连词的选择上颇为相似,但在使用同一连词表达不同意义关系时,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杨贝(2003)比较了CLEC中四、六级作文和ICLE中的英美大学生二、三年纪的本族语者作文中的高频词汇have的使用后发现,本族语者和中国学习者在have的使用上有很大的差别。本文以语料库为基础重点研究think,通过使用Wordsmith4.0软件对中国学习者语料库中该词的搭配进行检索后发现,人称代词在与think的搭配中使用频率最高,这也进一步验证了Biber关于认知动词分类标准(Biberetal.,1999)。人称代词在think左边第一个位置出现频率高达1744次,进一步检索各个人称代与think的搭配,得出以下结果。
从上表中,我们首先可以剔除一些不合乎语法的搭配,如“Ithinks”、“Hethink”、“Itthink”,这些搭配明显违背了主谓一致的原则。结果显示,在人称代词与think的搭配中,Ithink的搭配使用频率最高。笔者就以“Ithink”为例,探索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此搭配的一些滥用、错用现象,并探索性地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及所反映的问题。
2.研究方法
3.结果分析
根据Wordsmith软件统计得出以下图表。
数据显示,“Ithink”在中国学习者语料库中出现了1249次,在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中出现了165次,P值小于0.05,说明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相对于本族语者来说,中国学习者过多的使用了“Ithink”,几乎是本族语者的7.6倍。由此可见,中国学习者在“Ithink”的习得过程中可能存在着滥用、误用等现象。
4.原因探究
由结果分析可知,中国学习者过多地使用了“Ithink”,导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英语作为中国学习者一门外语,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学习者为了避免错误,总会使用自己所熟悉的搭配,而避免使用自己不熟悉的。“Ithink”的搭配结构在初中阶段就出现过,学习者比较熟悉,因此在写作中使用的频率比较高。
(2)频繁地使用“Ithink”,可能是为了回答特定问题的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为了回答“Doyouthink...”“Whydoyouthink...”“whatdoyouthinkis...”“Howdoyouthink...”等问题时,经常需要用“Ithink”来回答问题。
(3)在交际中使用“Ithink”表达一定的语用功能。表达礼貌功能:在写作或对话中使用“Ithink”,会使说话方迂回、间接,避免了粗鲁或针锋相对;表示推测:在交际过程中,当说话者不能确定事件的真实性时,用“Ithink”可以表达一定的推测,给说话者留下了可能的空间,避免了绝对化;表达主观评价;当用于评价时,“Ithink”表达个人的主观看法,避免了过度客观,有利于交际有效进行。
(4)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汉语中“我想”后可能引出任何言语行为,而在英语中“Ithink”的引导功能可能是不尽相同的。中国学习者在使用此搭配时可能存在着盲目的语言转换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学习者在使用“Ithink”时,很可能是在做潜意识的翻译,从语意上讲,可归因为中国学习者对自身知识的不确定,也反映了他们在使用目的语时缺乏信心。
(5)语言能力有限。中国学习者在表达自身的观点、建议、评价、推测时,由于其语言能力有限,除了“Ithink”,很难找出其他更好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者对其他语言表达方式的用法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就默认选择使用“Ithink”。
(6)中国英语学习者比本族语者更多地使用“Ithink”也可归因为部分本族语者在表达自身观点、建议、推测评价时,避免使用“Ithink”“inmyopinion”等。从某种程度上,他们认为使用这些词实际上是一种重复。
5.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数据显示,在“Ithink”的搭配分析中,中国英语学习者在“Ithink”的使用上明显高于本族语者。“Ithink”经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口语中,作为一个口语化很强的词汇,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学习者的书面语有口语化的倾向,且倾向趋势远远超过本族语者。
(2)中国学习者过多地使用了“Ithink”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因此在英语的教学中,我们就应该针对这些可能的因素采取一些措施,如,扩大学生词汇量,使学生尽力克服母语的负迁移,引导学生使用更为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向学生讲授一些写作方面的知识,尽力帮助学生改善书面语的口语化倾向。
参考文献:
[1]Biber,etal.朗文口语及笔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桂诗春,杨惠中.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潘璐,冯跃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写作中连接词用法的语料库调查[J].现代外语,2004,(2).
【关键词】英语写作过程教学法多媒体技术作文自动评价系统
建立在语言交际理论基础上的过程教学法,自70年代兴起以来,在写作教学中一直备受推崇。顾名思义,它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上,将写作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写前准备、写作阶段和重写阶段”。(李森,2000)它视学生为教学主体,注重激发他们写作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思维,不急功近利,有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张坚,2000)
一、过程教学法的局限
二、基于网络的过程教学法的应用
1.写前准备阶段。基于网络的写前准备阶段的构思活动不再局限于“打腹稿、列提纲、阅读、听取和调查报告”(李森,2000)。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让抽象单一的文字材料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从而“将写作活动置于色彩声音影像等多种媒体的综合环境中”(石晓玲,2001)。通过为学生创建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不断地形成想法,发展想法,激活新思想,拓展新思路”,(张英,2000)主动想写,有话可写。多媒体技术增大了目的语输入量,丰富了输入手段,活跃了写作氛围。
3.重写阶段。网络环境下,学生根据三方的反馈意见(自动评分系统反馈、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基于三方的互动(学生与自动评分系统、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与学生),反复修改,不断完善自己的写作。
(1)自动评分系统反馈。自动评分系统具备了不少优势。比如,快捷性、诊断性、自主性等(王淑雯,2011)。学生提交作文后便可以得到即时反馈;反馈信息全面,不仅提供语言方面的修改建议,也提供内容、语篇、衔接等问题的意见,使学生能够“对症下药,目标明确的修改”(王淑雯,2011);系统不限制学生的提交次数,可以多次提供反馈意见,也可以在学生提交作文后提供范文,让学生领会到自己的作文与优秀作文的差距。
(2)同伴反馈。网络为同伴互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以往的同级互评通常通过“在课堂上把学生分为两到三人一组的若干组”,就教师的提问为引导来“编辑、评判、评估”同伴的作品。(张坚,2000)而现在计算机的复制、粘贴、截屏等功能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和阅读他人作品提供了便捷,在线讨论、即时聊天工具、电子论坛等为学生的交流提供了平台。有研究证明,在线评价修改同伴作文的方式的确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蒋宇红,2005)
(3)教师反馈。
三、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1.写前准备阶段网络资料的筛选。网络资料繁多,教师选取时不仅要考虑到其丰富生动性,更要兼顾到学生的语言水平,并谨记其为写作教学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森.改进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举措:过程教学法[J].外语界,2000(1).
[2]蒋宇红.在线同伴评价在写作能力发展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
[3]石晓玲.多媒体计算机与英文写作教学的改革[J].外语界,2001(6).
[4]王淑雯.如何利用WritingRoadmap2.0进行在线英语写作反馈[J].现代教育技术,2011(3).
[5]王岩.过程教学法与多媒体手段整合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水平探索[J].教育探索,2007(6).
[6],张慧芬.写作教学中的“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和“内容教学法”浅析[J].外语界,1996(3).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学习动机英语语音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加拿大心理学家Gardner教授曾指出:“动机是指学习某种语言的愿望及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对学习某种语言所持良好态度的综合。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间接对学习起促进作用。”Gardner和Lambert根据学习目的不同把动机区分为两大类:(1)融合型动机,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特殊兴趣,期望参与或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2)工具型动机,指学习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Gardner认为:持融合型动机的学习者很可能比持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更成功,而在特定的环境中,持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也有可能比持融合型动机的学习者更成功。
美国语言教育学家Krashen提出,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现代心理学家甚至认为,一个人的成功,80%取决于非智力因素——情感因素。动机和态度是决定不同学习者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的主要因素,这是目前对学习者动机和态度与外语习得之间关系的研究达成的共识。动机就决定了学习策略。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因其英语学习动机的缺乏,从而导致学习策略上对英语语音的忽视。
根据本校多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农村孩子的英语老师,大部分都来自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而这些孩子在学习英语初期,最需要的就是掌握正确的发音和基本的英语知识。现在很多高职高专学生的发音问题,很多都是受到以前的老师影响,而且几乎成为顽疾,难以改掉。这些毕业生没有学好语音,影响的也是下一代农村小学的学生,这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恶性循环。
1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调查总结
浙江师范大学王音,对某市三所大学学生,其中包括两所职业技术学院和一所本科院校进行了对比调查。当其在排除智力因素对学生成绩影响后,发现两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英语成绩与本科院校相比较差,主要原因是缺乏学习动力。在对其中一所职业技术学院512名学生调查中发现没有兴趣、有惧怕或抵触心理的占了1/2,学习习惯不好的更占到2/3的比例。
南通职业大学邹永丽,在对南通大学150名受试者的调查后发现150个研究对象中仅有33名学生具有积极的动机行为,绝大多数都是相对积极的学习者,因而南通职业大学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相对较低。
笔者也曾经通过调查问卷和随堂作文以及课后分别了解的办法,对来自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师范系英语专业2008级一、二班(53人)、2009级(50人)、2010级(48人)共四个班,总人数151人进行调查。一半的学生都认为自己是为了找工作而学习英语;三分之一的学生经过了高考这个关口之后,对自己的人生都持负面态度,所以学习英语也是看心情,心情好就学,采取敷衍的态度来学习;三分之一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到迷茫;大部分学生都是按部就班,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更不用说按照自己的情况学习英语。
这些存在巨大问题的态度和策略都有着惊人的普遍性。工具型动机和外部压力占主要动机,而且几乎谈不上什么好的学习策略。那对于语音的学习当然就更加不重视了。
2语音重要性
英语是一种表音文字,所以语音则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很早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总结过英语语音的重要性,如语音是记忆词汇的重要途径;语音是听力理解的基础;语音学习有助于快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音是学好语法的有效保证;语音是口语自由交流的前提等。
语音的掌握程度会影响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热情;语音的学习直接影响听力理解、口语表达、词汇、语法甚至拼写等。所以语音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
3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语音学习现状
首先是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发音存在的问题包括:
(1)长短音不分如/i/和/i:/,/u/和/u:/,/#和/#/,/#和/#/比如did[did]发成[di:d],look[luk]发成[lu:k],teacher[$Qti:t#鑰#綸发成[$Qti:t#鑰#],wallet[$Qw#筶it]发成[$Qw#lit]。
(2)元音发不到位。例如/&发成/a:/或/e/或/ai/,比如lack[l&爇]发成[la:k];lad[l&燿]发成[led];rat[r&爐]发成[rait]。/#发成/a:/或/#/或/#,比如much[m#駎#鑍发成[ma:t#鑍;rub[r#馼]发成[r#b]或者[r#筨]等等。
(3)辅音不分。如/n/和/l/、/%a/和/s/、//和/z/、/v/和/w/等。比如nose[n#緐z]发成[l#緐z]、cloth[kl#箑%a]发成[kl#箂]、father[f##綸发成[fa:z#綸、very[veri]发成[weri]等。
还有重音问题,停顿不到位,语调也有很大的问题。
综上这些语音问题,就导致了口语、听力问题甚至对阅读产生影响。尽管如此,高职院校对英语语音仍然不重视。在笔者所进行的调查中,有学生更是直接表明“语音没有实用”甚至“语音课很无聊”。这样的态度也决定了学习策略。超过80%的英语专业的学生表示课后从来不练习发音。在浙江师范大学王音对一所职业技术院校外贸专业512名学生的调查中,上课不专心听讲占49.1%、课后不记单词占41.2%、不听英语听力资料更是占到72.4%。就更不用说英语语音学习了。这种不重视语音学习的现象在很多高职院校研究者所进行的调查报告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以这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4对策及建议
其次,提高语音在教学中的地位。增加课时,提升教师水平。同时革新语音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可以多利用情景式教学,让学生在语境中练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老师主动讲解、示范、领读,学生被动记忆、练习为主,形式单一,往往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语音课堂上教师可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例如绕口令比赛、配音比赛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英语;表现评价;综合评价;情境评价
第一,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可以把对学生的赞赏和鼓励放在教学语言中展示出来。例如在讲到类似的学习态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班级中某位得到大家认可的学生为例,既能对学生开展及时的肯定性评价,又可以增强说服力,使其他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态度对自身英语学习的重要。
第二,教师要在学生的日常作业后面认真用心写评语,因为教师的评语会引起学生对自己的反思,但是教师需要注意一定要及时反馈,比如今天遇到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有不好的学习表现,教师就要在最近两天的作业评语中以委婉的语气表达出来,首先要肯定学生积极的行为,之后再提出建议,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教师的评语一定要真诚,尊重学生的想法,这样会很快得到学生的认可,使表现性评价起到良好的结果。
第三,表现评价实际上也是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而开展的,因为学生作为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独立个体,相互之间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不能说哪个好,哪个坏,而是要着眼于每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开展适合每个个体独立组织或者合作参与的表现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能力的增强,同时有利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完善学习能力,拓展学习视野,使自己的表现更加优秀。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组建小组,开展研究性英语学习课题,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些比较有意义和便于开展的课题,学生自愿进行选择然后制作课题,课题展示由小组成员共同进行,这样每个人就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全面的发展。教师在对学生的课题进行评估的时候实际上就促进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发展,使学生树立多元发展的意识,不断完善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其次,开展阶段性综合评价也是多元智能评价的必要内容之一。高中英语教学需要教师在每一阶段对学生综合表现进行评估,其中包括学生的自评、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反馈等,实现评价的全面,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这一阶段的学习状态,更加客观地对待自己的英语学习,继而实现学习目标的不断清晰化。例如,以往对学生进行阶段综合评价的依据就是阶段考,这样的单一形式导致学生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一次考试上,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发展。例如有的学生本身可能对于英语口语比较感兴趣,如果只开展这种单调的评价,学生就会把精力放在考试题目的训练上而忽视自己的兴趣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语言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要设计全面的自评方向和纲目,使学生在对自己进行评价的时候有所依据,并根据教师提供的基本内容进行自我审视和观察,促进学生独立评价能力的发展,对其今后的英语学习快速发展有极大帮助。
再者,开展情境评价是高中英语多元智能评价模式的必要组成部分。这是依据一定的情境背景开展的情境教学活动,学生在情境活动中不断获得新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进程,而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变化进行评价,把学生在参与情境学习时表现出来的多方面素质进行综合评估,能够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实现其参与情境与实战能力的提升。例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具备一定句法和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真实的情境,可以是针对某一个话题展开辩论,也可以是学生扮演涉外导游的角色进行演说和讲解,或者学生自主进行情境设计,在一定的背景下展开对话或者游戏、活动等。
另外,开展展示性评价是教师丰富评价模式的必然选择。这样有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自主参与更多的课外英语活动,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发展。展示性评价是教师组织学生积极自愿参与一些类似于英语手抄报、研究性活动、课外调查报告等活动,之后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和展示,这相对于以往展示英语作文的形式更加多样,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各个语言活动领域展现自己的风采,从而获得信心,实现英语实践能力的提升。这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班级内的展示栏和学校的宣传栏,制定专门的英语小报栏,展示一些优秀的成果,甚至可以把学生的调查报告展示出来,树立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同时也使学生有更多的机遇表现自己。
[1]杨丽.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评价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2(03)
关键词立足双基继承创新兼顾人文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1试卷基础与提升兼顾
听力部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理解归纳判断推理和正确应答的能力。试卷在听力部分三大题设计尽量以不同角度的问题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在题型的编排上尽可能做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简短对话题均为学生所熟悉的学习和生活内容,试题所涉及的问题涵盖了初中阶段所学的疑问句式(what,where,how,which,why,howmuch),体现了话题的多样性。
单项选择部分在给出具体语境的基础上重点检测了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其容易题、较难题、难题所占比例基本符合《学业考试纲要》的要求,进行检测,考查项目基本覆盖了大纲要求的绝大部分初中阶段的重点语法内容。试卷延续往年从语境中来考查考生语言知识(词汇和语法)的掌握情况和考生运用语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语言的语境化和交际功能,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出的在“用中学”的理念。
如第22小题:-Doyou________yoursonafterschool?
-No.Hecomesbackhomeontheschoolbus.
根据No.Hecomesbackhomeontheschoolbus.学生推论出两人在讨论接送子女的问题,马上可以得出答案pickup。既区别了四个词组的意思,又掌握了该词组的使用环境,从而提高了学生活用语言的能力。
2试卷继承与创新相容
形式创新,思路活泼,这是2014年绍兴市英语中考试卷的亮点之二。
2014年绍兴市中考英语试卷书面表达一改以往文字提示的形式,采用图表和中文相结合的模式,让人不由眼前一亮。具体说来,今年的书面表达具有以下特点:
2.1贴近考生生活.体现语用实际
今年书面表达形式是调查报告,在话题的选择、题材的安排等方面都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与身心特点,体现了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根据表格提供内容以及适当提示写一份关于课外英语学习现状的汇报短文。这是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体现写作的实用性,这也让写作教学有了更为实际的依托。
今年书面表达的选题立足于九年级第一单元“Howdoyoustudyforatest?”又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发表自身看法和给出相应建议,从而降低了一定的难度。一方面让成绩中下的学生能有话可说,有句可写。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另一方面,中考的书面表达与浙江省高考接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虽然题目给出一定的提示,但这不仅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还要思路开阔,敢于发挥写作的主动性,给成绩优异的学生又留足了发挥的空间。
3智育与德育并存
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指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可见,良好的思想品质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英语教师同样需要不断寻找、发现、挖掘身边的素材、将德育内化、活化、优化。
今年完形填空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突出词汇语境化。实词中又偏重对名词和动词的考查,同时也兼顾对形容词、代词以及其它词类的考查。试题以情景意义选择为主,纯语法性选择近年已趋近于零。
同时又渗透了思想教育,是测试与生活和谐统一的体现,选用的材料极具人文性。本来就心情低落的作者,在超市购物时又遇到付款排队的堵心事。收银员的微笑让他豁然开朗。学生在做题的同时不禁在思考同样的问题“Asmilecanchangealotofthings.Let’slearntosmile.”
3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启示
今年的中考和往年一样,都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命题贴近生活实际,注重应用,注重语境,突出语篇,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品质,并将人文精神融入试卷。针对考生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今后的英语教学主要是教与学的方法都必须有所改进,与时俱进。
3.1注重基础,加强训练,培养能力
从初一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听、说、读、写的习惯,再把习惯变成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不同的阶段进行有所侧重的训练。全面发展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侧重基础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努力培养和巩固英语学习兴趣,特别要注意起始阶段的兴趣及兴趣的保持,最大限度地控制两级分化。使英语课堂教学从认知型转向能力型。
3.2加强听力教学,培养听力技能
3.3循序渐进,加强写作技巧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按照“句――段――篇”的训练程序,由易到难,通过采用听写、汉译英、课文仿写、看图写话、材料作文等不同方式,训练学生的写作。同时多强调篇章结构和语言流畅性的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不必过于局限在语法点上,还应引导学生:(1)熟悉背诵一定量的范句、范文,要有一个系统的安排。(2)加强学习态度的教育,杜绝作文出现空白卷。(3)加强对单词的识记和课文背诵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使学生愿学、乐学。
3.4强化开放性阅读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实践和积累,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英语这个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准确理解别人、表达自己,提高英语语言素养。
现在,根据前期的投票情况,简单总结一下。
从投票人数来说,很让我意外的是,前后参与这个投票的大概有1000多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到1000的时候校内开始重新计数了……),证明大家还是比较关心这个话题。至少,在开学之初是比较关心的。
接下来选的较多的选项是关心就业问题和为新学期做打算,总结上个学期票数稍微少一点点。这充分说明大家理性思考问题的一个方面,也说明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迫切性。不管面临毕业的四年级学生还是刚刚踏入大学的一年级学生,都对自己的前途非常关心。大学毕业以后做什么?这个问题牵动了无数学生和家长的心。也是我们应当重点在教育中解决的一个问题。大学毕业等于失业的观念不能普及下去,我们还是应当切实的为孩子们做点什么,不管是观念上的转变也好,找工作中的技巧也好。
做寒假实践报告的人跟总结上学期的人一样多,说明大家还是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寒假作业”。由其是今年的“命题作文”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