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自考《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一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考点】公共关系人员培养的途径答案:B
解析:B选项:函授教育是目前较为盛行的应急办法。A选项:公共关系培训班的主要目标是掌握各科业务技能,培训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员。C选项:大专培训班比较适合我国现阶段的状况,有利于快出人才、早出人才。D选项:见习培训是公共关系人员培养的途径之一。综上可知,本题选择B。
2、【考点】媒介的含义答案:D
C选项:需要是人对客观现实的需求的主观反映。D选项: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过程得以实现的中介,是承载、复制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故本题选择D。
3、【考点】与组织形象有关的信息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识记内容,产品形象是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在产品形象的各种因素中,产品质量是影响组织形象的关键因素。所以选C。
4、【考点】小型展览会和袖珍展览答案:C
解析:C选项:展览会最正规、最庄重的形式是博览会。A选项:中型展览会,如各行业、各省区的展览会。B选项:小型展览会一般由企业自办,如各企业、公司独家举办的展览会。D选项:宣传展览会的目的是为了宣传某种思想、观点或某一成果,或揭露某种骗局。
5、【考点】策划可借鉴的公共关系活动模式答案:D
6、【考点】声誉恢复—事后管理答案:D
解析:A选项:班尼特的形象修复理论超出了企业辩护理论这种狭隘的人际传播范围,将危机传播的领域扩展到更大的空间。
B选项:斯蒂文·芬克把危机过程划分为危机潜在期、危机突发期、危机蔓延期、危机恢复期四个阶段。C选项:托马斯·伯克兰提出了焦点事件理论,伯克兰所指的焦点事件具有两
种主要类型:一种是“常规性”的焦点事件,另一种是“新型焦点事件”。D选项:迈克尔·里杰斯特曾说:“危机经常成为组织的一个转折点。”故本题选择D。
7、【考点】非语言传播的类别答案:C
解析:卢斯契和基斯将非语言传播方式分为三大类:
(1)标记语言(即用手势、代号等代替文字语言的特殊标记系统)(2)行动语言(3)物体语言了解: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1)印刷媒介:报纸与杂志(2)电子媒介:广播与电视(3)因特网
8、【考点】突发性答案:A
解析:突发性是公共关系危机最为明显的特征。
不确定性:公共关系危机其决策本质上是一种不确定性决策。
'连锁'破坏性:公共关系危机会产生一种“连锁”破坏性,它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过程。
9、【考点】开展社会沟通,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答案:A
解析:公共关系的功能包括: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沟通协调、提供服务。协调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根本功能。提供服务:公共关系工作的管理地位和日常业务都具有明显的服务性质。辅助决策:公共关系部门在组织管理中起着“参谋”的作用。传播推广: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要方式,也是其关键环节。综上可知,本题选择A。
10、【考点】艾维·李时期—公共关系职业化答案:A
解析:
11、【考点】公共关系部门在组织中的性质和地位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公共关系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从管理作用看,公共关系部门在组织总体中扮演一种“边缘”、“中介”的角色。即处于决策部门与其他专业职能部门之间、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担负着建立联系、沟通信息、咨询建议、策划组织、协调行动、辅助服务等责任。这可以从内部管理和外部经营两个方面来看。
13、【考点】产品定位的客观依据答案:C
14、【考点】组织的标识形象答案:D
15、【考点】撰写新闻资料或新闻稿答案:C
解析:新闻稿的结构并不难以掌握,无论哪一种结构,都有导语和新闻事实这两部分内容;导语是整篇新闻的灵魂,其中包含最新、最重要的内容,是抓住读者注意力的精华所在。A选项为误导项,BD为干扰项,本题选择C。
16、【考点】新闻发布会简介答案:B
解析:新闻发布会是一种两级传播方式:发布会(消息源)——记者(大众媒介)——公众。
17、【主考点】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
【副考点】艾维·李时期—公共关系职业化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共关系职业化和学科化的产生地:美国。
以艾维·李为代表的公共关系职业化时期和爱德华·伯尼斯为代表的公共关系学科化时期都是源于美国,而且在该部分知识点中并没有提到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
18、【考点】公共关系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答案:D
解析:选项A:沟通意识——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意识。选项B:创新意识——塑造组织良好形象是一个创新过程。选项C:互惠意识——公共关系的功利意识。选项D:形象意识——形象意识是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公共关系思想中,最重要的是珍惜信誉、重视形象的思想。故本题选择D。
19、【考点】班尼特的战略分析理论(形象修复理论)答案:C
20、【考点】两级传播模式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流行传播理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余年内,对大众传播的威力,流行着“魔弹说”或“皮下注射说”。所以选A。
二、多选题(共10题,共20分)
21、【考点】舆论的结构答案:ABCDE
解析:舆论主体的特点:(1)有共同话题。(2)参与议论过程。(3)自发性与松散性。(4)有一定的层序性。
22、【考点】印刷媒介阶段答案:ABCDE
解析:较之手抄媒介,印刷媒介可大规模地复制和传递信息,使得传播成本大大降低,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范围也不可与过去同日而语,其信息容量也成倍增加,保存信息更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印刷媒介对受众的意义是明显的,他们可直接对信息的传播进行有效控制和选择,极大地增强了受众在信息传递链中的自主性。
23、【主考点】组织—公共关系的主体
【副考点1】公众—公共关系的对象
【副考点2】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答案:ADE
解析:组织、公众、传播是公共关系学中三个最基本的概念。组织:公共关系的主体;
公众:公共关系的对象;
传播:公共关系的过程和方式。所以选ADE。
25、【考点】共同性
答案:ABCDE
解析:公众的共同性,就是指相互之间的某种共同点,比如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需求、共同的目的、共同的问题、共同的意向、共同的兴趣、共同的背景等。助记关键词:利益、需求、目的、问题、意向、兴趣、背景。综上可知,本题全选。
拓展:
27、【考点】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答案:CDE
解析:内部公众成员,即组织内部的成员群体,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辅助人员以及股东公众等。
外部公众即组织的外部沟通对象群体,如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综上可知,本题选择CDE。
28、【考点】组织的产品形象答案:ABCDE
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产品形象的基本要素包括质量、性能、款式、包装、品牌、商标等。故本题选择ABCDE。组织的产品形象即公众对组织的产品所形成的认知和评价。
29、【主考点】霍夫兰的说服模式
【副考点1】说服者的条件
【副考点2】信息本身的说服力答案:CDE
解析: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
(1)说服者的条件——C选项
(2)信息本身的说服力——D选项
(3)问题的排列技巧——E选项
助记关键词:“说服者、说服力、技巧”AB选项为干扰项,本题选择CDE。
30、【考点】客观因素答案:CDE
解析: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3)对象的组合。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1)需要和动机;(2)兴趣;(3)性格;(4)气质;(5)经验知识。综上可知,本题选择CDE。
三、文字题(共8题,共50分)
31、【考点】产品定位的客观依据
答案:(1)关于产品的调查研究;(2)关于消费者的调查研究;(3)关于市场情况的调查研究;(4)关于竞争对手的调查研究;(5)关于传播媒体的调查研究;(6)关于流通领域情况的调查研究。
32、【主考点】组织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协调与平衡
【副考点1】总体形象与特定形象的协调与平衡
【副考点2】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协调与平衡
答案:(1)组织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协调与平衡;(2)总体形象与特定形象的协调与平衡;(3)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协调与平衡。
33、【主考点】公共关系危机的特征
【副考点1】突发性
【副考点2】不确定性答案:(1)突发性;
(2)不确定性;
(4)“连锁”破坏性;(5)“溢出效应”。
34、【主考点】利益性原则
【副考点1】客观性原则
【副考点2】系统性原则
答案:(1)利益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5)灵活性原则。
35、【主考点】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副考点1】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副考点2】协助拟订和选择决策方案
答案:(1)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2)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3)协助拟订和选择决策方案(4)评价决策效果
36、【考点】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
答案:(1)从众与模仿;(2)求新欲望;(3)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4)追随流行有个别差异。
37、【主考点】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选择传播媒介
【副考点1】根据特性及影响力选择传播媒介
【副考点2】根据信息的特点选择传播媒介
答案:(1)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选择传播媒介;(2)根据特性及影响力选择传播媒介;(3)根据信息的特点选择传播媒介;(4)根据竞争对手的媒介运用状况选择传播媒体;(5)根据讲求经济效益的原则选择传播媒介。
38、【主考点】公共关系策划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副考点1】公共关系策划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任务
【副考点2】公共关系策划是塑造组织形象的关键
答案:(1)公共关系策划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2)公共关系策划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任务。①公共关系策划是企业高层经营管理者的首要任务。②公共关系策划是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依据。(3)公共关系策划是塑造组织形象的关键。(4)公共关系策划是公共关系活动成功的保证。
四、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40、(1)【考点】公共关系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
答案:1.为了不使东京回伦敦的乘客耽误行程,英国航空公司公关人员与这些乘客沟通并帮助乘客换乘其他公司的飞机,体现了英航公司公关人员具备服务意识、沟通意识;2.英国航空公司公关人员的努力使英航公司在顾客心目中拥有了用金钱也难以买到的良好形象,体现了英航公司公关人员具备形象意识、长远意识。
(2)【考点】公共关系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
答案:(1)还应具备互惠意识、创新意识。(2)互惠意识是公共关系的功利意识。一个处在竞争社会中的组织,需要有一种竞争态势,但这种竞争不应是“你死我活”或“大鱼吃小鱼”,而应是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展,共同前进。(3)塑造组织良好形象是一个创新过程。组织的良好形象一旦塑造起来,就需要相对稳定。但相对稳定并不等于一成不变,它应是一种积极的稳定,即在稳定中孕育发展,包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