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
新闻学的学科结构(学什么?)
1、理论新闻学:研究新闻的本质特征和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关系以及新闻事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功能和特点,它的工作原则、方法和一般规律。
2、历史新闻学:研究中外新闻出版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以及中外新闻界名人史,通过研究新闻传播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揭示新闻现象的本质和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
新闻边缘交叉学科:新闻社会学、新闻美学、新闻伦理学、新闻法学、新闻心理学、新闻管理学、新闻哲学、新闻经济学、新闻语言学、新闻统计学等,有的属于理论新闻学有的属于应用新闻学。
新闻学研究的方法(怎样学?)
1、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3、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A、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世界与我国)
B、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无产阶级新闻学)
C、吸收与扬弃的关系(西方新闻新闻学)
4、注意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
二、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1、集权主义理论
16、17世纪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新闻思想,这一理论认为,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拥有绝对统治权,可以批准或限制报刊出版,对报刊进行审查;严禁报刊批评政府。
集权主义理论来自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和英国哲学家霍布士等人的思想和学说。他们认为,政治权力只有控制在少数有智慧有经验的优秀人物手中,才能对国家实行强有力的合法统治,国家权力是至高无上的,绝对的。
2、自由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中产生的。
1644年,由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弥尔顿首先提出的。后来得到发展。
这一理论认为: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是其基本原则;反对政府对报刊的控制或操纵,支持报刊批评政府。
局限——自由的泛滥,媒介的自由损害了公众和社会的自由。
3、社会责任理论
1943年,罗伯特·哈钦斯邀请众多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教授组成新闻自由委员会,1946年,该委员会完成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被正式提出。
社会责任理论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进行了补充和修正:
(1)否认了绝对自由的存在,强调自由是伴随着义务和责任的;
(2)报刊自由应该兼顾报刊拥有者、公众和社会利益。公众的自由高于媒介的自由。
(3)提出“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两个概念。
(4)主张政府对媒介进行干预和管理。
4、批判学派和民主参与理论
20世纪60年代前后,法国和英国等西欧国家出现批评学派,在政治思想上赞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法西斯主义、苏联模式、现代资本主义制度都进行了犀利的批判。他们反对新闻媒介的集中垄断和政府控制,主张受众和社会团体民主参与、共同享有使用新闻媒介的权利。
5、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关系的理论——发展传播学
二战结束后,西方的一些政治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研究者,开始研究新兴独立国家如何借鉴西方传播模式和技术,建立本国的传播系统。他们提出了一整套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的大众传播模式,奠定了发展传播学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利益,抵制发达国家借助新闻传播推行的思想渗透和文化侵略,提出既适合本国国情又吸收国外经验的新闻传播理论,强调新闻媒介要为国家利益服务;媒介的自由应以有利于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为前提;政府有权对媒体活动进行检查和管制等。这一理论适应了当今世界格局中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实际情况。
三、中国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曲折发展
20世纪40年代-50年代中期:发展高峰,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产生和发展: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50年代后期-70年代后期:严重挫折(反右斗争扩大化、大跃进、文革)
70年代后期-现在:发展和繁荣
第一章:新闻
第一节:新闻的起源
一、新闻起源于人类生产劳动实践中产生的信息交往
最早的新闻现象:原始社会的信息传播
新闻事业的雏形:手抄新闻的产生
二、早期的传播手段:
1、口头传播
2、信号传播
3、符号传播
4、文字传播
三、几种传播类型:
1、内向传播(自我传播):人的自我信息活动以及由感性到理性的意识和思维活动
2、人际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
3、组织传播: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
4、大众传播:印刷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
第二节:新闻的特性
一、新闻与信息
(一)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及其表述,对接受者来说,它是预先未知的事理,具有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的功能。
(二)信息的特点
1、共享性:由于共享性使信息得以传播。
2、扩缩性:信息是可以无限开掘和压缩的。
3、组合性: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有机组合可以产生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