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义:该空和上下文形成一种解释说明的关系。
如何判定:
一、有标志词:根据判断标志确定上下文的特殊词语、标点和句义,找到材料中的暗示点。
1、同义替换词:类似于、无异于、举例来说;
2、指示代词:这、这样、这些、那;
3、总结词:可见、正是;
4、标点符号:冒号、破折号。
二、无标志词:根据理解句义或段意,找呼应点的互解词压缩概括整理。
下面,大家通过几道例题来训练一下:
例1、心理弹性”的动力可能来自大脑激素反应、基因以及行为方式的共同作用,以保证―种情绪上的____状态。它不仅帮助我们在人生变故、创伤面前不至于崩溃,也让我们在好的经验上不至于沉溺,比如享受美餐、赢得球赛、受到表扬,都不会持续太久,这可能因为人是天生的____动物,在愉快的经验中沉浸太久,会____识别新危险的能力。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项是:
A.平衡忧患钝化B.应激危险弱化
C.积极健忘异化D.稳定懒散退化
【答案】A。解析:第一空,由“它不仅帮助我们在人生变故、创伤面前不至于崩溃,也让我们在好的经验上不至于沉溺”可知,“心理弹性”使得快乐与悲伤情绪都不会持续太久,情绪维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平衡”“稳定”符合此意,排除B、C。第二空,对应后文“识别新危险的能力”,“忧患”符合句意。第三空填“钝化”也与“能力”搭配恰当。故本题选A。
例2、资源为国家所有,资源开发不应成为暴利行业,可以大幅提高修复基金,生态补偿基金额度,作为___,让有能力、有资质、负责任的企业成为开发主体,使其成为未来矿产开发的方向。与此同时、建立矿山生态终身追责机制、严厉打击私挖滥采,让____者得不偿失,这样才能保障矿山资源的有序开发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门槛杀鸡取卵B.标杆寅吃卯粮
C.壁垒唯利是图D.标准暴殄天物
【答案】A。解析:第二空,由“严厉打击私挖滥采”“保障矿山资源的有序开发”可知,句中表达的是保障矿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杀鸡取卵”“寅吃卯粮”均是忽视长远利益、急功近利的做法,填入符合句意,排除C、D。第一空,“大幅提高……额度……让有能力、有资质、负责任的企业成为开发主体”,显然是要在开发主体的准入制度上下功夫,而“标杆”指学习的榜样,与此不符,排除B。“门槛”准确地表达了这层含义。故本题选A。
例3、怀特海说:科学研究的概率是999个想法会没有任何结果,可是,第1000个想法也许会改变世界。可见,好想法的产生不是______的。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随心所欲
B.轻而易举
C.一蹶而就
D.信手拈来
1、下里巴人
【错误用法】容易误解为地位低下的人。
【解析】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中性词,常与“阳春白雪”相对。
【正确示例】毛主席号召革命文艺工作者要处理好普及和提高的关系,不能只搞“阳春白雪”,不搞“下里巴人”。
2、蔚然成风
【错误用法】用来形容不好的事情。
【解析】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含褒义。
【正确示例】五讲四美在我们周围蔚然成风。
3、以己度人
【错误用法】跟“推己及人”的感情色彩混淆。
【解析】拿自己的心思来衡量或揣度别人。含贬义。
【正确示例】判断一个人的是非功过要实事求是,以己度人是不对的。
4、危言危行
【错误用法】把“危”理解成“危险”。
【解析】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含褒义。
【正确示例】中国人眼中容得下小聪明,却容不下大智慧,容得下阿谀奉承,却容不下危言危行。
5、文不加点
【错误用法】把“点”理解成“标点”。
【正确示例】想要能够文不加点,下笔有神,除了天资之外,还必须不断地勤练。
6、不经之谈
【错误用法】不经意说的话。
【解析】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不经,不合道理。含贬义,形容言论无根据。
【正确示例】现在有些书店有看手相的书,里面大都是些不经之谈。
7、形形色色
【错误用法】在实际运用中忽视掉贬义色彩。
【解析】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现多含贬义。
【正确示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8、无所不至
【错误用法】误认为中性词。
【解析】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指没有不干的坏事。含贬义。
【正确示例】有些人为了金钱名利,可谓是绞尽脑汁,无所不至。
9、登堂入室
【错误用法】某人特别不客气。
【解析】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地步。也作“升堂入室”,含褒义。
【正确示例】王小刚步入这门学科的研究领域还远未登堂入室。
10、炙手可热
【错误用法】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
【解析】手一接近就感到热。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含贬义。
【正确示例】炙手可热握大权,侍郎充犬吠篱边。
阅读片段阅读题题干,要做到理解作者观点和核心,不要掺杂主观判断,而应根据文段理解观点,忠于原文。
一、何什么是忠于原文
一切判断依据出自原文,理由充分则为忠于原文。忠于原文的意思并非是指只能是文段中原本的信息,通过同义转述和适度推论的选项都是忠于原文的信息,只是不能无中生有而已。
二、怎样忠于原文
忠于原文在做法上体现为选择的优先性。
当题干只有现象描述,具体表现为说明的表达方式时,原文中并没有作者针对问题的分析,在选择上针对原因或者影响进行分析,甚至是进行对策的推导,都是毫无根据,并且不忠于原文的。
当题干已经存在对策分析的内容,涉及到了做法的影响和优劣时,可见作者针对问题或是现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主旨也就显而易见是提出的对策了,分析的目的也仅仅只是为了证明对策的合理性,所以此时的选择要偏向对策。
不管是推,还是不推,都应该体现文段重点,并且保证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讨论对策的优先性才有意义,才可能作为正确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