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逐步消灭狂犬病,保障公民人身安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预防控制狂犬病,以预防为主,实行犬只综合管理。??对任何犬只都必须进行登记、免疫、检测。
??第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预防控制狂犬病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本条例由卫生厅会同公安、工商、畜牧行政部门,按各自的分工,负责实施和监督执行。
??第四条?四川省境内的城乡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守本条例,并对违反者有权制止、报告。
第二章?犬只管理
??第五条?城市(城镇)、近郊区、工矿区、游览区、港口、码头、车站和机场为犬只限养区。??发生人、畜狂犬病的城市街道、农村居民点及其附近一至三公里范围内,自发生疫情三年内为狂犬病疫点。疫点所在的县(市、区),自发生疫情三年内为狂犬病疫区。与疫区毗邻的非疫区街道、农村,自发生疫情三年内为狂犬病防护带。
??第六条?疫点禁止养犬。??农村的疫区、狂犬病防护带养犬,须经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批准;限养区为除警卫犬、军犬、科研犬、观赏犬、演艺犬外,一律禁止饲养其它犬只。限养区饲养的犬只,须经当地县(市、区)公安机关批准。经批准养犬的,由批准机关发给准养证书。??观赏犬的具体种类由省畜牧行政部门会同省公安机关确定、公布。
??第七条?饲养犬只,犬主必须带犬到当地畜禽防疫机构进行犬只登记、免疫,领取和拴挂犬只免疫标志,并按规定带其到当地畜禽防疫机构进行定期检测。??兽用狂犬病疫苗由国家批准定点生产,畜禽防疫检疫单位统一经营。禁止其他单位和个人生产、经销。
??第八条?犬只管理、免疫和检测,按规定收取费用。
??第九条?犬只必须拴养或圈养。拴养犬只的绳链不得超过三米。除司法机关因侦查需要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带犬进入公共场所。在限养区除观赏犬外不得携带犬只进行户外活动。??疫区犬只不准携、运出疫区。
??第十条?凡未经审批、免疫、检测的犬只禁止交易。非观赏犬严禁在城市的犬只交易市场交易。
??第十一条?出售犬只、犬皮、犬肉的,必须出示家犬免疫、检疫证明。??犬只自然死记或被捕杀的,养犬单位或个人必须向原发证单位退还家犬免疫证明。
第三章?疫情处理
??第十二条?发现人或犬只,其它动物患狂犬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或卫生防疫、畜禽防疫检疫单位报告。
??第十三条?发现狂犬病疫情后,当地人民政府应建立狂犬病预防控制指挥机构,按本条例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确定疫点和疫区,组织各方面力量迅速捕杀疫点的全部犬只和患狂犬病的其它动物,并将疫情及时通报给毗邻地区。??同疫区毗邻的县级人民政府应按本条例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确定防护带,与疫区密切配合,组织有关部门采取联防措施,避免狂犬病传入。
??第十四条?狂犬、疑似狂犬病的犬只以及患狂犬病的其它动物被捕杀或自然死亡的,其尸体必须全部火化,严禁剥皮、食用、出售。
??第十五条?被狂犬或疑似患狂犬病的其它动物咬伤的人,应当到医疗防疫单位立即诊治,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因狂犬病死亡的人,必须强行火化。??人用狂犬病疫苗由国家批准定点生产,卫生防疫单位统一经营,保障供应;禁止其它单位和个人擅自生产、经销。
??第十六条?做好狂犬病患者的隔离、监护工作,避免其抓伤或咬伤他人传播狂犬病。
第四章?奖励和处罚
??第十七条?对认真执行本条例,在预防控制狂犬病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或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由县级人民政府给予表扬或奖励。??凡连续三年经省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狂犬病标准的县(市、区),由省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对未按本条例认真开展预防控制狂犬病工作的县(市、区)等单位,应予批评教育,并责令其限期完成任务。
??第十九条?当事人对行政机关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条?省人民政府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二十一条?民族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根据本条例的原则和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自治州、自治县预防控制狂犬病的办法,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二条?本条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由省卫生厅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