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出自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的著作《管理实践》,目标管理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彼得·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之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部门以及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相应考核、评价和奖惩。
目标管理究其含义就是让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相比较而言,目标管理与传统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共同要素:明确目标,参与决策,规定期限,反馈绩效。具体方法上是泰勒科学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它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有鲜明的特点,可概括为:
1、重视人的因素,下级参与决策
2、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即明确的目标
目标管理通过专门设计的过程,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转换为各单位,各员工的分目标。从组织目标到经营单位目标,再到部门目标,最后到个人目标。在目标分解过程中,权责利三者已经明确,而且相互对称。这些目标方向一致,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明确的目标要比只要求人们尽力去做有更高的业绩,而且高水平的业绩是和高的目标相联系的,且目标技能的改善会继续提高生产率。只有每个人员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整个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
3、重视成果,评价绩效
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奖评的依据,成为评价管理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志。至于完成目标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法,上级并不过多干预。要努力吸引下属人员对照预先设立的目标来评价业绩,积极参加评价过程,用这种鼓励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的方法,鞭策员工对工作的投入,并创造一种激励的环境。所以,在目标管理制度下,监督的成分很少,而控制目标实现的能力却很强。
【试题练习】(多选)目标管理是一种重要的推进计划的流程与方法,目标管理具有的特点有:
A.目标需要层层分解整合,形成相互联系的目标体系。
C.目标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下级只需要服从安排
D.以员工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为中心,允许其自我安排工作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