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吃瓜”时代,媒体如何做好新闻事实核查?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导方式,新闻信息的广泛性、复杂性和多元性,均加速了“后真相”时代的到来。传统新闻媒体的地位受到冲击,新闻媒体行业呈现传播群落化特征,事实核查虽然发挥着不可替代性,但单纯依赖其作用并无法改变大的格局,而是需要以新闻媒体主体出发,在新闻生产中谨慎查验事实与寻求真相,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和变革,在全新的媒体形态下塑造新闻形象,为不同群体呈现真实的新闻信息,弥合新闻行业发展分歧,形成广泛发展共识。

一、后真相时代的主要特征

1.权威性与影响力的倒置

传统新闻行业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其权威性与影响力急剧下降。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报告,2020年美国民众对于主流媒体的信任度仅为18%,使主流媒体所秉承的全面、准确、公平优势逐步丧失。而放眼全球其他国家,主流媒体的权威性与影响力也在显著下降,大部分国家的主流媒体信任度低于50%。事实上,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下降的同时,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却显著增加。根源在于,一方面社交媒体具有“注意力经济”特征,能够利用新媒体技术中的算法,持续推送适应受众偏好的信息,大幅增加用户黏性和流量;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媒体的筛选机制,提升用户在新闻传播中的互动性和选择性,强化了用户对特定社交媒体的信任。

2.新闻媒体客观性的破产

自早期的新闻媒体发展中,便强调遵循客观的世界观。而到二十世纪晚期,新闻媒体的客观性受到诸多质疑,舒德森在研究中认为:“事实已经不再是世界本身的呈现,而是对世界共识的表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以往所强调的世界共识也逐步被打破,社会对于客观性的信奉也随之瓦解,尤其在后真相时代背景下,真相与立场之间的已经失去基本的平衡。因此,如今诸多的新闻行为已经不再取决于客观事实,而是基于人们内心的情感和立场,使理性分析与数据判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被忽视。

二、后真相视角下新闻事实核查面临的挑战

1.传播主体多元化诱发的挑战

2.追求时效与信任异化并存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媒体行业面临着极大的生存挑战,在新闻信息生产的过程中,既需要保证信息的权威性,又要追求信息的曝光度,加之复杂信息对行业的干扰,使部分专业媒体面临两难的境地,并且受众面对海量的信息,无形之中增加了信息甄别的难度,难以对每一条信息都进行核实,因此给假新闻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对于公共媒体而言,其承担着政治宣传、公共利益、市场主体的三重角色,进一步加剧了新闻事实核查的难度,极易出现失衡的问题。另外,广大网民对于虚假信息更保持着刻板印象,导致其产生信任异化,这也使公共媒体的公信力被削弱。比如,一幅拍摄于山东某小区的雪景图,被不同的媒体平台转载报道,并逐步衍化出“大连版”“武汉版”,甚至在疫情期间,武汉红十字会面临的舆论风波,均是少数媒体罔顾事实的结果,使公共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严重影响。这些信任异化所产生的后果,进一步使受众放弃了理性对话。

三、后真相视角下新闻事实

核查的发展策略

1.重塑新闻媒体的客观性

2.加强新闻媒介伦理的重构

在新媒体时代下,大数据成为媒介发展的新利器,借助大数据的科学算法,推动着新闻分发模式的进步,使新闻信息能够实现精准的服务。但在进步的同时也需要注意,算法本身只在于推动服务的创新,侧重于吸引更大的产品流量,而对媒介环境的净化功能较为有限。另外,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新闻在技术上快速变革,使新闻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化、个性化,便无法避免同质化新闻的分发问题,导致新闻价值在传播过程中逐步缺失。此外,自媒体环境之下,虽然新闻媒介也在大力契合媒体技术的发展,依赖于算法优势向用户推送新闻信息,以实现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但这也导致新闻信息传播的“公”与“私”之间的界限模糊,在重视个体需求的同时也使公共性有所迷失。因此,在媒介伦理的重构之中,应当与媒体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将算法中缺失的人文关怀重新回归,彰显新闻媒体的社会价值,以促进社会和谐为根本导向,利用好传统新闻的人文优势,与技术算法间的刚性思维相融合,重构客观的媒介伦理,即利用媒体算法建立筛选数据库,剔除旧闻、低质新闻,不断提升新闻媒介的质量和水平,保证真实性、品质化的新闻服务。

3.建构新闻事实核查的机制

——本文摘自《新闻前哨》2022年第4期(下)

热文回顾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一年超30个过亿话题,

80后“老”编辑如何玩转新媒体

做有温度的时代记录者!基层融媒如何打造短视频品牌

学会“跑”在新闻前面: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报道的议程设置

去年34个热搜话题阅读量过亿!来看钱江晚报微博运营的三大“流量密码”

“元宇宙”,会将新闻业导向何处?

全网刷屏,阅读过亿!

《我们的天才儿子》引爆全网带来的思考

出圈传播,打造爆款!

媒体融合让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破局”式呈现

元宇宙,媒体融合的3.0时代:

虚实结合,万物互联,无边无际

别放过它!细节!陈丽媛总结夺得中国新闻奖、浙江新闻奖的最深感触!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我在天目新闻做科技报道

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的网络传播现象与应对策略

我们常说的新闻稿的“节奏”,到底是什么?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我怎样在前方报道东京奥运会

《四名领诵员是如何被选上的?其中一名是嘉兴人》,这条二次传播稿缘何成为爆款

走出“流量陷阱”,浙报集团天目新闻客户端竖视频变现对策

数字化能力跃升,让新文化报道“翩若惊鸿”!

会议报道绝对是富矿,融媒体时代你更应当让它出圈出彩!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来看看!她打理的《小时人物》,怎样在人山人海里找到那个TA

我和党媒的情缘|荣获中国新闻奖的这位卫视女记者有个心得:思想向上,心沉基层!

一场评选活动为啥能摘得浙江新闻奖?除了坚持16年?

新媒体作品,如何冲击好新闻奖?专家总结:要抓住这五个关键词!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如今的报社时政记者,都需要配备怎样的武器库?

以《央视新闻》记者王冰冰为例,看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网红记者”的打造

THE END
1.分享新华社整理总结:新闻报道的常见差错及处理处理这类稿件时,编辑一定要认真分析调查的权威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不能采用抽样面过小的调查结论,也不能用局部区域的调查结论去推算全国的情况。有的新闻单位还规定,在引用社会调查结论时,来源应该是国家认可的权威调查机构(如国家统计局),而不能是社会上的一些民间调查公司,更不得使用网络的调查(有人曾发现在2005...https://ibi.cuc.edu.cn/2019/0319/c4118a120156/pagem.htm
2.背诵即得分的「新闻舆论」专题考出这个范围算我输关于舆论和舆情的定义实在是太多了,感觉哪个都好有道理的样子,但是这里我们就简单粗暴用陈力丹老师的定义吧,肯定是相对具有权威性的,陈力丹认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以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78547179061404
1.乐企业新闻发布会,你组织对了吗?——吕大鹏新书《企业新闻...1.传播方式的复合性/ 2.信息交流的双向性/ 3.娱乐性/ (三)让世界知道你的努力/ 六、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 (一)对事件进行有效引导/ (二)主动发声,闭环管理/ 1.反应快速、发声及时/ 2.发言人权威亲和/ 3.指定独家的新闻发布媒体/ 4.新闻发布会的连续性/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400104
2.新闻传播学论文(精选12篇)在人类信息传播的发展历程中,新闻传播以权威性、时效性、真实性以及社会舆论的引导性始终占据着传媒的高地。新闻传播的载体和途径从广义上分有两种方式,传统媒体和微媒体传播。传统媒体是相对于近几年兴起的互联网媒体而言的,即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的文艺样式(包括报刊、报纸、广播、电...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xinwenchuanbo/656808.html
3.提升主题报道影响力彰显主流媒体权威性媒体提升主题报道影响力 彰显主流媒体权威性 组织精兵强将 打造“重点工程” 湖北日报总编辑蔡华东 湖北日报总编辑蔡华东,被业界称为“报业奇才”。聊起主题报道,蔡总谦逊地说,“你们的主题策划和报道形式给了我们很多借鉴,通过学习包括内蒙古日报等很多兄弟媒体的经验,我们在自己的主题报道上也做了一些创新。”...https://inews.nmgnews.com.cn/system/2014/08/21/011521599_02.shtml
4.新闻报道的权威性与可信度:工作者的质量控制与伦理标准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对于一个健康的民主社会至关重要。工作者的质量控制和伦理标准在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将探讨工作者在新闻行业中的职责,以及他们如何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遵循伦理标准来保证新闻报道的权威性与可信度。 https://www.jianshu.com/p/473f7351bdad
5.那个说“张文宏有钱怎么了”的著名记者走了,曾撰写大量政法领域...法制日报社评论部秦平主任,是著名的政法评论家,1971年出生于北京,1994年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后,供职于《法制日报》至今。期间曾在中国政法大学进修法律专业。她出手的评论作品不计其数,撰写了十八大以来涉及政法改革的大量思想性、引领性、指导性文章。她撰写的政法评论文章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等奖项。 https://www.cqcb.com/headline/2020-06-19/2560132_pc.html
6.新闻与法论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国家机关的职权行为和职权文书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法律免除了媒体因引用权威新闻来源造成严重失实的责任。例如媒体报道监察部门对党政干部的处理决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假冒伪劣商品,司法机关正在进行的拘留、逮捕等,即使上述行为有差错,媒体也不应承担责任。 https://www.cnhubei.com/200510/ca910844.htm
7.新闻稿写作技巧大全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新闻稿,新闻稿必须具有时间性。新闻所要报道的信息必须是新近发生的,没有时间性的信息就仿佛是明日黄花,没有任何价值。那么新闻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闻稿写作技巧,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21108153355_2059447.html
8.上海媒体邀约:上海有哪些主要报纸?选择报纸的优势,如何邀请?《解放日报》创刊于1941年,是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以报道时政新闻为主,同时兼顾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内容。其权威性强,公信力高。 生活周刊 《生活周刊》主要报道与市民生活相关的内容,包括健康、时尚、美食、旅游等方面。该周刊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读者主要是家庭和个人。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42465139&efid=6IKL5r2t8JLujH7MLaYPJg
9.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期末考试1题库4、将作者的权威性与作品的权威性混同的表现有? A、一味引用权威作者的作品,不管其作品是否权威 B、不加引号,直接引用他人的原文 C、引用他人的观点,原则上需要全文改写加引注 D、断章取义,曲解权威人物的言论 参考答案:A 5、下列哪个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现行参考文献标注标准...https://blog.csdn.net/Internetnewman/article/details/110823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