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济源招教教宗知识点与练习(4月16日)

2020年济源招教教宗知识点与练习(4月16日)

华图教育|2020-04-1608:42

收藏

招教早班车普通心理学人格——社会

1、近日,来自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5省区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负责人在青海省西宁市签订协作备忘录,明确未来将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协作。

2、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3、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性格是在后天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有好坏之分,最能直接地反映出一个的道德风貌。性格的结构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态度特征。

4、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是先天形成的,主要受生理因素制约,具有稳定性。

5、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

①生理自我:即自我意识最原始的状态,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②社会自我:儿童在3岁以后,社会自我开始发展,到少年期基本成熟;

③心理自我:心理自我是在青少年初期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6、青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其中很显著的一种现象是反抗心理。

7、现代的气质学说将气质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8、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道德化了的自我。

9、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权威型、放纵型、民主型三类。

10、常见的社会知觉偏差:社会刻板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

每日一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A.婴儿期B.幼儿期

C.童年期D.少年期

2.“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的分别是()

A.个性的整体性和可塑性B.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C.个性的稳定性和独特性D.个性的社会性和独特性

3.王熙凤对“老祖宗”阿谀奉承,对“下人”心狠手辣,体现了她性格结构的()

A.完整性B.复杂性

C.稳定性D.可塑性

4.有的人诚实、正直、善良,有的人虚伪、狡猾、恶毒,有的人勤劳俭朴,有的人懒惰奢侈,这是什么方面的差异()

A.性格B.情绪

C.人格D.气质

5.学生积极参加班级后动,与同学团结友爱,对教师热爱尊敬,体现了性格的()特征。

A.态度B.意志

C.情绪D.理智

6.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的特点是()

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

7.某生精力旺盛,反应迅速,直率,开朗热情,但是缺乏耐力和自制力,而且急躁,该生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多血质

C.粘液质D.抑郁质

8.晓晓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易接受新事物,兴趣广泛,注意力容易集中。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B.胆汁质

9.“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体现的心理效应类型是()

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D.刻板印象

10.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

C.社会过滤效应D.最近效应

二、多项选择题

11.关于教育应当根据人气质差异因势利导的表述,正确的是()

A.胆汁质的人脾气暴躁,应当采取暗示性的教育,以防引起逆反心理

B.抑郁质的人比较敏感,教育者要引导其积极思想,防止其自卑心理

C.黏液质的人比较固执,教育者应重视其灵活度的训练

D.多血质的人,灵活多变,易于教育,但要防止他重蹈覆辙

12.人的气质类型的作用()

A.决定人的智力水平高低B.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C.影响人对环境的适应D.影响工作效率

13.人格具有的特征包括()

A.独特性B.稳定性

C.整合性D.功能性

14.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A.遗传因素B.社会文化因素

C.家庭环境因素D.早期童年经验

15.产生对人的错误的知觉的原因是()

A.首因效应B.刻板印象

C.近因效应D.光环效应

三、判断题

16.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一种性格特征;同一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17.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体现了性格的理智特征。()

18.性格是个体对现实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固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主要受后天因素的影响,因而没有好坏之分。()

19.与多血质类型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表现为强、不平衡。()

20.性格是一个人选择职业的唯一依据。()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成熟,社会自我在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

2.答案:C

解析:略。

3.答案:B

解析:面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反应,体现了性格的复杂性。与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道理一样。

4.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词汇是对性格的描述。

5.答案:A

解析:“积极”“团结友爱”“热爱尊重”都是对态度特征的描述。

6.答案:B

解析:对行为的调节属于意志特征,因此题干的描述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

7.答案:A

解析:“精力旺盛、直率”等词汇是对胆汁质气质类型人的描述。

8.答案:A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胆汁质气质类型人的特点。

9.答案:C

10.答案:B

解析:题干中“第一印象”表示本题答案为首因效应。

11.答案:BCD

解析:胆汁质的学生适宜用直截了当的方式进行教育。

12.答案:CD

解析:气质受先天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即先天因素占主要地位。气质较多地受神经系统类型的影响。个体发展的印象因素除了先天的气质以外还有后天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气质并不一定能决定什么,只是能影响一些事情。AB选项太绝对。

13.答案:ABCD

解析: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同一的心理品质。从上述人格的概念来看,人格具有多种本质特征,包括:(1)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2)稳定性。人格具有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人格;(3)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4)功能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应对方式,这是人格功能的表现。

14.答案:ABCD

解析: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因素。故选ABCD。

15.答案:ABCD

解析:以上四种知觉方式都是错误的社会知觉方式。

16.答案:正确

解析: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性格和气质是在统一的人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二者互相渗透,又彼此制约。一方面,气质是性格的基础,它能影响性格的形成表现方式及发展的速度和动态。另一方面,性格反过来又影响人的气质,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因此,具有不同的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具有同一种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养成不同的性格特征。同样的气质,可以表现为积极的性格,也可以表现为消极的性格。

17.答案:正确

解析: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

18.答案:错误

解析:性格有好坏之分,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19.答案:错误

解析:巴甫洛夫根据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的独特组合,把个体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四种。其中活泼型的神经活动过程为强、平衡而灵活。

20.答案:错误

解析:性格是影响人选择职业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

THE END
1.政治认知(精选十篇)其中,罗伯特·杰维斯的《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一书就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国际政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展开论述,作者试图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双方行为体均不希望发生冲突的场景下,在本来可以合作的条件下,为什么会发生冲突和争斗,由合作走向战争。而这个原因即是由于认知的局限,国家决策者会产生错误的知觉,...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3wwo40.html
2.引起知觉差异的主观因素有:【判断题】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超感知觉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观察者知觉的不准确性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但是这无法在心理学的实验中被重复。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多选题】影响认知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ba6494d1470949b78666413bf110ffbf.html
3.浙江心理试题及答案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选择性、知觉理解性、知觉整体性、知觉恒常性。 2.简述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8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这8种智力成分是: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https://www.ruiwen.com/shiti/1165981.html
4.2015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斯提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 16.托尔曼有关动机的观点是( )...https://yjbys.com/kaoyan/daan/222796.html
5.心理学统考312之普通心理学——知觉(3)作用:①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②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③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2、知觉整体性 (1)含义: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部分和各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2)影响因素:①刺激物的结构,包括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②个体的知识经验。 https://www.douban.com/note/802378821/
6.心理学笔记很多感觉剥夺的实验结果都表明,被试在实验期间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进行连续而清晰的思考,有的人产生幻觉,有的人变得神经质,有的人甚至恐怖起来,他们都感到时间过得特别长而难以忍受。有人对刚被释放出实验室的被试进行了心理测验,发现他们进行精细活动的能力、识别图形的知觉能力、连续集中注意的能力以及思维的能力均...https://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4527-page-5.html
7.人为差错预防范文9篇(全文)错,即错误,主要是指操作方法、安装位置、数据调整、机(零件)牌号发生错误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疏于业务学习,不熟悉和了解装备工作原理,知识概念存在错误等,其后果往往是造成设备不工作或严重损坏。 漏,即遗漏,主要包括未严格按照操作程序遗漏检查项目或忘记安装有关零部件等。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工作马虎、不细心,导...https://www.99xueshu.com/w/ikeyce6md08m.html
8.心理学试题及答案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http://mip.pincai.com/article/1392535.htm
9.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思维萌芽三个阶段。 心理现象的产生以能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刺激做出反应为标志,或者说以形成条件反射为标志,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 仅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植物或低等动物都有,但并不能说它们有心理现象。 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它们的心理...https://www.wenshubang.com/xuexijihua/450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