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命周期(精选5篇)

2、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life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

中小企业的命运往往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何摆脱“一棵树上吊死”的宿命

所谓产品生命周期,就是产品进入市场到最后被淘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产品创新阶段,市场成长阶段,市场成熟阶段和市场衰退阶段。

大型企业生产经营范围广阔,生产产品品种众多,某一产品市场衰退,还有其它产品维持,因此,个别产品处于衰退阶段,不足以对大企业产生致命的威胁。中小企业则不同,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小,产品单一,通常只经营少数几个品种的产品,这些产品的正常销售成为维持企业生存的基础。因此,这些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决定着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过程。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起伏,都与社会对某种商品的消费有关。当某种商品成为社会消费的时尚,生产该种商品的企业就会获得快速的发展,而当社会对该商品的需求消失的时候,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就遇到生存危机,开始大量死亡。

计划经济年代,国有中小企业生产是由国家计划安排,改革初期,“三资”企业凭借海外市场,引进生产各种新颖的洋货,而国内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则大量利用国有企业的技术,生产各种社会短缺产品。在当时特殊的年代,人们对市场经济了解甚少,没有人会感觉到产品将来有衰退的一天,总认为只要能够生产,就能够销售,似乎社会对该产品的需求能够永久持续。但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生产者不得不承认产品生命周期对他们经营的影响,原先各种畅销的商品逐渐开始被市场淘汰,许多中小企业由此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对逐渐下降的产品销路感到十分茫然,无法找出有效的手段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范围狭窄,产品单一,既使中小企业能发挥专业化生产、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途径,却又使企业过分依赖这几种产品的生产,把企业的命运建立在十分脆弱的基础上。

中小投资者为了维持企业生存,对所生产的产品通常采取三种不同的策略,一是由于企业没有看到产品生命行将终结,在产品即将衰退的时候,资金、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见识都不足以推动企业采取适当措施,延长产品的生命,而是坐等产品生命的终结,企业也因此走向衰亡。

第二类为精明的投资者,他们能够在产品出现衰退,没有生产价值的时候,及时退出生产经营。这类投资者经营领域多变,在不断的转换中,企业生产经营频繁地从一种产品转移到另一种产品。经常变换生产,虽然避开产品的生命周期,企业却往往缺乏相对稳定的主业。投资者在不同行业之间移动,一旦决策失误,就会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热衷投资短平快项目,这些项目由于投资少,见效快,为中小企业频繁转换生产提供了条件,企业只要能够及时进入和退出,投资通常能够获得较为丰厚的回报。但是,如果中小企业无法做到正确的进入和退出,那么,往往导致投资失败。

另一类中小企业与此不同,投资者集中力量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当旧产品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生产者为了延长企业的生存,通常开拓新市场,将产品销往其他地方,或者通过促销和发展新的产品特性,寻求产品新用途,开发新市场,企业的生命也因此获得延长。但是,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如果缺乏持续的创新,那么,中小企业固守一种产品的生产将是极其危险的。

模仿策略——应运而生的计谋

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靠模仿起家,也靠模仿生存。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在新产品新项目的选择上,反映出中国的特色。目前,大量中小企业都是利用相对落后的技术和工艺,生产容易模仿的各种技术要求较低的普通商品,也通过模仿实现产品的更新。许多中小企业就是采取这种策略,不知不觉中突破产品生命的界限,摆脱产品生命终结对企业生存的影响。部分中小企业在模仿过程能够逐渐更新产品品种,因而,企业也能够紧跟市场变化,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在旧产品生命周期终结后继续维持企业的生存。

在我国,中小企业这种策略之所以能够成功,得益于我国较为落后的产品流通销售体系。由于现代流通体系尚未建立,大企业必须依赖中间商在全国各地推销其产品,但为建立起产品销售体系,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高额的商品推销费用,增加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了商品销售价格。这样,中小企业就可以利用大企业所开拓的市场,凭借自己对局部市场销售渠道的了解,能够以较低的销售成本,弥补企业生产不具规模的缺陷,因此,其产品仍可以与大企业在局部市场展开竞争。这不失为节省费用,减少投资风险的有效办法。

我国各个经济领域都没有形成有市场绝对控制力的大型企业。国内大型和超大型的生产性企业,其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都不占绝对优势。它们的技术水平虽然高于中小企业,但其先进的程度并不足以把中小企业彻底击垮,加上体制上的弊端,使其规模经济的优势大打折扣。于是,我国新产品的开发,通常由某一有实力的大企业领导潮流,而中小企业则随后紧跟,参与市场竞争,大中小企业共同造势,推波助澜,迅速形成消费热潮,中小企业也能够从中获得部分的市场份额。中小企业的加入,虽然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但是,也正是中小企业的参加,又促进了市场繁荣,进一步刺激起社会的消费需求,因此,中小企业的模仿对新产品的普及和市场的开拓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大企业限于自身生产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限制,也乐于看到中小企业的模仿。而且,中小企业虽是大企业的竞争对手,但它们的目标市场毕竟存在一定的差别,大企业实际上也难以完全控制和排挤中小企业。

我国中小企业不仅模仿大企业的新产品,而且中小企业之间也相互进行大量模仿现象。乡镇企业能够在部分地区集结,就应该归功于农民的模仿。可以说,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能人的带动。领先者的示范和模仿者的跟随是中小企业形成集群的关键。所以,政府对企业成功的经验,都广泛加以宣传,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学习模仿。

许多学者对我国中小企业模仿导致的过度竞争颇有看法。在垄断程度较低的产业,新生产者进入容易,企业众多,一种新产品面世,就会有人模仿。浙江省永康市在1995年的4月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小批量生产不锈钢保温杯,由于该产品有良好的市场销路,5~6月份生产厂家数量逐步提高,到9月份之后,旺盛的市场需求,引发产品供不应求,高额的利润促使大量生产五金制品的中小企业纷纷转产,突击上马生产保温杯,到年底的高峰期,有1300家专门从事保温杯生产及与其配套的厂家,全市保温杯生产线扩张到2000多条。但到12月之后,销路迅速萎缩,产量开始急剧下降,1996年2月保温杯产值仅为高峰期的1/8。

赚钱第一,企业第二——小企业毕竟是小企业

考察中小企业对产品生命周期的态度,必须考虑到中小企业的投资者与大企业不同。治理大企业基本采取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出资者与法人财产权分离,企业由众多出资者构成,投资者的利益通过企业的发展来体现。中小企业与此不同,中小企业的所有者有很多同时就是经营者,企业是所有者的私有财产,他们在经营企业的时候,把企业作为自家财产来运作,企业不是作为相对独立于所有者私人财产的经济实体,它的经营活动都深深打上了投资者私人财产的特色。虽然产品生命周期会影响企业的生存,从而也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利益,但产品生产周期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与对企业所有者的影响是不同的。中小企业是所有者实现个人财富增加的手段,因而,一旦完成了此目的,它也就完成了历史使命,将随产品生命的终结而退出历史舞台,没有必要强求企业的存在与否,因此对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的态度也就存在明显的特征。

大型企业,企业的财产是与投资者个人财产相分离的,个人财产的增加,不等于企业规模的扩大。由于企业的相对独立性,所有者原则上对企业的收益没有直接的支配权,经营者考虑更多的是企业的发展,因而,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有鲜明的发展企业自身的目的。然而,在中小企业中,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生产经营活动就带有私人的色彩,由此决定的企业生产没有十分明显的长期目标。它只服从投资者的财富增长的目标,而财富主要又以价值形态为代表,投资者对具体的经营内容没有特别的好恶,经营什么都可以。产品生命进入衰退期对中小企业可能意味企业发展力量的衰竭,对投资者则意味一次投资的结束和新一次投资的开始。所以,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中,能够长期坚持某一产品生产的企业不多。在产品生命周期结束之后,生产者就开始转移投资方向,什么赚钱就搞什么。

许多学者认为这是中小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建议中小企业必须加强新产品开发,经营者必须规划人生,反省人生,调整人生;规划产业,筛选产品;建立实业根据地。这些主张确实是中小企业发展成为大企业所必须采取的步骤,但问题是,大量的中小企业业主没有能力实现人生的重新调整,企业主如果具备这些能力,企业就已经发展成为大企业了。中小企业之所以是中小企业,就在于经营者的能力和人生观无法在短期内改变,他们所熟悉的生活和经营环境对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即使中小企业经营者有意改变经营观念,但有限的经济实力也会促使他们放弃这种努力。

因此,政府在鼓励中小企业经营者必须有事业进取心的同时,要有务实的态度,不要有过高的期望。要中小企业克服一眼就能发现的弊端,不断开发新产品,这对中小企业实际上并不容易,有些要求又超出了它们的能力范围。而那些所谓的弊端缺陷,有时恰恰正是中小企业谋求生存的手段。对我国而言,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历史还不到20年,商品生产的经验还不够成熟。形成新产品开发能力的企业寥寥无几,对经营者来说,如何顺利度过企业的幼年,是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则只是已经趋于成熟的企业的事情。因此,对于年轻的中小企业,我们只能要求它们先求生存,然后通过力所能及的新产品的开发,保证企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信息库;成本控制

一、引言

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国家经济转型迫在眉睫,企业竞争日益加剧,迫使企业必须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产品竞争力由产品的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环境相容性和营销活动等要素决定[1],在一定程度上可表示为以下公式:

Competitiveness=Satisfy{max(performance),min(cost,time)}

二、我国企业产品成本控制现状

我国是制造业超级大国,却并非制造业强国,虽然年产值已经连续多年位于世界前列,但是创造相同产值所需的成本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往往造成产品利润并不与产值成正比的尴尬局面。由于生产经营的多样化,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已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要求[4],无法进一步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目前,从内容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成本管理只注重对产品生产成本的管理,主要是对材料采购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进行控制,控制的对象为真实资源的损耗,忽视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成本的管理,造成获取产品成本信息有严重缺陷,增加经营管理的难度;从经营过程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成本管理也只注重对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控制行为属于事后控制,忽视对产品生命周期初始阶段研发设计活动的成本管理,造成事前产品成本的预测与事后实际发生的结果相去甚远,从而导致成本管理的预防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使企业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与生产决策。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其成本影响分析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Vernon)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现有两种视角的观念:生产观和市场观。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生产观,是指企业在生产某一产品时,从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制造、销售到报废回收等各阶段的成本。其中研发设计成本属于上游成本,采购与生产制造成本属于中游成本,销售与报废回收成本属于下游成本。基于产品生命周期市场观,是指企业某一产品在市场中,从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到衰退期各阶段的全过程成本。本文基于生产观的视角进行探讨。

图1为德国工程师协会(VDI)研究得出的产品成本在生命周期各阶段耗用和影响的关系,其中:成本耗用为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成本活动时实际发生的费用占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费用总和的比例;成本影响为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的成本活动影响产品生命周期其他阶段成本费用的发生额占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费用总和的比例。由图可看出产品生命周期每项活动对产品成本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特别是生命周期起始阶段的活动对产品成本影响最大。

首先,产品研发设计阶段为产品生命周期的起始阶段,研发设计过程是后续活动在图纸上进行模拟的过程,也是成本筑入过程,因此,设计活动对产品生命周期后续各个阶段的成本形成较强制约。对产品尺寸、材料、功能等的设计直接影响生产工艺规划、物料采购成本、产品制造成本,从而间接影响产品销售成本以及报废回收成本。

其次,材料采购和生产制造阶段为产品生命周期中游阶段,该阶段为传统成本控制的重点,是研发设计的实际演练。不管是材料的采购标准和材料的耗用标准,还是产品生产时人工排配和生产设备的选用标准,都是以产品的研发设计方案为基准。此阶段的成本控制显得比较被动,实际发生成本往往与预测成本南辕北辙,财务人员经常寻不出其中原因,但偏偏又是产品实际成本组成最多的一部分。

关键词:营销策略;营销管理;产品;生命周期

一、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

二、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营销策略

(一)导入期

(二)成长期

产品由导入期进入成长期的显著标志是消费者对该类产品的需求加速增长,市场也很快地扩大,使得产品销售量急剧上升。如果说导入期的市场等待企业去开发,而成长期的市场就已被大部分的占领,企业发扬“钻”劲和“挤”劲才有可能进入。在成长期,企业面临的任务是巩固自己的地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幸存者。营销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在竞争中开拓市场,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就是说是一种成长策略,其目标是在快速扩张的市场中保持相对的竞争地位,只要有可能就加以扩大,即在扩张的市场上成长。

1、产品方面。注重产品的质量,并配合以良好的包装和完善的服务,力争创出名牌。在同类竞争性产品很多的情况下,名牌产品往往是一枝独秀,供不应求,所以创立名牌是增加销售的根本保证。

2、价格方面。分析竞争者的价格策略,维持原价或在适当的时机降价以吸引价格敏感型顾客,这样既可以增强竞争力,又可以吸引消费者。但是企业必须慎重对待降价方式,以免引发残酷的价格竞争,使得企业与竞争者两败俱伤。例如,近几年格兰仕微波炉的大规模降价促销,带来了微波炉市场的价格大战。格兰仕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和低成本战略,挤垮了大部分竞争对手,迅速占据了国内的微波炉市场的半壁江山。

3、渠道方面。面对较高的产品销售增长率,企业不仅应保持其销售渠道的通畅,而且应积极开发新的销售渠道,并加强各渠道之间的联系,使产品的销售面更加广泛;这时由于产品的品牌形象已经建立,采用广泛的销售渠道不会影响产品形象。

5、市场方面。竞争者的进入,使原有市场的需求趋于饱和,使产品的销售增长率趋于下降,企业应积极寻找和进入新的市场。企业在对市场进行重新的细分后,寻求与识别尚未满足的细分市场并迅速进入。

(三)成熟期

成熟期是产品生命周期中最长的一个阶段,它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小阶段,首先是“成长成熟期”,这一时期商品销售在缓慢增长,这是由于晚期大多数加入购买和现有顾客重复购买引起;其次是“稳定成熟期”,这一时期商品销售量到达顶点;最后是“下降成熟期”,这一时期商品销售缓慢下降,部分顾客转向其他更新的产品。

2、产品改良策略。产品改良策略是产品本身经过适当的改变后,重新推向市场,使之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产品改良有以下方式可供选择:第一,品质改善。其目的是增强产品的功能及各项技术指标,如耐久性、可靠性、安全性、方便性等。第二,特性改善。指增加产品的新的特性或功能,扩大产品的多方面的适应性。如电视机增加自动选台与录像功能。第三,式样改善。其目的是加强产品外观上的艺术诉求,增加产品的外观美感。第四,用途改革。指在改变技术和设备的条件下发展产品的新用途。不断发展产品的新用途,产品就会不断再生,不会陷入销售饱状态。第五,服务改善。

其目的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对服务的改善,实际上就是增加了产品的价值,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利益,并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海尔公司就是以优质的售后服务而著称的。

(四)衰退期

1、继留决策。如果企业选择了继留决策,有三种营销策略可供选择。第一,连继策略,即过去的营销策略维持不变,市场、价格、渠道、促销等与过去完全相同。第二,集中策略,即将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于一些最有潜力的市场与销售渠道,开展比以前更强的全力以赴的促销活动。第三,收割策略,即大幅降低促销费用,减少促销人员,价格维持不变甚至稍有提高。虽然这会加速产品衰退,但可以增加眼前的利润。在顾客对本品牌高度信任与忠诚的条件下,实行这种策略也能维持以往的销售水准从而增加利润。

2、丢弃决策。如果企业决定在产品衰退期撤出市场,则应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丢弃方式,企业必须决定是直接丢弃产品,还是将产品的商标、生产权和设备转让给小企业继续生产。通常后者较为有利,不仅可增加企业收入,还可满足市场剩余顾客的需求。第二,丢弃时机,企业必须决定是当机立断地快速撤出市场,还是逐步减少产量,有序地撤出市场。

三、推动产品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管理的主要因素

现在不管是在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越来越重视产品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管理,在很多的客观因素推动下,这种管理方法确实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第一,市场需求。消费者需求变动的方向和变化的速度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和长短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随着消费者需求的离散化和需求更新的速度加快,大大缩短了很多产品的生命周期。

第二,技术变革。技术的革新是是影响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因素,随着技术的革新速度的日益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已呈现出不断缩短的趋势,不少行业从而不得不面对新产品的开发和新一轮的竞争。例如,在小汽车行业,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种车型的生命周期长达15-20年;在50年代其生命周期平均为10年左右;在80年代缩短到3年左右;到现在基本上半年就有一种新车型出现了。

第三,市场竞争环境。随着很多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和国内市场的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将使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也要求企业对产品的开发与维护投入更多的资金,管理也应更加专业。

第四,政策法规。政府从维护社会整体的利益出发,可能会采取一些经济手段,例如,用提高关税、减少银行贷款等方法限制某些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甚至可能采用行政手段来干预产品的市场生命,如通过产品质量、卫生检验标准等方法来保护一些产品或加速其淘汰。

第五,内部压力。例如,股东对利润过低而不满、销售人员对产品推销产品压力过大而抱怨等因素也会迫使企业采取必要的行动。

四、判断产品生命周期的方法

判断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将较直观地反映企业产品的现有销售和利润情况,而且能够反映产品所处阶段的特点以及未来的市场趋势,从而更好地客观指导企业实施恰当的营销策略。通常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来判断产品生命周期。

第二,类比判断法。参照类似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和各个阶段的特征来划分新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的阶段。

第三,普及率法。以产品普及率来划分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当普及率小于5%时为导入期;当普及率为5-50%时为成长期;当普及率为90%以上为衰退期。

第四,消费者角度来看市场渗透率和忠诚度。如果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是靠渗透率取得的,说明产品还是处于成长期;如果企业的产品是靠忠诚度来达成的,则产品进入了成熟期。

第五,从竞争者的数量来看。如果竞争者激剧增多,产品仍然处于成长期;当竞争者开始退出,竞争者的数量减少时,应该注意产品是否开始进入成熟期后期或是衰退期。

五、产品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管理的其他注意事项

第二,判断方法的综合应用。以上判断方法主要是依据主观经验,辅以少量的数据计算,仍属于定性分析范畴,并且在应用时要根据产品的自身特点与所处的市场环境特点综合利用数种方法。

第三,产品生命周期变化与营销策略的相互影响。企业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曲线的变化趋势和特征,来做出营销策略的调整;而营销策略的调整又可能引起产品的销售量的变化,从而改变产品生命曲线的下一个阶段的变化。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使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判断、预测工作更加复杂。

六、结束语

产品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管理为企业产品的更新提供了战略指导,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企业制定营销目标的影响是不同的。市场经济的竞争复杂多变,企业只有掌握市场的主动权,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行正确的产品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管理,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致胜的有力方法,企业应在营销管理工作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营销策略,以求在发展道路上闯出一条适合于自身发展的、独特的成长之路。

THE END
1.产品全生命周期流程图+各阶段输出文档最近项目组在产品开发中遇到了一些项目管理和流程问题,沟通上也存在一些漏洞,产品研发的效率和流畅性都降低了。 于是整理了两张流程图,分别是《产品全生命周期开发流程》和《产品各阶段输出文档》,想让项目成员对产品的开发流程和产品经理在每个阶段中输出的文档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 https://www.jianshu.com/p/f7fbb16b5785
2.产品成熟期的营销策略(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营销策略)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市场特征如下: 1、投入期阶段市场特征:顾客对产品还不了解,只有少数追求新奇的顾客可能购买,销售量低;要大量的促销费用进行宣传;产品不能大批量生产,因而成本高,销售额增长缓慢,企业可能亏损;产品有待进一步完善。 2、成长期阶段市场特征:大量的新顾客开始购买,市场逐步扩大;产品大批量生产,生产...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25057-1.html
3.刍探企业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财务安排会计实务几乎所有的产品都是沿着一定的生命周期发展的。为了更好地分析产品生命周期内的销售水平及利润水平,一般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本文主要分析企业产品发展不同阶段的经营风险与财务特征及其如何影响财务策略。 一、引入期在产品的引入期,大量资金被投入到产品的研发中,潜在客户对产...https://www.chinaacc.com/new/287/290/322/2006/1/ad8874595045171600218349.htm
4.《市场营销学》大纲第十二章 产品策略 教学要求: 全面理解认识产品整体概念;准确把握产品生命周期诸阶段的特点及基本营销策略;正确理解认识新产品的概念和分类、包装的含义和作用、产品组合的概念和要素;掌握新产品开发策略、产品包装策略、产品组合策略。 教学时数: 5学时。 https://wxy.nwnu.edu.cn/2014/1010/c732a13974/page.htm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费农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观念,简称PLC,是把一个产品的销售历史比作象人的生命周期一样,要经历出生、成长、成熟、老化、死亡等阶段。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https://baike.esnai.com/history.aspx?id=1559
2.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分界是根据产品的()来划分的。【判断题】生命的三个原理都与实践直接相关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多选题】产品生命周期包括()阶段。 A. 导入 B. 成长 C. 成熟 D. 衰退 E. 繁荣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多选题】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在( )情形下,要约失效。 A. 拒绝邀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https://www.shuashuati.com/ti/9223533b39734975aa511b542a968adf.html?fm=bd150646c0ee68fe690759937516a3b20c
3.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营销策略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营销策略 产品生命周期的实质是“主要矛盾斗争产生的过程”,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顾客的需求,实现需求和期望的能力是主要矛盾的另一个方面。那么,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营销策略有哪些呢?下面小编来告诉大家吧! 一、介绍期的营销策略 ...https://www.jy135.com/zhichang/185399.html
4.荐产品营销方案(2)产品生命周期中的营销战略,引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产品生命周期概念的归纳和评论。 4、自身定位——为市场领先者、挑战者、追随者和补缺者设计营销战略。 (1)市场领先者战略,包括扩大总市场,保护市场份额与扩大市场份额。 (2)市场挑战者战略,确定战略目标和竞争对手,选择一个进攻战略,选择特定...https://www.oh100.com/a/202305/6777602.html
5.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详解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俗话说风水轮流转,绝大多数产品都有它的生命周期。特别是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让这个生命周期变得更短了。想要好好的经营电商我们就要认清现实,把握好产品的生命周期,做好产品衔接,以便在日常经营中形成良性循环。 一般来说一个好的独有产品会经历四个阶段: ...https://szhetai.com/content/5462.html
6.如何做好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要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的阶段,提出针对性的推广方案。 什么是产品生命周期?这个面试题为什么要考核产品生命周期? 接下来本文为你详细解答。 一、什么是产品生命周期 人有生老病死,有生命周期。同样,一个产品也有生命周期,叫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18584896&efid=9AERI_nMWQ3jrB0-Cxg_kA
7.从产品生命周期看,如何制定营销策略?产品在生命周期各阶段不同的特点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企业的营销策略必须随之进行改变。根据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来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时,一般分别从产品、分销、价格、促销四个基本要素调整措施,我们可以使用BoardMix博思在线协作白板绘制产品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营销策略分析图。 https://boardmix.cn/article/productlifecyclestrategy/
8.全国2020年10月自考市场营销学00058真题自考19.在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单位产品广告费用最高的阶段是 A.成长期 B.导入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20.在一名营销副总领导下, 下设几个产品线经理,产品线经理之下再设几个具体产品经理去负责各具体的产品,这种营销组织类型是 A.职能型营销组织 B.地理型营销组织 ...https://www.educity.cn/zikao/220361.html
9.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现金流量特征及其财务管理对策w、^ .zfsdzzs.COIXI ·论坛· 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现金流量特征及其财务管理对策 口殷 芳 洛阳中房地产有 限责任公 司‘ 摘要 :现金流量分析是 企业财务 分析 中的主要方法之一 ,在企业财务决策 中发挥 了巨大的作用。企业运营过程 中产生的现金流 量代表企业实际的盈利质量,对企业财务的预测决策具有重大影响...https://doc.mbalib.com/view/2fbc96375e64088928b8cae01b03f8b9.html
10.产品生命周期是一条理论曲线,各个产品的实际生命周期曲线是相同的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各个产品的实际生命周期曲线是不同的。这意味着,在不同阶段,产品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和问题。例如,在引入阶段,可能会出现质量问题、技术缺陷等;在成长阶段,可能会出现市场竞争加剧、产品更新换代等;而在衰退阶段,可能会出现销量下滑、市场份额下降等。因此,在设计、开发和销售过程中,需要特别...https://wap.zol.com.cn/ask/details_19545353_2581898_3.html
11.药品的产品生命周期:如何理解它的各个阶段?摘要:药品的产品生命周期是一个关键的概念,涉及药品从研发、上市到最终退市的所有阶段。本文将深入探讨药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研发、审批、市场推广、成熟期和衰退期,以及如何有效管理这些阶段以延长药品的市场寿命和最大化其价值。一、药品生命周期的起始阶段:研https://www.yingxiongyun.com/news/post/15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