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的一个秋日,在四川省广安县的一个偏远乡村,发生了一件怪事。
那日,秋高气爽,天气晴朗。村里各家各户都手握镰刀,来到谷场收割水稻。
正当村民们都沉浸在大丰收的喜悦中,忙的不亦乐乎时,一位坡脚的异乡人打破了这份喜气洋洋的氛围。
异乡人约莫30来岁,体型柴扁,胡子拉碴,满脸憔悴。他是来自隔壁村的一个普通村民,如今特意挑今天这样一个众人齐聚的日子来到这里,实则是为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为怀里的女婴寻找领养人家。
男人家祖辈都是赤农,一家人能填饱肚子已经很不容易。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前两年因为务工伤了腿,成了瘸子,家里的情况就更糟糕了。
但就在前几个月,男人的媳妇终于临了盆。然而,孩子的到来并未给这个穷苦的家庭带来一丝喜悦,反而让长辈们满脸愁容。
原来,和那个年代里大部分的农村家庭一样,长辈们在性别方面都有的重男轻女观念。起初,老人们还寻思着这要生的是个男孩,起码还能留着传宗接代。
但偏偏生出的是个女娃。长辈们一看自然就不乐意了,整日吵着要把孩子送人。
九十年代的农村,把自家“多余”的孩子送人领养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弃婴”要么被大城市里经济条件稍好却没有生育能力的夫妻抱走,要么被过继给亲戚。而最糟糕的情况就是往草丛里一扔,自生自灭。
不过显然,从村民们都避犹不及的目光中可推测,男人这趟恐怕要无功而返了。
看见这副场景,男人也不顾腿疾,“噗通”一下猛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说道:“各位父老乡亲,看看我们这个可怜的孩子吧!要不是俺们家里实在揭不开锅,哪个父母舍得把孩子送出去呢?如果哪个好心人肯收留这个孩子,俺们就算是做牛做马也会感激他一辈子的!”
说着,男人还在地上猛磕了几个头。村民们听了男人的话,脸上都有些动容。一位老汉看见男人怀里抱着的婴儿,那张粉嫩嫩的小脸,心中更是难受,差点就上前应了下来。
但老汉随即又想到自己那一亩三分田连自家娃娃的肚子都填不饱,又哪里有钱多养一个孩子呢?至于其他人,也和老汉有着同样的想法。对这个孩子,他们同情归同情,但没有谁敢招揽这累赘。
看着众人的表现,男人也大概明白了他们的意思。他的眼神逐渐黯淡了下来,起身准备离开。
而就在这时,一直在人群里默不作声的一个男子突然一瘸一拐地走上前来,用当地方言说道:“大兄弟,你要是放心的话,这个孩子以后就跟着我吧!”
男子这话一出,顿时就在人群里砸开了锅。这个男子是谁?正是村里有名的残疾老汉方崇财。
和这位男人一样,方崇财也是个瘸子。但他的瘸,不是干活造成的,而是先天脑膜炎的后遗症。
更不幸的是,瘸腿的异乡人好歹还有妻女作伴,方崇财却因为这身残疾,加上他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突然犯糊涂,30老几的人了,还得靠家老母亲照料起居。就连日常的生活开销,还得靠大哥方崇前一家救济。
而无论是身心健康还是经济条件,方崇财都是在场最没有资格成为孩子养父的人。何况这个女婴与他毫无血亲关系,万一她长大了,不肯认这个养父,方崇财又该怎么办呢?
在场的村民们都以为方崇财只是在开玩笑罢了,没人当回事。面对村民的不屑一顾,方崇财却异常冷静地补充道:“我说的都是认真的。今天我就在这里发誓,以后只要有我一口饭吃,就肯定不会饿着这个娃娃的!”
看热闹的村民们一看这“傻子”越发来劲了,就忍不住对方崇财说道:“大兄弟啊,以后你肯定是要后悔的!”对于村民们的警告,方崇财却不以为然。
当他从男人的怀里接过时,仿佛如获至宝,傻乐起来。不过,还没等他高兴多久,就有人对他的决定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养女,也能防老
阻止女婴进方家门的人,正是每日操劳方崇财家事的老母亲。而她拒绝让方崇财领养女婴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这个孩子不是方崇财的亲生骨肉。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女儿起码也得是自己的亲闺女吧。
女婴和方家非亲非故,何必冒着给别人做嫁衣的风险去领养她呢?况且,方家本身也没什么“皇位”可继承的,方崇财一个单身汉自己都过的如此窘迫,要是添上这个负担,这日子岂不是没法过下去了?
然而,不管母亲怎么劝阻方崇财,他却始终无动于衷,直言哪怕他不吃饭,也要把那份口粮留给宝宝。甚至后来为了给女娃买所需的奶粉与营养品,方崇财还特意把前几年攒下的积蓄全给拿出来了。
看着方崇财的种种举动,母亲心里又急又气,但又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劝住他。无奈之下,她只好找来方崇财的大哥方崇前,想让他多劝劝弟弟。方崇前来到弟弟家里时,母亲已经被方崇财气倒在床上了。
收到消息的方崇前立马赶到弟弟家,对着这个傻弟弟就是一顿批评教育。他知道,方崇前这个人虽然傻,但对于照顾自己的母亲还在乎的。
于是,他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反问了方崇前一句:“你说宁愿饿着,也要喂饱宝宝。那你可知道,你的老母亲这些年也是宁愿受冻挨饿,也要让你吃饱穿暖呢?你对待外人尚且大方,怎么对待自己的亲人却狠心起来了呢?”
被哥哥质问后,方崇前自知理亏,却依旧不肯让步,反而梗着脖子说道:“大哥,你放心吧,以后哪怕是去卖血卖肾,我也会靠自己把孩子养大的,绝不给娘和你添麻烦。”
方崇前没想到自己说了半天,一点作用都没起到。一时难堪,就呆在旁边生起了闷气。而就在这时,村委书记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僵局。
一看到书记来了,原本躺在床上的老妇人急忙起身说道:“书记啊,你可得好好帮俺们劝劝崇财。也不知他在哪里被迷了心窍,非要把这个女娃领回家,你说这又不是能给你养老的男孩,费那心思,图啥?”
书记听后,顿时就明白了老太太在纠结什么,于是微笑宽慰道:“老太太您先别急,要我看来崇财这件事可算是做对了。您看崇财现在也没个一儿半女的,如今白白得了个闺女,这不就说明两人有父女缘分吗?
都说养儿防老,要我说,养女也能防老啊。说是再养别人家的娃娃,说到底不也在为崇财的后半生谋个保障吗?”
听了书记这番话,老妇人的心结一下子就打开了。这些年,因为过度操劳,她的身体早就不行了,也不知道自己能撑到什么时候。
如今有了这个娃娃给傻儿子做保障,虽是个女婴,但乌鸦尚有反哺的孝心,一个人总不能连只牲畜都不如吧?
而一旁的大哥也大概明白了书记的意思,连连表示赞同。自此,方家人再也不对这个女婴感到排斥,反而真心实意地帮助方崇财照料起了这个孩子。而女婴呢,在方家人的悉心的照料下,也渐渐地长大了。
转眼间,又好几年过去了,小姑娘也到了该入学的年纪了。为了让她顺利入学,方崇财就托所里认识的人,在户口本上添上了养女的名字,名为方芳。
而母亲对这一切也看在眼里。不过在她看来,小芳的身份始终还是个大麻烦。好几次当她问起自己母亲去哪里时,方崇财总是支支吾吾地,讲不出个所以然。
纸包不住火,日子久了,随着小芳一天天长大,总有一天会发现不对劲的。与其一直瞒着她,不如早些和她讲清楚,也好看看这个孩子对方崇财究竟有没有报恩之心。
于是,母亲在自己即将去世的前几天,终于把小芳的身世全盘托出。望着小芳震惊的表情,她忍不住问道:“孩子啊,倘若有一天,你的亲生父母要寻你回去,你会怎么做呢?”
此时的小芳已经上了初中,心智也渐渐成熟起来。她也清楚,生父生母的恩情哪怕再大,也抵不过方崇财的教养之情。想到养父对自己十年如一日的关爱,她郑重地握着奶奶的手,承诺道:“您放心吧,不管我是不是爸爸的亲闺女,我以后都一定会给他养老,好好孝顺他的!”
听见小芳的回答,老妇人满意地拍了拍小芳的手,表示欣慰。几天后,老人去世。大哥方崇前按照母亲生前的嘱咐,再次承担起了方家大家长的身份,接手方崇财和小芳的抚养工作。
起初这一大家子人相处地还算融洽,在这种稳定的家庭环境里生活,小芳在学业上也有了很大进步。但没想到,这种和睦的氛围,随着两个人的来访,很快就消失殆尽了。
那两个人,正是当年抛弃小芳的亲生父母。
叛逆的青春期
2006年,当年那个把女儿交给方崇前的异乡人再次出现。而和上次不同的是,在他身边还跟了一个中年妇女。显然,那位妇女便是小芳的生母。
两人一到方家,就表明了自己的用意,说是要认回自己的女儿。当即,大哥方崇前便拒绝了他们的请求。要知道当初是他们自己不要这个女儿的,如今在方家人的照顾下,小芳已经开始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性格也活泼起来。这个时候,提出要见女儿,安的是什么心?
看到大哥态度坚决,夫妇俩声泪俱下,边哭便说他们当年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之前穷的时候,对这个女儿想不敢想。如今家里的情况稍好点了,他们才敢动见女儿的念头。
大哥听完夫妇俩的哭诉后,心里犹豫起来。而方崇财这个人,耳根子软的很,一听这番话,连忙把小芳带出来,让她和亲生父母见面了。三人一相见,立马抱头痛哭起来,让在场的人都有些动容。
大哥一看这架势,担心小芳跟亲生父母相处久了,从此就不肯认方崇财这个养父了,想马上上前阻止。谁料,方崇财却对此连连点头,表示这是应该的。
于是当天,小芳就和亲生父母离开了方家,一待就是整个假期。等开学的时候,她才回来,管方崇财要学费和生活费。两三年来,皆是如此。
第一年,小芳回方家的时候,还对方崇财十分依赖,经常拉着他讲在亲生父母家的生活。然而,接下来的两年里,她对这个养父的态度就十分冷淡了,除了要钱基本就不怎么搭理他。
而且,更糟糕的是,原本乖巧上进的小芳也变得不爱学习了,动不动就逃课去网吧上网,甚至还染上了抽烟喝酒的恶习。看着好好的一个孩子沦落成这幅德行,方崇财无比痛心,经常苦口婆心地劝诫她。
谁料,小芳压根就不把方崇财的话放在心上,甚至不耐烦的时候还直接甩出一句“我的亲爸爸都还没管我呢,你凭什么对我指手画脚”。
每次听到这句话,方崇财都格外心寒。而更让他失望的是,在小芳初三那年,因为多次旷课,直接被学校开除了。退学后,小芳就独自一人跑到外地打工了。
刚开始,方崇财对小芳十分担忧,生怕她在外地出了什么事情。不过几个月后,他就收到了女儿汇来的几百块钱。
更让他欣慰的是,每逢节假日,小芳都会给他寄来一大堆新衣服和保健品。同村的人看见后,都很羡慕。他们还经常称赞小芳是个有孝心的好闺女,以后方崇财跟着她肯定要享福了。
又过了好一阵子,小芳终于回到了方家。与此同时,她还带回了一个青年男子。小芳表示,自己准备他结婚。
男婚女嫁,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但是,实际上小芳与这名男子仅仅认识了两三个月。但在方崇财认为,怎么快就结婚,未免有点草率。
可小芳却认为方崇财这是巴不得让自己一辈子不嫁人,好给他养老。于是两人大吵一架,不欢而散。几天后,小芳趁方崇财不注意,把户口本偷了出来,偷偷去男子去领了结婚证。
得知此事的方崇财气的不打一处来,但这件事既然已经板上钉钉了,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了。而方崇财的大哥表示,结婚可以,但小芳必须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把方崇财接到婆家去照顾。毕竟方崇财好歹养了小芳23年,于情于理,小芳都得尽孝。迫于压力,小芳只好应了下来。
一想到女儿愿意给自己养老,方崇财就很是欣慰。他以为自己多年来付出,终于能开花结果了。没想到这个果子竟然是个“恶果”。
养女,不一定能防老
小芳的婆婆是个很刻薄的女人。本来对于这个初中学历的儿媳妇,她就已经很不满意了。如今家里又多了方崇财这个“拖油瓶”,她心里更是不爽。于是,她时不时地就对小芳父女挑刺,讽刺挖苦他们。
面对婆婆的恶语相向,小芳每次都低眉顺眼,不敢反驳。为了让女儿的日子好过点,方崇财拿出了这些年国家补贴给他的三万块钱救济金,说是只要他们家愿意将自己赡养到60岁,就把这笔钱交给他们。甚至,方崇财还把银行的折子和密码交给了小芳的公公。
听到能白拿三万块钱,小芳的婆婆对待两人的态度显然比之前要很好多,不过这种态度也没维持多久。
一天,小芳的公公怒气冲冲地找到方崇财,张口就骂他是个虚情假意的伪君子,表面上说要把钱给他们家,转过身就把折子里的钱全取走了。对此,方崇财直呼冤枉。
要知道,如今他自己还寄人篱下,根本就没理由把那笔钱攥在手里啊。但是小芳的公婆却以密码除了公公就只有方崇财知晓为由,对方崇财一顿言语输出,甚至说了不少难听的话。
一旁唯唯诺诺的小芳对方崇财说:“爹,要不您还是先回老家吧,等事情查清楚了,我再接你回来。”看着一手带大的女儿都不信任自己,方崇财的心彻底失望了。于是,他只好连夜收拾包袱,踏上了回老家的客运。
事实上,无论这笔钱是不是方崇财拿的,他都不可能再被小芳接回去了。因为不久以后,方崇财就收到了一封法院传票,上面说小芳要与方崇财解除父女关系,并拒绝履行为为其养老的义务。
不料,在2016年的审理中,法律竟然直接对小芳的诉求予以通过,并判决方崇前和小芳在法律上不构成养父和养女的关系。因此,小芳也不必承担方崇财的养老费用。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事实上,根据我国的《收养法》规定,当年方崇财收养虽获得了其亲生父母的口头同意,但双方却没有达成任何书面协议。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方崇财是一个不具备正常劳作能力的残疾人士,要不是有大哥方崇前等人帮忙,本就无力承担小芳的抚养费用。且当年他收养小芳时候,年龄为30岁。从法律的角度讲,有恋童癖的嫌疑存在。
所以,两人的领养关系并不合法。虽然通过打官司,方崇财应该能让小芳返还多年来的抚养费,但方崇财本人却并不忍心与相处23年的养女对簿公堂。于是这件事情,到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2022年,有记者再次来采访方崇财,刚进村子打听情况时,村民们都众口一词说小芳是“白眼狼”。而当记者找到方崇财时,他却眼泪汪汪地说:
她不养我了,我也不想她了
人们总爱讲“养儿防老,养儿防老”,其实真正能给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是无所谓性别,也无所谓亲生与否的。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只要他们有一颗体恤父母的孝心,这个世界上就不会那么多孤单的老人。
而显然,故事里的小芳并没有那颗孝心。所以,方崇财即使到了半截身子埋入黄土的年纪,依旧只能与老家那间摇摇欲坠的土屋为伴。这种结果又怎么能不让人唏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