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生理、心理和思想意识正处于逐步成熟的大学生而言,较之以往任何年龄阶段,更容易产生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是多样化的,这里仅就适应、人际交往、神经症问题等几个方面作初步探讨。

一、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个人角色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个体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在上述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如果个体自身改变与环境变化脱节,就容易出现适应问题。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还会带来其他心理问题,影响大学期间乃至今后的学习与生活。

(一)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与内容

王登峰、张伯源认为新生适应的内容包括三方面:适应客观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的改变,以及对自己认识的改变。为适应客观环境的改变,就要主动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学习方式,学会独立地面对生活,从学习、交友到衣食住行都要学会独立处理。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是对大学新生的又一考验,这既是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个体逐渐走向成熟和向成人转化的必要条件。大学生需要重新思考人际关系的内涵,学习与不同性格的个体相处,掌握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化解人际冲突的技巧。大学新生的社会比较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的人际环境中,面临着重新认识自我和树立自我形象的重要问题。新的自我的确立应建立在对自己的客观认识与评价的基础之上,这一过程可能是缓慢的,很可能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活之中,入学适应只是一个开端。

(二)影响新生入学适应的因素

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体可划分为两类: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1.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包括期待、应付策略、同一性形成等。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前总会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有一定的期待,这种期待会影响他们入学时的适应。许多新生入学之后,理想的期待与现实生活之间产生很大差异,这成为难以适应新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理想期待与现实状况的差距越大,个体的失落感也就越大。应对是个体在经受压力过程中帮助个体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是个体为减少忧郁或压力的认知或行为反应。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些习惯性的应对方式,用来应对未来面临的压力情景。每个大学生都以自己习惯性的方式应对着环境的变化与压力,应对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入学适应过渡期的长短。埃里克森提出的自我同一性概念对理解新生入学适应有很大帮助。一些研究表明,不同的同一性形成状况直接影响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学业和社会适应,同一性混乱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更容易出现心理与行为问题。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居住地环境等。有学者研究了新生与父母关系对入学适应的影响,发现平等民主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入学适应有更积极的影响。这种平等民主的亲子关系表现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是平等的主体;相互尊重各自的观点;经常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很多研究都表明,社会支持尤其来自家庭的支持,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来自一位长者或知心朋友的激励和建议可能会使他们拨云见日,更加积极地改变自我以适应环境。此外,大学生以往居住地与大学所在地语言、文化、习俗、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也是影响新生适应的因素之一。

(三)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措施

以下建议和措施可以用来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1)尽快帮助新生了解、熟悉学校环境;(2)帮助学生养成合理的生活规律,学习、体育锻炼、兴趣和爱好兼顾;(3)以各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自己的专业;(4)引导学生规划自己大学生活和未来的发展;(5)组织新生、教师、高年级学生共同参与某一主题活动,帮助新生建立新的社会网络;(6)设计并组织针对新生的团体辅导计划,让新生能从中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和情感支持;(7)告知新生获得有效帮助的各种渠道(如校内心理咨询门诊等)。

二、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生人际交往是指大学生之间以及大学生与其他人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行为的互动过程。人际交往以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而且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在一些大学生身上存在着人际交往的障碍,他们自身也体验到由人际交往引发的不适、苦恼和困惑。人际交往障碍会引发一系列不良情绪,如不快、不满、失望、孤独、烦恼、自卑等,严重者表现为行为上的自我封闭、逃避现实、抑郁、焦虑等。

(一)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原因

1.认知原因

(1)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指初次对人的知觉所形成的印象往往最鲜明、最牢固,并对以后的人际知觉和人际交往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受交往深度、个体的认知和情感等因素的影响,第一印象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容易限制对他人进一步的了解。

(2)晕轮效应,又称光环现象,指在对人进行知觉时,判断者常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而得出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晕轮效应的最大失误在于以偏概全,极端化的表现就是推人及物,即我们所说的“爱屋及乌”,容易产生对人的盲目崇拜或全盘否定,从而影响人际交往。

(3)刻板印象,也称社会偏见,指人们对属于不同群体或特征的人所持有的固定看法。例如种族歧视和对“南方人、北方人”的看法,它使人在无形中戴上了涂有偏见色彩的有色眼镜。刻板印象既有可以帮助人们简化认知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认知对象特征、有助于交往的积极作用,也有使人们的认识僵化和停滞、阻碍人们认识发展、对他人判断错误从而影响人际交往的消极作用。

2.情感原因

在人际交往之中,个体的情绪反应应该是适度的,与引起情绪的原因及情景相吻合,并随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情绪反应过于强烈或过分冷漠都会让人感到难以接受。大学生情感丰富、心境易变,有时对人对事过于敏感,容易凭一时好恶改变对一个人的看法,使得人际交往缺乏稳定性,产生各种障碍。此外,羞怯、嫉妒、自卑等都是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的不良情绪因素。

(1)羞怯,指因为害怕或胆怯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不适。带着这种心理去进行人际交往,就会产生莫名的紧张和不安的感觉,在交往过程中感到无所适从,从而使得自己在交往过程中处于尴尬的境地,正常的人际交往难以持续,出现障碍。

(2)嫉妒,指因失败或某一方面不如别人所产生的羞愧、愤怒和怨恨等个体情绪体验。有时候它对人的成长也有积极影响,但更多的时候是消极影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嫉妒心理一旦产生,就很难再以一颗平常心去处理与周围同学的关系,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把这种感情色彩带到人际交往中去就会产生一种不和谐的感受,从而使人际交往失败。

(3)自卑,指个体感受到自我价值被贬低的体验。这种贬低或否定可能来自当事人自己,也可能来自外界评价,但更多时候是两者兼而有之。有的大学生因为自卑而对自己持否定态度,交往起来比较吃力,害怕说错话,担心丢面子,长此以往,严重者容易产生社交恐惧症,使人际关系出现障碍。

3.人格原因

人格是指个体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等。人格的差异带来交往中的误解、矛盾和冲突,人格不健全可直接导致人际冲突。一般来说,人们都不愿和具有不良人格的人交往。

4.能力原因

人际交往是一种技能,人际交往中个体需要了解人际交往的原则,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与方法,学会有效的表达与沟通等。一些大学生由于人际交往能力差,因而交不到朋友,久而久之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克服

1.培养自信,克服自卑和羞怯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在人际交往中自信不可或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才能在交往中游刃有余,人际交往成功且有效。要克服自卑和羞怯,就要学会坦然自若地面对交往,不怕失败,不怕被人讥笑。要重视第一次成功的社交经验,以此增强对自己的社交能力的信心,从而逐步走上人际交往的良好循环。

2.认识自我,健全人格

(1)真诚。“人之相知,贵在知心”。真诚的心能使交往双方心心相印,彼此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真诚的人能使交往者的友谊地久天长。

(2)信任。在人际交往中,信任就是要相信他人的真诚,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而不是胡乱猜疑,相互设防。信任他人必须真心实意,而不是口是心非。

(3)理解。人际交往中相互理解非常重要,彼此能够理解对方的意图、情感、观点、立场,交往才能不断持续下去,人际关系才能变得融洽而深入。

(4)热情。在人际交往中,热情能给人以温暖,能促进人的相互理解,能融化冷漠的心灵。因此,待人热情是沟通人的情感,促进人际交往的重要心理品质。

(5)克制。与人相处,难免发生人际冲突,克制往往会起到“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克制是以团结为金,以大局为重,但不是无条件的,应有理、有利、有节,如果是为一时苟安,忍气吞声地任凭他人的无端攻击、指责,则是怯懦的表现,不是正确的交往态度。

3.勇于实践,提高人际交往技能

为了能和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相识、交往和相处,学习掌握一些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是必要的。这些方法和技巧包括: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引出话题,如何使谈话继续和中止,如何阐述自己的见解,如何提出批评,如何化解冲突,如何换位思考等。这些技巧可以通过书本、课堂、培训等途径学习,但主要还要在人际交往实践中学习。只有勇于参加人际交往实践,才能真正掌握交往技巧,人际交往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三、神经症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各国的调查资料推算,世界总人口中的5%~8%患有神经症或人格障碍,其人数是重性精神病障碍的5倍。对于处在青年期的大学生来说,神经症也是一种较为常见、较为严重的功能性心理障碍。

神经症不是某种特定的疾病类型,而是由于大脑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除癔症外没有精神病的症状,它主要表现为烦躁、紧张、焦虑、恐怖、强迫症状、疑病症状、心情抑郁或分离症状、转换症状等。它包括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癔症性神经症、神经衰弱等。它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各不一致,比较复杂,但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第二,神经症患者有不良的人格基础。如某些癔症患者有表演性人格,强迫症患者有强迫性人格等。在此基础上,如果遇到重大的心理创伤,便会导致神经症的发生。

第三,神经症患者在临床表现上虽有较多精神痛苦和躯体不适,但医生检查始终不能发现相应的异常体征,即没有任何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因,由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神经症症状不能诊断为神经症。

第四,神经症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一定认识,感到非常痛苦,因而主动求医或求助于心理咨询者,喜欢诉苦及诉说躯体不适是神经症病人普遍而突出的表现。神经症患者常常对自己的病态过分担心、疑虑,四处奔波,多次到医院就诊,要求做各种检查。

第五,神经症除癔症的一次发作好转较快外,其余神经症的康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一)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以抑郁情绪为突出症状的一种心理疾病。抑郁以忧郁和厌世心理特点表现出来,病人有凄凉感,常唉声叹气,对人对事物失去兴趣,常头痛、心烦、多恐惊梦、乏力、腹泻等。此病症严重时,人会感到强烈厌世,甚至有自杀念头。

(二)强迫症

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为核心的一种心理疾病。病人常有无法自我克制的、重复出现的某种观念、意向和行为,深陷其中而又无法自拔,因此,病人感到非常痛苦和不安。

强迫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一般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强迫观念是指某些思想或某些想法不断重复出现,明知没有必要,但就是无法摆脱;强迫动作则是指病人为了减轻因强迫观念所引起的焦虑,不由自主采取的各种相应的行为。其中,前者又可细分为强迫回忆、强迫联想、强迫疑虑,强迫性穷思极虑和强迫性对立思维;后者分为强迫意向,强迫性计数、强迫性检查、强迫性洗手、强迫性仪式等。

强迫症的治疗主要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除了进行一般性解释、鼓励、帮助等支持性心理治疗外,还可以进行精神分析、行为治疗、森田疗法等,每种方法各有侧重。精神分析注重对患者人格特点和发病原因的探讨,包括童年有无产生强迫症的心理创伤;行为治疗侧重从行为矫正和强化的角度,矫正强迫行为和思维;森田疗法主张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带着“不安”去做应该做的事。

(三)焦虑症

对焦虑症可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精神分析学派、认知行为学派等从各自的理论出发,为焦虑症提供了各自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精神分析学派把焦虑症的起因归结为压抑的无意识冲突,所以,治疗该症的核心就是帮助患者领悟他们内在心理冲突的根源。认知行为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例如,如果焦虑症状与情境有关,则通过运用“情境分析”,找出患者的焦虑症状由情境中的哪些关键因素造成的,然后运用“系统脱敏”的技术,降低患者对这些特定因素的焦虑程度;如果焦虑症状游离于任何特定情境,则运用“放松训练”来降低病人的总体紧张水平。此外,还可以帮助患者通过学习有用的技巧(比如社交技术、直言技术),来提高患者面对各种情境时的信心。

THE END
1.同时患有重度抑郁症和重度焦虑症,可以评残吗?法律分析: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由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评定。交通事故伤残做伤残鉴定一般要治疗终结或...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241961.html
2.养宠物有助于缓解焦虑感小组每月聚会两次,学生们可以与治疗犬互动两个小时左右。他们可以抚摸、拥抱和饲喂小狗,也可以为它梳毛、绘画和拍照。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这些学生的焦虑感和孤独感减轻了60%。可见,有心理障碍的人养一只自己喜欢的宠物,有助缓解症状。https://m-mip.39.net/js/mipso_4517609.html
3.养宠物可以缓解抑郁焦虑据了解,“动物疗法”在治疗精神疾病如抑郁症、自闭症和自杀倾向患者有很好的疗效。心理专家指出“每个动物在参与治疗时会有特殊治疗功效。如养猫可以治疗抑郁症,养鸟可以治疗神经官能症,养马可以调治焦虑症,养鱼可以治疗紧张型强迫综合症等。”而且宠物有着人类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像在治疗儿童孤独症时,小狗可以起到关...https://www.meipian.cn/294v3ka
4.被主人抛弃后,这只狗狗选择了自杀…主人的抛弃让它患上了抑郁症 它关上了自己的心 选择拒绝活下去... 非常遗憾的是 即使工作人员和兽医强行喂食、输液、喂药 也都没能挽回这个可怜的小生命 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 更多铲屎官对毛孩子的关怀 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喂养层面 更重视到了到宠物的生活质量和心理问题 ...https://mip.xiaokeai.com/dog/feed/77809.html
1.降素养测试题(精选6篇)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又称正面情绪,主要表现为爱、愉悦、满足、自豪等,使人感到有信心、有希望、充满活力;消极情绪又称负面情绪,主要表现为忧愁、悲伤、痛苦、恐惧、紧张、焦虑等,过度的消极情绪会对人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可能发展为抑郁症和焦虑症等。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zq4ar.html
2.讨论因为抑郁症养猫,养猫真的会让抑郁症患者更有活下去的希望...让她自己去挑一只猫,从小养,买粮买砂,喂粮铲屎,买罐头小衣服玩具,别怕她累,都让她自己来,等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是真想自杀,也会想到万一死了,猫就没人照顾了,大概率会阻止自杀 赞(99) 回应 残暴404小猫咪 2020-03-11 17:03:21 这里重度抑郁症+焦虑症。家里四只猫,养第一只的时候还没确诊,说实话...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67374755/
3.本人有中度抑郁症和焦虑症,请问符合病退条件吗?关于本人有中度抑郁症和焦虑症,请问符合病退条件吗?法律解答 条约合规顾问 帮助38015人· 响应1-3分钟内 咨询我 能否病退,不能仅仅从当事人的描述进行判断:躯体障碍是否属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是要经过鉴定的。办理病退条件如下:1、当事人经当地市级以上劳动部门组织确定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https://mip.66law.cn/question/answer/3333839.html
4.2019护士资格考试《专业实务》模拟试题120练B.抑郁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E.癔症 89.患者女性,66岁。以慢性肾衰入院,入院第2日病人神志突然丧失,医生诊断心跳骤停的指标是 A.呼吸停止 B.瞳孔散大 C.大动脉搏动消失 D.血压测不到 E.脉搏扪不清 90.患者,男性,36岁,2年前出现双下肢间歇性跛行,3个月前左足持续疼痛夜不能寐,病人有吸烟史20年,医生...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18-9/15380365774323.html
5.多成网上数码医院治愈精神病抑郁症焦虑症的部分案例(患者实名论坛...俗话说“身病易治,心病难医”,据我所知,精神病、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心理、情志方面的疾病,西医是无能为力的。但在会员用身份证实名注册分享的多成论坛(https://www.duosuccess.com/bbs/),可以发现很多在多成中医(https://www.duosuccess.com/)帮助下成功解决这方面困扰的患者,愿这些案例能对同病患者有...https://www.017207.com/1735.html
6.导致抑郁症的6大因素你知道吗?了解后帮助家人朋友降低抑郁风险了解后帮助家人、朋友降低抑郁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10亿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碍困扰,每40秒就有一人因自杀而失去生命,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自杀人数占全球自杀人数的77%。 新冠疫情后,全球精神障碍疾病负担更加沉重,重度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病例分别增加了28%和26%,抑郁症患者激增5300万,增幅高达27.6%。https://www.ycsyy.com/html/856/2023-04-10/content-3885.html
7.小学生心理降小知识引起抑郁症的原因: 工作压力大、生活负担重、家庭婚姻问题等 中风、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饮酒用药成瘾 抑郁症的治疗: 目前治疗抑郁症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战胜抑郁的最有效的方法。 四、焦虑症 焦虑症分为慢性焦虑症和急性焦虑症。 https://www.yjbys.com/xinli/jiankang/220952.html
8.有抑郁症的人能离婚吗导读: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有抑郁症的人能离婚吗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https://www.64365.com/zs/217756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