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5月20日下午,2019第十一届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启动会在北京举办,今年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主题为“认清甲状腺疾病的不同面目”。由于甲状腺疾病症状隐匿且不典型,导致公众对该疾病的知晓率偏低、整体规范治疗率不足,专家呼吁要重视甲状腺健康,高危人群要及时进行甲状腺功能(简称“甲功”)检查。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慢病处处长吴良有、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前任主任委员滕卫平、中国医师协会科学普及分会会长郭树彬、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甲状腺专委会主委林岩松、默克中国医药健康普药及内分泌医学事务总监任婷婷以及20余家媒体代表出席了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启动活动。
甲状腺疾病高发危害严重
目前我国有近2亿甲状腺疾病患者,且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通常来讲,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最近完成的TIDE项目(结果待发表)调查结果显示,甲亢的患病率是1.22%,甲减的患病率是13.95%,最高的是甲状腺结节20.43%。”滕卫平表示。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前任主任委员滕卫平
业内专家表示,许多甲状腺疾病症状隐匿,缺乏特异性,导致公众对该疾病的知晓率偏低、整体规范治疗率不足,从而延误治疗甚至误诊。长期未治疗的甲减或甲亢会可以影响全身多个系统的功能,比如发生血脂异常、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早产流产等风险。
甲状腺功能检查简单易行,通过FT3、FT4、TSH这三个指标就可以发现并诊断大部分甲状腺功能异常性疾病。而B超是筛查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首选方式指标。有甲状腺结节的人群,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甲状腺功能检查和超声检查。
开展甲状腺科普视频大赛帮助公众认清甲状腺不同面目
尽管甲状腺疾病高发,但人们对于甲状腺的认知度却并不高,还需大力进行科普教育。郭树彬认为,现在科普最大的问题是缺少系统的组织,中国医师协会科学普及分会于2018年成立甲状腺科普专委会就是为了有系统地、广泛地有体系的去做甲状腺科普。
中国医师协会科学普及分会会长郭树彬
“由于甲减症状隐匿,许多患者都是去医院做了甲状腺功能检查才发现患有甲状腺疾病。”林岩松说,当前甲状腺健康信息获取渠道繁杂、信息真伪难辨,专委会将及时发声引导公众,让公众在权威平台上获得权威性、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兼具的医学科普知识。
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甲状腺专委会主委林岩松
甲状腺疾病防治需要多方通力合作
任婷婷表示,对于甲状腺疾病,默克多年来坚持与政府、医院、学会等一起开展甲状腺疾病科普、公众教育工作,并提供高品质的基本的经典药品帮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默克中国医药健康普药及内分泌医学事务总监任婷婷
“坚持‘根植中国,到2025年,改善中国4000万患者的生命’的愿景,默克积极投入中国甲状腺疾病的科学防治工作,提高公众疾病认意识,连续10多年参与‘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活动。”任婷婷说,甲状腺疾病防治、诊断促进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通力协作。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引导公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科学传播,帮助公众提高甲状腺疾病认识,让更多患者及时就诊、早获健康,帮助到造福更多的甲状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