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重磅!国办发文畜禽饲料粮油大力农产品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有效促进食物新品种、新领域、新技术开发,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保障。

《意见》提出3方面14项重点任务。

巩固提升产能,夯实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基础。

积极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稳妥开发森林食物资源。

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增加草食畜产品供给。

加快发展深远海养殖,科学开发江河湖海食物资源。

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拓展食物开发新空间。

培育发展生物农业,开拓新型食品资源。

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开发食用菌食品。

二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食物开发质量效益。

加强食物开发基础研究。

加快育种创新。

构建食物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三是推进全产业链建设,提升食物开发价值链。

提升食物加工流通产业水平。

推进食物产业集聚发展。

提升食物质量安全水平。

引导食物营养健康消费。

原文如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

国办发〔2024〕4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举措。为推动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更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食物消费和营养健康需求,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有效促进食物新品种、新领域、新技术开发,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保障。

——生态优先,绿色开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开发,做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创新驱动,高效开发。加快构建与食物开发相匹配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突破品种、技术、设施装备等瓶颈制约,培育战略性新兴生物产业,鼓励和支持发展新型食品,用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

——要素聚集,合力开发。统筹各方力量,完善配套政策,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多元化食物开发领域集聚,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食物开发格局。

(一)巩固提升产能,夯实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基础。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有力有效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稳步提高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升棉花和糖料生产能力。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机制,稳定牛羊肉基础生产能力,提升奶业竞争力,发展现代渔业。加强南菜北运基地和冷凉地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调优水果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发展现代果园。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分品种供需平衡分析,引导合理安排生产。

(二)积极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稳妥开发森林食物资源。因地制宜扩大油茶、油橄榄、仁用杏等木本油料种植面积,实施加快油茶产业发展行动,建设高标准油茶生产基地,改造提升低产林。稳定核桃、板栗、枣类种植面积,建设特色鲜明、集中连片、链条健全的优势产业带。积极发展林果、竹笋及可产饮料调料的经济林。规范发展林下种养,推广林药、林菌、林菜、林下浆果等森林复合经营模式,发展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养殖,开发新型森林食品。

(三)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增加草食畜产品供给。加大人工种草力度,建设优良饲草种子田和优质节水高产稳产饲草料地,加快苜蓿等饲草业发展,保障肉牛、肉羊和奶牛等饲草料需求。加强天然草原修复治理,推广免耕补播改良技术,实行草畜平衡、划区轮牧。合理开发南方草山草坡,探索推广豆科与禾本科饲草混播混收混贮模式,扩种多年生饲草。发展青贮饲料,有序推进秸秆养畜,实现“秸秆变肉”。

(四)加快发展深远海养殖,科学开发江河湖海食物资源。加强深远海养殖关键设施装备研发,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稳妥推进大型桁架类网箱和养殖工船建造,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加快培育深远海养殖当家品种,配套发展加工流通业,全产业链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制定实施全国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稳定基本养殖面积。积极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科学规范开展增殖放流。有序发展近海养殖和捕捞,稳妥推进远洋渔业新渔场新资源绿色可持续开发。建设中心渔港和一级渔港,发展沿海渔港经济区。

(五)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拓展食物开发新空间。积极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集中连片推进老旧设施改造提升,加快发展集约化育苗,发展基质、水培等无土栽培,在大中城市周边布局建设植物工厂。发展集约化畜禽养殖,引导养殖设施机械化、智能化改造,提升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引导畜禽屠宰加工企业有序向养殖主产区转移,健全冷链加工配送体系,促进运活畜禽向运肉转变。改造升级传统养殖池塘,积极发展工厂化循环水等养殖模式。实施智慧农业建设项目,建设智慧农场(牧场、渔场)。在具备水资源条件的地区探索科学利用戈壁、荒漠等发展可持续的现代设施农业。新增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占用一般耕地应按规定落实占补平衡。

(七)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开发食用菌食品。加强食用菌种质资源挖掘和保护利用,强化食用菌功能育种和定向育种。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菌种繁育技术体系建设。改造提升食用菌生产设施,引导经营主体运用现代化设备和先进技术,推广高层、工厂化等生产模式。引导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开发即食食品、保健食品、生物制品。开展菌渣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研究,加快饲料替代、有机肥等产业化应用。

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食物开发质量效益

(九)加快育种创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构建与食物开发相适应的种业创新体系。健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鉴定利用体系,加强农作物、畜禽、农业微生物、林草、海洋和淡水渔业种质资源库建设。开展木本粮油、设施蔬菜、特色畜禽水产、优质饲草、经济林果、优良菌种等种源攻关,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加强现代化育种制种基地建设,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支持木本粮油、设施蔬菜种苗和草种生产基地建设。

四、推进全产业链建设,提升食物开发价值链

(十一)提升食物加工流通产业水平。引导食品加工企业在果蔬、畜禽和水产品等主产区布局加工产能,强化产地预冷烘干、鲜切包装等初加工设施建设,发展智能化、清洁化精深加工。支持东北地区发展大豆等农产品全产业链加工,打造食品和饲料产业集群。引导乳品企业发展奶酪、乳清等产品加工。鼓励食品加工企业开发低脂食品,利用加工副产物开发稻米油、胚芽油和蛋白饲料等产品。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强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建设,完善产地冷链物流重要节点布局和服务网络。改造提升农产品产地市场,在大中城市周边布局建设销地冷链集配中心、主食加工基地等。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业态模式。

(十二)推进食物产业集聚发展。聚焦食物资源开发,培育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引导生产、包装、物流、销售等上下游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食品集团,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发掘中华传统食品和地方特色食品,科学发展食药同源产业、林药产业。

(十三)提升食物质量安全水平。健全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制修订农兽药残留、产地环境、投入品管控、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标准。实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行动,扩大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规模。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广农牧结合、种养循环模式。全面落实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普及新型速测技术,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和全链条管理,扩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范围。建立健全与食物开发相适应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做好新型食品安全性评估,强化全过程监管。

(十四)引导食物营养健康消费。深入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完善营养健康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开发营养健康食品。开展食物营养健康消费科普宣传,引导居民减油增豆、增禽增奶,增加蔬果、水产品及全谷物消费

THE END
1.动物保护与福利课件:第04章动物福利.pdf1 动物福利 0.1 4.1 动物福利 4.3 动物福利对生产的影响 按照国际公认标准,动物被分为农场动物、实验动物、伴侣 4.1.1 产生的背景 4.3.1 运输的影响 动物、工作动物、娱乐动物和野生动物六类。世界动物卫生 4.3.2 屠宰的影响 4.1.2 动物福利的定义 组织尤其强调了农场动物的福利。 4.4 未来的畜牧生产 4.1.3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017/8053052117003006.shtm
2.家禽养殖:探寻未来发展新路径肉类食品网meat360.cn在动物福利法规方面,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规,规范养殖场的饲养管理行为,保障动物的基本权益。例如,规定养殖场必须为动物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宜的环境和合理的饮食,禁止使用残忍的养殖方式。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对动物福利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动物福利的认识和关注,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http://www.meat360.cn/price/detail/747920.html
1.中国饲养风云繁荣与变革的双刃剑中国饲养风云繁荣与变革的双刃剑 一、中国养殖业的宏伟蓝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养殖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视和对绿色食品的倡导,为养殖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养殖业正逐步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和高效化。 二、现状与挑战 ...https://www.wemvhjgm.cn/ke-yan-xiang-mu/303562.html
2.动物福利研究现状11篇(全文)综上所述, 建立并完善动物的饲养、运输、屠宰制度, 除了注重产品的检测外, 还应重视产品的生产过程。 2 推进农村动物福利的思考 2.1 良好的动物福利是提高养殖环境的基础 当前未普及的集约化畜牧业生产方式具有养殖周期短、产量高、饲料转化率高、管理方便、劳动效率高、技术水平要求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 但其负面...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2lvcplz.html
3.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精选十篇)最近几年来, 非法使用兽药与违禁药品, 导致动物性食品内的兽药残留超标。特别是畜牧业呈现商业化与规模化发展态势, 饲料添加剂与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使用中应用非常广泛, 动物死亡率降低、生长周期变短, 推动了动物性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与动物性集约化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然而, 因为非法使用兽药与违禁药品, 导致动物体内...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ut5ni4m.html
4.国际动保组织:提升农场动物福利是保障人们“舌尖上的安全”“我们协会致力于终止动物虐待,并帮助人们认识到动物福利的重要性。”史蒂夫说,中国养殖企业在可持续农业及福利养殖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和取得的巨大进展对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都是有益之举。 史蒂夫解释说,传统的集约化养殖方式用限位栏对猪、鸡等农场动物进行空间上的限制,增加动物患病的风险,而农场主为防止疾...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38436
5.农业部最新养殖动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再添动力农业部鼓励技术创新,推动养殖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通过引进先进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广优质品种,提高养殖产品的品质。 3、疫病防控与动物福利 农业部加强疫病防控工作,完善疫病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疫病防控能力,关注动物福利问题,推动养殖企业改善饲养环境,保障动物的健康与福利...http://wanruisheji.com/post/2912.html
6....工厂化”养殖对动物降与动物福利的危害及选择【摘要】:"工厂化"、集约化养殖方式对动物健康与动物福利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为了适应"工厂化"、集约化养殖方式的需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对动物的某些性状进行强烈的遗传选择育种。突出表现在对肉鸡与蛋鸡的生产性能选择,极大的损害了肉鸡与蛋鸡的健康。由于将摄入的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主要用于满足生产性能的...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DB200809001.htm
7.动物福利问题与动物性食品安全在畜禽饮用的水中常可检出致病的微生物、超标的有害金属元素。有人调查,在集约化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中,由于畜禽饲养环境的水源遭到污染,约有70%的畜禽得不到清洁卫生的饮水。 2.2 饲养拥挤 动物福利要求应当为畜禽提供足够的生存与活动的空间,使畜禽能够自由的表现其正常行为。但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https://sfncc.caas.cn/swaq/37404.htm
8....第六章动物行为与动物福利(第二节饲养管理与家畜行为)行为需要是指动物为了生存或适应环境所必须采取的行为方式,例如动物的体温调节行为、采食行为等等。行为反应是动物用来回避不良刺激、传递信息及玩耍的必要手段,还借此表明自身的存在、存在的状态及紧张程度等。但是,现代化的集约化养殖方式把许多具有生物学意义的行为都限制了,例如,集约化养猪的单栏饲养母猪限制了母猪社...https://njsw.cbg.cn/show/6054-52856.html
9.畜牧兽医工作总结(通用13篇)我局高度重视肉食品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各项会议、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从源头抓质量、从源头抓食品安全”这个中心,着力推进动物防疫检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结合开展肉及肉制品专项治理行动工作,加强“瘦肉精”和畜禽饲养投入品监管等领域的专项整治,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引导养殖...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gongzuozongjie/264467.html
10.廉价肉其实非常昂贵,代价包括疾病和生态社会被破坏“集约化养殖把动物关起来养,种植作物的过程使用大量的化学成分,这些作物大部分用来饲喂集约化养殖的动物。这是野生动物锐减的主因,也是自然世界崩塌的主因。”林伯里说。 他在书中描绘了一系列被集约化饲养扭曲的生态场景: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一个被英国人视为超级集约化养殖方式榜样的地方,无边无际的杏树林里,没...https://www.yicai.com/news/100622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