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控制死刑是文明进步的标志观点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在控制死刑的问题上又做出了重要决定,一次性废除9种犯罪的死刑条文,并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次废除死刑的犯罪类型主要集中在非暴力型的经济、治安类犯罪上,集资诈骗、伪造货币、走私特定货物、组织强迫他人卖淫等罪,在上一次刑法修订时,就有过取消死刑的考虑。

与上一个刑法修正案削减的13种死刑犯罪一样,这次涉及的也是司法上已经极少适用死刑的罪名,像战时造谣惑众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等,不仅案件发生率极低,在法院的审判统计中,甚至从来就没有判过一个死刑。实践证明,这些在司法实践中长期没有判处过死刑的犯罪,也没有出现过犯罪率攀升等异常现象。这进一步说明,对非暴力型犯罪逐步取消死刑,已经完全具备了现实条件。

应该看到,削减死刑罪名、控制死刑判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也是我国刑事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过,死刑观念的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从改变“重刑”的陈旧观念入手,尤其是要不断削弱乃至消除社会治理过程中的“重刑依赖症”。因为在一些人的思想深处,重刑威慑主义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一旦社会上出现某种危害行为,总有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动用刑罚手段和使用重刑,甚至要求立刻修改法律,加重刑罚,似乎非此就不足以控制局面。

其实,对犯罪人的重罚不应当成为控制其他人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手段——这是不能把人作为“工具”使用的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犯罪是社会诸种病症及犯罪者个人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因此,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手段也不应该是单一的,不可能一味地依靠加重刑罚甚至适用死刑的方法去解决。动辄诉诸重刑乃至使用极刑,不仅难以达到长期有效遏制犯罪的目的,有时还会适得其反,使法律的客观公正性缺失,不利于社会主义人权价值观念的逐步形成。

应该充分认识到,立法上削减死刑和司法上严格控制死刑的使用,是司法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死刑的控制乃至最终消亡,虽然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也存在一个国情差异和发展阶段的问题,但它却是一个方向和目标,需要整个社会观念的转变、立法先行、司法跟进和正面的舆论引导。

我国修订后刑法已经在非暴力型犯罪的死刑控制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我们期待社会各界积极响应,不断削弱乃至消除思想观念上的“重刑依赖症”,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办案,切实把握好死刑适用的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严格法律的解释和适用,不断减少死刑的案件判决数量和实际执行人数。

THE END
1.论我国死刑制度的存废死刑或曰极刑又称生命刑,从刑罚诞生的一开始,死刑就作为刑罚体系中最为严厉的惩罚方式而存在着。也正是因为它严厉到能够剥夺人的生命,所以关于死刑存废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 (一)死刑存置说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近代以来,少数先进思想家对死刑这种野蛮的刑罚提出质疑,甚至否定,但是,仍有不少思想家极力为...http://scdyzy.scssfw.gov.cn/article/detail/2014/06/id/1314546.shtml
2.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提纲③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④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https://www.meipian.cn/36zweggg
3...::死刑政策:全球视野及中国视角值得重视的是,日本从官方到学界到民间,一直都在认真对待和研究废除死刑的问题,例如,日本国会早在1956年就提出了废除死刑的提案,该提案说:“在现时的我国,由于过去战争的影响,尊重人的生命的观念显著低下,这可以认为是杀人等犯罪增加的原因。现在,随着国家进步,尊重生命的观念应当弘扬。同时,死刑所带来的恶害在人道...http://iolaw.cssn.cn/zxzp/200407/t20040730_4591923.shtml
4.德国的死刑制度.docPAGE PAGE 34 德国的死刑制度 篇一:论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 中文摘要 死刑作为一种古老的刑罚制度,随着 现代 社会文明的进步,死刑的存废问题也倍受国内外的关注。目前受我国具体国情、传统观念、民意、 经济 、司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现阶段要彻底废除死刑制度是不可行的,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 发展 要求,不断完...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502/103850527.shtm
1.陶瓷文化的历史和传统(精选十篇)就是祭祀的时候,在祭祀时候饮酒是礼仪活动,西周在这么具体的措施上提倡,改变了商代的很多东西,西周是我们国家文明史上巨大的变化值得我们注意。 西周几百年之后也开始变的腐败,这就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这件事情标志着西周后来的腐败和衰落,西周衰落之后历史进入东周时代,东周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春秋...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u94i9xj.html
2.废除死刑必要性有哪些方面这反映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法治精神的追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与国际社会的接轨也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死刑制度,以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总之,废除死刑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法治的完善。当前回复为部分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https://www.66law.cn/question/answer/72977178.html
3.“同情”可以是不判王斌余死刑的理由——兼批中国年青报的一篇...这也是为什么文明程度相差不大的国家,对死刑的态度相去甚远的原因,欧洲国家都废除了死刑,而文明程度并不低于欧洲国家的美国则保留了死刑。这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民族心理对于公正(或公平)与人道发生冲突时的取舍不同。 在司法上,具体的个案中,对那些规定“可以判处死刑的案件”(也可以不处死刑),如何体现死刑的人道和...http://www.wyzxwk.com/Article/sichao/2009/09/3248.html
4.拆解死刑中国结——华商报专访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实际上,死刑的存废之争不是一天两天了。对死刑存废争议的过程,也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过程。从国际范围内来说,今天的中国,死刑罪名仍然很多,执行也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民众还不满意,这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不相适应的。 华商报:支撑死刑存在的依据以及中国死刑居高不下的原因是什么? https://www.nwupl.edu.cn/news/mbbd/bkdz/661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