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技术已经广泛在妇科开展,除了它的微创之外,特殊的并发症也要注意防范,就如今天所讲的腹腔镜Trocar部位切口疝,目前已有专门的定义——穿刺孔部位切口疝(TrocarSiteHernia,TSH)。
穿刺孔部位切口疝(TrocarSiteHernia,TSH)目前已有分型报道,具体如下图。
相信各位碰到的以第2第3张图多见。第2张图为早期型,也就是肠管进入得较少,没有形成缩窄性疝环箍紧肠管。第3张图中已经形成疝环,这样可能就要尽快处理,否则就会肠管缺血坏死可能。
穿刺孔部位切口疝(TrocarSiteHernia,TSH)的发生原因如下图介绍。老年、反复穿刺器拔出与置入破坏筋膜等是常见原因。
【诊断】:该病诊断并不困难,术后出现腹壁穿刺孔处隆起及疼痛,腹壁超声即可快速诊断。
【处理】:对于嵌顿型的病例,可采取外科开腹处理,切开疝筋膜环,观察肠管后还纳,或根据肠管表现相应处理,必要时需要切除部分肠管。
A.开腹处理病例
比如上例就是我自己遇到的第一例TSH,63岁女性,术后留置引流管,拔出引流管后第2天,出现Trocar部位切口疝,外科予以原切口切开,延长切口至3+cm,找到筋膜环扩大后,将肠管拉出腹壁,观察缺血情况,热盐水湿敷观察,对于可疑缺血部位包埋缝合后还纳,关闭筋膜层留置细引流管自侧方置入。术后患者恢复较好,4天后拔出引流管,第6天出院。
B.腹腔镜下处理病例
62岁女性,术后第4天出现TSH。姚书忠主任腹腔镜下用肠钳牵拉还纳,疝入疝囊中肠管长度约12cm。
牵拉需要阴力,避免二次损伤,牵回肠管后,腹壁穿刺孔的处理如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