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董擂,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腹壁起主要支持作用的肌腱膜层愈合不良而产生的腹壁疝,发生率为2.0%~11.0%。腹部大型手术后切口感染者切口疝的发生率更高。
腹壁切口疝产生的原因很多,切口感染、切口裂开、术后剧烈咳嗽等腹内压增高等情况都可导致切口疝的发生。
腹壁切口疝的症状主要是在腹壁切口的下方出现包块,根据切口缺损的大小不一样来决定。有的只是很小的包块,有的可能是整个切口都裂开。切口疝除了腹壁切口包块,还可能出现疼痛。如果没有发生粘连,平卧后包块会消失,检查腹部可以摸到一个缺损的环。如果出现了嵌顿、造成肠管的卡压,会出现疼痛。
典型切口疝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以及仔细的体格检查就可明确诊断,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可用以辅助诊断,评价切口疝缺损大小和疝内容物,为进一步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
以前切口疝的手术方法是通过开放手术进行修补,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腹腔镜下切口疝修补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使其迅速被广大外科医生所接受,目前已成为切口疝的首选手术方式。
手术是治愈切口疝的惟一有效方法,而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腹壁切口疝的手术修补包括开放修补和腹腔镜修补两大类,此外还包括腹腔镜与开放操作结合的杂交手术。修补方法包括直接缝合修补和补片修补两大类。直接缝合修补的复发率较高,仅适用于缺损很小的腹壁切口疝,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的是补片修补,复发率低。
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手术是在腹壁上打3~5个5~12毫米的小孔,先分离前次手术造成的腹腔内粘连,然后再用补片对缺损进行修补。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显著的微创优势,同时补片放置可以完全在直视下进行,固定补片更加容易,已成为腹壁切口疝修补的首选方式。
杂交修补术对于一些腹腔内粘连较重的切口疝患者,可以通过腹壁小切口在开放状态下完成粘连分离,然后在腹腔镜直视下放置和固定补片,即所谓的开放与腹腔镜结合的杂交手术,以克服开放和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各自的缺点,实现理想的修补。
专家最后提醒,腹壁切口疝的患者一旦确诊,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