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一)中药饮片处方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辨证应准确,辨证依据应充分,应体现理法方药的一致性。调整用药时应有分析、有记录。

(二)各级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的采购、供应、验收记录及账目,饮片斗谱和医院信息系统均应使用规范的中药饮片处方用名。

(三)中药饮片处方书写时应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进行书写。

中药饮片处方应包括:前记、正文、后记。

1.前记

(1)一般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床位号和处方日期等。

(2)临床诊断。包括病名(病名可写中医病名也可写西医病名)和中医证型,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正文

(1)中药饮片处方书写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2)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3)对调剂、煎煮有特殊要求的应另行注明;

(4)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应合理,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5)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

(6)处方用法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给药途径(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3.后记

(1)医师签名(手工签名或电子签名)。

(2)审方、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

(四)中药饮片品种选择时,应根据用药目的选择合适的中药饮片基源、炮制品种。

(五)中药饮片处方的味数和剂量应适宜,避免浪费。

1.单味中药饮片剂量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药学教材的常用剂量范围,单剂处方剂量一般应控制在240g以内,原则上不能超过300g(膏方和肿瘤科用药可适当放宽);每张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原则上应控制在18味以内(膏方和肿瘤科用药可适当放宽)。

2.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医疗机构中药饮片处方的味数、剂数和处方剂量的限定标准,并向主管部门备案。

3.对临床确有需求和有依据需突破以上限制的,临床医生应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提出申请和备案,在开具此类处方时医生应双签字。

(六)使用有毒中药饮片:

1.开具28种医疗用毒性中药饮片时,应使用毒性药品专用处方,严禁超剂量使用,一次处方不得超过二日极量。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标注的除28种医疗用毒性中药之外的“有大毒、有毒、有小毒”中药饮片原则上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药学教材规定的剂量,超过规定剂量时应由医生再次签字确认。

3.掌握药物的毒性及其中毒后的临床表现及抢救方法,密切观察服药后的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手段。

(七)处方用药应避免配伍和使用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及妊娠禁忌,同时应注意是否存在证候禁忌和服药饮食禁忌。根据病情确需使用的应再次签字确认。

(八)中药饮片与中成药同时应用时:

1.应避免出现汤剂与中成药相互矛盾的现象。

2.应避免重复用药,如用药重复、剂量叠加。

3.应避免出现配伍禁忌。

(九)中药饮片与西药同时应用时:

1.应尽可能了解两种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有明确禁忌的,应避免联合应用。

3.应注意观察两者合用后的病情变化,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合并用药,并对症处理。

(十)对育龄妇女应详细询问是否怀孕或预期怀孕,孕妇应避免使用妊娠禁忌药。

(十一)儿童使用中药饮片时:

1.应注意生理特殊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生理特点,选择恰当的药物和用药方法,必须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

2.应结合具体病情,在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儿童年龄与体重选择相应药量。一般情况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为成人量的1/3~1/2,幼儿及幼童为成人量的2/3或用成人量,学龄儿童用成人量。

3.应慎重选择毒副作用较大或含有对小儿有特殊毒副作用成分的中药饮片。

4.儿童患者使用中药饮片的种类不宜多。

5.根据治疗效果,应尽量缩短儿童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十二)老年人使用中药饮片时:

1.优先治疗原则: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为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要注意病情的轻重缓急和主要病证,确定优先治疗的原则。

2.注意联合用药:老年人由于所患疾病往往不止一种,使用药物种类也较多,使用中药饮片时要注意询问同时合并使用的其它药物,了解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并加以预防。

3.剂量要适当:由于其肝肾功能多有不同程度减退,或合并有多器官严重疾病,对药物耐受量低,药物剂量一般要从小剂量开始用药。

4.慎用药性峻猛品种: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退化,对汗、吐、下等作用峻猛的药物要慎重。

(十五)除中药汤剂外,中药饮片临床使用时也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及病程、使用部位、药物性质、携带保管等情况,制成丸剂、散剂、颗粒剂等临方制剂剂型。制作中药临方制剂时,药物剂量的转换应适当,一般为汤剂剂量的1/5~1/3。选择散剂、丸剂、胶囊、酒剂等非水煎剂型时应注意乌头、附子等需煎煮以减毒药物的使用,使用剂量应进行调整,并与相应的标准、规范保持一致。

(十六)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中药饮片不良反应监测和收集,发现不良反应及时上报。

二、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原则,合理选择和使用中成药品种。

(二)中成药处方书写时应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进行书写。临床诊断项下应包括病名和中医证型,中医医生应在病名(可使用中医病名或西医病名)后标明中医证型,西医医生可按西医病名填写。

(三)用药依据

1.辨证用药:是中成药应用的主要原则。通过辨证、分析疾病的证候确定具体治法,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可以采用“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辨证选择适宜的中成药。

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指的是在西医辨病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选用相应的中成药。针对在主治病证的西医病名基础上增加中医证候属性描述的中成药,应采用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合理使用。

(四)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中成药剂型。

(五)合理选择给药途径,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选择给药途径给药,遵循“能口服不注射,能肌内不静注”的原则。

(六)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疗程使用中成药。

(七)用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过敏史,有过敏史的患者应慎重,尤其使用中药注射剂时。

(八)同时使用两种以上中成药,或中成药和汤剂同时使用,或中成药和西药同时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使用原则:

1.应遵循减毒增效的原则;

2.功能相同或相近的中成药或中药饮片原则上不宜重复使用,必须重复使用时应注意剂量的调整;

3.应注意中成药之间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

4.避免同时使用毒副作用相同或相近的药物。

(九)慎重使用含有毒性成分中成药、可致肝损伤、肾损伤的中成药及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

1.使用含有毒成分中成药,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避免两种含有毒性成分的中成药联合使用。

2.使用可致肝、肾损伤中成药时应注意剂量及疗程的控制,并注意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

3.使用含西药成分中成药时应避免同含有相同成分的西药联用。

(十)中、西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尽可能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如穴位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采用静脉注射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并注意使用间隔,更换药物时应注意冲管。

(十一)中药注射剂应谨慎选择溶媒,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溶媒,在没有确切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时,不得使用说明书以外的溶媒。

(十二)育龄妇女应详细询问是否怀孕或预期怀孕,避免使用妊娠禁忌药;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用药应选择对胎儿及婴幼儿无损害的中成药,尽量采取口服途径给药,应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同时尽量缩短用药疗程;严格遵守妊娠禁忌。

(十三)儿童用药时应优先选用儿童专用药,并根据儿童年龄与体重选择相应药量。1.一般情况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为成人量的1/3~1/2,幼儿及幼童为成人量的2/3或用成人量,学龄儿童用成人量。2.应慎重选择毒副作用较大或含有对小儿有特殊毒副作用成分的中药饮片。3.儿童患者使用中药饮片的种类不宜多。4.根据治疗效果,应尽量缩短儿童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十四)应加强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和信息收集。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上报。

THE END
1.陈香:用药指南:特殊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1.药品选择:儿童用药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原则,优先选择儿童专用药物。对于成人用药,应谨慎使用,严格按照医生指导的剂量和用法使用。 2.剂量调整:儿童用药剂量通常根据年龄、体重和病情等因素进行调整。家长应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用药,切勿自行增减剂量。 https://www.hntv.tv/yshnzt/article/1/1786618699854188546
2.药不能乱吃,儿童用药的七大原则!有很多药物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中为禁/慎用药,例如以下几种: 1、喹诺酮类(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18岁以下儿童禁用。喹诺酮类药物可致骨关节病变,特别是负重骨关节软骨组织的损伤。 2、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6 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6岁以上慎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存在明显的耳毒性和肾毒性,有可能...https://www.guahao.com/article/detail/aRaXp271593396139737090
3.浅谈儿童用药原则及一些注意事项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 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作用也都不健全。因此,儿童用药时应遵 循能口服就不打针,能外用就不内服,能局部用药就不全身给药,能只用一种药尽量不再加另一种药的原则,尤其是新生儿,以防发生不良反应或中毒。 http://www.hcfybj.cn/nd.jsp?id=295
1.成人药能给儿童服用吗?药品知识孩子并不是缩小版的成人,因为他们的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还在发育中,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所以,在用药时不能将成人药“小儿减半”服用。 成年人服药后,很多药物成分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伤害到大脑,而孩子的血脑屏障功能还没发育完全,某些药物成分会经过血脑屏障对孩子的大脑造成伤害。因此,一定要让孩子吃儿童剂型的药物...https://www.lg.gov.cn/zwfw/zdfw/yl/fwsm/ypyd/ypzs/content/post_10835465.html
2.儿童安全用药知多少因可能导致软骨发育障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6.如何应对儿童感冒?注意避免同时使用哪些感冒药? 1)不要擅自使用抗生素。由于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2)不能盲目选择感冒药。成人感冒药不能随意给儿童服用,如感冒通,会导致小儿血尿和肾功能损害;速效感冒胶囊,易引起婴幼儿惊厥,并可导致血小板减少...https://fjwsb.fjdaily.com/pad/con/202310/19/content_312963.html
3.专用药奇缺,儿童服成人药意外频发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党委书记、儿科教授何庆南建议,加强对广大家长的健康科普力度,提升家长的健康素养和安全用药意识,让家长树立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的原则,不要自行给孩子服用成人药,特别是不要盲目给幼儿同时使用多种感冒药和复方感冒药。 专家还建议,制定规范的儿童用药安全标准,让医生开药有据可依。目前缺乏全国性的儿童...https://news.csu.edu.cn/info/1061/141286.htm
4.儿童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儿童时期是各器官,功能发育完善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各器官,系统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出等与成人存在差异,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家长和医生都应该充分认识儿童用药的特点,严格遵循儿童用药原则,确保儿童身心健康。儿童用药原则:一是选择合理药物。使用药https://m.chunyuyisheng.com/m/topic/329784/
5.中药儿童用量标准.docx例如,如果成人用量为10g,儿童体重为30kg,成人体重为60kg,则儿童用量为5g。 2.年龄法 年龄法是根据儿童的年龄来计算中药的用量。根据儿童所处的不同发育阶段,用药的剂量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对于幼儿,用药剂量会比较小,随着年龄的增长,剂量逐渐增加。 3.辨证施治法 辨证施治法是中医药治疗的核心原则之一,也...https://m.renrendoc.com/paper/297516985.html
6.医疗儿童用药有哪些基本原则? 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河北省药学会联合发布十大“儿童安全用药指南”中指出,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应结合儿童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慎重选择药品。 药品选择应少而精,避免“撒大网”的用药方式。能用一种药物治疗的,不用两种或更多种药,一般合用药品种以不超过3-4种为宜。 https://www.whb.cn/zhuzhan/yiliao/20181128/227228.html
7.CDE征求意见稿:《真实世界证据支持儿童药物研发与审评的技术指导...儿童药物研发遵循同样的原则,也需要通过适当的研究数据支持该药物在目标年龄阶段的儿童患者中合理用药信息。然而,与成人研究相比,设计和执行以儿童为受试者的临床研究面临更多困难与挑战,使得试验难以开展或进展缓慢,因此,按照传统临床试验的设计和研究方法,严重影响了儿童药物的临床可及性以及获得足以评估儿童剂量合理性的...https://news.yaozh.com/archive/29972.html
8.安全用药指南:儿童用药的常见误区与正确做法三、常见儿童用药及安全用药注意事项 1.退烧药:在儿童发热情况下,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是最常选用的退热药品。安全起见,家长应挑选专为儿童配制的剂型,例如滴剂、悬浮液或是栓剂形式,规避使用成人用的片剂及胶囊。每24小时内,每项药物的服用频次不宜超过四次,以防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诸如消化道出血及肝肾功能损害。我...https://newspaper.hf365.com/hfrb/wap/content/202408/29/content_475733.html
9.儿童用药的安全指南儿童安全用药原则 1.谨慎选择用药品 安全用药的第一步便是便是选对药。宝宝生病不可马马虎虎地就选择成人用药,而是要用心选择儿童专用药。例如,如果给新生儿服用阿司匹林,会使新生儿胃里的黏膜缺损,对宝宝造成巨大的伤害;幼小的儿童盲目食用感冒通,就极易造成尿尿时出血;对于抗生素,12岁以下的儿童应该谨慎使用,或者禁...https://www.unjs.com/w/102339.html
10.基本药物合理用药儿童保健(1)儿童选药要尽量选用儿童剂型,如无儿童剂型,不能擅作主张把成人药减量服用,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2)家长为儿童用药前,必须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药品有效期。 (3)提倡“能口服不静滴”的原则,不要盲目静脉用药。 (4)是否使用抗菌药,必须遵医嘱。使用时在医生指导下足量、足疗程使用;不需要时,家长勿擅自使用...https://www.pybjy.com/pc/fwzx.asp?a=newsview&id=1529
11.儿童的合理用药用药知识5.小儿肾功能发育不全,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排泄慢,可使毒性增加,儿童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成人较高。 二、儿童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儿童用药的基本原则包括正确诊断及选择合理药物、正确的给药方法(包括剂量、途径、给药时间),避免药物滥用、错用及重复使用。 https://www.fssdbjyy.com/index.php/zhongyaozhishi/2017/04-20/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