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咨询:0533-7180120一号通服务热线:0533-7162009
特色专科
内科
外科
儿科
妇产科
五官科
急诊科
麻醉科
心脏科
重症医学科
医技科室
门诊科室
专业门诊
医共体
职能科室
索立俊刘波
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治疗目前强调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为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组织专家撰写此共识,以规范抗病毒药物在流感治疗与预防中的应用。
一、流感抗病毒药物治疗
(一)治疗原则
流感患者一旦发病,应尽快开始进行抗病毒治疗,推荐的抗病毒治疗疗程为5d,治疗5d后患者病情仍很严重或有病毒复制依据的患者,应考虑延长疗程。
(二)流感抗病毒治疗
1.成人患者抗流感病毒治疗:
确诊或高度怀疑流感,且有发生并发症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当在发病48h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需要住院的流感患者若发病48h后标本(咽拭子及痰)流感病毒检测阳性,亦推荐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2.婴幼儿流感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确诊或疑似流感时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儿童用药剂量与成人不同,但疗程相同。
3.老年流感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老年人确诊或疑似流感时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
4.妊娠或产后2周内流感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妊娠期接受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治疗并没有导致不良妊娠转归(先天性畸形、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证据,妊娠或产后2周内女性确诊或疑似流感时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推荐的抗病毒治疗剂量与成人相同。
5.重症流感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重症或并发其他疾病的住院患者,推荐口服奥司他韦或静脉帕拉米韦治疗。
不推荐吸入扎那米韦用于重症流感患者。
免疫低下患者和重症住院患者可使用大剂量奥司他韦(成人肾功能正常者:150mg,2次/d)。
(三)抗病毒药物在流感预防中的应用
不推荐大范围或常规应用抗病毒药物预防流感,不鼓励由于社区、学校、度假营或其他场合的潜在暴露而对健康儿童或成人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
以下人群在流感流行期间或与流感患者接触后可考虑抗病毒药物预防流感:接种疫苗后尚未建立稳定免疫力(接种后2周内)的高危人群;因禁忌证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难以获得有效免疫力(如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免疫缺陷、所接种疫苗株与此次流行毒株抗原差距性较大)的高合并症风险人群;与流感并发症高危人群密切接触的卫生保健人员或≥1岁儿童;流感爆发期间医护家庭成员或居住长期护理机构人群。
在确诊、可能或疑似患有流感或季节性流感传染期内,医务人员、公共卫生工作者或第一救护者在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明确与流感患者发生过近距离接触,可以考虑抗病毒药物预防。
二、常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WHO和美国CDC推荐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作为流感抗病毒药物的一线治疗,具体使用剂量及方案见下表:
流感抗病毒药物在成人和儿童中的应用策略及方案
注:a: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推荐,在有适应证时,可将奥司他韦用于<1岁婴儿的流感治疗和预防,对<1岁婴幼儿推荐的治疗方案为:3mg/kg,2次/d,5d;对3个月~<1岁婴儿推荐的预防方案为:3mg/kg,1次/d,7d。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14d以上急性无并发症的流感人群均可口服奥司他韦治疗,1岁以上人群可用奥司他韦预防流感。14d以内婴儿的治疗和3个月~<1岁婴儿的预防应用并未被FDA批准作为适应证,但CDC和美国儿科学会推荐使用。我国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奥司他韦可用于成人和≥1岁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治疗以及成人和≥13岁青少年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预防。
三、小结
抗流感病毒药物是治疗和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流感患者早期使用更能显著缓解流感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降低病死率。推荐使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为一线推荐,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可以作为替代选择。
以上为专家共识摘要,详细内容请阅读《流行性感冒抗病毒药物治疗与预防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原文(中华医学杂志,2016,96(02):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