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纸币硬币外汇券收藏知识大汇总[泉友社区]

人民币,一般是指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20世纪40年代末期,由于人民解放战争的迅猛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解放了中国的大片土地。为了迎接全国解放,稳定金融和物价,尽快摆脱国民党货币贬值对解放区的影响,恢复和发展解放区的工农业生产,建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1948年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出布告,将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三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华北银行总行改组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总行地址设在石家庄,并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成立之日开始发行人民币,确定人民币为华北、华东西北三区的本位币,统一流通。第一批发行拾圆、贰拾圆、伍拾圆人民币各一种。

1949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入北平(北京)。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的国家银行。

1951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分布关于统一内外币制的命令。当年4月1日起收回东北银行和内蒙古人民银行的流通券,5月1日发行印有蒙文的人民币伍仟圆、壹万圆二种;同年11月1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行印有维吾尔文的人民币伍佰圆、壹仟圆、伍仟圆、壹万圆共四种,限期收回新疆银元票。从此,人民币成为我国集中统一、唯一合法的。

从1953年起,我国进入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1948年开始陆续发行的人民币,由于历史原因,面额过大,不便于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为了适应国家有计划经济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健全和巩固新中国货币制度,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面额为壹分、贰分、伍分、壹角、贰角、伍角、壹圆、贰圆、叁圆、伍圆、拾圆11种。新人民币以壹圆折合旧人民币壹万圆的比价收兑。

从那时起至今,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

1、第一套人民币从1948年12月1日到1953年12月底,在短短的几年中,共发行62种不同版面图案的纸币。面值从壹圆到伍万圆。第一套人民币发行时,限于条件,纸张和印刷质量参差不齐,尤其色差极其严重,所用纸张有专用印钞纸,也有特别棉纤维纸,甚至还有普通道林纸;印刷则大多为胶印,部分为凹版印刷,少量还有石印;在防伪性能上除了一些特定的暗记外,均无水印。

2、第二套人民币有壹分、贰分、伍分、壹角、贰角、伍角、壹圆(53版、56版)、贰圆、叁圆、伍圆(53版、56版)、拾圆共13种,1955年开始陆续使用,至60年代中期开始只收不付,199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截止到1998年底,停止流通。

3、第三套人民币以版面不同区分,共有16种,目前仍在流通使用。

4、第四套人民币是现流通币。属1980年版,共有9种不同版面,其中高面额50圆与100圆二种,初版已用完,再版改为1990年,图案、字轨与号码位数都未变。低面额的1圆也于1996年再版。共有11种。

5、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国庆开始发行100、50、20、10、5、1元六种。

6、外汇兑换券共9张一套,初版有7种不同版面,全部是79年版。其中50圆与100圆先用完,于1988年再发行不同版面的新版继续使用。1角的有五星水印、火炬水印两种,应该10张才是大全套。

收藏人民币的优越性

人民币到目前为止只发行了四套,若加上外汇券也只有五套。十分钟内可了解大概情况,一个小时就能理解,易懂易学。

二、品种范围小

三、具有观赏价值

人民币的图案,大致可分为生产、交通、风景、民族与生活习俗等类别。设计都极为精制,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四、易于整理与保管

制做纸币的纸张与其它纸质收藏品的纸张不一样,有其流通上、防伪上的特殊要求,所以其选材、制作要求都很高。故而易于保存。纸币的大小众所周知,所以不存在收藏空间上的问题。

五、意义重大、学术价值高

人民币从开始发行使用至今,已有四十年的历史。在这四十年中,国家和人民都经历了无数个风风雨雨。人民币不但是当时经济的反映,更是我们国家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历史见证。它是四十年的经济史,更是四十年的社会史。

六、安全有保障

纸币上通常都印有流水号码,而每张纸币的号码是唯一的,可以这么说,每张纸币都是孤品。所以,如果发生意外,我们只要凭记下的纸币号码报案,谁也不敢让其在市面上流通。我们将永久保持追索权。这项独特的优点,是其它收藏品所不具备的。

七、不容易伪造,上当受骗的机会少

随着收藏品市场的日趋繁荣,收藏品造假也愈演愈烈。但是纸币的造假,有其相当的难度。政府在发行一种纸币时,肯定是动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来防伪,这是其一;其二:人民币是目前中国大陆的法定货币,造假者要承担法律责任。

八、升值潜力巨大

人民币纸币珍藏与护理方法

一、人民币收藏要防范病菌传染

人民币收藏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可以增长知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如果收藏者不对一些流通日久的人民币身上携带的大量病菌加以防范,也会对收藏者自身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据有关部门对流通中的人民币票面沾染细菌和病毒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人民币票面沾染的细菌和病毒高达几十种之多,其中能够致病的细菌和病毒就有葡萄球菌、链球菌、炎球菌、大肠杆菌、乙型肝炎病毒等多种。有人对145张钞票进行检验发现:1角券75%带有大肠杆菌,2角券50%带有大肠杆菌,10元券10%带有大肠杆菌。还有人通过检验发现:1元券上有170万个细菌;1角、2角券上有240万个细菌及4万多个大肠杆菌群,其中有的还带有霉菌、致病性球菌、肠道致病菌以及病毒等;最多的一张票券上,有各种细菌3700万个。有人说人民币最脏,这是千真万确的。

另据报道,北京市卫生防疫站曾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南京和大连6城市,分别对窗口行业24小时以内入账的各种面额人民币及银行出纳室外环境、出纳员的手和工作服等采样777件,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检查结果如下:从各城市采集的497件人民币样品上检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蜡

样芽胞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阳性率分别为3.84%、21.33%、48.89%、12.07%、2.41%、0.40%。其中,在1角券上检出上述所有的细菌,而且大肠杆菌群和变形杆菌阳性率最高,达63.37%和

16.83%;5角券上大肠杆菌阳性率最高,为29.73%;10元券上沙门氏菌阳性率最高,为12.28%。从银行外环境和出纳员手上采样146件,其中在出纳员的手和工作服上检出大肠杆菌群、大肠菌群、金黄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蜡样芽脑杆菌。从海绵盒、捆钞机和点钞机下灰尘中检出阿哥纳沙门氏菌。出纳员工作1.5小时后手上带菌126万个,每只海绵盒和算盘分别带菌300万个和40.8万个。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人民币污染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各种病菌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广大人民币收藏爱好者对于各套人民币藏品传染疾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切不可忽视低估,要在收集、交换、清理、欣赏、珍藏过程中加强防范,最稳妥的办法是在保证藏品品相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对每一张藏品尤其是品相欠佳者逐一进行消毒处理。

二、人民币纸币珍藏与护理方法

收藏人民币,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珍藏和护理。如果珍藏护理不当,导致人民币藏品品相降低或毁损,将使收藏者蒙受无法弥补的精神损失和经济损失。为确保人民币纸币在珍藏过程中品相的完好无损,必须注意四防:

损坏票面。

3.防虫蛀。避免虫蛀的关键是保持纸币的干燥与通风。对于长期保存的纸币应定期翻阅,既可起到通风作用,又能检查纸币是否有变化;对于被虫蛀的纸币要进行及时棱修。当然纸币也要注意防止鼠咬,尤其是鼠害严重的地区,更应当注意此点。这就要求纸币保存时不要与报刊、书籍等纸制品或棉布制品放在一起,一是预防火灾,二是防止成为老鼠的美餐。

4.防褪色。防止纸币褪色的关键是避免纸币在阳光下曝晒。纸币在经过一个较长时期保存以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褪色,这与纸张和油墨的质量有直接关系。纸币忌用碱性、酸性’液体清洗,否则会导致褪色。纸币一旦褪色,常无法弥补。

第三套人民币“币王”

第三套人民币共有7种面额(壹角、贰角、伍角、壹元、贰元、伍元、拾元)、9种版别,其中壹角纸币有3种版别,贰角、伍角、壹元、贰元、伍元、拾元各一种版别。它是人民币纸钞中面额、版别最少的一套人民币。

专题收藏其乐无穷

当然,笔者毫不贬低传统的,按银行性质分类的收藏方法,相反,这种方式仍将是纸币收藏的主流。笔者只不过是想与同好一起拓展一个更为广阔的收藏空间罢了。

总之,笔者倡导纸币的专题收藏,无论是"传统型"&127;的专题收藏还是笔者所称的“横向性”的专题收藏,都应大力提倡。这对于弘扬中华货币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丰富藏友的精神文化生活都是大有益处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纸币的专题收藏必将是未来纸币收藏者的必由之路,包罗万象的收藏越来越不现实。

泉友相聚在一起,谈的一个话题,就是原来欲购买的钱币因涨价了,而错失一个良机,且为一次次失之交臂而追悔莫及。每个人总想以最低的投入,待将来可获得最大的回报。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种思想反映尤为突出。但往往事与原违,市场价格总与自己所估计的价格相差那么一小段,机会一次次放过,良机一次次错过。下次再去问价,又涨了,还是买不成,始终追不上不断变化的市场,通过几年来购买的经验,本人认为要搞钱币收藏,就应有一个短安排,长计划。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收藏爱好,想收藏那些,不收藏那些。该收藏的看准了就买,不要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当机立断,不失时机。要有胆识(胆就是胆量、勇气,识就是收藏钱币的常识与见识),上万种钱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你想且能收藏那几类(初学者最好是从现代币的纪念币、第三版人民币开始),价格有实有虚,在别人都不敢接受的价位,你敢于抢先一步,这才是你的高人之处。一般来讲,发行量少的、有纪念价值的、发行较早的应先买,其余偏后。总之一句话,吃准时机,当机立断。走进钱币市场,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跟着别人跑,拿出自己的胆识来,收获一定很大。

稀少与美——纸币的鉴赏(一)

钱币的收藏家,对纸币特别钟爱。因为纸张不易保存,又不仿造。哪怕是1948年发行的金圆券,当时可以糊墙,如今的价又非往昔,更况年代久远的钱币,更为难得,因此就更显得珍。还符合着“物以稀为贵”道理,它的审美价值,也越来越重要。

1、中国外国纸钞佳话

1948年,英格兰银行印制11张“百万英镑”的巨额钞票,许专家认为这样大面额的钞票用途不大,弊多利少。于是英格兰银行决定销毁10张,保留其中1张,盖印注销后,送给本行一位德高望重的职员作纪念。这位职员逝世后,伦敦有名的斯宾克钱古董家贱价收购了这件纪念品。1982年,这张钞票被一位收藏买去,价格为16000英镑,如今这张钞票继续在升值。

目前称得上罕见的钞票,还有印加时期的纸钞,丹麦格兰岛发行以鹅为主题的纸钞,中国明朝时期用桑树皮纸制成的钞票,国1790年发行的英镑纸钞等。还有最珍贵的莫过于变体纸币,如漏印英国女王头像的英镑。缺印面额数目的美钞;缺少某内容的错钞等都属于此类。到目前为止,行家公认最怪异的变体钞票是一张有“魔鬼的脸”之称的加拿大1元面额的纸钞。这1954年出品的纸钞,不论从哪个角度端详都可看到一张撒旦的在女王左耳发卷后若隐若现,这张钞票价值连城。

2、相辅相成——行去流水的中国古纸币

宋朝的统一,消除了封建割据的阻隔,为商业交通的进一步达,提供了条件。以首都东京为中心,北方和南方都形成了一商业发达的城市。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为了货物交换方便的需要(纸币轻便,容易携带)。宋朝发明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币,这是从商业中的“赊”,即信用关系,孕育出交子起初在川一带流行,因当时行使铁钱分量重而价值贱的铁市,“小钱每十,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即难以携持”,商人(尤其是大商人)极感不便,客观上需要种容易携带方便的货币。真宗时(998一1022年),成都十六户富商私造钱券,称“交子”。

后来,主持交子铺的豪商挪用,吞没现钱,交子不能兑现,引起争议,官府遂令收闭。但当时使用交子,已成习惯,骤然废除,商业活动大为不便。

仁宗时(1Q23一1063年)设交子务于益州,由官府发行交子。每界(期)发行额为一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贯,准备全为三十六万贯。交子三年为一界,当界满时,制造新交子,调换旧交子,起初,交子只有川峡流通,仁宗天圣时,推行到秦州。北宋钞版原物已流到国外,旧称为北宋官交子钞版(俗称交子)近代学者认为称北宋小钞或钱引版。

纸币的诞生,与我国印刷事业发展紧密相连。没有纸和印刷备,是谈不到纸币的。我国唐、五代开始应用的印刷术,到宋才有了普遍的发展,广泛用来刻印书籍,北宋初成都刻《大藏经》十三万板,用于监刻经史古籍十多万板,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当时印刷业规模之大,东京、杭州、闽中、福建是北宋印业的几个中心,北宋“监本”书大半在杭州刻印,当时人评价,板书以杭州为第一。

沈括《梦溪笔谈》记有仁宗庆历中,布衣(平民)毕升发明活字版的事迹。办法是:用胶泥刻字,每字一印,用火烧硬。先设一块铁版,板上敷匀药品(松脂、蜡、纸灰等合制而成)。印刷时,把铁制的框子放在铁板上,在框子中排列胶泥活字,制成一板。再用火烧版,使药品熔化。用另一平板从上面压平,使板上的字面平整。冷却后,就用墨印书。毕升也用木头刻过字,但木材料纤维有伸缩性,沾上水后会膨胀起来,排版时就高低不平,而且和药粘连一起,不容易弄掉,不如泥字方便。毕升的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随着印刷术发达,民间的造纸业发展很快。造纸用的原料,种类很多。川蜀用麻,北方用桑皮,沿海用苔,浙江用麦秆、稻秆、嫩竹、油藤。造纸的技术也更加进步,徽州黔、龛两县生产的纸张,五十尺为一幅,匀薄如一。各地还有多种加工制作的笺约,纸张经过加粉、加腊、染色、研花,可制造出精致的色笺,用来写字,作画,印刷纸币。

纸币是金属货币的一种价值符号,而国家纸币一般是强制流通的不兑现纸币,历代政府尝到发行纸币的甜头,乐此不疲,也就不容许民间发行纸币。直到大明通行宝钞失败后,民间纸币方重新发展。清初的铺、银号、票号等信用机构发行银票或钱票,凭以兑换银币钱,性质与近代的银行相似。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许多外商银行在中国擅发纸币,操纵金融,进行经济侵略,如英国有利银行,麦加利银行,汇丰银行,日本正金银行,美国花旗银行,俄国道胜银行,德国的德华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等银行,先后在上海等地设立总行或分行。这些银行的纸币图案细致。印刷精良,在发行新钞的同时也注意回笼旧钞并妥善销毁,故一些早期的银两票及银元票都较少见。如有利银行纸币的背上图案带有钢笔画色彩。麦加利银行的纸币用小型纸张印刷一张纸上只印一枚钞票,四周毛边,与其它分割切齐者不同,这种形式甚为少见。

再则,在1931年到1933年期间,世界各国竞相放弃金本位制,国民政府实行金本位制已经过时,因此未实行。1933年国民政府实现银元本位制,由财政部宣布废两改元,决定1933年4月6日在上海实行,而后推行到全国。规定上海使用的规元银7钱1分5厘折合1银元,其它各地按当地4月5日中汇市先行折合规定再按0.715折合率放出折合银元数目,一律改用银元。废两改元的改革比较顺利,后由于美国在国际市大量收购白银而吞没。

1935年11月4日,南京政府公布关于币制改革法令,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为“法币”1元合英镑1先令2便士半,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无限制的买卖外汇。后来法币在市场流通是不兑现的,南京政府从此把滥发纸币当成发财最简易办法。结果1948年物价已为1937年6月的600余万倍。

1948年8月19日,肯定金元券为本位制,“法币”以及其他地方纸币停止流通,法币300元兑换金元券1元,同时加强经济管制,冻结物价,限定全国物品及劳务价格、按1948年8月19日各地价格,折合金元券出售。金元券发行同样对人民是一场掠夺,据中央银行统计,至10月底,南京政府搜到计有黄金165万两、白银900余万两、银元5300余万枚以及美钞港市数千万元,合计当时值两亿美元。

金元券只不过是改了名称的“法币”,它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贬值,更加不得人心。1949年6月20日四川地区出现了28亿金元券换银币1元的情况。1948年后发行金圆券,一元折合法币300元。新疆省银行还发行过面值六十亿元的巨额纸币,这些恶性通货膨胀的纸币急剧贬值,几同废纸。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为了对敌斗争、巩固政权,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开始发行独立自主、稳定的货币。如陕甘宁边区银行,晋察冀边区银行,晋绥边区西北农业银行,华中地区银行发行的货币、淮南和淮北地方银行,以及浙东币等,一般多称为“抗币”。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货币渐趋统一,1948年12月1日发行人民币,陆续收回原来各种银行发行货币,进一步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货币,禁止金银、外币在市场上流通,从而使人民币成为全国流通的统一货币。

第一张人民币。

1948年12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人民政府发出金字第四号布告:“为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迎接新中国的诞生,经山东省政府和陕甘宁,晋绥两边区政府同意,特将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业银行合并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以原华北银行为总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当天,即发行这三区的本位货币—“人民币”第一张人民币,即“00000001”号,面额五十元,规格为132X68毫米,正面底纹为浅蓝色,花边为高梁红色,图景为黑色,中间花符浅紫色。正上方印有当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正楷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的字样,中间印有“中华民国三十七年”等字样。左边主图为水库,右边为煤矿,背面底纹为黄茶色,正上方也有“中国人民银行”及“五0”字样。

3、不和谐人生理想——令人深省纸币贬值

我们不算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冬向诸富豪发行白鹿皮币,从唐宪宗时期(公元806一820年)为了免除长途运输金属铸币的苦累与风险行使用“飞钱”(汇票性质)开始。

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一种价值符号,在商品流通领域中,确实起到一些比金、银币更便于携带的好处。钱币专家在探讨元代为什么铜币少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元代以蒙古游牧民族为主体集团,战事频繁,为携带方便,故以应用纸币为主。

但翻阅钱币的历史,不能不令人深省的是中国二千多年没有改变使用方孔圆钱,而且一直到清末民初。

纸币一般是强制流通的不兑现纸币,历代政府发行的目的无一不是出于财政利益,因此,实行后,通货膨胀。因此中国封建社会纸币的贬值非常严重。例如金代纸币,从交钞到天兴宝会,尽管其间几经更名,都因发行过滥面币下跌,愈演愈烈,亡国时“万贯唯易一饼”。1935年南京政府发行法币大量滥发,到1948年物价已为1937年的600余万倍。1948年8月发行金元券。更加贬值,恶性的通货膨胀,纸币几同废纸。

这种朝不保夕的纸币发行,与中国人民民族心理,是一个很大反差。

中国民族心理不同于外国人,中国重视的是情理结合,以理带情的平衡。是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因此具有无际之忍耐力,不辞辛苦的勤勉与责任心,只希望一个人在命运所赋予的范围内快快活活过此一生。他们求得一个温饱,财钱不可用罄。以摄取人生至善至美。希望物价稳定,币值不变,以求一生平安,即使无大福可享,亦不怨天尤人。但求“知足”。

因此,长期以来,中国人对于“以物换价”、“与物等价”的铜钱币、金银币,从始至终采取坚信态度,二千多年,经历了多少朝代,而不能更变。

4.相反相成——纸币的鉴赏

纸币,在行使的当时,由贬值而异。当时并不引起人们珍藏的兴趣。由于纸币不易长久保存,而流传至今逐渐减少。由于纸币不论用纸、制作都很考究。

物以稀为贵,物以精为贵,成为珍品。如今如果有一张宋、金的交子,它的实际价值,会远远超过当时币制价值,成为钱中最为抢手的珍品。这可能是当时的人所不能预料的。因为古纸币,一般作工优良,后世所不能仿作,这与铜币有较大差别,铜币膺品较多。而从纸币用纸上,就可以考据出来。均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史,钱币发展史上珍品,中国纸币有自己民族形式,是各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积累和相对稳定下来并为广大人民所接受,中国纸币在制作过程中,都是选择最好纸料,精美图案、令人收藏,鉴赏产生感情上的相通,引起共鸣,产生特殊美感。纸币的珍藏,也是对中国纸币研究的现实资料。当然从纸币容易破碎,珍藏不易角度,确定早期的纸币无疑价值很高。也是保值好方法。

5、纸币与美

可以说,纸币在当时作货币,而由于贬值而衰亡。如今对古代纸币作为收藏品,却珍贵异常。由于纸币不易长久保存,而流至今,所存无几,成为珍品。

这是因为收集纸币能增强我们审美能力,可以培养我们美的情操,可以深刻了解当时历史、政治、经济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美育观。

纸币不仅是当时货币的凭证,而且也是艺术品,它给人以美的享受。纸币的功能,其中一条就是美的传播者。这就要求纸币有很好纸张、精艺印工,又要有完美的艺术形式。两者和谐的统一。

如最早的白鹿皮币,以禁苑的白鹿皮制成,一尺见方,存毛彩绘,四周饰之以“绩”(即绣)。虽然仅用于王侯宗室的朝见聘享,不作为流通使用,但色彩浅雅,柔和细腻、明快、欢悦,给人以美感。

在内蒙古发现的中统元宝交钞(1260一1264年),此钞纸长16.4厘米,宽9.4厘米,正面上下方及背面上方均盖有红色官印;正背左上方均盖黑色长条形合同印,纸质柔软,颜色青黑。正面墨印文字是:“中统元宝交钞,‘壹拾文’中统元宝交钞,诸路通行,在拾文下画十个古钱形的图案:是研究历史、民俗的很好资料。欣赏这样的纸币,可以使我们欣赏到一种内涵的美,庄重、肃穆、宁静、淡雅。

又如江淮银行在1941年至1945年曾发行过纸币、图案和雕版都很精致,这种纸币不仅是研究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的重要史料,同时也是刘少奇在华中根据地领导苏区军民奋勇抗日的历史见证物。

对照历史,看看我们国家发行的人民币,你会知道,人民币都体现了完整、和谐、鲜明、内容健康、设计大方、色彩和谐、图案新颖、结构完整,既有传统艺术风格,又博采了国外纸币的某些可取之处。收集纸币,将给予我们多么惬意的美的享受。因此,我们将珍贵纸币介绍给大家。再对照现发行的人民币。这种对比,是很有意义的。

6、珍贵纸币

【名称】白鹿皮币<回页首>

【铸市概况】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冬制。

【货币形状】系皮币,以禁苑的白鹿皮制成。一尺见方,去毛彩绘,四周饰之以“绩”(即绣)白鹿皮币值四十万。

【珍品程度】系明郎瑛《七修类槁。卷下事物类》中汉皮币图复制。一级,值黄金900克。《当时背景》白鹿皮币巨额定价的原因是在于国库不足,而宗室大臣可以因山铸钱,家累万金,白鹿皮币意在抑制豪富,仅用于王侯宗室的朝觐见聘享,不作流通支付用。

【名称】飞钱<回页首>

【铸币概况】唐宪宗时期(公元806一820年)使用“飞钱”,近似现在汇票。

【货币形状】各地商人在京城长安出售货物,可以将钱交给本道的的进奏院(相当于各省驻京办事处),进奏院发给他一份票券,当面分成两半,一半交给汇款的商人,一半寄回本道,只要将两张券合起来,没差错,便可兑换现钱。

【珍品程度】未见实物,待发掘。极为珍贵。

【当时背景】飞钱法可免带现钱行路,对商业大有便利处,朝廷令商人到户部,变支盐铁三司飞钱,每千钱官收汇费一百文。

【名称】北宋钞版

【铸币概况】宋真宗祥符年间(公元1008一1016年)四川成都16户富商创办“交子铺”。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设置益州交子务,开始发行官交字(交子系四川方言,“交”是相会,相合的意思),两张券合起来,可以兑换现钱。

【珍品程度】系印钞铜版,原物已流国外,旧说为北宋官交子钞版(近有人认为是北宋小钞或钱引钞版)一级,值黄金800克。

【当时背景】交子已具有纸币原始形态,也是目前世界上得到承认的最早用作流通手段的纸币。交子本身用铜版多色印刷,也是世界印刷史,出版史一件大事。其次,交子上的种种图案,对于研究我国的版画史具有根高的价值。

【名称】南宋行在会子库钞版(即南宋印会子的铜版)

【铸币概况】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一1164年)之间,会子发行。

【货币形状】会子有法定货币符号的地位。如《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卷六,绍兴三十年(公元1161年)十二月记“令临安府印造会子囹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又《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一六《东南会子》记:“《会子》凡上供军需并同见钱。”各书又记吏军兵薪响按比例支发会子。会子的面额较小,最小至二百文,利于商业,特别是普通民户小额交易使用。

【珍品程度】南宋行在会子库钞版,“行在”指皇帝巡幸之地,宋代京城是汴梁,南宋迁部于杭州,称行在。一级,值黄金500克。

【名称】金贞佑宝券钞版

【铸币概况]金朝共发行七种纸币,其发行年代和名称为:

一、海陵王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发行交钞;

二、宣宗贞佑三年(公元1215年)发行贞佑宝券;

三、贞佑五年(公元1217年)发行贞佑通宝;

四、兴定元年(公元1222年)发行兴定宝泉;

五、元光二年(公元1233年)发行元光重宝;

六、元光二年又发行元光珍货(绫制,性质同纸币);

七、哀宗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发行天兴宝会。

【货币形状】内容形式,基本上同中统元宝交钞。

【珍品程度】金代交钞铜版,五贯、十贯、一级,值黄金200克。

【当时背景】金世宗时(公元1178一1200),商品交换的逐步发展,促使铜钱、交钞逐步增加发行量,同时,银铤的使用也日趋加多。因为官府掌握的和流通领域中的铜钱较多,世宗时交钞的发行量不大。公元1189年有的官吏认为交钞的使用有利于商旅远行,但每期交钞只能使用七年,不利于周转,因此建议朝廷废除“六年厘革之法”,使民间能够长期使用。如果交钞上的文字磨灭,允许到各地官库纳旧换新。

【名称】中统元宝交钞

【铸币概况】元忽必烈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发行的纸币(因为票面上还没有八思巴文字,所以证明它是1269年以前印刷的)。

【货币形状】此钞纸长16.4厘米,宽9.4厘米,正面上下方及背面上方均盖有红色官印。正背左上方盖黑色长条形合同印。纸质柔软,颜色青黑,正面墨印文字是:“中统元宝交钞,‘壹拾文’中统元宝,诸路通行,动字科,光字号,行书省奏准印造中统元宝交钞。宣课差发内并行收受。不限年月诸路通行。元宝交钞库子,攒司,印造库子,攒司,伪造者斩,赏银五锭,仍给犯人家产,中统年月日,元宝交钞库使,副、判、印造库使、副判、行中书省提举司”,背面上方横书“壹拾文”下画十个古钱形画图案。

【珍品程度】此纸币,系世界上实物现存最早一张纸币。一级,值黄金500克。

【当时背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郊有一座高耸的白塔,它始建于辽代,重修于金朝。为了护古代建筑,中国政府于1982年对白塔进行了维修,在维修期间,从该塔第二层回廊的多年积土中,意外地发现了一些文物,其中有一张“中统元主交钞,壹拾文”纸币。据食货志记载:其法以丝为体,每银五十两,易丝钞一千两,诸物之值并从丝例,钞之文以十计者曰: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以百计者曰: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以贯计者日一贯文、二贯文,每二贯白银一两,行之既久,物重钞轻。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又发行二文、三文、五文的小额“厘钞”作辅市,这些“厘钞”仅行用三年因不便而废。据载,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在新疆吐鲁蕃曾发现一张二贯文钞,发现时已漫漶破裂,而字迹尚可辨识,纸质纯棉,其缘饰以绣金绸袱。可惜这张极为罕见的初期中统元宝交钞,早已不明去向。建国后,在青海一座元代武官墓中发现了至正年间印造的中统元宝交钞,上海博物馆入藏五百文一种,为青海省文管会所赠。西藏日喀则地区的萨迦寺又发现了一枚一文钞。1982年内蒙发现“壹拾文”,纸币。

【名称】粗棉布货币

【铸币概况】粗棉布货币是宋代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使用过的一种货币,一直沿续到明,清之际。

【货币形状】《宋史龟兹传》记载:“龟兹国城有市井而无钱货,以花蕊布博易。”古籍中记载用长四档子(一档子合长0.71米宽一米)的粗布在上面盖有回鹘汗王之印,便可以当货币使用,如果用旧了,七年洗一次,再重新盖印使用。

【珍品程度】很为珍贵,有待于发现实物,三级,值黄金20克左右。

【当时背景】《梁书高昌传》记载:“白叠子,国人多取织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当时生产的棉花除了自己用之外,还可用来交换。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终究需要出现货币形式,当时除了各种金属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外维吾尔族生活的地区,出现花蕊布粗棉布为质地的货币。

【名称】至元通行宝钞钞版

【铸币概况】当元初发行的中统元宝交钞贬值后,币制需要改革,当时时李(公元1242一1292年)将原在南宋未年献过的钞样。略作变动,改为“至元通行宝钞”,受至“元世祖的嘉许,即以铸版印造。“至元通行宝钞”于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起正式发行,俗称“金钞子”,一贯当“中统元宝交钞”五贯。到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更发“至正元宝交钞”时为止。“至元通行宝钞”发行额共达三千六百十八万余锭,成为元代流通的重要纸币。当时元朝复置了尚书省,颁行了至元通行宝钞,钞值共分十一等,二贯、一贯、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五十文、三十文、二十文、十文、五文。

【货币形状】用桑皮纸印刷、呈深灰色,故称“楮币”。长28厘米,宽19厘米,钞首通栏横书“至元通行宝钞”,下面是蔓草肥叶硕果纹饰框,框内上部有钞值“贰贯”字下有二至四串铜钱,左右各有一行八思巴文,意为“至元宝钞,诸路通行”。下置横书小字“字料”“字号”。框上下部为十一行钞文,曰:“尚书省奏准印造至元宝钞,宣课差发内,并行收受。不限年月,诸路通行。宝钞库子攒司,印造库子攒司。伪造者处死。“首豁赏银五锭,仍给犯人家产。至元年月日,宝钞库使副,印造库使副,尚书省提举司”。钞面钞背左右上角各有一墨押印,上疑有阴刻字样。

【珍品程度】由于年代湮没,至元通行宝钞,今已存世甚少,实属风毛鳞角,弥足珍贵。贰贯,二级,值黄金40克。

【当时背景】由叶李拟定的由尚书省颁行的《至元宝钞通行条件》(即《叶李十四条例》)十四款。不仅是我国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较完备的币制条例。内容颇为周详。元代纸币制度的各项基本原则与重要规定,大体包括在内,终元之世一直有效。对后世的纸币流通产生很大的影响。1960年,江苏无锡南郊军嶂山水库工地上发现一座元代古墓,墓主是吴越王钱谬的后代,当地著名乡绅钱裕夫妇。发现一叠元代“至元通行宝钞“伍佰文,贰佰文共33张,为“至元通行宝钞”提供了实物。从中可以测知这批至元宝钞是在1287一1320年间流通的货币。

【名称】大明通行宝钞

【铸币概况】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诏中书省造“大明通行宝钞”,面额自一百文至一贯,共六种,一贯等于铜钱一千文或白银一两,四贯合黄金一两。

【货币形状】大明通行宝钞中书省贰佰文,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至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止,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废中书省升六部,造钞属户部,铸钱属工部。大明通行宝钞户部肆抬文,系1380年后铸。大明通行宝钞是我国也是世界上迄今票幅面最大的纸币,票幅面积为338X220毫米。

【珍品程度】存世极罕。中书省造大明宝钞,一级,值黄金600克;户部造大明宝钞,一级,黄金300克

【名称】清户部官票,大清宝钞

【铸市概况】咸丰初,清政府财政上出现了严重危机,当时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筹措军饷之急需,在咸丰三年(公元857年)先后发了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

【货币形状】“户部官票”是不兑现纸币,以银两为单位的银两票。面额有一两、三两、五两、十两、五十两五种。票面中部顶端印有“户部官票”满汉文,正中印有“准二两平足色银若干两”(银数大多用墨戳加盖,也有少数用墨笔填写的)。下端印有“户部奏行官票,凡愿将官票兑换银钱者与银一律,并准按部定章程搭交官项,伪造者依律治罪不贷”。

“大清宝钞”则以制钱为单位,故可称“钱钞”或“钱票”。票额分为五百文、一千文、一千五百文、二千文、五千文、十千文、五十千文、百千文共八种。票面上端有“大清宝钞”四个汉字,正中印有准足制钱若干文,两旁分印“天下通行,均平出入”字样,下端印“此钞即代制钱行用,并准按成交纳地丁钱粮,一切税课捐项,京外各库一概收解,每钱钞贰千文抵换官票银壹两”。户部宫票和大清宝钞的形式都是仿自明朝的“大明宝钞”。四周龙纹,下为波浪纹图案。”它是用白皮纸,以蓝色印刷的。官票的形制比宝钞大,官票和宝钞均根据面额的多少而各有大小之别,这两类纸币自咸丰三年(公年1853年)到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均有发行。造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因为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既是同年发行,又各以“钞”和“票”为名。所以“钞票”之名不胫而走,久而久之,人们将纸币都称为“钞票”,一直沿用至今。

【珍品程度】清户部官票(银票)二级,值黄金60克;大清宝钞,存世以伍拾千文为最少,一级,值黄金200克。

【名称】大清银行兑换券

【铸市概况】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清政府设立户部银行,这是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因户部改度支部,户部银行亦改称大清银行。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度支部颁布“币制则例”,规定纸币由大清银行发行,名曰“大清银行兑换券”。民国初年,财政部印刷局将四种票版印了一套特殊的样票以作纪念。而将原票上的“大清银行兑换券,改成“财政部印刷局”。

【货币形状】清王朝为筹发上述纸币,特在京设置印刷钞票的印制厂,并以重金聘来美国L·弗莱切技师雕刻制版。这套纸币正面均印有醇亲王载沣肖像(其时,宣统帝年幼,由其父载沣摄政),正面为黑色。背面分别为黄、蓝、紫,绿等色。由于此时适逢辛亥革命,但这套筹划中大清银行兑换券也同样遭到“寿终正寝”之命运;由财政部印刷局改的“大清银行兑换券”,还特加印注一段文字:“此系大清银行票版工作未及三分之一而清社已屋,此次特补刻竣事采入样本中作为纪念品”。

【珍品程度】度支部为征求纸币图案及颜色的意见,曾印制了八套三十二张试色样票,其设计大方,色彩鲜艳,印刷精致逗人喜爱,故素为集钞者所珍视,大清银行兑换券,一级,值黄金100克。这种特殊的“纪念品”大清银行样票存世甚鲜,故尤为难得。“宣统三年陕西大清银行兑换银票”三级,值黄金40克,以及官私号银票数件均为珍贵。

【名称】外商在华纸币

英国有利银行、麦加利银行、汇丰银行、日本正金银行。美国花旗银行、华比银行、俄国道胜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印度新金山中国汇理银行。

【铸币概况】鸦片战争以后,外国金融势力开始渗透我国。国外银行先后在上海等地设立总行或分行。他们以发行钞票和收受存款的方法来吸取中国人的资金,再以高利率贷给中国政府和企业。

【货币形状】这些银行的纸币图案细致,印刷精良,在发行新钞的同时也注意回笼旧钞并妥善销毁。

【珍品程度】美商花旗银行壹圆,二级,值黄金20克。美商上海花旗银行伍圆,四级,值黄金5克;天津华俄道胜银行,三级值黄金20克。华比银行,三级,值黄金20克;印度新金山中国汇理银行,三级,值黄金20克。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四级,值黄金5克。中法实业银行,四级,值黄金5克。附:华俄银行(即华俄道胜银行)曾发行金本位纸币,银本位纸币,银两券和银元卷。

【铸币概况】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由俄和法两国出资创办。曾在新疆发行过金本位纸币,在东北发行银本位纸币,还在上海和天津发行银两券和银元券。当时势力的地位仅次于英商汇丰银行。华俄银行总行设在俄国彼得堡,先后在我国北京、天津、上海、汉口和东北各大城市,以及新疆和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等地设立分行。于1926年倒闭,上海华俄银行也随之结束。

【名称】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与蒙疆银行币

【铸币概况】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军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煽动内蒙的反动上层阶级和反动份子组织傀儡政权。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2月1日在张家口鼓楼西街成立“蒙疆银行”,并在北平(北京)天津、宣化、多伦、包头等地设分行十五处。1937年蒙疆银行成立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代为印刷纸币和辅币。当时在内蒙发行了一百元、十元、五元、一元和辅币五角、一角、五分、一分八种纸币。随着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傀儡政权覆灭,9月15日蒙古上层反动分子德穆楚克栋普(简称德王)带巨款逃走,目前遗留在民间蒙疆币还是不少的。

【名称】德国德华银行纸币

【铸市概况】德华银行(Deutsch.Asintische,Bank);1889年成立于上海,由德国十三家大银行联合投资组成,属德国海外银行系统,为德国资本在华活动的中心机构,资本总额为白银五百万两。在成立后的二十年中,先后在汉口、青岛、天津、香港、济南、北京、广州等地设分行二十所;在中国发行纸币一元、五元、十元、二十五元、五十元银元券和一两、五两、十两、二十两的银两票。1914年欧战爆发后,德华银行的钱钞已不能在市面流通。1917年,我国对德正式宣战,该行即停业清理。其山东资产被日本夺去,山东分行以外的资产由中国政府接管。欧战结束后,总分行除济南以外,相继复业,但其实力已不可与以前同日而语了。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由国民党政府指定银行接受清理。

【货币形状】直为189厘米,宽为126厘米。

【珍品程度】五元银元券。二级,值黄金50克

【名称】孙大元帅奖赏票

[铸币概况】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发行的各类纸币,委托美国钞票公司印刷面额有一、五、十、五十、一百元五种。

【货币形状】票面正中印有孙中山先生头像,像的下端均加印有“孙大元帅奖赏”黑色大字和稻穗图案;票的左右两侧分别是印有“爱国纪念”、“保存货币”几个字,字为隶体。票背上下亦皆添印有“COMMEMORATIONNOTE”及“NOTFORCIRCVAION”的黑色英文字。言明此是纪念券不作流通。五元票面为棕色,背为深蓝,长14.7厘米,宽7.8厘米。拾元,也为深蓝,长16厘米,宽8.4厘米。

【珍品程度】目前只见五元,十元两种,未见有其他面值。二级,值黄金60克左右。

【当时背景】孙中山先生在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八月十六日于广州市成立的中央银行揭幕典礼上,亲自对当时广东军政府官员们发表开幕演说后,分别犒赏孙大元帅府下属的纪念品,非通货。由于当时仅限发给一批对讨伐陈炯明叛变有功的军政人员,故凡领受此项钞票者,莫不引为殊荣,视同拱壁。

【名称】中华民国金币

【铸市概况】孙中山先生为了推翻清朝封建专制政府,筹集军饷,1911年5月在美国旧金山设立“洪门筹饷局”并印刷一组名为“中华民国金币”的革命军筹饷券。孙中山先生参与设计,后由李公侠负责印刷。

【货币形状】该券的图案设计采用美钞式的狭长票型,颇为精致大方,其券正面及背面的上端均印有“中华民国金币”隶书;券额分壹拾元,壹佰元、壹千元三种。正面全为中文,背为英文,中间均印有当时同盟会会旗一青天白日旗帜图案;右侧印“中华革命党本部总理孙文”,左侧印“中华革命军筹饷局会计李公侠,所印中英文之“孙文”及“李公侠”均系亲笔签字,正中下端印有“中华民国成立之日此票当作国宝通用,交纳税课,并随时如数向国库交换实银”字样。金币券的正面骑缝裁根处均盖有圆形的“总理”章及方形的“中华革命军筹饷局印章”,并在背面骑缝裁根处用墨笔书写代号,壹拾元,壹百元,壹千元券,分别用“中”“华”“民”字代号,独缺“国”字代号。未印伍百。代号下均写有中文编号。

【珍品程度】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时期,“中华民国金市”券的债务,实已大多偿还。对尚未偿还的少数“中华民国金币”券,亦在1935年至1937年间,由“中华债券调查委员会”验明加盖登记章后兑银收回。故三种面值的金币券存世均少。尤以十元券以上的两种更少。壹千元票额的金币券,迄今仅知台北市钱币协会理事长丁张弓良女士藏有一张正票,而国内仅有无号码的未完成票一张而已。壹抬元,壹百元,壹千元券均为一级,值黄金200克

【名称】法币

【铸市概况】1935年11月4日,南京政府公布关于币制法令。“法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四点:

(1)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的钞票为法币。

(2)禁止白银流通。所有完粮纳税和一切公私款项的支付,概用“法币”不得使用现银。持有白银应交中央等行兑换法币行使。

(3)原发行钞票各银行,包括省地方银行,自“法币”发行之日起一律停止发行。己发行的钞票现金及保证准备金应交由财政部指定的银行接受。

(4)“法币”1元合1英镑1先令2便士半,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无限制的买卖外汇。

“法币”本身没有法定的含金量,它以外汇为本位,所代表的价值由外汇来决定,1元“法币”等于1先令2便士半的汇率来定的。后来“法币”实际上成了英镑和美元的附庸。当时所有的中国银行所拥有的白银、银行均归南京政府所有。据统计,中国、中央、交通三行存在上海的白银为1.3亿盎司,其他银行在上海的白银为1亿盎司,另有1亿盎司的白银分存其他地方银行。

【珍品程度】作为货币历史参考,7级,值黄金0.2克

【当时背景】据中央、中国、交通、农业四行联合办事总处统计的上海、南京、汉口的批发物价指数,1948年6月的物价已为1937年6月的600余万倍。

【名称】金元券

【铸币概况】1948年8月19日蒋介石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方令》,肯定金元券为本位币,发行额为20亿元。“法币”以及其它地方纸币均停止流通,法币300元换金元券1元,限定全国物品及劳务价洛,按1948年8月19日各地价格折含金元券出售。

【珍品程度】九级,值黄金0.01克。作为历史参考。

【当时背景】金元券只不过是改了名称的“法币”,它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贬值。1949年6月20日四川地区出现了28亿金元券换银市1元的情况。1948年11月12日,南京政府宣布金元券贬值10倍,并澈销了金元券发行20亿元的限额,准许人民持有金银外币,这样又引起了挤兑风潮,直至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归于覆亡。

【名称】上海共舞台中储券

【铸币概况】旧上海闻人黄金荣在1942年至1943年间,印刷一批“中储券”。这批有价“中储券”是为解决剧场零找角票的困难。

【货币形状】正面印有共舞台的大门图案。还印有“壹圆”“荣记共舞台”等文字,外表与普通钞票十分相似,背面图案更酷似当时的流通纸币,面额有一角、二角、五角、一元四种。

【珍品程度】由于自然耗失,黄金荣大批印制的“中储券”存世不多,这又是旧上海社会史证材料,已显珍贵六级,值黄金1克。

【当时背景】这是黄金荣骗取民脂民膏的一种狡猾手段,凡是看戏的人,得到这种纸币后,不能在市场上流通,非得再买他的戏票,到剧场中才能使用。以此招招徕生意,如果不再上戏院看戏,即使持有他的“中储券”还不是一张可看不可用的花纸头!真正钱钞都落到黄金荣的腰包里。黄金荣通过滥印“中储券”就“巧妙’、地捞进了银元好几万元。

【名称】民国时期货币

【铸币概况】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在各地方发行过兑换券性质纸币。

【货币形状】北洋政府壹元兑换券二级,值黄金30克;中国银行况换券(四川),二级,值黄金30克;劝业银行(北京)三级,黄金10克;中央银行(福建)三级,黄10克;交通银行(江苏),三级,值黄金15克。1931年关金券,中央银行,六级,值黄金1克;1949年银圆券,六级,值黄金1克;1945年东北流通通流券,三级,值黄金10克。

【名称】日伪纸币

【铸币概况】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期伪政权、发行的纸币。

【货币形状】满州中央银行,二级,值黄金30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三级,值黄金10克

【名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纸币

【铸币概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铸币。1932年始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1934年10月,红军主力撤离革命根据地后,停铸。

【货币形状】当时以银和铜为单位,拾角兑银圆壹元,亦有壹佰文换铜元10枚。

【珍品程度】三级,值黄金10克左右

【名称】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铜币券,银元券

【铸币概况】1933年,徐向前领导的红四军团进入川北,于通江、南江、巴中一带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在当时川北军政中心通江县城设立了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又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湘赣省分行,二级,值黄金30克。

【名称】东北民众自卫军钞票

【铸币概况】邓铁梅(1891一1934年)东北地区抗日民族英雄,1932年初在东北风城县用石版印刷,面额有贰角、伍角、壹元、贰元、伍元五种。发行金额二十万元,保证兑现,允许纸币与银元自由兑换。

【货币形状】纸币票面的中部图案是一位农民和士兵,反映了兵民一家和保卫三角抗区生产的良好愿望。

【当时背景】当时自卫军以辽东一带的盐滩和其他经济财力做保障,发行的钞票币值稳定,在三角抗区广泛流通,后由于日寇集中兵力向自卫军“围剿”众寡悬殊,自卫军被迫化整为零,进行分散的小股游击,1934年,9月28日邓铁梅被杀害于沈阳陆军监狱。

【名称】边币

【铸市概况】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至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抗日战争后期,边区政府和银行发行的货币。如陕甘宁边区银行、晋察冀边区银行、晋绥边区西北农民银行等发行的货币。

【货币形状】目前已见有陕甘宁边区银行货币,和冀中区货币。

【珍品程度】极为珍贵,一级,值黄金30克。

【名称】抗币

【铸币概况】公元1940年一1945年,华中、苏南、苏中、苏北、淮南、淮北、鄂豫皖、皖中、浙东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印制钞票。

【货币形状】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华中银行货币,淮北地方银号市,淮南银行发行一角、五角、一元、五元、十无、百元六种;华中抗日根据地苏中行署江淮银行在1941一1945年发行票值二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等纸币。图案和雕版都精致。1945年在浙江余姚的梁弄成立浙东银行,并在三北地区(慈溪、镇海、余姚之北)设分行发行一元、五元、十元、和五十元四种;小面值的一角、二角和五角三种。

【珍品程度】华中银行抗币一般均为六级,黄金1克左右

【名称】新四军浙东币

【铸市概况】1945年4月1日在余姚成立“浙东银行”并在三北地区(慈溪,镇海,余姚之北)设分行,发行抗币。

【货币形状】印钞版仅有边框,市值的图案、其他银行名、印章和号码等都是在发行时套印上去。现在见到的浙东币,有行名偏移等现象,这是二次或多次分印的缘故。所发行面值,一元、五元、十元;小面值有二角和五角。二角币,直型土纸黑色花边铅字排贰角市,下有“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印”九字,背铃方形浙东银行董事会董事长之章五角币呈横型、青莲色,上印行名,右有收获图,左列币值,下书“浙东地方本位辅币”及中华民国年份。壹元市为蓝色、中框入仓图,上套印红色行名,下书“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印”大型壹元主币,褐色,耕作图,左书币值,下为“浙东地方本位币”及“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五元币棕色框及币值,图作青色。十元币与前同,作灰黑色及浅棕色。当时流行很广。

【当时背景】1945年10月,根据国共双方“会谈记要”精神,新四军主动撤离根据地,浙东银行也宣告结束。当时大量抛售库存粮食,回收浙乐币,就地焚毁,然后北撤。

【名称】人民币

1948年12月1日,在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当天,即发行人民币

【名称】第二至第四套人民币。

【货币形状】弟二套人民币1955年开始发行,分别选用了井岗山、延安、天安门风景照片,五元、十元的票面则用工农兵和民族人民游行场面,体现了人民成为新中国的新主人(1960年曾发行五元券工人形象)。1964年第三套人民币开始发行,十元券就是大团结;1980年五十元券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形象;一百元券“四大领袖”形象,以及其他币券各民族人物形象。

【当时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人民币,截至1994年,共发行纸币四套,流通硬币3套,流通纪念市19套,纪念币200多套。1979年开始发行纪念币,绝大多数面向海外发行,成为收藏热点。

【名称】铜元券

【铸币概况】辛亥革命后,除银圆券外,各地还发行铜元券。以省地划分,还印有“永远通用”等字样,显示信誉。

【货币形状】如安徽裕皖官钱局“冯票发铜元足钱壹千文”,长206毫米,宽111毫米,中华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制。如“奉天分济平市钱号壹佰枚”。奉天,清初设奉天府,后改奉天省,今属辽宁省。当时发有五枚、十枚、二十枚、三十枚、五十枚、一百枚几种,均可与铜元通用对兑。

THE END
1.中国钱币大辞典《中国钱币大辞典~宋辽西夏金编》 南宋本编分北宋货币、南宋货币、辽西夏金货币三卷出书。(宋金银币、宋金纸币、附录与辽西夏金钱币合为一册)全编辞条约5330,钱图约7550,(清样)190页。其中:北宋卷辞条约2450,钱图约4140,(清样)785页。南宋卷辞条约1770,钱图约2370,(清样)594页。辽西夏金卷 辞条约1010,钱图...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325/10/276553_363535312.shtml
2.参观历代钱币展厅学习钱币历史知识人民币的诞生,翻开了中华货币崭新的一页。建国初期的1951年,除西藏、台湾等地,人民币已统一全国货币市场,成为共和国唯一法定货币。与金银脱钩的信用纸币制度,代表了当今世界货币发展的趋势。 第一套人民币最大面值5万元;60年代初的第三套人民币流通30余年;改革开放以后的第四套人民币,共和国开国伟人、长城、珠峰、...https://www.meipian.cn/4zga6p74
3.第十二节钱币不是正式通行的货币,仅供逢年过节、喜庆作乐时佩戴赏玩。此钱铸作时代不晚于宋。 一四、“陕西洵阳县蜀河商会”纸币 “陕西洵阳县蜀河商会”纸币为直形套色石印。长21.8厘米,宽9.9厘米。正面蓝色。额部为海关风景图案,以下依次正书“陕西洵阳县”、“蜀河商会”、“凭票作铜元钱壹串文整”及“字第号”(右)...http://dfz.shaanxi.gov.cn/sqzlk/xbsxz/sxdyl/aks_16206/xyangxz/201002/t20100225_768559.html
4.钱币天堂钱币商城物品种类:种类不限历代古钱近代银币近代铜币外国硬币外国纸币历代花钱历代纸钞徽章铜章中国现代币港澳台币杂件其它特殊分类 日期限制:不限一周一天三天两周一月...钱币金行 安居型 1500元 0 新物品 326 信用值 223 好评数 建店时间:2010-05-04 掌柜:林火星(林茂光) 信用星级: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 ...https://www.yy11.com/shop/show/1458
5.钱币收藏图片知识行情报价金投收藏网上海中福全国货币博览会再次启动 泉友期待直播引入 上海中富全国货币博览会自2018年9月启动以后,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主要展出和交易古代钱币、中外机制币、中外纸币和现代金银币,引起海内外邮政货币卡行业的轰动和广泛关注。许多泉友期待着中富货币博览会。... ...https://cang.cngold.org/money/
6.头条文章尽管银质货币的信用很高,商民乐用,但终因其金属贵重,来源有限,不能大量铸造,以及笨重等原因,终末能长期居主币地位。只是在各朝各代晚期,主币信用较低情况下,断断续续出现在中国货币历史谱系中,可以说,当银币在民间大量使用的时期,便是某代的幕期。 中国银质货币,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形状有不同的称呼。隋唐以前...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404631517371695160
7.人民币的世界之最纸币学堂收藏学院紫轩藏品官网世界最早的纸币“先驱” 世界最早的信用货币起源于中国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发行的白鹿皮币。它是用白鹿皮方尺为币、饰以彩画。它是一种信用货币,也是世界上最早具有纸币性质的货币,可称是中国和世界上纸币的“先驱”。与此同时还发行白金三品(银锡合金)铸http://m.bjzxcp.com/article-35667.html
1.货币乐钱学院但货币债务学说最大的缺陷还是其无法解释商品之间的交换问题,既所还非所借问题,买入(借入)的是A,卖出(偿还)的却是B,而货币最根本的作用是充当交换媒介,促进商品之间的交换。 所以,货币和债务存在本质的区别。 非债务货币,相对于纸币而言,是错误地理解货币本质的产物。某些实物货币,以金银货币为典型代表。这种货币...https://www.leqian.com/school/2040.html
2.货币学与金融史教案(三)纸币:象征性,不兑现货币,出现于金属货币发达时期,我国北宋(10—11世纪),西方17世纪英格兰银行卷...主女作品饰,河西地区使田西域金银钱,拜占廷金,波斯萨珊朝银币,魏晋南北时布帛代金,制度是铜帛并行复...2.金属货币的发展过程远未结束 货币形态的发展一般经过实物、金属、纸币和信用货币几个阶段。而金属...https://doc.mbalib.com/view/0d108feddfb279254882e9a98cce6ba6.html
3.货币历程:历代货币与钱币形式流通宝货—铸行通宝钱在线免费阅读...唐代铸行的开元通宝,是当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逐渐扩大的产物。开元通宝的铸行,告别了自秦汉以来流通了800多年来的铢两货币的时代,使之具有了信用货币的概念。 它的创制与汉五铢钱一样,是我国货币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自从开元通宝铸行以来,“开元”开启的不仅是大唐盛世的经济繁荣,而且在其流通的1300...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077827672746757124
4.钱币文化论文通用12篇从建国初期至今,在新疆、甘肃、陕西及全国各地陆续发现了一些丝绸之路沿途国家的古代货币,其中以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杜维善先生捐赠的丝路系列货币为其滥觞。 “物以稀为贵”,在丝路货币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金银币了。 宁夏李先生费时十多年收集了上百枚不同国别的金银币,应当说是洋洋大观。收集的这些钱币,均来自...https://qnzj.xueshu.com/haowen/59186.html
5.古钱币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宋代,但是“交子”的实物和钞版均已遗失。目前国内现已发现年代最早的“金代铜钞版”已为金泉钱币博物馆收藏。 4历史演变 编辑 纲钱指国家或地方政权法定发行的一类钱币。由一种纲钱的不同版别派生出“目钱”。纲举目张,构成钱币的统系。以纲钱为线索可了解货币沿革史;以目钱...https://baike.sogou.com/v504621.htm
6.我给5星,重点讲货币是如何从金银钱币过渡到纸币的,如何推动启蒙运动这个系列的第4本书了,根据时间的脉络,对于世界货币的研究,也进入了文艺复兴时代,主要是欧洲哦,这系列主线就是欧洲的货币文化史,当然也会提到比如美洲、亚洲、非洲(主要是东非那块)的货币历史。在这个时间段,文艺复兴时间阶段,货币的主题,依然是 钱币制造技术的进步,防伪的进步对于货币的稳定,对于经济平衡的作用非常...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704097/
7.专题12货币与金融6.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的演变。清朝后期,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逐渐传入,光绪年间开始在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1.金本位制 (1)形成: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 (2)特点: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7pt2909ct7013n195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