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委编办精准实施平时考核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李慧济宁报道
近年来,济宁市委编办结合机构编制工作特点,定准工作目标、考实工作业绩、用好考核结果,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助推器、风向标作用,激励干部在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2022年以来,济宁市委编办先后涌现出“济宁市先进工作者”“济宁市三八红旗手”“干事创业先锋党员”等10多名先进典型,济宁市委编办连续4年被济宁市委、市政府评为综合考核先进集体。
定准定实任务目标,将“指挥棒”用得更好
济宁市委编办坚持目标导向,着力解决“考什么”的问题。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根据科室职责和岗位分工,设置不同“考卷”,做到共性指标考基本素质、个性指标考责任担当、弹性指标指标考攻坚能力;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全面梳理盘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着重围绕中央和省重大决策部署、承担省对市考核指标、全市重点攻坚任务、主责主业等,将工作任务目标细化量化到每名被考核人员。济宁市委编办年初明确工作目标、时限标准、主办协办责任、形成个性化“考卷”,让每名干部在各自的“责任坐标体系”中找准定位。2022年,全办48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部分配到个人,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责任。
考准考实工作业绩,将“助推器”抓得更实
济宁市委编办坚持结果导向,规范考核办法程序,着力解决“怎么考”的问题。及时总结,评鉴打分,济宁市委编办以济宁市公务员平时考核系统为依托,干部对照年初分解的工作任务目标,每月详细填报个人工作小结,通过查询系统,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一目了然。季度末组织科室(单位)负责人、分管领导评鉴打分,对干部工作实绩做出评价。严督实导,务求实效,济宁市委编办建立年度重点工作台账和批示督办事项台账,实行挂图作战、亮灯督办机制。快于或达到时序进度亮绿灯,慢于时序进度亮黄灯,连续两月慢于时序进度亮红灯,月底将工作台帐完成情况呈报办领导,督促干部在相互比较中查找差距、自我加压;差异赋分,精准施考,根据重点工作难度强度分类赋予权重,省对市考核指标、全市重点工作、主责主业、其他重点工作分别设置权重,各科室(单位)根据承担不同层级重点工作数量获得差异化科室系数,进而每名干部获得差异化基础分,让“负重”不同的人处在不同起跑线,解决平时考核“大锅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