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妊娠高血压疾病大多数患者由于产前保健意识不强,做好母婴保健,定期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及早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有一定的发展过程,抓住先兆子痫这个重要环节,而做好转化工作即可防止子痫的发生,又可保障母子的平安。

群防群治:防止先兆子痫的发生,必须医患联系,从重视做产前宣教工作到门诊、病房绝不放过1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产程时要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观察血压、脉搏、体重及血项的变化建立产前保健卡,定期产检,并嘱其有高血压、水肿、头痛等情况者应及时就诊对病情重者及时收入住院,列入重点交班。

加强观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除药物治疗外观察病情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子痫前症状不太明显易于忽略,因此要加强每位医护工作的能力。必须经常观察病情变化,对患者每2小时测1次血压,听胎心声1次,发现情况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使孕妇转危为安。

出院时医嘱产后42天复查血压、尿常规、心脏、肾功能受损者应复查肝肾功能,心脏大小及心功能,如仍未正常,应于产后3个月、半年、1年复查1次,注意遗留、慢性高血压及器官永久损害。

注意营养休息: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和其他微量元素的食品,对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一定帮助。另外,孕妇应该保证足够的休息和保持心情愉快。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观察;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以全身小动脉痉挛为基本病变。本病常发生于妊娠20周后,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以及母婴死亡。本病仍为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孕产妇死亡率为7.5/10万,围生儿死亡率可高达154%~162%,提高对该病的护理质量是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了我院收治的7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2月~2008年2月收治7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其中,轻度子痫前期36例,重度子痫前期34例,产前子痫2例。年龄最大41岁,最小22岁,平均24.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孕周

2护理体会

2.1重视产前检查

①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从确诊早孕开始,若无异常发现可继续妊娠,至20周检查1次。妊娠28周以前,每4周检查1次;妊娠28周以后,每2周检查1次;妊娠36周以后,每周检查1次,根据异常情况,适当增加检查次数。②每次产前检查均需测血压及体重,每次测得血压应与基础血压相比较。每次测体重应穿相同衣裤,脱去外衣和鞋,每次产前检查前留清洁尿查尿蛋白。

2.2重视妊娠期护理

①保证适当的休息和足够的睡眠,保持房间内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光线柔和。②饮食护理:给予低热量、高蛋白饮食,并适当控制脂肪、水、盐的摄入。③临床监护:定时测量血压,重症者每4小时测量1次,应特别注意舒张压的变化,舒张压的上升趋势提示病情恶化;记录出入量和测体重,每天1次。24h尿量不少于600ml,体重每周增加超过0.5k则应予以重视:胎儿监护包括孕妇胎动自我监护、非应激性试验及宫缩应激试验,注意胎心,监测胎动(每次1h),并做好记录。胎动减少或消失,胎心变慢(160次/min),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2.3住院期间注意事项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围手术期;剖宫产;麻醉方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ondisordersinpregnancy)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抽搐、心肾功能衰竭为临床特点,继发累及心、脑、肾脏、肝脏等重要器官,严重者可出现痉挛抽搐、胎盘早剥、颅内出血及死亡,对母婴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产妇和婴儿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会诱发全身的病理变化,可累及多个重要器官,最终导致孕妇死亡,胎儿将因发生胎盘供血障碍而在宫内窘迫或死亡[2]。因此,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的掌握及手术时麻醉方法的应用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安危。本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进行分析及剖宫产麻醉方法进行探讨。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

目前有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述,但基本病变已经确定,多数学者倾向于子宫,由于遗传方面的某些缺陷致母-胎免疫功能失调,胎盘缺血、缺氧或免疫病理反应引起毒性因子产生,损伤血管内皮,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从而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

2.1心血管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尤以合并慢性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持续收缩压大于140mmHg或持续舒张压大于90mmHg。由于患者体内总的水分和钠含量增加,因此体液和蛋白质从血管转移至血管外,结果导致血容量不足,以致于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和外周水肿。严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由于心室功能障碍、胶体渗透压降低、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和肺毛细血管渗透压增加出现肺水增多倾向,出现肺充血、急性肺水肿。由于心室前负荷及心搏量降低和左心室后负荷升高,导致心力衰竭。

2.2中枢神经系统

2.3血液系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液大多数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明显增多,血液黏稠度会增高,最常见的凝血功能障碍是血小板相对减少,尽管血小板计数基本不变,但功能可能受损。妊娠期机体凝血、抗凝和纤维功能发生改变,表现为凝血功能增强,抗凝、纤溶功能减弱,出现妊娠期高凝状态[3]。

2.4肾脏

由于肾小球血管受损及肾小球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可出现肾功能异常,如肾血流量和肾小球率过滤显著下降,同时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升高。文献[4]报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肾小球疾病有相同的免疫反应发病过程,表现为IgG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大量沉积。

2.5肝脏

2.6胎盘或滋养叶细胞缺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子宫内压增高使子宫胎盘循环血量明显减少,因此胎盘处于低灌注状态,可导致胎儿慢性缺氧和宫内发育迟缓。免疫病理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存在明显的母胎免疫损伤,如胎盘免疫性绒毛炎,病灶中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和细胞的聚集与活化,提示可能与母胎间保护性免疫机制的异常有关[6]。

3麻醉选择

3.1硬膜外麻醉

3.2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3.3全身麻醉

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手术中应用不多,主要是在患者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肺水肿、心功能不全、伴有子痫发作者、有椎管内麻醉禁忌时。全麻具有诱导迅速,心血管功能稳定,良好的气道控制,麻醉效果好的优点。缺点是必须气管内插管,返流误吸,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多,插管拔管时的应激反应对体循环和肺循环血压影响大,易诱发心肌梗死和心跳骤停等。

4讨论

综上所述,在保证产妇及新生儿安全的前提下,腰硬-联合麻醉总体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这是因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平面较高,普通患者出现低血压的情况较多,但产妇在妊娠期间腰椎代偿性前屈,椎管内静脉丛明显扩张,容积变小[16],物在节段内扩散较多,减少了物的用量,这样既避免产妇局麻药中毒,又保证胎儿的安全。总之,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可以控制,对母婴影响较小,是一种较好的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汤浩,胡玲卿,陈江.动态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微循环,2008,12(5):282.

[2]胡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108-109.

[3]李雅丽,苏兆娟,葛月萍.妊高症患者血小板激活功能及血液纤溶状态的变化[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7):426-427.

[4]郑敏,张四友,孔耀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肾脏穿刺结果分析[J].中华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6):356-357.

[5]郭海香,高眉扬.脂质代谢与高血压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17(2):106-108.

[6]DekkerGA,SibaiBM.Low-doseaspirininthepreventionofpreeclampsiaandfetalgrowthretardation:rationale,mechanisms,andclinicaltrials[J].AmJObstetGynecol,1993,168(1Pt1):214-227.

[7]刘祥麒,易理生.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剖宫产麻醉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6):36-37.

[8]刘永琳,覃永安,梁於凤.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对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0):49-50.

[9]吴天娥.腰硬联合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3(11):1296-1297.

[10]方永珍.王佩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麻醉处理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11.

[11]陈桂英.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中麻醉效果比较[J].西南军区,2009,11(4):674-675.

[12]申素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手术麻醉体会[J].基础医学论坛,2012,16(20):2621-2622.

[13]王小芬,朱文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的麻醉选择[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4(22):3388.

[14]钟淑敏,党艳丽.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预后因素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3):259-261.

[15]赵海泉.重症妊高症患者剖宫产的麻醉处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5):155.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娩方式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病并发子痫前期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病。本文就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同分娩方式进行比较,探讨不同分娩方式降低子痫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02年8月至2011年8月间我院妇产科共收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30例,阴道分娩55例(A组),剖宫产175例(B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周在30-40周左右。

1.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1)妊娠期高血压;(2)子痫前期;(3)子痫;(4)慢性高血压病并发子痫前期;(5)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病。

1.3终止妊娠的指征:(1)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仍无明显好转者;(2)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孕周已超过34周;(3)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孕龄不足34周,但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已成熟;(4)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孕龄不足34周,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尚未成熟者,可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后终止妊娠;(5)子痫控制后2小时可考虑终止妊娠。

1.4产后处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应密切监测生命征,防止产后出血及产后子痫的发生。

1.5统计学处理:阳性率差异分析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的一般情况:两种分娩方式从患者年龄、孕周、妊娠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不同分娩方式的结果比较:两种分娩方式患者按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病并发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病例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危害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和健康。据报道,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为7%~l2%[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常见的而又严重影响母婴安全的疾病,是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回顾性分析26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资料,旨在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预防,以及对孕妇及围产儿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确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264例,年龄(25.9±5.8)岁,发病孕周≤32周者71例,32~34周者94例,34~38周者57例,≥38周者42例,其中初妇产193例(73.1%),经产妇71例(26.9%)。

1.2诊断标准

按全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标准及《妇产科学》第6版[2],根据病情将研究对象分为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重度3组,见表1。

1.3合并症

本研究中95例患者出现合并症,其中子痫13例,合并胎盘早剥1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7例,视网膜剥离12例,HELLP综合征8例,产后出血不同程度出血38例,心衰2例,无孕产妇死亡病例。

1.4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硫酸镁解痉,同时给硝酸甘油或酚妥拉明降压,效果不明显者改用乌拉地尔。夜间给予苯巴比妥镇静,适当扩容和利尿。针对并发症或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胎心监护异常,胎盘功能下降,及时终止妊娠。孕周低于34周者,终止妊娠前单疗程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

1.5统计学处理

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

2.1孕产妇结局

本研究中妊娠高血压组早产、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轻度组,轻度组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重度组(P

2.2胎龄与围产儿的情况

本研究中32~34周胎龄围产儿与≤32周,34~38周相比,窒息率、死亡率均有显著差异(P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期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母婴健康,尤其先兆子痫,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第2位主要原因[3]。母儿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子痫前期重度。本研究表明,子痫前期重度组的早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明显高于妊娠高血压组和子痫前期轻度组。

3.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并发症

3.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终止妊娠时机

表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组情况

分组病例数发病率(%)血压(mmHg)

妊娠高血压12346.59141±1.9/87±2.9

子痫前期轻度7528.41142±2.8/85±3.5

子痫前期重度6625.00155±44/101±3.8

表2孕产妇结局[n(%)]

分组例数早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

妊娠高血压1234(3.3)06(4.9)

子痫前期轻度759(12.0)4(5.3)10(13.3)

子痫前期重度6620(30.3)11(16.7)22(33.3)

表3胎龄与围产儿预后

胎龄围产儿例数窒息数窒息率(%}死亡数死亡率(%)

32~34周715577.46912.7

34~38周574578.958.8

>38420-0-

3.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饮食与休息指导

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我们应当在饮食与休息方面给患者必要的指导。孕妇应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及新鲜水果,减少动物脂肪及过量盐的摄入,但不限制盐和液体摄入。保持足够的休息和愉快的心情,坚持左侧卧位,增加胎盘绒毛的血供。同时可以给少量药物进行预防,主要包括:①小剂量阿司匹林。其作用机理为抑制血小板的凝集,表明阿司匹林应用可使先兆子痫的发病率减少30%。②补充钙剂。钙剂可使孕妇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有所下降,减少先兆子痫的发生。③给予维生素C和维生素E。维生素C是水溶性化合物,吸收后的维生素C不仅存在于细胞内也存在于细胞外,可在细胞内外发生抗氧化作用,对氧自由基的损伤起到初步的防御作用,维生素E是脂溶剂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中,对保护生物膜免受自由基损害有重要作用。

综上,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临床医生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已下降,母儿预后已有明显改善。

[1]罗晓利.11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分析[J].重庆学,2007,36(8):749.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27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21~42岁,平均(33.5±6.4)岁;平均孕周(36.17±5.34)周,产次1~5次,平均(1.31±0.56)次;272例患者根据疾病的轻重,分为3个亚组:研究组Ⅰ为妊娠期高血压77例,研究组Ⅱ为轻度子痫前期123例,研究组Ⅲ为重度子痫前期72例。随机选取来本院产检的正常孕妇55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2~42岁,平均(32.9±6.3)岁;

平均孕周(37.56±5.13)周,平均产次(1.33±0.57)次。4组患者的年龄、孕次、产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凝血功能测定方法

1.3统计学分析

统计软件采用SPSS17.0,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非参数检验与单向方差分析比较血液学指标,P

2.1正常孕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液学指标比较

研究组Ⅰ与对照组比较,PT缩短显著,APTT和TT延长(P

2.24组中D-二聚体正常及升高的百分率比较

妊娠高血压发病机制复杂,其血液呈高凝状态,严重危害着母婴的健康,使得孕妇的脏器系统,如心、脑、肾、血液等的损害,可引起胎儿早产、感染、围产儿死亡、新生儿窒息等,对母婴危害极大[5-6]。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体内血小板容易发生聚集及活化,并有出现血栓的倾向。其血压升高,微血栓或血栓可能在破坏的血管内皮上形成,各脏器正常功能受到损伤[7-8]。因此,临床上常把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状态作为血小板参数的重要指标[9-10]。

本研究中,研究组Ⅰ与对照组比较,PT缩短显著,APTT和TT延长(P

临床上,原发性纤溶症、DIC、重症肝炎等都可见纤维蛋白原的减低。D-二聚体为继发性纤溶代谢物,属于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可以作为排除肺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的重要试验[14]。本研究中,D-二聚体升高的百分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凝血状态,且存在血管内凝血消耗的情况。

[参考文献]

[2]李智慧.围产期妊娠高血压疾病[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4):78.

[3]赵映华,吴雪琴,何勤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凝血功能的对照研究[J].海南医学,2013,24(17):2522-2524.

[4]刘学云,董素芹,谭华云.妊娠高血压疾病胰岛素抵抗与凝血功能异常的关系[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7(8):51-52.

[5]Martínez-ZamoraMA,CreusM,TassiesD,etal.Throm-binactivatablefibrinolysisinhibitorandclotlysistimeinwomenwithrecurrentmiscarriageassociatedwiththean-tiphospholipidsyndrome[J].FertilSteril,2010,94(6):2437-2440

[6]JaslowCR,CarneyJL,KuttehWH.Diagnosticfactorsi-dentifiedin1020womenwithtwoversusthreeormorerecurrentpregnancylosses[J].FertilSteril,2010,93(4):1234-1243

[7]蒋萌,林建华.孕期凝血指标的变化及意义[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20(12):983-986.

[8]张春荣,张翠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72-473.

[9]BottalicoJN.Recurrentgestationaldiabetes:riskfactors,diagnosis,management,andimplications[J].SeminPerinatol,2007,31(3):176-184.

[10]JaslowCR,CarneyJL,KuttehWH.Diagnosticfactorsidentifiedin1020womenwithtwoversusthreeormorerecurrentpregnancylosses[J].FertilSteril,2010,93(4):1234-1243.

[12]杨剑秋,冯凤芝,盖明英,等.妊娠合并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7):389.

[13]付政,贺建同.妊高征患者测定血小板三项参数与凝血.纤溶五项指标的临床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4,11(4):251.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孕产妇;护理干预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产妇常见的临床病症,多发于妊娠20周,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头痛、腹痛等病症,可引发全身性痉挛或昏迷,影响孕妇和胎儿的身体健康[1-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造成胎儿出现宫缩乏力、子痫、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等病症[3]。护理可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预后[4-5]。为了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的护理疗效,该研究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0月在该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75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该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75例,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为(28.3±5.9)岁,经产妇23例,初产妇52例。患者均符合妊娠期高血压征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出现蛋白尿和水肿,无肾病史和高血压病史。排除患者有心肺疾病、肝肾疾病的孕产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37例孕产妇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38例孕产妇采用护理干预为观察组。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孕产妇入院后先给予健康知识宣教,介绍医院常规知识,讲解治疗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对其阐述分娩过程,帮助其调整心态,指导其饮食和合理用药,保持病房通风良好和周围环境安静整洁,记录其生命指征变化及血压情况等。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1血压情况分析

由表1可见,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分娩与临床指征分析

2.3并发症情况分析

由表3可见,观察组宫缩乏力、子痫、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产妇所特有的常见疾病,对母婴都有危险性,可引发痉挛,造成胎儿意识丧失,在分娩前也可出现胎盘早剥,大面积肺水肿,影响母胎预后。患者会出现不良情绪,影响到行为,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引发的多种反应,孕妇情绪的剧烈波动也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早期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给予有效治疗是改善孕产妇预后的关键。郭婧[6]研究表明,积极有效治疗和科学护理在降低围生期孕产妇死亡中起着重要作用。

[1]李莉,雷小红,张.妊高征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153-154.

[2]庆东丽.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2):341-342.

[3]肖碧辉.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2,5(9A):45-46.

[4]钟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干预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660-661.

[5]杨翠莲,吴华利,邓美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7):172-174.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术;麻醉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不清,发生率为10%~15%子痫前期和子痫所致的颅内出血是致孕妇死亡的单项最大原因,反映出未能有效地进行抗高血压治疗其处理措施是行剖宫产迅速中止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的麻醉属于高危麻醉[1]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的麻醉,尤其是子痫剖宫产的麻醉要求完善,止痛效果佳,以防疼痛及手术刺激而引起产妇抽搐麻醉要做到安全合理及时有效和可控,术中充分供O2,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对病情较重者要施行有创监测对2014年3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30例剖宫产麻醉方法分析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30例,年龄20~44岁,平均32岁,其中妊娠期高血压2例,子痫前期26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1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1例初产妇10例,经产妇20例;双胎1例,单胎29例入院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胸闷终止妊娠的方式视产科指征而定采取中剖宫产手术

1.2方法:硫酸镁是子痫前期产科治疗的常用药,可缓解血管痉挛状态,使骨骼肌松弛,改善氧代谢麻醉前应注意检查病人膝反射心率和心电图,有无房室传导阻滞,以判断是否有镁离子中毒表现一旦出现中毒反应,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因钙离子与镁离子可竞争神经细胞上的受体,从而阻断镁离子的作用术前病房为控制孕妇过高的血压常用降压药,麻醉医生应注意降压药与的协同作用,防止麻醉后低血压,必要时术前可暂时停用降压药虽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血容量相对不足,但太多在术前已得到一定治疗,麻醉期间输人较多的液体有加重低蛋白血症和心脏负荷而诱发肺水肿的可能故血压下降时,不宜过速输液,可慎用2.5~5mg麻黄碱静脉注射维持血压发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功能衰竭时可应用利尿剂呋塞米20~40mg静注,心衰病人可给予西地兰0.2~0.4mg静注有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贫血产时或产后大出血时,可应用白蛋白血浆全血等由于胎盘病变,功能下降,产妇娩出的新生儿可能为早产或营养不良,体重不足,或有宫内窘迫,或受药物抑制,因此,均应视为高危儿,应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准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30例麻醉均能满足手术需要,麻醉效果优14例,良15例,差1例不良反应:低血压2例,呼吸困难1例,寒战3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在孕妇中的发生率为9%~14%,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本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为全身小动脉痉挛,特别是直径在200μm以下的小动脉由于动脉管腔狭窄,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增加,体液和蛋白质渗漏,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和血液浓缩等低血容量是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又一病理生理变化,其程度与全身小动脉痉挛呈正比,且彼此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2]主要表现在循环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黏度增加全身脑心肝肾及胎盘等因缺血缺氧而受到损害,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

麻醉医师必须充分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病情发展状况和治疗经过,详细了解用过的硫酸镁降压药抗惊厥药的剂量及对麻醉对胎儿可能影响的程度据此选择合理有效的麻醉方法临床表现为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的孕妇对手术和麻醉有较好的耐受力,其麻醉处理与一般剖宫产基本相同首选硬膜外麻醉,术中应控制麻醉平面,注意维持循环稳定[3]子痫前期孕妇需防止子痫及并发症发生经过休息镇静解痉降压合理扩容和必要时利尿治疗等系统的术前准备,病情尚稳定且凝血功能正常的产妇,仍可选择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中应不加肾上腺素,术中面罩吸氧子痫病人处于抽搐状态,昏迷或术前已使用大剂量镇静药意识恍惚,有出血倾向(PLT:60×109/L)的产妇宜选用全身麻醉麻醉力求平稳,减轻应激反应诱导时应避免使用氯胺酮气管插管和手术切皮的刺激较强,易诱发血压进一步升高,可考虑采用硝酸甘油静脉点滴加以控制一般术中血压控制在(18.7~20.0)/(12.0~13.3)kPa,((140~150)/(90~100)mmHg),对母婴最为有利术前应用大量镁剂治疗的病人,肌松药的剂量应适当减少

[1]吴君波.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的麻醉选择[J].中国现代医生,2010,(35):95-96.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年龄;居住地;产前系统检查

收集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107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年龄19~41岁,平均(29.03±6.04)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3例,发生率为8.4%。93例患者均符合HDCP的诊断标准[3]。93例HDCP患者中,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例,子痫前期患者74例(其中轻度22例,重度52例),子痫患者6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患者4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1例。

1.3统计学分析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之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比较,P

2.1单因素分析

应用单因素分析初筛出与HDCP发生有关联的因素,分别为居住地、产前系统检查、产次、年龄(P均0.05),见表1。

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1年龄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研究表明年龄是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早育与高龄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年龄较大(35~39岁)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20~29岁的孕产妇。本研究病例组患者中≥35岁占20.6%,26-34岁占8.1%,≤25岁占7.7%,年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本组结果发现在农村居住的孕产妇HDCP发生率高达17.0%。多因素分析结果也显示,农村居住的孕产妇是HDCP发生的危险因素。由于农村妇女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广大农民缺乏医疗保健意识,很多农妇整个孕期都不做或少做产前检查,致使农村HDCP的发病率高,病情较重[5]。因此我们应重点加强对农村孕妇的卫生保健监测,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她们按时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同时应提高农村基层孕产保健医的诊疗水平,抓好卫生保健工作的质量,降低HDCP的发生率,从而降低孕产妇与围生儿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邵红芳,黄亚娟,薛月珍.产前检查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6):2185.

[2]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99.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和预防措施方法2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着重从心理护理,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方面进行护理,同时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向患者说明本病的特点及坚持用药控制血压的重要性。结果26例患者均平稳度过妊娠期及分娩期,无子痫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和健康宣教是使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顺利度过妊娠期的关键,可以确保母婴安全,提高产科分娩质量。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疾病;护理;预防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本病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患病率及病死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我院妇产科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患者26例,经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有效防止了子痫及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6例,年龄25岁-41岁,平均年龄33岁,孕周28周-42周,轻度患者15例,血压140-160/90-110mmug,重度患者11例,血压160-180/110-130mmug,均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水肿、无子痫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2护理

2.1心理护理孕妇在妊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反应,据调查发现初孕妇女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恐怖,人际关系和躯体化方面的症状,这些症状均可造成母体血管痉挛,肾血流量减少,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一个诱因,如何确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首先要清楚初孕妇女产生焦虑、抑郁、恐怖的原因,然后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及心理护理。针对初孕妇女缺乏孕育方面知识,向其介绍妊娠期的生理变化,使其明白孕期至分院是孕妇的一种自然生理过程,以及妊娠期如何保护自己和妊娠期的一些注意事项(如饮食、穿、住、卫生保健、性生活等),对分娩过程,分娩知识有较细致的讲解,以减轻初孕妇女的心理反应,还可以请有经验的产妇介绍有关分娩的体会、经验、帮助孕妇消除紧张心理,孕妇的密切配合是有效实施心理护理的基础,因此从患者入院当日即以亲切和蔼的语言向其介绍医院科室的环境设施,介绍主管医生及主管护士,减轻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使之尽快熟悉医院环境,顺利完成分娩。

2.2一般护理①为孕妇创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室内空气流通,光线柔和、宜暗,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睡眠不少于8h,以消除疲劳,减轻机体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②指导孕妇绝对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有利于改变患者右旋子宫位置,减少对下腔静脉压迫,以增加肾血流量及胎盘血流量,改善胎盘缺血缺氧。③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视患者的主诉,尤其是头痛、恶心、眼花、胸闷等,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医师。④详细记录护理记录单,并纪录24h出入量,如24h尿量小于600-800ml,及时报告医师。⑤密切观察胎心、胎动、宫缩及阴道出血情况,遵医嘱准确及时收集送检血尿标本。⑥使用扩容剂时应注意速度,记录出入量,若发现心率过快、胸闷、气急等肺水肿症状,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2.3静脉输注硫酸镁注射液的注意事项,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告知患者不可随意调节滴数,定时检查膝腱反射,膝腱反射必须存在。呼吸每分钟不少于16次,尿量每24h不少于600ml,每小时不少于25ml,尿少提示,排泄功能抑制,镁离子易蓄积而发生中毒,治疗时须备钙10ml,从而阻止中毒反应进一步加重。

2.4分娩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在分娩后仍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产后子痫发生,尤其在产后24h内,督促产妇绝对卧床休息,待血压稳定及体力恢复后才可逐渐下床活动和哺乳。

2.5饮食护理,饮食宜清谈,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物质,食利水渗湿食物,如:赤小豆、冬瓜、鸡蛋、鱼、奶、瘦肉及新鲜蔬菜,并适当控制脂肪和食盐的摄入,同时也要避免所有含盐量高的食品,如:浓肉汁、调味汁、方便面的调料以及腌制品如:咸菜、酱菜、罐头制品的肉、鱼、蔬菜等,应进三高一低饮食,即高蛋白、高钙、高钾、低钠,每日蛋白的摄入量为100mg,对于水肿严重者每日盐的摄入不超过4g,以减轻水钠潴留。

总之,孕期的合理营养至关重要,尤其是孕中晚期的营养: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叶酸、铁剂的补充,因母体营养缺乏,低蛋白血症或严重贫血者,妊高征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2.7预防妊高征原因不明不能做到完全预防其发生,但若能做好以下防范措施,对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①各级妇幼保健组织,应积极推行孕期健康教育,切实开展围妊娠期,围生期的保健工作。②通过孕期宣传使广大育龄妇女了解妊高征的知识和对婴儿的危害。促使孕妇自觉从妊娠早期开始做产前检查、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异常,积极给予治疗及纠正,从而减少本病的发生和阻止其发展。③注意孕妇的营养休息,指导孕妇减少脂肪和过多盐的摄入,增加高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镁、硒等其他微量元素的食品及新鲜蔬果,尤其是钙的补充,国内外研究表明,每日补钙1-2g能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同时减少动物脂肪及过量盐的摄入,但不限制盐和液体摄入,指导妊娠孕妇保持足够的休息和愉快心情,坚持左侧卧位,增加胎盘绒毛的血供。

3结果

通过积极的护理和健康宣教,26例患者均平稳度过妊娠期及分娩期,无子痫与其他并发症发生。

4小结

通过对2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体会到本病护理及宣教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护理工作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在应用传统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应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和健康宣教是使患者顺利度过妊娠期的关键。

参考文献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诊断步骤]

(一)病史采集要点

患者有一些高危因素,如年轻初产妇和高龄初产妇、营养不良、多胎、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红斑狼疮、磷脂综合征、水肿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史、有家族史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风险增加。

(二)体格检查要点

1.高血压是指持续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至少相隔6小时测两次达上述标准。

2.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蛋白≥300mg或两次相隔6小时随机尿中尿蛋白定性(+)。

3.水肿突然增加或每周体重增长≥0.9妇或每月体重增长≥2.7kg是子痫前期的先兆。

[诊断对策]

(一)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可作出诊断,注意询问有无自觉症状如头痛、视物模糊及上腹部不适。

(二)临床分类

1.妊娠期高血压BP≥140/90mmHg,且妊娠期首次出现,产后12周恢复正常,尿蛋白阴性,可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方可确诊。

2.子痫前期分轻度和重度。

轻度:妊娠20周后出现,BP≥140/90mmHg,尿蛋白≥300mg/24h尿或尿蛋白定性(+),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等。

重度:妊娠20周后出现,BP≥160/110mmHg,尿蛋白≥2g/24h尿或尿蛋白定性(++),血肌酐>106μmol/L,血小板<100×109/L,微血管性溶血(血LDH升高),血清ALT或AST升高,持续头痛或其他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上腹部不适。

子痫:子痫前期孕妇出现抽搐。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以前无尿蛋白,若出现尿蛋白≥300mg/24h尿;高血压孕妇20周前突然尿蛋白增加,血压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BP≥140/90mmHg,孕前或孕20周前或孕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后。

(三)预测方法

可在妊娠中期进行,预测阳性者孕妇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密切观察随诊,方法有:

平均动脉压(MAP):大于或等于85mmHg有发生子痫前期的倾向,大于或等于140mmHg时易发生脑血管意外,致孕妇昏迷或死亡。计算公式MAP=(收缩压+2×舒张压)÷3。

翻身试验:孕妇左侧卧位测血压至稳定,翻身仰卧5分钟再测血压,后者较前者舒张压≥20mmHg,提示有发生子痫前期的倾向。

血液流变学实验:血细胞比容≥0.35,全血黏度>3.6,血浆黏度>1.6时提示有发生子痫前期的倾向。

[治疗对策]

(一)治疗原则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原则是解痉,镇静,适当降压与扩容,利尿,适时终止妊娠。治疗目的是对症治疗为主,防止子痫发生,预防母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尽可能延长孕周以期达到降低围生儿并发症和死亡率的目的。

(二)治疗方案

1.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左侧卧位,增加回心血量,改善子宫胎盘的血供。

2.解痉首选药物仍是硫酸镁,硫酸镁可以控制子痫抽搐及预防抽搐,其作用机制是镁离子抑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阻断神经肌肉接头间的信息传导,使骨骼肌松弛;镁离子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抑制内皮素合成,降低机体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从而缓解血管痉挛状态;镁离子使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下降,从而解除血管痉挛,减少血管内皮损伤;镁离子可提高孕妇和胎儿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改善氧代谢。

用药方法:静脉给药首次负荷剂量25%硫酸镁10~20ml加于10%葡萄糖溶液20ml中缓慢静脉推注,其后25%硫酸镁6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0ml中静脉滴注,速度l~2g/h,夜晚可根据血压情况以25%硫酸镁10~20ml加2%利多卡因2ml于臀部深部肌肉注射,24小时总量为20g左右。

用药注意事项及毒性反应:正常孕妇血清镁离子浓度为0.75~1mmol/L,治疗有效浓度为1.7~3mmol/L,超过3mmol/L可发生镁中毒,因此,用药期间要定时监测膝反射、呼吸、尿量,监测血镁浓度,准备钙剂解毒,产后24小时可停药。一旦出现膝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小于16次/分,尿量少于25ml/h或少于600mI/24h等中毒反应需停用硫酸镁,并用10%葡萄糖酸钙10m1静脉注射。

3.镇静适当镇静可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达到缓解症状,降低血压的作用。

地西泮(安定):具有镇静、抗惊厥、松弛肌肉的作用,对胎儿影响小,2.5~5mg口服,每日3次,或10mg肌肉注射或静脉缓慢推注,抽搐过程中应用要注意呼吸抑制的副作用以免引起心跳骤停。

冬眠药物:可抑制神经系统,有助于解痉降压,控制子痫抽搐,同时会影响肾及子宫胎盘血供,对肝脏有损害,用于硫酸镁治疗效果不好者。此类药对呼吸有抑制作用,故估计6小时内分娩者禁用。哌替啶100mg,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肌肉注射,一般用半量。

其他镇静药:苯巴比妥、吗啡,有抗惊厥、抗抽搐作用,可用于子痫发作时控制抽搐,此类药对呼吸有抑制作用,故估计6小时内分娩者禁用。

4.降压目的是延长孕周和改变围生期结局,理想的降压药应是安全、有效、便于控制调整、对母儿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不影响子宫胎盘的灌注。用药指征是血压≥160/100mmHg或舒张压≥105mmHg或平均动脉压≥140mmHg,以及原发性高血压妊娠前已用降压药者。常用降压药:

肼屈嗪:血管扩张剂,能扩张周围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心排血量、肾血流量及子宫胎盘血流量,心力衰竭者不宜用。用法:10~20mg,每日3次,或40mg加入500ml葡萄糖内静脉滴注,有心力衰竭者不宜用。

拉贝洛尔:α、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不影响肾及子宫胎盘血流灌注,有促胎肺成熟作用。用法:50~1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根据血压调整滴数,血压稳定后改口服100mg,3次/日。

尼莫地平:钙离子通道阻滞剂,20~60mg,每日2~3次,或20~40mg加入250ml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总量不超过360mg。

硝苯地平(心痛定):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解除外周血管痉挛,10mg,每日3次,每日总量不超过60mg,由于起效快,目前主张口服而不主张舌下含服。

甲基多巴:兴奋血管运动中枢的α受体,抑制外周交感神经,250mg口服,每日3次。

硝酸甘油:起效快,25~50mg加入500ml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硝普钠:速效血管扩张剂,药物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其代谢物氰化物对胎儿有毒,仅在分娩期应用其他降压药效果不好且放弃胎儿者短期应用或产后应用,妊娠期不宜使用,25mg加入500ml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5.扩容仅用于血液浓缩,严重低蛋白血症。扩容指征:红细胞压积>35%,全血黏度>3.6,血浆黏度>1.6可适当扩容,扩容剂可用低分子右旋糖苷、白蛋白、血浆、碳酸氢钠等,扩容禁忌有心衰、肺水肿,脑水肿或肾功能不全。

6.利尿仅用于全身水肿、心衰、肺水肿、血容量过多者,常用速尿。

(三)终止妊娠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麻醉较安全,需左侧卧15°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2.阴道分娩及阴道助产宫颈条件成熟,病情较轻者可阴道分娩,宫口开全为缩短第二产程需行阴道助产。

[产后观察及处理]

严密观察血压及其他生命体征,血压高可继续应用降压药,为防止子痫抽搐术后可应用硫酸镁至产后24小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产后出血情况。

[出院后随访]

1.出院时带药出院可适当带降压药。

2.定期复查血压、尿常规、眼底以及肝肾功能等。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疾病;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孕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precautionandtreatmentofhypertensivedisordercomplicatingpregnancyandeffectonpregnantwomenandperinatalprognosis.MethodToanalysisretrospectivelytwohundredsforty-fourpatientsofhypertensivedisordercomplicatingpregnancyinourhospitalformorefiveyears.ResultsTherearetwohunderdsforty-threearehealedintwohundredsforty-fourpatients,onepatientdiedofseriouseclampsiacomplicatingofpostpartumcongestiveheartfailure,expirationfailure,doublethoraciccavityfulledofliquid.TherearesixNeonatestillbirth.ConclousionTostrengthentheperinatalperiodcare,todealwithperfectlyintime,itcanpreventorreliervedevelopmentofgestationalhypertension.Todevelopprenataldiagnosisandterminatepregnancypromptly,cancutdownpregnantwomenandperinatalmortalityrate.

【Keywords】hypertensivedisordercomplicatingpregnancy,precautionarymeasures,therapymethod,mortalityrateofpregnantwomenandperinatal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disordercomplicatingpregnancy)是妊娠特有疾病,以全身小动脉痉挛为基本病变。本病常发生在妊娠20周后,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以及母婴死亡。仍为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现对我院2002年10月至2007年10月五年间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作回顾性分析,探讨降低孕妇及围产儿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以及对孕妇及围产儿预后的影响。

1.1一般资料收集2002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收治的24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诊断标准参考《妇产科学》第6版。年龄19~45岁。孕周小于34周99例,孕周小于34~36+6周38例,足月妊娠96例,过期妊娠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0例,轻度子痫前期32例,重度子痫前期157例,产前子痫22例,产后子痫11例。

1.2临床症状189例患者入院2h至数天前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不适。22例患者有抽搐后住院,11例均为产后24h时内抽搐。患者血压高、水肿、蛋白尿。轻度子痫前期患者32例,重度子痫前期157例,子痫33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8例,合并胎盘早剥1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7例,视网膜剥离1例,HELLP综合征9例,肾功能不全4例。胎儿宫内窘迫7例,FGR20例,产后出血13例。合并产后心衰,呼衰1例,且此患者为重度子痫前期,双侧胸腔积液死亡。

1.3治疗方法

1.3.1镇静、解痉、降压为首选的治疗方案轻度子痫前期门诊治疗,重度子痫患者首选硫酸镁静脉点滴,方法为首次硫酸镁5g+葡萄糖注射液(糖尿患者用生理盐水代替)200ml,2h滴完,使血中镁离子迅速达到治疗浓度,然后硫酸镁15g按1.0g/h~2.0g/h的速度滴入,以稳定血中镁离子的浓度。降压治疗首选心痛定,其作用迅速,可随时给药。血压>160/110mmHg患者给予硝酸甘油或硝普纳入泵静脉推注。本院15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经上述处理后病情稳定。

1.3.2必要时扩容及适时利尿当血细胞比容Ht≥35,全血粘度比值≥3.6,血浆粘度比值≥1.6,尿比重>1.020给予扩容,水肿明显或血浆蛋白明显降低者选择白蛋白扩容,或者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并在扩容基础上利尿。

1.3.3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对孕周小及合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患者,采用促胎肺成熟及促胎儿宫内发育的治疗。一般孕32周~35周者用地塞米松,而>35周者不用,因高血压的胎儿有胎肺早熟的倾向。

1.3.4产科处理适时终止妊娠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子痫患者在抽搐控制后2h考虑终止妊娠。对子痫前期患者疗效好,血压下降理想且临床症状逐渐好转者期待治疗至孕34~37周,期间严密观察胎心、胎动及孕妇血压、蛋白尿及水肿情况。对血压下降不理想、自觉症状不减轻者以及胎龄

2.1发病孕周对胎儿及新生儿影响6例死胎患者为孕24~32周患者,死亡率为2.46%。孕34周以后患者有2例死亡2例均为双胎妊娠患者(一胎存活,一胎死亡),死亡率为0.82%。发病孕周越小,对胎儿和新生儿的预后越差。

2.2母婴预后244例患者中243例痊愈,1例因为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产后心衰,呼衰,双侧胸腔积液而死亡。分娩新生儿死产6例(2例为双胎妊娠、胎儿宫内窘迫,4例为低体质量儿,均为重度窒息死亡)。胎死宫内2例均行引产术。

3.1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原因目前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原因尚未阐明,可大致分为两大类:①胎盘因素。②母体因素。胎盘因素源自胎盘在形成、发育过程中出现了障碍,形成了缺陷胎盘,导致出现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症状。母体因素源自母体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易感或母体长期合并微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更为常见的病因是两种因素并存[2]。其主要病因学说有内皮细胞损伤和激活学说、胎盘或滋养细胞缺血学说、免疫学说、氧化应激学说及遗传学说,由于多因素作用使母胎免疫失衡和免疫耐受失衡,滋养细胞受累及浸润能力下降,胎盘浅着床,造成胎盘缺血缺氧,使胎盘局部出现氧化应激,引起脂质过氧化及释放自由基,同时释放大量炎性因子,激活中性粒细胞,直接或间接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最终引发子痫前期、子痫[3]。

3.3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粘度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在此基础上,全身小动脉痉挛,血管内皮受损,易形成微血栓,机体处于慢性DIC状态,胎盘供血不足,易发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所以及时解痉及合理扩容可改善机体的微循环状态及胎盘循环,纠正组织缺氧可促进胎儿宫内生长。从而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妊娠高血压疾病是由妊娠引起的血压升高,所以适时终止妊娠对妊娠高血压治疗至关重要。

[1]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7-109

[2]石永云,凌斌.妊娠高血压疾病病因学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2006,25(4):200-202

[3]林其德.子痫前期子痫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10):577-579.

THE END
1.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表现重叠,多数DIC的判断需有实验指标的支持;DIC的多种检查项目不具备高度特异性,检查结果需密切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动态观察十分重要;鉴于DIC的危重性,对实验室检查要求简单实用,先易后难,超过90%的患者可通过血小板计数、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定量、3P试验及D-二聚体...https://ccdas.pmphai.com/appdisease/toPcDetail?knowledgeLibPrefix=disease&id=11535
2.临床医学综合:血液系统学习资料(题库版)考试题库D.Ham试验(+) E.红细胞沉降率增高 点击查看答案 45、配伍题 属于纤溶异常的实验室检查是()属于抗凝异常的实验室检查的是() A.血vWF测定 B.PF3有效性测定 C.血栓素B2测定 D.血PC测定 E.血D二聚体测定 点击查看答案 46、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22岁。发热、头晕、视物模糊2周。血常规示Hb69g/L,WBC15...http://www.91exam.org/exam/87-1080/1080922.html
3.重症感染前dic诊断与治疗2讲座.ppt进行性下降对诊断DIC更有价值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及D-二聚体 D-二聚体对诊断DIC更具特异性 外伤、近期手术或静脉血栓栓塞时两者均会升高 不宜作为单独诊断DIC的指标 DIC实验室指标的价值及意义 PT和APTT 大约50%DIC患者PT和APTT正常或缩短 PT和APTT正常并不能排除凝血系统的激活 纤维蛋白原(Fbg) 敏感性低...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9/0101/8030060005001143.shtm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misanxingxueguanneiningxue,中医疾病大全...碎片d-二聚体 降低 增加 无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明显缩短 正常或缩短 一般正常 纤维蛋白原定量 减低 正常或减低 正常或增加 因子v 减少 减少 正常或减少 因子Ⅷ 正常或稍降低 降低 正常或增加 治疗 纤溶抑制剂有效 肝素有效 补充凝血因子有暂效 【治疗】 一、去除病因 只有去除和控制病因,dic才可能治愈。 二、...http://ecao.mp.g3user.com/ji/187625
1.D这些问题,几乎每天都会在医院的各个科室里上演。作为一名从医多年的医生,我深知D-二聚体检测的重要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张阿姨,65岁,半夜突然感觉胸闷气短,被家人紧急送到医院。值班医生给她查了D-二聚体,结果显示明显升高。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肺栓塞,及时进行了抗凝治疗,最终转危为安。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P0DFL705566Z5Q.html
2.病理与病理生理学3关于钙超载对神经细胞的影响理解错误的是E.D-二聚体是DIC诊断的重要指标 11.DIC时,血液凝固性表现为() A.凝固性增高 B.凝固性降低 C.凝固性先增高后降低 D.凝固性先降低后增高 E.凝固性无明显变化 12.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容易诱发DIC是因为() A.组织凝血活酶大量入血B血管内皮细胞广泛受损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801451
3.D二聚体,一个充满故事与情节的指标!2. 先兆子痫是妊娠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高血压与蛋白尿,并容易进展为子痫、HELPP(溶血-肝酶升高-低血小板综合征)或DIC。 先兆子痫与子痫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凝血活化与纤溶增强,导致微血管血栓与D-二聚体增高。有研究报告,D二聚体在正常妊娠组平均为545 ug/L,先兆子痫组为2090 ug/L,在妊娠Ⅲ期变化最为明显。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218610e4326e
4.[转载]体检指标:肿瘤标志物详解血常规大小便常规等测定的临床意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只有在血栓形成后才会在血浆中增高,所以它是诊断血栓形成的重要分子标志物。D-二聚体在原发性纤溶症亢进则显著增高,是二者鉴别的重要指标。增高见于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DIC继发性纤溶亢进等疾病。 https://www.douban.com/note/795758244/
5.D因此, 高脂血症患者纤溶系统活性受到抑制, 血浆D-二聚体水平偏低, 易造成假阴性。也有报道, 饮酒者较不饮酒者D-二聚体水平有显著升高[4]。 1.3 药物 尿激酶、链激酶、葡激酶和基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PA) 等能直接将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 促使体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增强;口服避孕药和雌...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z67hgn6.html
6.生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E) 在继发性纤溶亢进时,血中D-二聚体增高 23. DIC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是: ( ) (A)大量微血栓形成 (B) 凝血物质大量被消耗 (C)纤溶过程增加 (D) 溶血性贫血 (E)凝血功能失常 24、下面哪种基因的激活能抑制凋亡 ( ) (A) 野生型p53 (B)Bcl-2 (C)Fas (D)ICE (E)Bax ...https://www.ruiwen.com/shiti/1454408.html
7.失代偿型DIC时,以下正确的是以下关于新生儿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有 A. 病死率高 B. 发病率高 C. 适应能力差 D. 器官发育完善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新生儿窒息复苏时,如何进行气管插管内加压给氧? A. 开始瞬间给氧压力10-22mmHg B. 逐渐减到12-15mmHg C. 压力不可过大,以防肺泡破裂 D. 一般维持呼吸20次/分钟 查看完整...https://www.shuashuati.com/ti/337bf19569b740a8ba9b49f089317dcf.html?fm=bd41d2a555a1bb459e03f59aff41c0568b
8.生化检验临床意义D-Dimer(D-二聚体) 参考值:0~0.5 ug/mL 临床意义:D-二聚体>0.5 mg/L作为诊断DIC的标准,其阳性率为96%,特异性在97%。反应体内凝血酶和纤溶活性时,以D-二聚体最为理想,较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当D-二聚体<0.2 mg/L可完全排除深部静脉栓塞(DVT),但不能作为DVT...https://www.smuszh.com/zh/xwdt/yydt/a_100664.html
9.小儿支原体感染性疾病(4)D-二聚体:D-二聚体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D-二聚体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体就会升高。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手术、肿瘤、弥散性血管内...https://m.haodf.com/neirong/wenzhang/5494531363.html
10.2015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试题冲刺试题库第八套D 大隐静脉 E 上肢静脉 46、患者女性,8岁,产后3天,高热,血压70/40mmHg,恶露奇臭,四肢及躯干皮肤呈大片状瘀斑,既往无肝炎及出血病史。血红蛋白 90g/L,白细胞4.0×109/L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最低为30×109/LPT秒(对照13秒),APTT65秒(对照45秒),3P(十),血 FDP190mg/L,纤维蛋白原测定1g/LD-二聚体(++)出...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15-4/201504271032325910.html
11.第九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二)按DIC代偿情况分为代偿型、失代偿型和过度代偿型 在DIC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浆凝血因子与血小板不断消耗,但是骨髓和肝可通过增加血小板和血浆凝血因子的生成而起代偿作用。此时肝脏生成纤维蛋白原的能力可增加5倍,骨髓生成血小板的功能可增国10倍,因此根据凝血物质的消耗与代偿性生成增多之间的对经关系。可将DIC分为...http://yaoli.henu.edu.cn/info/1124/13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