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术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把生物化学的发展阶段三分,即是叙述生物化学、动态生物化学、机能生物化学。接下来,我们分别了解一下这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叙述生物化学阶段。该阶段大致起源于1775年,当时的学者主要对生物体各种组织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光合作用、呼吸的本质、有机化学物尿素就是其研究成果,同时这些研究都以微量分析技术为依托。此外,维生素、激素、抗生素、核酸等生物体的重要物质也被发现。第二阶段是动态生物化学阶段。该阶段以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生物化学的发展为代表。在这一时期,依靠电子显微镜技术、层析技术等实验方法,生物化学的发展迅速。这一时期研究的重点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阶段就是机能生物化学阶段。它从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推动了生物化学的不断进步。可以说,生物化学在此阶段才真正步入了生命化学发展阶段。随着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红外光谱技术、NMR核磁共振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HPLC)、基因工程技术等科学实验方法的诞生,生物化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的阶段。对蛋白质以及核酸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研究成果。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我们对生物化学的研究还将不断深入,生物化学的发展还有很好的前景。我们要着力研究,不断推动生物化学造福我们的生活。
2、生物化学的实际运用
(1)生物化学在农业发展上的应用
生物化学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这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强食品安全。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研发,传统的农业生产相对滞后,所以我们就要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革新。积极将生物化学应用到农业发展中,是不错的农业生产技术创新方式。生物化学可以有效作用到农业生产中的作物栽培、优良育种、土壤农业化学处理、豆科植物的防病害技术等。这增强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生物化学技术还可以作用于基因技术,培育出新的作物品种,还可实现粮食作物的固氮。在以后的发展中,它还可能作用于光合作用,以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变革。
(2)生物化学在食品检测上的应用
(3)生物化学在酶工程上的运用
(4)生物化学在蛋白质工程上的运用
3、结语
生物化学作为自然科学,它是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我们要不断推动其发展,以丰富生物化学的内涵。此外,我们还要着眼于它的生活属性,不断拓展它的应用空间,以推动生物化学的学科建设,同时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常浩楷,高彤宇.浅谈生物化学的发展与运用[J].化工管理,2017(12).
[2]吕琳,徐丹悦,吴星等.高中化学与大学无机化学知识衔接的方式[J].化学教育,2009(7):25-27.
[3]梁建军,刘杰.谈高职基础化学与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76-77.
赵海兰.浅谈生物化学的发展与运用[J].当代化工研究,2019,(2):3-4.
沙枣(拉丁文名:ElaeagnusangustifoliaLinn.),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天然沙枣分布在年降水量较低半荒漠、荒漠或沙漠,并由此得名“沙枣”。沙枣可抵抗沙尘且耐贫瘠,沙枣树常用于防风固沙。而新疆沙枣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尖果沙枣(ElaeagnusoxycarPaSchlecht.),果实相对较小,两端较尖,由此得名。
百合地黄汤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100个经典名方之一。最早收录于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百合地黄汤由百合和生地黄组成;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效;生地黄性寒,味甘苦,归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效。
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japonicusC.A.Mey.的干燥根茎,1977年至今被收载于历版《中国药典》中,具有补虚强壮的功效,用于治疗病后虚弱。竹节参原植物主要分布于北纬30度的云南、四川等高山地区。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竹节参被列入化妆品原料目录,且为保健食品“八峰氨基酸口服液”的重要原料。
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是石油的主要组分之一,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性特征,油田石油开采、运输以及各类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导致油田土壤中的PAHs污染富集,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和居民身体健康。然而,我国陆上石油开采区大多处于盐碱土壤环境,加上高盐钻井废液泄漏和海水倒灌等因素,造成油田区和盐渍化土壤区高度重叠。
起源于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及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欧洲、亚洲和美洲均有栽培,在中国的南北方均有栽培。芜菁在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如在四川称为“圆根”,温州称其为“盘菜”,山东、河北、内蒙一带称为“芜菁”,新疆地区叫“恰玛古”,而在西藏地区的芜菁俗称“芜根”,藏语叫“妞玛”。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多元化已基本形成。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将办学思路转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是其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洛阳理工学院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2016年获批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本科院校,构建了“实现融入、探索融通、走向融合”(简称“三融三创”)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高中化学校本作业对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开发学生智慧潜能、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时,应充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从成长性、针对性、探究性、分层次、微视频等方面进行设计,以帮助学生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化学是农林类高等院校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当今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不断推陈出新,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对当前农林类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基本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可为同类院校生化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人气:4415
人气:2962
人气:2818
人气:2613
人气:2366
期刊人气:810
主管单位:辽宁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中国微生物学会,辽宁省微生物学会,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