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菌酶的种类及其应用

关键词:溶菌酶;种类;食品;畜牧;医药;应用

溶菌酶(lysozyme,EC3.2.1.17)又称细胞壁质酶(muramid-ase)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N-acetylmuramideglycano-hydralase)。最早对溶菌酶的研究起于Nicolle1907年发表的枯草芽孢杆菌中的溶解子,1922年Fleming等发现,在人的唾液、眼泪中存在有能够溶解细胞壁杀死细菌的酶,因而被命名为溶菌酶[1]。此后人们发现溶菌酶广泛地存在于高等动物组织及分泌物、植物及各种微生物中,其中在新鲜的鸡蛋清中含量最高。1937年Abraham和Robinson从卵蛋白中分离出溶菌酶晶体,揭开了研究溶菌酶的历史篇章。1965年,英国的菲利普等用X衍射法对溶菌酶进行研究分析,第一个完全弄清了溶菌酶的立体结构[2]。它广泛存在于鸟类、家禽的蛋清中和哺乳动物的泪液、唾液、血浆、乳汁、胎盘以及体液、组织细胞内,其中在蛋清中含量最丰富(约0.3%)。在一些植物体如卷心菜、萝卜、无花果和微生物体内也存在溶菌酶,只是含量差异较大。

溶菌酶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消炎作用,与抗生素复合应用能增强抗生素疗效。它还是人体内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并且与其他阳离子抗菌肽类

天然防御因子有很好的协同作用[3]。另外,它本身是1种天然蛋白质,能在胃肠道作为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无毒性,也不在体内残留,是1种安全性很高的食品保鲜剂、营养保健品和药品[4]。溶菌酶常用于各种加工食品和饮料中,集药理、保健和防腐3种功能于一体[5]。

1溶菌酶的种类

1.1动物溶菌酶

鸡蛋白中约含有3.5%的溶菌酶,可分解革兰氏阳性菌,对革兰氏阴性菌不起作用,其分子量为14000。此外,从其他鸟类蛋白、哺乳动物乳汁及体液中也分离到了溶菌酶。

1.2植物溶菌酶

研究人员对116科410种植物进行普查,发现168种植物中含有溶菌酶。其中木

瓜、无花果,大麦等植物中均可分离出溶菌酶,其分子量较大,约为24000~29000,其对溶壁小球菌的溶菌活性不超过鸡蛋白溶菌酶的1/3。

1.3微生物溶菌酶

人们从上世纪60年代发现微生物也产生溶菌酶,按其作用对象可分为两大类,即细菌溶菌酶和真菌溶菌酶。目前微生物产生的溶菌酶大体上分以下5种:①内N-乙酰己糖胺酶,此酶同于鸡蛋清溶菌酶,破坏细菌细胞壁肽聚糖中的β-1.4糖苷键。②酰胺酶,切断细菌细胞壁肽聚糖中NAM与肽“尾”之间的N-乙酰胞壁酸-L-丙氨酸键。③内肽酶,使肽“尾”及肽“桥”内的肽键断裂。④β-1.3、β-1.6葡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此酶分解酵母细胞的细胞壁。⑤壳多糖酶,这是分解霉菌细胞壁一种溶菌酶。

2溶菌酶的生物学特性

2.1溶菌酶的抗菌作用

作为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成员,溶菌酶在防御外源微生物入侵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其在动物的免疫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含量比较高。后来在反刍动物的皱胃中发现消化型溶菌酶,此类溶菌酶能消化分解细菌,并吸收微生物分解后的组分来作为自身的营养成分。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好气性孢子形成的菌、枯草杆菌和耐辐射微球菌均具有良好的分解作用,对大肠杆菌、普通变球菌和副血性弧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也具有溶解作用。细菌的细胞壁由胞壁质组成,胞壁质是由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交替组成的多聚物,胞壁酸残基上可以连接多肽,称为肽聚糖。多糖之间以直链形式存在,彼此临近的多糖链之间可以通过肽链部分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三维结构。溶菌酶正是通过水解破坏组成细菌细胞壁的肽糖分子的由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氨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因渗透压不平衡引起破裂,从而导致菌体细胞壁溶解而杀死细菌。

2.2溶菌酶的其它生物学功能

溶菌酶能激活宿主的免疫系统,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源性,从而具有抗肿瘤作用。溶菌酶是一种碱性蛋白质,在体内近于中性的pH环境下带有大量的正电荷,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作用,和DNA、RNA、脱辅盐基蛋白形成复盐,使侵入体内的病毒失活。在被疱疹病毒感染的Hela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溶菌酶后有抑制细胞变性作用。溶菌酶也可抑制腺病毒生长,可用于带状疱疹、腮腺炎、鸡水痘、肝炎及流感病毒性疾患的治疗。

3溶菌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溶菌酶是无毒的蛋白质,能选择性地使目标微生物细胞壁溶解而

使其失去生理活性,而食品中的其它营养成分几乎不会造成任何损失。因此,它可以安全的替代有害人体健康的化学防腐剂(如苯甲酸及其钠盐等),以达到延长食品货架期的目的,是一种很好的天然防腐剂。目前溶菌酶已作为一种防腐剂,广泛应用于各种乳制品、肉制品、饮料及发酵食品中,欧洲已经用其代替亚硫酸盐作为防腐剂。

3.1溶菌酶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溶菌酶可以作为婴儿食品的添加剂,主要用于牛乳的“人乳化”(尤其在欧洲)。人乳中含有大量的溶菌酶,而牛乳中则甚少,将溶菌酶添加至牛乳或其乳制品中,可改良牛乳品质,抑制肠道中腐败微生物的生存,同时直接或间接地促进肠道中双歧杆菌的增殖[6]。在乳粉或鲜乳中添加溶菌酶后,不但可以起到防腐保鲜和延长保存期的作用,而且还有利于婴儿肠道细菌正常化,增强婴儿的免疫力。此外,溶菌酶对牛奶中革兰氏阳性菌、好气性孢子形成菌、枯草杆菌、地衣型芽孢杆菌等作用非常强。由于溶菌酶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能,也适用于超高温瞬间杀菌奶,其方法为在包装前添加或在杀菌前添加。每吨牛奶加入0.05~0.1mg溶菌酶,37℃保温3h,可使牛奶中双歧杆菌的含量与人奶无显著差别,从而保证婴儿肠道内双歧杆菌的良好增殖。在半硬干酪中加入0.001%的溶菌酶,可防止香味物质丁酸的损失,同时能阻止由于厌氧孢子增殖体(如酪梭杆菌)的作用所引起的胀气等[7]。

3.2溶菌酶在肉产品中的应用

溶菌酶可作为冷鲜肉以及香肠、红肠等肉类熟制品的防腐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肉类食品是一类必不可少的食物,为人体提供各种必需氨基酸和矿物质。然而肉类食品容易遭受各种微生物的侵害变质。溶菌酶的开发利用正好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顾仁勇等研究发现:0.05%Nisin和0.05%溶菌酶混合液能有效延长猪肉的保鲜期,结合真空包装技术则保鲜效果更好[8]。张德权等选取Nisin、溶菌酶、乳酸钠、茶多酚、壳聚糖等5种天然保鲜剂对冷却羊肉进行保鲜处理,结果发现溶菌酶的保鲜效果优于乳酸钠、茶多酚、壳聚糖[9]。林琳等采用四种防腐剂保鲜红肠。结果表明:当以0.2%的山梨酸钾、4%的乳酸钠、0.04%的溶菌酶和0.05%Nisin复配时效果最好,且对红肠品质基本无影响[10]。

3.3用于水产类制品的保鲜和防腐

溶菌酶本身是一种无毒、无害的蛋白质,且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可以选择性地、有目的地杀灭微生物而不作用于食品中的其它物质,保证食品原有营养成分不受损失。对革兰氏阳性菌中的枯草杆菌、耐辐射微球菌有强力分解作用。对大肠杆菌、普通变形菌和副性微生物有特殊的杀灭作用,是婴儿食品中的抗菌蛋白,是一种必需的

THE END
1.酶工程技术:提升食物品质守护“舌尖降”“酶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离不开这项技术创新研究的快速推进。”天津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路福平认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子模拟和人工智能技术在食品酶研发中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这些技术主要用于催化机理解析、高效酶分子理性设计以及新酶挖掘三个方面。 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240131/cb720db67a62496691d9510bb94bd894/c.html
2.第4节食品制造中的主要微生物酶制剂及其应用食品微生物精品教程4.1 主要酶制剂、用途及产酶微生物 酶制剂可以由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生产。微生物产生的各种酶以及它们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见表7-2。 表7-2微生物酶制剂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酶 用 途 来源 耐高温a-淀粉酶糖化酶普鲁兰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异构酶菌蔗...https://www.foodmate.net/topic/110/13849.html
3.第五章微生物在食品发酵工业中的应用.ppt毕业论...第五章微生物在食品发酵工业中的应用.ppt,第五章微生物在食品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应用于发酵工业的微生物种类,主要有: 细菌,放线菌, 酵母菌,霉菌等。 人类对微生物的应用可概括为两大方面: 利用微生物的酶及其代谢产物; 利用微生的菌体及其内含物。 第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4/0309/6419579.shtm
4.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1 食醋 食醋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制造出来的一种酸性调味品。它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在人们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在我国的中医药学中醋也有一定的用途。全国各地生产的食醋品种较多。著名的山西陈醋、镇江香醋、四川麸醋、东北白醋、江浙玫瑰米醋、福建红曲醋等是食醋的代表品种...https://m.antpedia.com/news/2886545.html
5.脂肪酶在食品工业发展潜力大微生物脂肪酶是主要产品新思界在植物界中,含有脂肪酶较多的植物主要是蓖麻籽、油菜籽等油料作物种子;在动物界中,脂肪酶主要存在于高等动物的胰脏、脂肪中;在微生物领域,脂肪酶分布广泛,在细菌、霉菌体内含量更高,目前适于工业化应用的脂肪酶有三十余种,其中,55%来自于霉菌,21%来源于细菌。http://www.newsijie.com/sijiezixun/siguandian/2022/0714/11320166.html
1.脂肪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脂肪酶(Lipase,甘油酯水解酶)隶属于羧基酯水解酶类,能够逐步的将甘油三酯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酶存在于含有脂肪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如霉菌、细菌等)组织中。包括磷酸酯酶、固醇酶和羧酸酯酶。脂肪酸广泛的应用于食品、药品、皮革、日用化工等方面。 https://www.chemicalbook.com/NewsInfo_21625.htm
2.溶菌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长沙 410128;2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广州 510641) 摘要:本文综述了溶菌酶的结构、来源、活力测定方法及在食品研究中的应用,并根据当前研究状况对溶菌酶今后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溶菌酶;食品工业;应用 ...https://sfncc.caas.cn/swsc/37530.htm
3.[渝粤教育]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参考资料14、【多选题】属于中国微生物学家的是: A、伍连德、汤飞凡 B、魏岩寿、孟德尔 C、戴芳澜、俞大紱 D、陈华癸、张宪武 参考资料【 】 15、【多选题】有益微生物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方式可分为: A、微生物菌体的应用 B、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应用 C、微生物酶的应用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3599168
4.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通用14篇)摘要:描述了变性淀粉在工业水处理行业中的应用现状,主要研究变性淀粉作为絮凝剂的现状及进展。因为淀粉来源广,价格低廉,并且产物完全可被生物降解,因此,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变性淀粉絮凝剂的研制开发呈现出明显的增长势头,美、日、英等国家在废水处理中已开始使用淀粉衍生物絮凝剂,近几年,我国研究淀粉衍生物作为水...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m7sbaoi.html
5.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的应用论文(通用5篇)现代生物技术以DNA为基础,通过现代生物科学和工程原理的应用,达到有效保护周围环境的目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技术包括酶、基因、微生物等。这些技术不仅在工业、医学、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1、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的应用意义...https://www.fwsir.com/ligong/html/ligong_20191004132227_375687.html
6.2022年初试科目(807)食品微生物考试大纲基本概念、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营养与代谢、生长与繁殖、遗传变异和育种、分类与鉴定、微生物的生态、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食品微生物的污染来源及其控制、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类群、食品中微生物数量的检测技术与指示菌类、微生物性食物中毒、食品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在食品发酵工业中的应用、微生物与食品的腐败...https://yz.bua.edu.cn/info/1075/3045.htm
7.酶工程酶工程就是将酶或者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等在一定的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所具有的生物催化功能,借助工程手段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一门科学技术。它包括酶制剂的制备,酶的固定化,酶的修饰与改造及酶反应器等方面内容。酶工程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食品工业,轻工业以及医药工业中。 催化...https://baike.sogou.com/v4207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