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樂·泰式奶茶·手打柠檬茶推出的“盲盒奶茶”
外卖平台上搜索“盲盒”,显示众多商家
「A」餐饮外卖掀起“盲盒风”
奶茶、蛋糕、卤味……“盲盒风”吹到餐饮行业,不少餐饮店的堂食、外卖菜单上多出了“盲盒”这一选项。
记者在外卖软件搜索“盲盒”后,跳出来一串餐饮商家。以一家炸鸡店为例,该店共推出了两款“盲盒餐”,分别是标价33.1元的“福利盲盒一人餐”和标价43.1元的“福利盲盒二人餐”,两款商品在该平台的月售数据分别为19份、17份。从评价上看,消费者收到“盲盒”餐品后的体验好坏不一,有的认为“有惊喜,可以冲”,有的则觉得“数量太少,不值得”。
去年,路桥的一家卤味店在外卖平台上线了“精品盲盒”,分88元和168元两档。该店负责人周先生告诉记者,推出盲盒主要想解决顾客不知道点什么的“难题”。在配菜时,店里的特色卤味是必不可少的,还会随即搭配一些人气比较高的小吃。
路桥的林女士是玫瑰·麦田马铺店的老板,她在去年9月上线了“盲盒餐”,销量一直挺不错。店里销售的盲盒叫“超值夜间盲盒”,分三个价位,38元、48元、58元。
“面包、蛋糕卖个新鲜,‘盲盒餐’虽然全天都能买,但晚上东西可能更好。”林女士介绍,盲盒商品的总价会比卖价上浮十元左右,拆开包装后对比菜单一算,结果就非常直观,可以在商品上给消费者更多惊喜。
「B」期待值、神秘感成大卖点
“不知道吃啥?随便点吧!”“盲盒可能超出你的期望,也可能让你失望,老板尽力了。”……“餐饮盲盒”的推出,让一些来回滑动菜单,半天点不上一道菜的市民有了全新的选择。
今年26岁的王萌也是一名“餐饮盲盒”爱好者,工作日不想吃食堂的时候,就会提前点到外卖软件上“物色”一家外卖店,选上一份“餐饮盲盒”当做午餐。
“方便省事,虽然有时候会吃到不喜欢的菜品,但只要不是做得不好吃,我还是会继续买。”对于王萌来说,“餐饮盲盒”吃起来的味道,跟点餐其实差不多,没有额外的“加成”。但“餐饮盲盒”独有的神秘感,以及到手前的期待值是吸引她点餐的原因。
「C」小吃类“盲盒”更好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价格相对便宜,且更受年轻群体喜欢的奶茶、蛋糕类“盲盒”更受消费者青睐,价格相对较高的盲盒,买的人相对较少。
“盲盒推出大半年了,买的人并不多,平均每个月只有一两单,多的时候三单。”周先生的卤鸭店平时顾客不少,大多数都是带着明确的目标来的,虽然他会在88元的盲盒里放市场价100元的餐食,但销量一直上不去。
而林女士的蛋糕店线上“盲盒”销量一直不错,还有回头客特意到店要求打包一份“盲盒蛋糕”。“我碰到过一次客人要求现场打包‘38元盲盒’的,她不选品,我当着她的面打包。”林女士说,顾客从线上追到线下,这是她没想到的。
开在椒江万达广场的傣樂·泰式奶茶·手打柠檬茶,开业两年,成功凭借10.8元的“傣樂盲盒”成功吸粉。
该店老板应先生介绍,线上线下的盲盒销量在每个月二三百杯,从今年开始,点盲盒的顾客少了,其他奶茶的销量上去了。“我们做的盲盒,基本都是店里的拳头产品。推出之初,也是为了让顾客点单不用纠结。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老顾客已经在店里找到了喜欢的单品,点单也从盲盒向其他单品转变。”
「D」提醒:“餐饮盲盒”有盲点
具体食品内容随机组合点餐更加便捷;利用点餐手段来增加消费食品的不确定性;消费者在收到餐品前一直保持的期待值,是“餐饮盲盒”的主打的“三板斧”。
而当“盲盒风”吹到餐饮业,有商家老老实实营造卖点,也有商家浑水摸鱼,将“餐饮盲盒”当成了清仓时机,将日期不太新鲜,或是平时点单不多的食材集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