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江苏网信网

为加强人工智能领域标准化顶层设计,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日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具体内容如下。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决策部署,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开源、开放的产业生态不断自我优化,充分发挥基础共性、伦理、安全隐私等方面标准的引领作用,指导人工智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的制修订和协调配套,形成标准引领人工智能产业全面规范化发展的新格局,制定《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建设目标

到2021年,明确人工智能标准化顶层设计,研究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研制的总体规则,明确标准之间的关系,指导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完成关键通用技术、关键领域技术、伦理等20项以上重点标准的预研工作。

到2023年,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标准体系,重点研制数据、算法、系统、服务等重点急需标准,并率先在制造、交通、金融、安防、家居、养老、环保、教育、医疗健康、司法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推进。建设人工智能标准试验验证平台,提供公共服务能力。

二、建设思路

(一)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结构

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结构包括“A基础共性”“B支撑技术与产品”“C基础软硬件平台”“D关键通用技术”“E关键领域技术”“F产品与服务”“G行业应用”“H安全/伦理”等八个部分,如图1所示。

图1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结构

其中,A基础共性标准包括术语、参考架构、测试评估三大类,位于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结构的最左侧,支撑标准体系结构中其它部分;

B支撑技术与产品标准对人工智能软硬件平台建设、算法模型开发、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C基础软硬件平台标准主要围绕智能芯片、系统软件、开发框架等方面,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D关键通用技术标准主要围绕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类脑智能计算、量子智能计算、模式识别等方面,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通用技术支撑;

E关键领域技术标准主要围绕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生物特征识别、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机交互等方面,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领域技术支撑;

G行业应用标准位于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结构的最顶层,面向行业具体需求,对其它部分标准进行细化,支撑各行业发展;

H安全/伦理标准位于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结构的最右侧,贯穿于其他部分,为人工智能建立合规体系。

标准研制方向明细表见附表

(二)人工智能标准体系框架

人工智能标准体系框架主要由基础共性、支撑技术与产品、基础软硬件平台、关键通用技术、关键领域技术、产品与服务、行业应用、安全/伦理八个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图2人工智能标准体系框架

三、建设内容

(一)基础共性标准

基础共性标准主要针对人工智能基础进行规范,包括术语、参考架构、测试评估等部分,如图3所示。

图3基础共性标准

(二)支撑技术与产品标准

支撑技术与产品标准主要包括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智能传感器、数据存储及传输设备等部分,如图4所示。

图4支撑技术与产品标准

2.物联网标准。规范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过程中涉及到的感知和执行关键技术要素,为人工智能各类感知信息的采集、交互和互联互通提供支撑。包括智能感知设备标准、感知设备与人工智能平台的接口和互操作等智能网络接口、感知与执行一体化模型标准、多模态和态势感知标准等。

3.云计算标准。规范面向人工智能的云计算平台、资源及服务,为人工智能信息的存储、运算、共享提供支撑。包括虚拟和物理资源池化、调度,智能运算平台架构,智能运算资源定义和接口、应用服务部署等标准。

4.边缘计算标准。规范人工智能应用涉及的端计算设备、网络、数据与应用。包括数据传输接口协议、智能数据存储、端端协同、端云协同等标准。

5.智能传感器标准。规范高精度传感器、新型MEMS传感器等,为人工智能的硬件发展提供标准支撑,包括传感器接口、性能评定、试验方法等标准。

(三)基础软硬件平台标准

基础软硬件平台标准主要包括智能芯片、系统软件、开发框架等部分,如图5所示。

图5基础软硬件平台标准

2.系统软件标准。规范人工智能软硬件优化编译器、人工智能算子库、人工智能软硬件平台计算性能等,促进软硬件平台的协同优化。

3.开发框架标准。包括机器学习框架和应用系统之间的开发接口、神经网络模型表达和压缩等标准。

(四)关键通用技术标准

关键通用技术标准主要包括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类脑智能计算、量子智能计算、模式识别等部分,如图6所示。

图6关键通用技术标准

1.机器学习标准。规范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集成学习、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等不同类型的模型、训练数据、知识库、表达和评价。

2.知识图谱标准。规范知识描述的结构形式、解释过程、知识深度语义的技术要求等,解决知识表示粒度、方式的不确定性问题。

3.类脑智能计算标准。规范类脑计算算法基本模型、性能和应用,为人工智能系统提供新的计算架构,提高人工智能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包括类脑智能计算参考架构、脑特征机制计算模型建模和表达、基于生物机制建模的算法要求及其性能评价、类脑智能计算硬件设备通用技术要求等标准。

4.量子智能计算标准。规范量子计算算法基本模型、性能和应用,为提高人工智能计算能力提供支撑。包括量子计算模型与算法、高性能高比特率的量子人工智能处理器、可与外界环境交互信息的实时量子人工智能系统等标准。

5.模式识别标准。规范自适应或自组织的模式识别系统的特点、模型、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

(五)关键领域技术标准

关键领域技术标准主要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生物特征识别、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机交互等部分,如图7所示。

图7关键领域技术标准

1.自然语言处理标准。规定自然语言处理基础、信息提取、文本内容分析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解决计算机理解和表达自然语言过程中的数据、分析方法和语义描述的一致性问题。自然语言处理标准包括语言信息提取、文本处理、语义处理、应用扩展四个部分。

2.智能语音标准。规范人机语言通信的技术和方法,确保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及其应用的准确性、一致性、高效性和可用性。智能语音标准包括语音设施设备、语音处理、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接口五个部分。

3.计算机视觉标准。规定计算机及视觉感知设备对目标进行检测、识别、跟踪的技术要求,解决图片或视频采集、处理、识别、理解和反馈等各环节的一致性和互联互通问题。计算机视觉标准包括视觉设施设备、数据及模型、图像识别与处理三个部分。

4.生物特征识别标准。规范计算机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指纹、人脸、虹膜、声纹、DNA等)或行为特征(步态、击键等)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技术要求,解决生物特征描述、数据、接口的一致性问题。

5.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标准。为用户提供视觉、触觉、听觉等多感官信息一致性体验的通用技术要求。

6.人机交互标准。规范人与信息系统多通道、多模式和多维度的交互途径、模式、方法和技术要求,解决语音、手势、体感、脑机等多模态交互的融合协调和高效应用的问题,确保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交互模式。人机交互标准包括智能感知、动态识别、多模态交互三个部分。

(六)产品与服务标准

产品与服务标准包括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智能终端、智能服务等部分,如图8所示。

图8产品与服务标准

1.智能机器人标准。结合《国家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工作部署,在服务机器人方面,完善服务机器人硬件接口、安全使用以及多模态交互模式、功能集、服务机器人应用操作系统框架、服务机器人云平台通用要求等标准;在工业机器人方面,重点在工业机器人路径动态规划、协作型机器人设计等开展标准化工作。

2.智能运载工具标准。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智能运载工具领域的通用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研制,包括高性能协同传感技术、车载互联及通信技术、智能化与网联化安全技术等方面。重点围绕行驶环境融合感知、智能决策控制、复杂系统重构设计和多模式测试评价等共性关键技术开展标准化工作。

4.智能服务标准。包括图像识别、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算法等标准。重点开展人工智能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价、智能服务参考架构等标准制定工作。

(七)行业应用标准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结合当前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态势,确定人工智能标准化重点行业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商务、智能能源、智能物流、智能金融、智能家居、智能政务、智慧城市、公共安全、智能环保、智能法庭、智能游戏等,如图9所示。

图9行业应用标准

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具有跨行业、跨专业、跨领域、多应用场景的特点,不同行业的侧重点不同。在标准规划研究过程中,应以市场驱动为主、行业引导、政府支持相结合,立足行业需求,兼顾技术迭代体系建设。

1.智能制造领域。规范工业制造中信息感知、自主控制、系统协同、个性化定制、检测维护、过程优化等方面技术要求。

2.智能农业领域。规范在应用环境复杂、应用场景多样的农业环境下专用传感器、网络、预测数据模型等技术要求,用于辅助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提高农作物产量。

3.智能交通领域。规范交通信息数据平台及综合管理系统,从而可以智能地处理行人、车辆和路况等动态复杂信息,引领智能信号灯等技术的推广。

4.智能医疗领域。围绕医疗数据、医疗诊断、医疗服务、医疗监管等,重点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应用在数据获取、数据隐身管理等方面内容,包括医疗数据特征表示、人工智能医疗质量评估等标准。

6.智能商务领域。主要规范应用场景复杂的商务智能化领域,包括对服务模型的分类和管理、商务数据的智能分析,以及相应推荐引擎系统架构的设计要求。

7.智能能源领域。规范在能源开发利用、生产消费全过程中的融合智能应用,包括能源系统的自组织、自检查、自平衡和自优化。

8.智能物流领域。规范物流从规划、进货、加工、存储和运输全流程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引入智能识别、仓储、调度、追踪、配置等,提升物流效率,加强物流信息可视化程度,优化物流配置。

9.智能金融领域。规范线上支付、融资信贷、技资顾问、风险管理、大数据分析预测、数据安全等应用技术,辅助提升金融资产端的征信、产品定价、投资研究,客户端的支付方式、投资顾问、客服等业务能力。

10.智能家居领域。规范家居智能硬件、智能网联、服务平台、智能软件等产品、服务和应用,促进智能家居产品的互联互通,有效提升智能家居在家居照明、监控、娱乐、健康、教育、资讯、安防等方面的用户体验。

11.智能政务领域。规范政务智能化应用,从政务信息公开、透明、开放和共享角度出发,以标准化形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强事前控制、事中事后监管。

12.智慧城市领域。规范智慧城市未来模式下智能应用的技术要求,包括评估人工智能技术在复杂城市环境下的风险,评估城市安全、辅助决策等应用或产品的智能程度等。

15.智能法庭领域。规范司法过程中信息的智能分析和管理要求,实现案情要素的智能分析、对多元化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进而提升庭审效率。

(八)安全/伦理标准

安全/伦理标准包括人工智能领域的安全与隐私保护、伦理等部分,如图10所示。

图10安全/伦理标准

1.安全与隐私保护标准。包括基础安全,数据、算法和模型安全,技术和系统安全,安全管理和服务,安全测试评估,产品和应用安全等六个部分。

其中,人工智能基础安全标准是人工智能安全标准体系的基础性标准,用于指导人工智能安全工作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人工智能概念和术语、安全参考架构、基本安全要求等。

人工智能数据、算法和模型安全标准是针对人工智能数据、算法和模型中突出安全风险提出的,包括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算法模型可信赖等。

人工智能技术和系统安全标准用于指导人工智能系统平台的安全建设,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开源框架安全标准、人工智能系统安全工程标准、人工智能计算设施安全标准、人工智能安全技术标准。

人工智能安全管理和服务标准主要是为保障人工智能管理和服务安全,包括安全风险管理、供应链安全、人工智能安全运营、人工智能安全服务能力等。

人工智能安全测试评估标准主要从人工智能的算法、数据、技术和系统、应用等方面分析安全测试评估要点,提出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系统和服务平台安全、数据安全、应用风险、测试评估指标等基础性测评标准。

人工智能产品和应用安全标准主要是为保障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和产品在具体应用场景下的安全,可面向智能门锁、智能音响、智慧风控、智慧客服等应用成熟、使用广泛或安全需求迫切的领域进行标准研制。

2.伦理标准。规范人工智能服务冲击传统道德伦理和法律秩序而产生的要求,重点研究领域为医疗、交通、应急救援等特殊行业。

THE END
1.2022商场顾客服务标准.docx2022商场顾客服务标准第一章总则为了提升商场的顾客服务质量,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需求,确保顾客在购物过程中的愉快体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制定本服务标准。顾客服务是商场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顾客满意度、增强品牌忠诚度的重要手段。第二章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商场内所有员工、管理层及相关服务人员。所有涉...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9650094.html
2.GB/T167842008工业产品售后服务总则国家标准(GB)本标准有现货可当天发货一线城市最快隔天可到! 如何购买?问客服 标准简介 本标准代替GB/T 16784.1-1997《工业产品售后服务 第1部分:总则》。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产品售后服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售后服务文件的编制、实施及售后服务活动。 http://www.csres.com/detail/196219.html
3.服务条例※ 服务宗旨 为用户提供“真诚、专业、及时、持续”的优质服务,竭尽全力满足用户的需求。 ※ 服务理念 诚信负责、技术精湛、贴心周到、用户至上。 ※ 服务标准 用户满意、市场满意 ※ 服务承诺 1.免费上门培训(见附表1)。 2.保修期内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提供免费维修。 http://service.labthink.cn/cn/page-serviceregulations.html
4.钉钉产品方案商入驻服务协议为了规范钉钉开放平台内产品方案服务商通过钉钉开放平台发布上架应用,提供定制集成服务等各项行为,同时为了提供统一的用户体验,服务标准,技术标准,本协议由 钉钉(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称"钉钉")与 产品方案服务商 (以下称"服务商"或"您方"),就服务商入驻及使用钉钉开放平台相关服务事宜,在 杭州市余杭区 订立...https://open.dingtalk.com/document/operation-specification-isv/settlement-service-agreement-for-dingtalk-solution-providers
5.服务承诺服务二、优学派产品标准服务承诺 1、产品主机保修服务 在规定使用状态下,如您的产品主机出现性能故障,经优学天下公司或其授权服务机构确认属非人为原因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您须凭有效的保修卡和购机发货票享受以下服务: ● 自购买之日起七天内,享受由原销售商的退货、免费更换同型号主机或维修服务; ...http://services.youxuepai.com/service_chengnuo.shtml
1.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标准是什么?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符合技术标准和规范:产品和服务应该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其质量符合基本要求。 满足客户需求:产品和服务应该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这需要企业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客户需求,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的改进。 安全可靠:产品和服务应该是安全可靠...https://www.mbalib.com/ask/question-7bc878f90a09571a6e7ab8f7c123f5ac.html
2.博世家电产品三包服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及《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的有关要求,消费者购买西门子家电产品后按照如下规定享受三包服务。 1.1 三包服务开始日期 2024年7月1号前安装的机器:以购机发票日期作为三包服务起始期。无购机发票时,以销售凭证/销售合同的日期作为起始日期。https://www.bosch-home.cn/specials/service-policy/warranty-repair.htm
3.定制产品合同模板(通用6篇)乙方为甲方制作橱柜、衣柜(详见合同附件一:产品清单),并负责安装。 第三条承包方式 1、本合同及附件中的价格,为橱柜、衣柜制作到现场安装调试并达到验收要求的包干价格。 2、乙方按本合同约定的标准,包工包料、包质量、包验收(通过甲方及各户业主验收)、包供货安装、包工期、包风险、包售后服务等承包方式,按照甲...https://www.wenshubang.com/hetongdaquan/2059507.html
4.淘宝客户服务标准化流程淘宝客户服务标准化流程 良好服务制度的含义基本上就是好事好办。通过良好的服务制度,可以很好的指导客户,让他们知道你能向他们提供什么以及怎样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淘宝客户服务的标准化流程,欢迎参考! 一、熟记产品基本信息 1、产品的基本信息:比如内衣的尺码、型号、货存等 ...https://www.yjbys.com/edu/kehufuwu/204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