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食品”与食药物质常见问题解析发布

一、“三新食品”是什么,我国如何管理?

二、“三新食品”公告与食品安全标准的关系是什么?

对于通过安全性评估、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三新食品”,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公告的形式公布。对于公告已经批准的“三新食品”,国家卫生健康委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或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实施后,原公告自动废止。

三、新食品原料和食药物质如何界定和管理?

四、食品提取物能否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食品原料成分复杂,食品提取工艺多样,对食品提取物的管理方式原则按照个案处理进行具体分析。食药物质目录中的物质可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作简单水提处理(未改变物质基础)。由该水提液经物理过程(如冷冻干燥、喷雾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等)制备得到的浓缩液、浸育或粉体可作为原料用于普通食品生产,在终产品中的量经折算后应与原物质的传统使用量一致。新食品原料使用应按照公告执行。有关问题,可以参考《国家卫生计生委政务公开办关于新食品原料、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有关问题的说明》。

五、已经批准的新食品原料公告中的产品“性状”是否需要严格遵守?

新食品原料的生产和使用应与公告内容一致。目前,针对新食品原料不同性状的申请,在进行安全性审查中增加对其不同性状的包容性审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在公告中予以全面描述。

对于此前个别公告中的性状要求,例如玛咖粉等,经切片、干燥、粉碎等简单物理加工的同源加工品,未改变物质基础,安全性可以保证,也认为属于公告范畴。

六、新食品原料能否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包括运动营养食品)?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13432-2013)特殊膳食用食品是指为满足特殊的身体或生理状况和(或)满足疾病、紊乱等状态下的特殊膳食需求,专门加工或配方的食品,主要食品类别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及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包括运动营养食品)。

七、新食品原料推荐食用量及最大使用量是否应该强制性遵守?

“三新食品”公告中新食品原料的推荐食用量以及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的设定是基于现有可获得的人群食用情况、毒理学研究资料、营养和生理作用研究等资料,以及参考国际组织等批准应用情况,经安全性评估和技术评审后确定,在该推荐食用量以及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规定下,可充分保障人群健康。

八、新食品原料在固体饮料、浓缩饮料、乳及乳制品中添加量的问题。

已批准可用于饮料的新食品原料,其在浓缩饮料中的推荐最大使用量可按照液体体积折算。例如,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年第5弓公告批准二氢槲皮素在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为20mg/L。若将二氢槲皮素用于固体饮料,应按照冲中调后液体体积折算。

已批准可用于乳及乳制品的新食品原料,如添加在乳粉中,应将乳粉以1:8(w:w)折算为液体乳计算每日食用量。例如,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第9号公告批准透明质酸钠为新食品原料,可用于乳及乳制品等食品类别中,其在乳及乳制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2g/kg。乳粉可以1:8(w:w)折算为液体乳。

九、新食品原料公告中推荐食用量应该如何换算?

对于推荐食用量的折算问题,主要存在两种情形:

情形一:无特定成分,推荐食用量无需折算。新食品原料含有多种成分或混合物,无明确特征成分,则推荐食用量为批准产品的量,无需根据成分进行浓度折算,如番茄籽油、元宝枫籽油、牡丹籽油、翅果油、蛋白核小球藻等。

情形二:有特定成分,推荐食用量需要折算,具体分为两种:一是公告中明确推荐食用量以某一特定成分计。该推荐食用量为该特定成分的食用量,当使用符合公告质量规格要求的新食品原料时,其推荐食用量应当按照该特定成分的实际浓度折算。例如:DHA藻油公告中规定推荐食用量为≤300毫克/天(以纯DHA计),质量规格要求DHA含量≥35%,则DHA含量为35g/100g的DHA藻油食用量应为300毫克/天÷35%≈857毫克/天,DHA含量为60%的DHA藻油食用量应为300毫克/天÷60%=500毫克/天。二是公告中未明确推荐食用量以某一特定成分计。公告产品的中文名称为某一特定成分或依据某一特定成分命名,质量规格规定该成分含量要求,但推荐食用量未指出以该特定成分计,则公告的推荐食用量为符合质量要求最低值的食用量,高出该值的应当按照该特定成分的实际含量折算。如茶叶茶氨酸公告中规定推荐食用量为0.4克/天,质量规格要求茶氨酸含量≥20%,则茶氨酸含量为40%的茶叶茶氨酸食用量应为0.4克/天×20%÷40%=0.2克。既往公告的叶黄素酯、γ-氨基丁酸、蚌肉多糖等均按此方法进行折算。

十、新食品原料不适宜人群中婴幼儿和儿童的定义问题。

新食品原料公告中关于婴幼儿和儿童的表述有婴幼儿、儿童、少年儿童、14周岁以下儿童。其中婴幼儿是指0~36个月(包含6个月)人群。儿童、少年儿童和14周岁以下儿童为同一人群的不同表述方式,一般是指3~14周岁(不包含3周岁,包含14周岁)人群。

十一、新食品原料使用范围规定中“婴幼儿食品”的定义与范围,以及不能用于“婴幼儿食品”是否等同于婴幼儿不宜食用等。

目前国际和我国标准中均无婴幼儿食品的定义,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关于婴幼儿食品涉及到的产品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

新食品原料公告中婴幼儿食品是指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公告中标明“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的新食品原料,指在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不允许使用该新食品原料。公告中标明“婴幼儿不宜食用”的新食品原料,在标签、说明书中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为婴幼儿。

十二、关于菌株一致性的判定问题。

十三、《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与《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的使用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2年第4号公告已对《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进行了更新。其中《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中的菌种一般可用于除婴幼儿食品以外的普通食品,原公告中规定使用范围的,按照公告执行,且标签及说明书中应当标注使用范围:《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中的菌种,除另有注释外,可用于婴幼儿食品。

十四、《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与《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更名后过渡期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2年第4号公告已对《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进行了更新。对名单中涉及菌种分类和命名调整的,设置2年过渡期。过渡期内新旧菌种名称均可以使用,过渡期满后均需使用更新后的菌种名单。过渡期内生产的使用旧菌种名称的产品可在产品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三新”食品特定问题汇总

一、蛋白质酶解物能否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如水解蛋黄粉(原卫生部2008年第20号公告)、玉米低聚肽粉(原卫生部2010年第15号公告)、小麦低聚肽(原卫生部2012年第16号公告),均以可食用的动物或植物蛋白质为原料,经GB2760规定允许使用的食品用酶制剂酶解制成,适合2013年第3号公告的规定,可作为普通食品管理。

二、红参是否可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三、文冠果种仁制备的文冠果油是否需要标示不适宜人群?

四、低聚半乳糖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是如何规定的?

食药物质问题汇总

一、已公告批准的食药物质目录包括哪些物质?

现行的食药物质目录,包括《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中的附件1、《关于当归等6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2019年第8号)和《关于党参等9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2023年第9号)。

二、藕节、冬瓜皮是否可以作为普通食品原料?

藕、冬瓜是我国长期且广泛食用的普通食品,已在食品安全标准管理范围内。因食用习惯和喜好等,藕节、冬瓜皮亦作为藕、冬瓜的一部分使用,目前未发现这两种物质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资料。

三、灵芝孢子、灵芝孢子粉、破壁灵芝孢子粉能否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党参等9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2023年第9号)将党参、肉苁蓉(荒漠)、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山茱萸、天麻、杜仲叶等9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公告中明确规定灵芝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lucidum(Leyss。exFr。)Karst。)或紫芝(GanodermasinenseZhao,XuetZhang)的干燥子实体。灵芝孢子为灵芝的种子,与公告中的物质不一致。该公告不适用灵芝孢子。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破壁灵芝孢子粉有关问题的复函》(国卫办食品函〔2014〕390号)明确灵芝孢子粉缺乏长期食用历史且已作为药物使用,作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尚无足够的科学依据。

四、食药物质目录中鲜白茅根如何定义?是否可以在产品标签中直接标注白茅根?

原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将“鲜白茅根”作为食药物质管理。简单晾晒、烘干等是很多食品原料常用的一般加工工艺,不影响其作为食品原料使用。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81-2011)规定,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上应标示配料表,配料表中各种配料的具体名称应能清晰地反映食品的真实属性,且以不使消费者误解或混淆食品的真实属性、物理状态或制作方法为原则。

五、干芦根是否可以作为食药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收录了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communisTrin。的新鲜或干燥根茎。原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将“鲜芦根”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干芦根与鲜芦根使用部位一致,是鲜芦根物理脱水后的一种保存方式。根据《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芦根(鲜或干)均可作为食药物质。

六、黑枣和桔红是否可以作为食药物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中收录了橘红(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陈皮(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以及大枣(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jujuba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和广枣(漆树科植物南酸枣Choerospondiasaxillaris(Roxb。)BurttetH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分别与《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附件一“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中列入的桔红(橘红)、橘皮、枣(大枣、酸枣、黑枣)是一致的物质。

七、牡蛎壳是否为食药物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中收录了牡蛎(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gigasThunberg、大连湾牡蛎OstreatalienwhanensisCrosse或近江牡蛎OstrearivularisGould的贝壳)。原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将牡蛎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此名单中列入的牡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使用部位为牡蛎贝壳。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3种牡蛎品种的贝壳为食药物质。

原创推荐

全面落地落实落细可学可用可复制——天津压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实地探访

视频推荐

吃石榴不吐籽引发肠梗阻

配料表和配料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面包将告别脱氢乙酸钠

吃辣还有这样的好处

食用油散装运输强制性国标发布

热点排行榜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区16号楼邮编:100070

中国食品安全网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国家级专业新闻媒体。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国家级互联网平台。

THE END
1.土耳其拟制定调味料或具有调味料特性的食品法规2024年11月15日,土耳其食品安全和控制总局发布613号通告,拟制定调味料或具有调味料特性的食品法规,意见反馈期截至2024年12月9日。 法规草案主要内容包括定义和术语(产品范围为香料和以香料为基础的调味食品,其中允许添加食品添加剂,但不包括具有调味功能的食品添加剂)、允许食用的香料类调味料清单和使用要求、产品标签...https://commerce.ah.gov.cn/ggfw/gpmyyWTOsw/flfg/122587081.html
2.新资源食品相关规定(汇总至2016.3.22).doc新资源食品相关规定(汇总至2016.3.22) .doc,新资源食品相关规定 目录 TOC \o 1-1 \h \z \u 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号)(于2013年10月1日实施,同时废止《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 3 关于已获批准新资源食品调查情况的函 6 中华人民https://m.book118.com/html/2020/1228/8034054050003032.shtm
3.食品法规:卫生部关于新资源食品的公告汇总法规动态核心提示:在中国新研制、新发现、新引进的无食用习惯的,符合食品基本要求,对人体无毒无害的物品称新资源食品。食品伙伴网对国家卫生部有关新资源食品相关法规进行汇总,主要包括关于批准茶树花等7种新资源食品的公告、关于批准蛋白核小球藻等4种新资源食品的公告等几十条法规,本汇总现由食品伙伴网整理如下,仅供参考。http://law.foodmate.net/rule/show-172782.html
4."疯狂"玛咖:全民种植未来何往?食品频道从餐馆到滋补品店,从线下到线上,玛咖铺开销售网络的速度好似白蚁的繁殖力一般旺盛。它被贴上“补肾高手”、“天然伟哥”的标签,迅速走红中国市场。如今市面上玛咖品类繁,产地多,价格更是参差不齐,让人摸不着头脑。 国家卫计委于2011年批准玛咖粉作为新资源食品。按照相关规定,玛咖不是药品仅为食品,但可以作为保...http://www.xinhuanet.com/food/specials/special/ztz1/3/zt/index.htm
1.上海这些餐厅被曝光,居然在食物里加亚硝酸盐,坑骗老人的“神药...“多人多复合发酵原浆”只是普通食品,不具有疾病治疗功效。杨浦区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罚款20万元。 今年以来,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已查处民生领域相关违法案件7236件,112件涉嫌犯罪案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被查获的“多人多复合发酵原浆”。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20232&sid=11
2.广西这些商家被处罚!给凉茶加药卖假酒假羊肉卷……经查,当事人采购上述进口奶粉时未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销售的进口美可卓奶粉侵犯了“Maxigenes”“美可卓”注册商标专用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第一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三)项的规定。钦北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http://www.gxhzxw.com/html/230/2024-11-21/content-114641.html
3.花马天堂云南餐厅被曝在菜品中添加强致癌物,上海官方出手经查,当事人为改善涉案菜品外观色泽,提高销量,自行在菜品中添加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截至案发,当事人共计售出涉案菜品的货值金额人民币9144元,违法所得共计人民币9144元。 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黄浦区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人...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94171
4.安徽:抗骨质增生丸等14种药品保健食品上“黑榜”5月28日,省食药监局公布最新一期违法广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名单,乌兰浩特中蒙制药有限公司 “抗骨质增生丸”等14种产品上了“黑榜”。食药监部门提醒,这些产品广告有的虚假宣传,有的违法在大众媒体发布,消费者切勿轻信。 14种产品涉及的企业及标示名称分别是:乌兰浩特中蒙制药有限公司,抗骨质增生丸;内蒙古蒙利...https://wiki.antpedia.com/article-1253820-210
5.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八起食品药品赔偿责任纠纷典型案例(通用2篇)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3.1 规定,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的任何营养信息,应真实、客观,不得标示虚假信息,不得夸大产品的营养作用或其他作用; 6.4规定,在产品保质期内,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允许误差范围,食品中的能量以及脂肪、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胆固醇,钠,糖(除外乳...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9ansyam.html
6.我国药品食品管理体系创新国稻种芯:药食同源大降产业药食同源物质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许多广泛流行的保健类的食品都属于此范畴,如玛咖、紫锥菊、蔓越橘等。许多国家都有与药食同源物质相类似,既具有食用价值又具有药用价值的产品。辣木叶茶在我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有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 雅贡的块茎是南美洲当地印第安人传统的根茎食物,兼有调节肠道菌群和调血脂的生...https://blog.csdn.net/xj0623hjwq/article/details/130957646
7.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精选8篇)全县粮食系统重点加大了对粮油加工、销售企业等进行动态专项监督检查,确保节假日期间的食品质量安全。二是加强了出入库粮食的质量安全监管。县粮食局严格按照粮油质量国家标准有关规定,强化了粮油收购质量安全整治和粮食收购许可准入制度,加大了对粮食经营者执行国家粮食质量安全标准和相关政策的查处力度。三是开展20xx年粮食...https://www.ruiwen.com/xindetihui/7697756.html
8.QSCF0003S2014云南圣草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玛咖干...lD 1302 Q/SCF 云南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n 2014 - 03 - 30 发布 Q/SCF 0003 S-2014 玛咖干制品 云南省卫生厅食品安全企业V;引用章 备案号 : Sjojobs →叫 备案有攻期:全正 各案起止日期 :叫年年 月I Ei )O开9 月 ,o Lf 版本保密形式 'll~ 2014 一 04 - 11 实施 云南圣草峰生物科技有限公...https://doc.mbalib.com/view/2c38b23db8955974a989bd018fd84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