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区:打造1+7现代食品产业集群向价值链更高端迈进
来自燕赵都市报
06
今年,藁城区将深入实施产业集群再造工程,以“宫文化”和“硒资源”为依托,拉长链条、拓展赛道,打造1+7现代食品产业发展新格局,即一个现代食品产业园、七个产业集群,强力推动食品产业加快向高端化高层次迈进。
向高端产业价值链
迈进的先天优势
藁城区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与现代食品产业、现代服务业、农户有机融合,拉长链条、拓展赛道。据藁城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书清介绍,推动食品产业加快向高端化高层次迈进,需要补齐产业的短板,大力培育新动能,以促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让经营主体始终保持创新能力和活力,藁城区打造产业集群是向新动能寻求突破,促使产业链更高级化,以带领种植、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经营主体向价值链的更高端攀爬,力求产业竞争的新优势。
集群再造工程——
1+7现代食品产业发展新格局
今年,藁城区大力实施集群再造工程,打造1+7现代食品产业发展新格局,即一个现代食品产业园、七个产业集群。依托“宫文化”和“硒资源”,大力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2024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体要保持在13家和5家以上。到2025年,每个乡镇重点培育1-2个特色产业,打造乡镇特色“拳头”产品。
充分发挥现代食品产业园龙头作用
以现代食品产业园为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招商主战场,大力发展集食品加工、展销、研发、工业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食品产业。2024年,高标准抓好现代食品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道路、供热、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全面完成规划环评等十项区域评估,着力打造具有坚强配套能力的低成本化园区。推动石家庄公营酿酒集团新厂区等11个亿元以上项目加快建设,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带动现代食品产业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
做强优质强筋麦产业集群
围绕强筋麦产业,以晨风面业、青竹宫面等企业为龙头,以农科所、强筋麦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驿站为依托,发展强筋麦制种、专用粉加工、宫面加工、中央厨房以及各类休闲食品项目,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全麦粉、高档专用粉和功能性面粉,开发鲜湿面、调理快餐面等深加工产品。2024年,育成强筋麦新品系2个以上,努力在藁城培育出品质最好的强筋麦。到2025年,强筋麦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50亿元。
加快建设国家级谷子产业集群
以藁城区南营镇为核心,加快建设国家级谷子产业集群。加大富硒谷子品种培育和推广力度,与加工企业对接实现“全程不落地收购”。2024年,抓好小米加工产业园区主干路、河北小米运营中心、仓储设施等建设。到2025年,培育小米加工龙头企业2-3个、高端品牌3-5个,藁城谷子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5亿元,将藁城区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小米加工中心、谷子产业研发中心、谷子产业信息中心及谷子科技创新成果策源地、优质谷子品种输出地、谷子价格指数发布地。
壮大优势畜禽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以九门乡清真肉食品加工为核心,引导加工企业通过自繁自养、集中育肥等方式,建立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开发调理牛排、方便菜肴等中高端牛肉产品;以增村镇、南孟镇、张家庄镇畜禽屠宰产业为核心,支持屠宰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冷鲜肉、分割肉和熟肉等猪肉制品,探索开展火腿、西式肉制品等中高端猪肉产品的生产加工,鼓励开发独特风味熟食产品;以南营镇驴肉、梅花镇酥鱼、常安鸡为核心,推动传统特色肉制品提档升级、商品化运营。
做优富硒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以全区50余家富硒功能农业企业为核心,按照“生产有标准、加工有品牌、销售有渠道、增收有带动”的产业模式,推进标准化种养、精细化加工、创新式研发,不断拓展富硒康养农产品种类。开展富硒农产品的认证工作,丰富藁城区富硒农产品的认证种类,增强品牌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拓展芝麻加工产业集群
以梅花镇朱家庄芝麻加工企业为核心,招引一批理念先进、绿色环保、附加值高、技术高新的芝麻生产、加工、研发企业落户。发展脱皮芝麻、芝麻酱、芝麻丸、芝麻油、芝麻糊、芝麻保健品等系列产品;发展科研、加工、流通、销售等产业,提升芝麻产业集群带动力。
培育蔬菜精细加工产业集群
以贾市庄镇、常安镇、南孟镇等蔬菜种植特色村镇为核心,发展蔬菜采后处理、保鲜贮运及鲜切蔬菜生产等产地初加工技术与装备,引导企业在基地、批发市场就近发展预冷、分级、包装、配送一条龙冷链物流系统;发展方便净菜、预制菜、低温脱水蔬菜、速冻菜、蔬菜罐头、复合蔬菜汁等产品;创新研发番茄酱、番茄沙司、辣椒酱等产品,提升蔬菜精深加工能力。
培育果品加工产业集群
以贾市庄镇、常安镇、南董镇、兴安镇、西关镇为核心,利用梨、桃、葡萄等优势产品,引导企业发展果品出口,加强储藏保鲜设施建设等;支持果品分级定价、分类销售,推动果品分级入库、分类销售、冷链配送;发展原浆果汁、果酒、果醋、果脯、水果酵素等精深加工,全方位延伸产业链条。(赵东发、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