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临期食品店杂牌当家井喷式发展背后问题重重

井喷式发展背后问题重重,记者调查发现——

临期食品店杂牌当家

“全球好货”“超低价格”“白菜价!便宜哭了”……前不久各类临期食品门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记者调查发现,各门店货架上,知名品牌的产品少,不知名的品牌多。在概念炒作、资本入局的同时,临期食品行业的“火”,可能要降温了。

发展一家商场挤进三家临期店

傍晚,长楹天街商场某临期食品店内人头攒动。入门处,“一半价格”的大幅标语,吸引着不少顾客陆续进店。

加多宝凉茶1元一盒、依云矿泉水2.8元一瓶、大瓶百事可乐2.9元……这家面积约80平方米的店铺,主要经营零食、饮料、酒水、洗护用品、化妆品等数百种商品。

“我们店临期商品占到一部分,但不全是临期。因为价格便宜,卖得快,几乎每天都会补货。”店员介绍说。

此外,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与线下店面不断开张相比,行业里的企业,同样大多是“新人”——某商业查询网站的搜索情况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企业名、品牌、经营范围中含“临期食品”关键词的企业共有约113家,企业名中直接包含“临期食品”的企业只有约47家。其中,2020年以后登记注册的有45家,仅今年以来登记成立的企业就有39家。

运作三四线品牌撑起利润空间

目前市场上涉临期食品的企业,主要经营模式为直营和加盟。具体到加盟,临期食品行业各品牌竞争也颇为激烈——有的需要数万元加盟费,有的需要押金,有的则无需加盟费和押金。最低拿货价格,可低至1折。

“正期、临期、网红、库存、尾货、特价商品,一站式集结。”广州一家企业,此前常年经营进口食品,今年以来改做临期食品加盟业务。

“我们不像某企业,需要近6万元加盟费,我们主要就是装修设计的物料费和拿货费用。”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公司有自己的进货渠道,共有两万多种商品,以国产商品为主。“一般拿货价两三折,最低可做到卖价的一折。效益可观,总体毛利润在40%到50%之间,净利率怎么着也有30%。”

江苏某临期食品企业,去年以来在北京已开设三家实体加盟门店。其招商负责人表示,加盟该品牌主要涉及三项费用——押金,依据店面面积为18000元至68000元、设备物料费1万余元以及进货货物价格。“正常情况下,一平方米面积要堆上去900元的货品,不然会显得稀稀拉拉,顾客体验感不好。”该负责人说,加盟后会有专人帮忙指导选址、营销等。“选址非常关键。我们在北京的门店,平均每天流水能做到8000元,平均利润能达到35%。”

在多家临期食品门店,店内或多或少摆有诸如统一、百事可乐、依云等一线品牌,但占比普遍很少。更多的临期食品品牌,在市场上相对不太知名。业内人士道出这是一个商业规则——“一二线品牌的利润薄、三四线品牌利润更多。”

“你摆那么多一二线品牌,就是赔钱赚吆喝,必须多上三四线品牌!”某临期食品品牌招商负责人更是直白。他表示,一二线品牌的货源和销售体系稳定,对产量的风险把控好,因此进入市场的临期食品相对较少;此外,一二线品牌的市场价格很透明,三四线品牌相对模糊,“做这行,你要是一二线品牌的价格没有优势,摆上去了更会让顾客感受不到实惠,影响店面形象。所以,必须多铺三四线品牌。”

考验货源不稳增产品质量风险

临期食品行业的货源是否稳定可靠十分重要。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行业不少公司都有自己直接从厂家拿货的渠道。不过,也有从市场各级经销商、批发商等方面倒货、凑货的现象。

“我们在北京、天津有仓库。无论从哪个厂家来的货,都会一批批放进去妥善保管。”广州某临期食品企业工作人员表示,随着行业发展,市场需求量迅猛提升。在最初阶段,不少一二线品牌产品是市场追逐的对象,“不过它们哪有那么多的临期产品啊?需求多了迫使进货渠道也要更多。所以,有没有自己稳定的货源和仓库就成为考验。”

记者发现,如今涉临期食品店内的不少商品,生产日期并不真正临期,甚至多为今年七八月份出厂。对此,店员们普遍解释为“卖得快,来的货很新鲜”。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既是一种营销手段,也是临期食品行业品牌随市场演变,逐渐谋求转变的信号。

“以前主要谈‘临期’,但事实上临期食品并没那么多,有一部分被市场消化,也有的被回收处理了。现在主要谈折扣、谈优惠、谈特卖。”一名行业人士介绍说,随着市场演变,一些行业品牌也在逐渐淡化“临期”标签,而“折扣”“优惠”“促销”“特卖”等概念,更容易激起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对消费者的眼球和心理上的冲击更直观、更简单易达。

声音

“临期”市场需优胜劣汰

“疫情影响了过去很多传统实体渠道的货源。做临期商品的人增多,对消费者的折扣力度和利润非常大,衍生出大量商家想进入这个领域。”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表示,类似临期和特卖食品,在国外也有成型、成熟的商业模式,但在国内仍需谨慎乐观。

赖阳认为,目前国内临期食品行业有基础,但也有一定乱象和风险。“不是所有的临期东西都好卖,也不是所有临期食品都有性价比。能否保障好品质、口味、食品安全和服务,需要观察。”他说,实际上有相当多的连锁店,其总部未必有足够的货源保障能力,以及低价支持各级店铺发展的能力。因此,商家的风险也很大。“最后要么资本买单,要么中小加盟商买单。”

“各种想法的人都在入局。有的品牌总部是真想发展临期食品行业;有的是为了炒概念、混融资上市,继而套现;也有的是为了赚加盟费等。”赖阳说,临期食品行业最终谁会胜出,主要看三点:第一,有没有核心竞争力;第二,有没有稳定有品质的货源保障,以及相对诚信成熟的企业理念;第三,有没有专业的现代经营的技术。包括选址、商品品类规划、商品大数据管理和分析、如何降低成本、提升周转效率等。“做到这三条,企业才能长期稳定发展。临期食品这一新的业态,需要市场优胜劣汰、大浪淘沙。”

THE END
1.20242024-203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经营发展分析及销售前景潜力分析报告.docx,2024-203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经营发展分析及销售前景潜力分析报告 TOC \o 1-3 \h \z \u 摘要 2 第一章 临期食品行业概述 3 一、 概述背景与意义 3 二、 行业定义与分类 3 三、 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4 四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113/8122104071006143.shtm
2.2024市场份额分布 8三、竞争策略及趋势 9第四章经营发展分析 10一、经营模式及策略 10二、供应链管理 10三、成本控制与盈利能力 10四、拓展与创新策略 11第五章销售渠道与市场拓展 12一、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概述 12二、渠道拓展策略 12三、消费者关系管理 13第六章临期食品消费者分析 13一、消费者群体特征 13二、...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9052099.html
3.价格低很抢手临期食品火了!百亿市场规模成为新风口?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从供给侧来看,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也会突破300亿元,临期食品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中国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的渠道中,排名前三的是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和社区生鲜连锁店。临期食品消...https://wap.eastmoney.com/a/202106011945335524.html
4.被年轻人“薅羊毛”薅出百亿市场的临期食品“真香”何在?据《报告》显示,去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以零食为主的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也突破30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此外,截止2021年6月共注册相关企业20家,同比增长82%。 临期食品为何突然爆火?深谙快消品领域的郑州餐饮协会副秘书长李萌分析认为,临期食品市场迅猛发展原因有三,“一是国人...http://news.hnr.cn/djn/article/1/1429771522888830976
5.面试热点之临期食品成“新宠”公务员考试网在过去,购买打折的临期食品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临期食品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新宠”,临期食品的市场价值也逐渐被发掘。对此,你怎么看? 【测评要素】 主要考察考生对社会现象的认知理解、综合分析能力 【评分参考要点】 能够对这一现象做出正面、客观的评价。 https://www.huatu.com/2021/0611/2214982.html
6.何为临期食品?临期食品到底能不能吃?如何捡漏和保存临期食品?一文...超四成消费者愿意购买临期食品是真的吗? 前不久,有某咨询平台发布过一份《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引发媒体热议,这份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对中国消费者的调查中,超过四成受访消费者表示愿意购买并向身边的人推荐临期食品;临期食品消费群体中,26—35岁的占比为47.8%。这个数据也引发...https://zmt-m.hljtv.com/news_details.html?id=380698
1.临期食品行业现状:市场消费热潮升温,临期食品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注:本文节选出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市场消费热潮持续升温,临期食品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图]》行业分析文章,如需获取行业文章全部内容,可进入智研咨询官网搜索查看。 更多关于临期食品产业的深度研究及全面数据,请关注智研咨询官网或公众号(智研咨询),您也可...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034106.html
2.临期食品市场分析(精选4篇)篇1:临期食品市场分析 食品日期管理制度 1.保质期七天以内(包含七天)提前一天下架。 2.保质期七天以上,一个月(包含一个月)以内的提前三天下架。3.保质期一个月以上,三个月(包含三个月)以内的提前十五天下架。4.保质期三个月以上,六个月(包含六个月)以内的提前一个月下架。5.保质期六个月以上,十二个月(...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5v020ea.html
3.2025版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澈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在当下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精准的数据分析与深入的行业研究已成为企业战略规划、市场拓展以及投资决策不可或缺的指南针。智研咨询研究团队经过长期的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重磅推出《2025-2031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以期为业界提供一份高质量、专业化的行业分析。 https://t.10jqka.com.cn/pid_401001755.shtml
4.临期食品行业数据分析:49.8%消费者比较愿意购买临期食品临期食品市场从最初超市、便利店售卖,而延伸出新的业态,推动行业持续增长。新业态主要分为三类:其一,以好特卖、小象生活为首,这一类品牌专注于线下临期食品销售为主;其二,专注卖临期产品的垂直电商平台,如好食期、甩甩卖等;其三,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售卖临期食品的品牌,如大汇仓。新业态的出现,丰富了临期食品销售渠道,...https://www.iimedia.cn/c1061/90740.html
5.2023年食品技术趋势:AI分析个性化营养和超级作物界面新闻...(一)食品分析,聚焦剪不断理还乱的大数据 根据MordorIntelligence发布的《食品和饮料市场中的人工智能(AI)——增长、趋势、COVID-19 影响和预测(2023-2028)》报告,2019-2024年,AI技术在亚太及澳洲地区一直呈现高速发展趋势,美洲保持平稳增长。[2] 不难发现,AI技术在食品分析领域逐渐从空中楼阁转为落地应用。2022年3...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8778107.html
6.调查:临期食品在年轻人中火了,为何免费的“食物银行”却有点水土...根据《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临期食品”正成为巨大商机。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的不少商场和核心商圈,已经新增了数量可观的临期食品商店或超市。在线上平台,专营临期食品的商家也呈增长趋势。 但是,临期食品进入像“食物银行”这样的公益组织的并不多。首先是几乎没有来自个人的捐赠,除...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426849
7.价格低廉很抢手市场规模超百亿临期食品站上销售新风口临期食品的市场到底有多大?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从供给侧来看,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也会突破300亿元,临期食品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中国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的渠道中,排名前三的是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和社区...https://appatt.sznews.com/jzApp/files/szxw/News/202105/26/484629.html
8.重庆市场一年猛增上百家临期食品店还是那个“味”吗?“临期食品拥有很大的市场。”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 从消费端来看,很多新生代对于临期食品是可以接受的,对于产业端而言,将呈现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资本化、规模化的发展特点。 “砸下真金白银开店,有的是真想做临期食品行业;有的是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然后混融资上市,进而套现;也有的是为了赚加盟费。https://www.cqcb.com/chongqingcaijing/2022-10-24/5064271_p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