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期食品,他们才是购买的“主力军”

豆瓣APP内的“我爱临期食品”小组截图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题:临期食品,他们才是购买的“主力军”

作者徐婧杜燕

周末,27岁的陶菲菲在家附近超市的乳制品区拿起两盒某品牌980ml的临期牛奶放入购物车。他说,平日里这款牛奶一盒十元左右,而这种临期4-6天牛奶的标价通常是十元两盒,相当于打了五折。虽然购买临期食品一次可能仅便宜几块钱,但一个月去买三四次也能省下不少钱,还避免食物浪费,可谓“一举两节约”。

某连锁商店内,因临期而打折的零食。徐婧摄

中青年是购买“主力军”

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以前,人们往往认为打折的临期食物不够安全而鲜少购买。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临期食品销售渠道的拓展,购买临期食品正在成为消费新风尚。

在豆瓣APP的“我爱临期食品”小组内,有超过七万的“临期食品爱好者”。小组简介中写道“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临期食品不丢人!”

根据艾媒咨询今年1月发布的《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目前中国临期食品消费者年龄为26-35岁的占比47.8%。2020年中国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的主要驱动力是低价购买到需要的商品,性价比较高。

社区超市内,因临期进行“买一送一”促销的饮料。徐婧摄

某便利店的一项调研显示,超七成的受访者愿意在门店内购买特价商品(临期品),这其中包括众多的年轻人。同时,数据显示,以今年4月和5月办公楼门店的临期品购买情况为例,“Z世代”(“95后”和“00后”)是临期品购买的主力人群。

中国肉类协会首席专家张子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临期食品市场在中国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中国人一向有主张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文化传统;二是,如今消费者的文明素养日益提高,更加注意避免食品浪费;三是,一些食品生产企业缺少计划性,加之不得力的市场营销,就造成了产能过剩。

张子平将购买临期食品的主要人群分为两类:一类是想节约开支的人,另一类是知晓各类临期食品安全性的“内行”。“各类临期食品的安全风险不同,消费者应学习一些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懂行’才能吃得放心。”

“中国年青一代的消费观念正在转变,买临期商品也更加‘大大方方’。”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进阶”中的“百亿市场”

豆瓣用户“Squalo”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在四五年前搜索某款零食时偶然发现“临期食品”这个概念。如今,她已经养成了一两个月下单一次临期食品的习惯,基本都是在网上购买,也会去设有临期食品专区的大型超市逛逛。

在连锁便利店“7-ELEVEn”北京西直门凯德MALL店内,顾客高先生告诉记者,由于不确定能否在保质期内吃完,自己会对临期的零食较为谨慎。不过,对于可以即买即喝的饮品,购买时通常不会犹豫。“最近一次购买临期食品是上个月,在超市买了六七瓶饮料,一折左右的价格很划算,两三天就喝完了”,他说。

在北京化工大学北校区附近的一家便利店内,顾客白阿姨说,自己平时很注重节约水和粮食,如看到临期食品会优先购买。一位李同学则表示,如果卖家加大对临期食品的售卖力度,自己又能保证在过期前吃掉(如面包、饮品等),会优先购买临期食品。

消费者的认可让市场“钱”景可观。根据《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市场规模达3万亿元,市场规模巨大。从供给侧来看,每年都将有大量的产品流入到临期食品行业,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也将成为“百亿市场”。

让临期食品吃得更放心

临期食品销路好,但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这也是许多消费者“观望”临期食品的最大顾虑。

张子平表示,商家应依据食品包装上标注的贮藏条件(包括温度、光照、卫生等)分开摆放以防止交叉污染和变质,“不能将所有的临期食品都摆放在同一货架上,如果能提示消费者购买后如何保存,是否适合‘囤货’等注意事项就更好了,这样才真正做到了对消费者负责。”

便利店内,因临期进行“买一送一”促销的零食。徐婧摄

哪些类型的临期食品可以放心购买?哪些在购买时需要格外注意?张子平给出了如下提示。

瓶装的蜂蜜和真空包装的咖啡粉都是不易变质的食品,只要存放得当,在保质期内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一些真空和充气包装的食品,如大米、膨化类零食,它们的水分含量低,属于干燥类食品,临期也能较为安全地食用;而越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如肉、牛奶、豆制品,也是细菌最“爱吃”的,要尽可能少买,如购买后不能一次用完,需在冰箱里用正确温度存放,不能为省钱而损伤了健康。

此外,还应注重临期食品的营养。“临期饮料通常没有安全问题,但也不要因为打折就多买多喝高糖饮品,尤其建议儿童少喝。”

商家如何“兼顾”临期食品的销量与安全?记者从某品牌连锁便利店获悉,该品牌的许多门店会针对临期商品设置“特价商品货架”。对于短保商品(保质期在24小时至72小时的),还引入类似航空公司打折机票的模式,对面包等鲜食产品,系统会根据门店产品效期、销量、未来客流量等维度预判,每15分钟会自动调节一次价格。

“短保商品的变价非常频繁,会在临近保质期时不断降价,晚上8点半之后,有大量优惠的便当、饭团、三明治、甜点,鼓励大家购买”,负责人称。

临期食品市场监管需加强

今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开始施行。其中第十二条内容为“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

此外,一些地方性法规中也指出了对临期食品的处理办法。在今年5月27日开始施行的《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中就写道:“超市、商场、便利店、农贸市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预包装食品实施效期管理,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

针对一些卖家保存不得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张子平表示,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大检查力度,“进到库房和店面检查”;另一方面,要细化对商家处理食品的要求与处罚标准,“比如一些肉制品一旦达不到贮藏温度,微生物就会超标,直接吃会导致腹泻,因此必须要严格要求、并加大处罚力度。”(完)

THE END
1.20242024-203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经营发展分析及销售前景潜力分析报告.docx,2024-203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经营发展分析及销售前景潜力分析报告 TOC \o 1-3 \h \z \u 摘要 2 第一章 临期食品行业概述 3 一、 概述背景与意义 3 二、 行业定义与分类 3 三、 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4 四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113/8122104071006143.shtm
2.2024市场份额分布 8三、竞争策略及趋势 9第四章经营发展分析 10一、经营模式及策略 10二、供应链管理 10三、成本控制与盈利能力 10四、拓展与创新策略 11第五章销售渠道与市场拓展 12一、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概述 12二、渠道拓展策略 12三、消费者关系管理 13第六章临期食品消费者分析 13一、消费者群体特征 13二、...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9052099.html
3.价格低很抢手临期食品火了!百亿市场规模成为新风口?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从供给侧来看,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也会突破300亿元,临期食品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中国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的渠道中,排名前三的是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和社区生鲜连锁店。临期食品消...https://wap.eastmoney.com/a/202106011945335524.html
4.被年轻人“薅羊毛”薅出百亿市场的临期食品“真香”何在?据《报告》显示,去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以零食为主的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也突破30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此外,截止2021年6月共注册相关企业20家,同比增长82%。 临期食品为何突然爆火?深谙快消品领域的郑州餐饮协会副秘书长李萌分析认为,临期食品市场迅猛发展原因有三,“一是国人...http://news.hnr.cn/djn/article/1/1429771522888830976
5.面试热点之临期食品成“新宠”公务员考试网在过去,购买打折的临期食品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临期食品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新宠”,临期食品的市场价值也逐渐被发掘。对此,你怎么看? 【测评要素】 主要考察考生对社会现象的认知理解、综合分析能力 【评分参考要点】 能够对这一现象做出正面、客观的评价。 https://www.huatu.com/2021/0611/2214982.html
6.何为临期食品?临期食品到底能不能吃?如何捡漏和保存临期食品?一文...超四成消费者愿意购买临期食品是真的吗? 前不久,有某咨询平台发布过一份《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引发媒体热议,这份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对中国消费者的调查中,超过四成受访消费者表示愿意购买并向身边的人推荐临期食品;临期食品消费群体中,26—35岁的占比为47.8%。这个数据也引发...https://zmt-m.hljtv.com/news_details.html?id=380698
1.临期食品行业现状:市场消费热潮升温,临期食品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注:本文节选出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市场消费热潮持续升温,临期食品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图]》行业分析文章,如需获取行业文章全部内容,可进入智研咨询官网搜索查看。 更多关于临期食品产业的深度研究及全面数据,请关注智研咨询官网或公众号(智研咨询),您也可...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034106.html
2.临期食品市场分析(精选4篇)篇1:临期食品市场分析 食品日期管理制度 1.保质期七天以内(包含七天)提前一天下架。 2.保质期七天以上,一个月(包含一个月)以内的提前三天下架。3.保质期一个月以上,三个月(包含三个月)以内的提前十五天下架。4.保质期三个月以上,六个月(包含六个月)以内的提前一个月下架。5.保质期六个月以上,十二个月(...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5v020ea.html
3.2025版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澈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在当下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精准的数据分析与深入的行业研究已成为企业战略规划、市场拓展以及投资决策不可或缺的指南针。智研咨询研究团队经过长期的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重磅推出《2025-2031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以期为业界提供一份高质量、专业化的行业分析。 https://t.10jqka.com.cn/pid_401001755.shtml
4.临期食品行业数据分析:49.8%消费者比较愿意购买临期食品临期食品市场从最初超市、便利店售卖,而延伸出新的业态,推动行业持续增长。新业态主要分为三类:其一,以好特卖、小象生活为首,这一类品牌专注于线下临期食品销售为主;其二,专注卖临期产品的垂直电商平台,如好食期、甩甩卖等;其三,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售卖临期食品的品牌,如大汇仓。新业态的出现,丰富了临期食品销售渠道,...https://www.iimedia.cn/c1061/90740.html
5.2023年食品技术趋势:AI分析个性化营养和超级作物界面新闻...(一)食品分析,聚焦剪不断理还乱的大数据 根据MordorIntelligence发布的《食品和饮料市场中的人工智能(AI)——增长、趋势、COVID-19 影响和预测(2023-2028)》报告,2019-2024年,AI技术在亚太及澳洲地区一直呈现高速发展趋势,美洲保持平稳增长。[2] 不难发现,AI技术在食品分析领域逐渐从空中楼阁转为落地应用。2022年3...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8778107.html
6.调查:临期食品在年轻人中火了,为何免费的“食物银行”却有点水土...根据《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临期食品”正成为巨大商机。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的不少商场和核心商圈,已经新增了数量可观的临期食品商店或超市。在线上平台,专营临期食品的商家也呈增长趋势。 但是,临期食品进入像“食物银行”这样的公益组织的并不多。首先是几乎没有来自个人的捐赠,除...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426849
7.价格低廉很抢手市场规模超百亿临期食品站上销售新风口临期食品的市场到底有多大?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从供给侧来看,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也会突破300亿元,临期食品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中国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的渠道中,排名前三的是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和社区...https://appatt.sznews.com/jzApp/files/szxw/News/202105/26/484629.html
8.重庆市场一年猛增上百家临期食品店还是那个“味”吗?“临期食品拥有很大的市场。”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 从消费端来看,很多新生代对于临期食品是可以接受的,对于产业端而言,将呈现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资本化、规模化的发展特点。 “砸下真金白银开店,有的是真想做临期食品行业;有的是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然后混融资上市,进而套现;也有的是为了赚加盟费。https://www.cqcb.com/chongqingcaijing/2022-10-24/5064271_p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