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模:2022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为337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401亿元
趋势分析:行业亟待加强监管,推动临期食品朝规范化、健康化发展
以下为报告内容节选:
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中国临期食品行业注册企业量
中国临期食品行业经济驱动因素
数据显示,2014-2022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保持持续增长,2022年分别达36883元和24538元。目前,生产生活持续恢复,消费市场供应充足,中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回暖,消费者信心得到增强,临期食品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临期食品产业图谱
中国临期食品消费者画像
中国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频率和推荐意愿
中国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的主要渠道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线下渠道中,分别有65.3%、61.7%的消费者在商超和折扣店购买临期食品;线上渠道中,分别有67.7%、57.4%和56.8%的消费者在综合电商平台、特卖APP和线上商超购买。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线下超市、专卖店打折较多,消费者经常在线下购买。近些年,随着电商平台的普及、“宅经济”的发展,线上渠道愈发受到欢迎,赶超线下态势明显。
中国临期食品行业竞争情报案例:好食期
中国临期食品行业竞争情报案例:好特卖
中国临期食品行业竞争情报案例:嗨特购
2023-2024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发展与消费需求趋势分析简要概括
临期食品品类多元,涵盖日常刚需,市场前景较为广阔。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近八成消费者在未来仍愿意购买临期食品。购买临期食品已成一种流行的消费方式,消费者欢迎程度较高。临期食品作为零食行业调整阶段的新兴业态,仍处于发展早期,但可发掘空间巨大,临期特卖加速行业呈现连锁化、品牌化的扩张趋势。
标准的折扣店就是一个,一直能开下去的“杂货店”。它满足的是周围社区居民最基本的需求,商品也相对比较稳定,但价格极优,性价比极好。
嗨特购的“着急”:加速规模扩张,开放加盟;自有品牌的开发,缺乏消费者的足够信任;未实现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却力推会员卡。
临期折扣店的优缺点非常清晰明了:更为便利、更为便宜;供应短缺,竞争激烈……
折扣超市的热度持续走高。
临期特卖店里很多商品都不是临期品,想要在这里找一瓶明天过期的“凤梨罐头”,比想象的要难。
临期食品生意成了香饽饽,这背后是逐渐扩大的市场需求,不过行业仍面临供应链不完善、货源不稳等诸多难题。
预制菜正在走向规范化,再加上线下餐饮的复苏,巨头们的加码,行业格局也将出现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