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很多平台都明确表示要严厉打击“刷单”,但“刷单”现象却屡禁不止。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餐饮、美容等行业,而且在教育行业也频频发生。据知情人士透露,某上市公司旗下知名少儿英语机构每年入驻大众点评的服务费用可高达上千万元。如果按刷单成本平均150元一条来算,一家店500条点评就有7.5万元。
1、到店刷单“一条龙”服务
不过,这位刷手表示上面提到的刷评价格只是指在线点评,不包括到店点评。据业内从业者介绍,对于很多线下教培机构而言,到店点评要比在线点评更有价值与说服力。到店点评的价格比在线点评高出近一倍,“每一单要在原有基础上再加50元”,也就是说一般5级账号的到店刷评需要110元。
因此,为了避开平台对于“刷单”的严格筛查,现在的刷手大多会采用“手工刷”,即通过多个本地号进行点评。鲸媒体也被告知,店铺刷到店点评的一般频率会控制在一天一条的节奏。更有甚者,“刷单”团队为了更好地“吸引”商家来买单,通常会跟商家作出“七天如若掉评,则不收费”之类的承诺。
有知情人士向鲸媒体表示,现在的“刷单”团队已经形成了一条龙式的服务链条,从刷单供应链到供应方,从刷单方到覆盖全国各地区的写手,比如在重庆接单的刷手如果要在北京实现到店刷单,方式其实很简单,只需要联系北京写手刷单,再给额外费用即可。
在刷单群中,有大量的真实点评用户充当刷手,他们会不停地在群里发布招募信息,邀请各地的写手加入团队,不断补充刷单队伍的规模。刷手基本上有两类,一类是组织刷手的领导群体。第二类是普通刷手,接单刷单赚点零花钱,以学生、普通工作者等低收入人群为主,利用下班+周末兼职刷单,每个月能赚2、3K。
据点评某一线销售透露,由于大众点评采取付费入驻模式,连锁巨头商家每年缴纳的服务费用高达数百万、上千万。因此,大众点评官方会对入驻平台的巨头商户给予一些方便之处。例如,放松监察,少量的差评删除等服务。虽然大众点评官方对恶意好评、删除差评等行为监管严厉,但实际上,内部员工对于大客户的要求也难以拒绝。
2、教培机构成“刷单”重灾区
该商户下的五星好评均为刚注册的一星账号所写,点进账户详情一看,往往只有这一家机构的点评,甚至注册地上海都未改回北京。出现大量如此注册账号的点评,且点评质量堪忧,疑似有刷点评痕迹。而这家机构只是鲸媒体摘取的数据之一,有类似注册号点评现象的机构在大众点评上数不胜数。
一位经历过“帮所在机构刷单”的语言培训机构从业者小李表示,“之前在除了大众点评的其他平台做活动的时候,发现很多家长都会先在大众点评上看所在机构的口碑,然后再考虑是否参加该机构的活动。”大众点评的口碑效应成了商家手里“另类”的宣传出口,为了提高机构的口碑,在领导的建议下,找了大众点评的刷手将店铺的点评从零刷到了70多条。
其实很多线下机构“刷单”大多是为了刷存在感、增加机构的曝光度,进而使得运营数据更好看。而大量刷单的后果也显而易见:一是容易误导消费者,如若是质量不佳的产品进行大量刷单,或会引发大量用户投诉,陷入维权的“尴尬”局面;二是大量投入的费用成本,未必能够获得预期的转换效果,结果只能是“打水漂”。
在资本寒冬的当下,不排除一些机构迫于融资而通过不恰当的方式进行数据造假。对于许多中小机构来说,不刷单就无法获得更多用户,但大量刷单又难逃经营困境,这就像是甜蜜的砒霜,极具诱惑又充满了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