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本次培训的具体内容,完成一份培训总结,体现自己在本次培训中的学习感悟、培训心得及收获,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措辞严谨,不少于1500字。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玩中学习知识,在玩中发展智力,在玩中培养情感。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就是在主客体和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建构实现智力发展的,也就是说,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双向建构是个体发展的实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游戏之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在所有游戏载体中,建构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几乎是全方位的,从基本的感知觉训练到高级社会情感发展,从基本的动作技能训练到高级思维能力发展,建构游戏对幼儿具有独特发展价值,它所体现出的实践性、知识性、差异性和趣味性等均符合幼儿的发展目标。
(一)游戏发展价值
1、学习品质
游戏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探究、坚持等学习品质。在本次游戏中,幼儿始终是主体,教师则是支持者。幼儿能够在游戏中不断主动反思,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持续获取新的经验,内化后的经验又被幼儿利用到下个游戏当中,整个游戏过程当中,幼儿专注于游戏,没有出现厌倦的状态。
2、探究与认知
幼儿在游戏中发展了建构技能和科学认知,幼儿运用多种技能游戏。游戏中幼儿能仔细观察,并细致地持续观察,遇到问题能够想办法解决,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身体与健康
幼儿游戏中会使手臂的力量和耐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提高了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墩墩变形记中,获得轻松愉快的心情,情感得到升华。
4、社会性与情感
幼儿在游戏中增加了同伴交往,发展协商、合作能力,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触发了幼儿间的合作,这是面对难题时的自然互助。在面对困难时的出谋划策,体现了幼儿之间的合作协商能力。在游戏中遵守规则,规则意识也在逐步提高。
5、语言与表达
幼儿在整个游戏阶段中认真地倾听别人的想法,在共同商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也发展了幼儿的倾听与表达能力。与同伴间的语言交流及与老师间的语言交流,皆发展了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用符号和标志记录自己的计划与游戏故事,提高幼儿的书面表达技能。
6、感受美与创造美
欣赏自己和同伴建造的成果,感受美,欣赏美。
(二)教师小结
华爱华老师说:“游戏材料的提供,对幼儿起着游戏暗示的作用,刺激幼儿选择了某种游戏方式,表现出不同游戏行为,间接地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作用。低结构材料更有助于幼儿进行发散思维,幼儿在使用高结构材料时更多的是模仿,在使用低结构材料时较多的是创造。”由此证明,材料在幼儿游戏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直接影响游戏质量。
在提供心理支持的过程中,教师需注意:退后一点,静观其变,对幼儿能自主生成的方法不直接指出,对幼儿的困惑不急于表态,对幼儿在活动中碰到的困难不急于帮助,而是以“同疑同乐”的姿态参与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