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承露:游戏活动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摘要:所谓游戏活动是指以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的特征,并且能给儿童以主体性的体验。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基本的活动,同时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它的实质主要体现在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儿童的游戏蕴含着深远的教育价值,潜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建构着坚实的成长阶梯。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都要十分重视儿童的游戏活动,使他们在游戏的天地中快乐地学习,健康成长。对于身心快速成长的儿童来说,游戏的意义是重大的。

关键词:游戏活动;主体性;创造性;独立性;重要性;学前儿童身心发展

一、游戏活动概念界定

假如我们去问问孩子们,答案似乎很清楚。当我们问到一个正埋头捏着泥饽饽的孩子:“你干什么呢?”他会说:“玩呗!”“捏它干什么?”“可有意思

了!”一位母亲问他的儿子“‘出去玩’是什么意思?”回答是:“就是出去干你平时开心得不想回家吃饭的那些事。”有意思、好玩、开心,即儿童是在从事追求内在目标的活动,这是一种由内驱力——直接的内在动机所策动的快乐的活动。这样看来,对幼儿的游戏似乎可以得到一点共同的认识: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当然,幼儿游戏绝不是单纯感觉上的快乐,它不同于成年人的游手好闲,而是伴有生命充实感的快乐。儿童是“通过亲身体验而获得生命活动的意义的。”

二、游戏的各种特征

(一)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

(二)游戏是令幼儿感兴趣的愉快的活动

幼儿游戏是以愉悦为目的的体验生活的活动。很多时候幼儿甚至因为游戏而“误了事”,受到成人的惩罚,他们还会继续寻找游戏的机会,并乐此不疲。即便是生活、劳动、学习等活动,幼儿也常常是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或是将生活、学习、劳动的过程变成游戏活动。可见幼儿喜欢游戏,还喜欢把他们的一切活动游戏化。在把这些活动游戏化的过程中要有兴趣性和娱乐性。幼儿是以游戏过程本身得到愉快和满足的,如果幼儿对游戏丧失了兴趣,游戏也就停止了。幼儿在游戏中没有外在限制,能够身心放松、积极活动,充分表现自己,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条件。

(三)游戏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活动

在游戏活动中,想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想象的参与,游戏便无法展开。在游戏中,孩子经常扮演“老师、爸爸、妈妈”的角色,同时需要把道具“泥沙”当作“米饭”,把“洋娃娃”当作“小宝宝”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他们需要依靠想象不断变换物体功能,不断变换人物的角色,不断变换游戏的情节。这样,他们开展的游戏才有趣味性和玩下去的可能性,反之,没有孩子会喜欢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把他们想象的事物“真实化”就是为了使游戏可以更好玩更有乐趣性。在这之间,他们还学会了很多学习中学不到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孩子们自己通过途径得来的。对孩子们来说,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消遣,还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幼儿应多多创造并参与游戏,到游戏中去满足需要。

(四)游戏是虚构与现实的统一

幼儿游戏不是主观臆想或空想,而是以客观世界为依据,是其生活的写照,反应其知识经验。儿童游戏的成分、角色、情节、行动以及玩具或游戏材料,往往只是象征性的,具有们明显的虚构性。幼儿在进行一个游戏的时候,难免会有因为设备不齐全或某些因素的时候而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这个时候就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完成了。比如说,幼儿在进行“娃娃家”游戏的时候,谁扮演“爸爸”,谁扮演“妈妈”’还有“锅碗瓢盆”等等,这些都不太可能用真实物件代替,幼儿只能自己尽心扮演,从而达到游戏的效果。所以,幼儿的创想能力非常重要。

(五)游戏是具体的活动

游戏是非常具体、形象的活动。幼儿游戏有主题、有情节,有实物材料,有具体的活动和实际的动作等,游戏的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游戏中的具体内容、情节、角色、动作、实际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游戏之间还有对话,所有这一切,会不断引起儿童的表象活动。然而,又是因为在这些表象的引导之下,儿童的游戏会更加有趣味,让孩子可以非常享受游戏,在游戏中其乐无穷。”[3]

(六)游戏包含着积极的约束

三、游戏活动对儿童身心发展重要性

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游戏对儿童的身体、智力、创造力、情感、社会性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学龄前儿童以游戏为主导活动。幼儿的娱乐、学习、社会交往、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体验等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所以,游戏活动在幼儿的生命中充当很重要的一份角色。

(一)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身体的发展

(二)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1、语言的发展

语言交往能力是一种体现个性特征的综合心理,也是儿童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而游戏恰恰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的活动。游戏过程本身就是幼儿交往的过程,幼儿在游戏中常常需要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主观愿望或要求转换成语言,或者根据别人的意思做出言语的反应,游戏中有机会得到满足,实现自己的愿望,从而达到情感、语言发展与交往上的平衡。在幼儿的肚子游戏中,他们常常用有声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愿望。他们边想边说边玩,这些语言机油模仿,又有创造,语句中掺进了孩子自己的经验。

2、认知的发展

在游戏中,学前儿童可以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观察、感知、比较、分类、记忆、想象、思维,通过对各种游戏材料的使用、对各种游戏角色的扮演、对已有知识的更新、对生活经验的重组、对游戏动作和情节的实践,去接触、感受、探索新事物、了解物体(游戏材料)的性能、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学前儿童的感知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发展。

(三)游戏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心里和教育研究者令人兴奋地指出,“儿童早期是奠定智力发展基础的最佳时期。游戏的过程正是智力发展的非同一般的特殊过程,这恰恰是游戏的作用之所在。”游戏对幼儿智力发展的作用得到了普遍的承认,并已经和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证实。游戏时,学前儿童会不断地移动、触摸、聆听、观察,这些感观刺激有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幼儿可以从游戏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到许多知识,只要稍稍启发一下,就会释放出无穷的力量。

所以说,游戏是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动力,对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四)游戏能为儿童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创造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游戏也可以激发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幼儿在游戏时多数进行象征性的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在游戏中扮演角色,进行角色行为交往,去学习和体验社会角色的职责,掌握各种行为准则。幼儿在游戏中加入了想象性,出现创造性的萌芽。这种游戏游戏与现实活动有相似性,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智能。在游戏中,学前儿童的神思遐想、奇异行为,不但不会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反而还能得到接纳、赞赏,而这又会成为一种信息反馈,强化学前儿童的创造思想和行为。同时,发散性思维是学前儿童创造性的重要表现,学前儿童能变换各种方式来对待物体,通过对同一游戏材料做出不同的设想和行为,或对不同的物体做出同一种思考和动作,就能扩大学前儿童与游戏材料相互作用的范围,增加相互作用的频率,使求异思维得到充分的训练。

(五)游戏能够促进儿童的情感发展

游戏是幼儿表现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幼儿在游戏中,可以不受压抑地实现自己的愿望,自然地表现自己的情感态度。学前期是个体情绪情感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都能在游戏中完全妥当地表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学前儿童可能会遇到一些不高兴或不顺利的事情,又或者感到束缚,未能自由地表达个人意愿。但在游戏中,学前儿童表达个人的内心情绪是社会所能接受的。所以说游戏对儿童的情感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学前期是个体情绪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我们需要很注重幼儿的情绪发展,对此引起重视。

(六)游戏能使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幼儿在游戏中,要与其他伙伴发生关系,他们逐渐地发现和了解了自我与他人,了解了自己行为的结果及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使自己的行为能为同伴接受。在游戏中幼儿作为集体成员,需要相互适应,服从共同的行为规则,掌握和学习轮流、协商、合作等社交技能。因为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目前,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往往娇惯任性、随心所欲、以自我为中心,不懂的谦让、宽容、谅解别人,更不会主动关心、爱护他人。因此,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首先要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从言语到行动,从外表到内心,从他人到自我。还子有了这种意识,同伴关系就会宽松和谐。

(七)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有的孩子可能平时在功课方面表现不算突出,又因为老师一般都喜欢功课好、聪明的孩子,所以他们不被老师喜欢。久而久之,他们就觉得自己是笨小孩,到最后,对自己失去信心,性格变得孤僻,不愿与人交流。但是,功课不好就代表他们笨,而是相对来说比较贪玩,他们把他们的聪明放在了玩游戏上。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探究各个小游戏里的奥秘,从而创造出别的更加新颖、有趣的游戏,这会让他们很有成就感。游戏中可以让他们找到自信,发现与平时生活中不一样的自己,这会让幼儿对自己的自信心大大提高。

四、该如何开展一些有益的游戏活动

(一)游戏的环境

游戏环境是指为儿童游戏提供提供条件。任何幼儿都离不开游戏,所以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游戏的环境又包括空间环境和心理环境。

1、空间环境

好的游戏游戏场地不进要有设备,更要有结构。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游戏环境应做到以下几点:

(1)创造主动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幼儿在自由、轻松的空间环境里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带动下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

(2)材料的投放性和开放性

在游戏开始之前索要准备的游戏时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游戏材料投放越多、越真实、越漂亮,孩子们就会越喜欢。但同时大家又都指导材料太多也会让有幼儿不知道玩什么好;材料太少又不能满足幼儿游戏时的需要,所以教师应注意在游戏中观察幼儿的情况,按需要随时增减材料,引导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就是教师有时不知道孩子在游戏中会出现什么额问题、需要什么,不能给及时增加材料,所以为了及时地找到所需要的材料,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协商,在活动的一角设立百宝箱,这样就能方便幼儿寻找替代物,可以根据游戏的需要进行选择了。然而,在我以往的实习经验中,发现有些幼儿园里面,尽管游戏材料都很到位,但是因为老师嫌麻烦,怕游戏完以后,材料不能很好地整理起来,就不让幼儿过多地使用材料,仅仅只是“凭空想象。”我觉得这样不仅仅是消磨了幼儿对游戏的积极性,更让幼儿的认知能力大大减弱。

(3)游戏环境的创设要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体现层次性

幼儿与幼儿之间是有差别的,发展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创设游戏环境时既要考虑发展快的幼儿,也要顾及到发展慢的幼儿,同时还要兼顾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4)游戏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无论任何游戏的开展,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如果在开展一个游戏活动的同时都不能保证幼儿的安全问题,那么这个游戏活动是不可实行的。首先,幼儿对于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相对来说是比较薄弱的,所以我们要确保他们的安全,教师也应该在幼儿游戏的同时培养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学会生存打好基础。其次,一个舒适、漂亮的游戏环境会更吸引幼儿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在有限的条件能力下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漂亮的游戏环境。

2、游戏的心理环境

幼儿园里,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了,所以说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幼儿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样的,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的情绪也带动着幼儿的情绪和积极性。教师应该做到面带笑容,和蔼可亲,和幼儿建立互助、友爱、和谐的伙伴关系,使儿童生活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因为,教师与幼儿之间友好、和谐的关系会为幼儿游戏建立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教师要以良好的自身素质为幼儿树立榜样,做到举止大方、语言文明、态度和蔼、行为规范。这样幼儿才会更加喜欢游戏,更加乐于参加游戏。

(二)游戏的种类

儿童的游戏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游戏种类的划分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参照系不同,游戏的种类就不同:

1、按照幼儿游戏的社会性水平分类:

(1)独自游戏

所谓独自游戏就是指幼儿自己做一个游戏,所有的集中力都在自己的活动上,周围的小朋友所做的活动与他无关,也不去在意。

(2)联合游戏

许多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他们谈论共同的话题,但是每个幼儿仍是依个人与愿望去游戏的,只不过是凑在一起玩罢了。

(3)协作游戏

幼儿以每一个小组为一个团体来做游戏,游戏中每个幼儿会根据之前分工好来完成自己的任务,但是他们也会互相协作,从而达到某一个目的。协作游戏通常需要一两个领头人来进行组织和指挥。

(4)旁观

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幼儿不动手,仅仅只是看着别的小朋友如何进行游戏,偶尔也会跟他们交流一下自己的意见,但就是不加入到游戏中去。

2、按幼儿智力发展阶段对游戏进行分类:

(1)感知运动游戏

幼儿反复练习感知觉与动作,这种游戏也可称作“机能性游戏”。

(2)象征性角色游戏

幼儿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反映周围生活。幼儿能脱离对当前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思维的支柱进行想象。这类游戏是以假想的方式来反映现实,体现了游戏的典型特征,幼儿通过假想将已有的知识经验重新组合,以假想的方式“参与”成人的社会生活,从而获得愉快和满足。

(3)有规则的游戏

这是一种在相互交往活动中以规则为目标的社会性游戏。以规则为中心,摆脱了具体的情节,用规则来组织游戏。简单的规则游戏出现在4、5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演化为体育游戏、纸牌游戏等。

3、以游戏的教育作用为依据的游戏分类

这种分类是按游戏的教育作用来分类,是我国较多采用的一种分类方法。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幼儿园游戏可以分为:

(1)角色游戏: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危险生活的一种游戏,又称为想象游戏。

(2)结构游戏:儿童利用积木、泥塑、沙等结构材料进行建造的游戏。

(3)体育游戏: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内容,以发展基本动作为目的的游戏活动。

(4)表演游戏:儿童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运用动作、表情、语言、扮演角色,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

(5)智力游戏:以生动、新颖、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增进知识,发展智力的游戏。

(6)音乐游戏: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

(7)娱乐游戏:以娱乐为主的游戏。

(三)游戏的目的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来带动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使幼儿真正活动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主体性的人。幼儿园游戏的目的和幼儿园课程的目的具有一致性。游戏是为了让幼儿在学习之余的一种娱乐方式,但同时游戏也不仅仅是娱乐,幼儿在游戏的同时也能从中学习到很多不一样的知识。幼儿可以学会处人处事,学会怎样与同伴交流,学会感知事物,交往能力、语言、智力等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文娟.对孩子来说游戏也是一种教育方式[DB/OL].成都商务电子报,

e=utf-8

[3]郑健成.学前教育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15

[4]郑健成.学前教育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16

[5]赵娣.城镇幼儿园游戏开展的制约因素与解决策略[J].现代幼教,2015(10)

THE END
1.游戏对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性游戏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儿童,让儿童拥有自由想象的空间,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创造力的研究已揭示出,创造力与主动自愿的内部动机、自由民主的气氛、灵活易变的形式有着密切的一致性。这些也正是游戏的特点和性质,游戏与创造力之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https://www.meipian.cn/37rz3dcg
2.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20210728161653.docx通过文献资料的检索分析,大部分的学者研究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分析从幼儿角色游戏的重要性和对幼儿的积极作用研究出发,研究问题主要以理论阐述为主,内容涉及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价值、组织方法、教师的指导作用等。国外的许多研究证明,游戏对于幼儿的认知能力、身体发展、对于儿童的交往能力和情感发展的作用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728/8063117125003125.shtm
3.《游戏治疗》01以儿童为中心游戏治疗在这个基础上,一大批新的治疗师开始强调游戏对于分析儿童的重要性。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梅兰妮·克莱因和安娜·弗洛伊德的理论,这也是我们现在理解儿童游戏理论很重要的来源。具体的理论比较复杂,在这里只做个简单的说明,方便大家在后面更好地理解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疗法理论基础。 https://www.jianshu.com/p/a88f1f9ca474
1.游戏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激动人心的,能使其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游戏对孩子有什么好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一、游戏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游戏是学前教育孩子的主导学习活动。上学以前,孩子主要是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步认识世界的,游戏是孩子学习的一条主要的和重要的途径。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孩子的活...https://www.jy135.com/yule/362490.html
2.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 游戏对婴儿和儿童来说不仅仅是乐趣,他们通过游戏来学习,弄清自己的身份,了解周围的世界以及他们在其中的位置。 游戏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感受爱、快乐和安全,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语言和沟通能力,学习关爱他人和环境,培养身体技能,促进大脑发育……游戏的好处说不完,可是,应该怎么玩? https://www.oh100.com/w/164053.html
3.游戏对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论文(精选10篇)客观上看,其中存在相应局限性和不足,尤其是缺乏文化内涵和学生兴趣的必要融入,从而影响了学前教育活动的最佳实施。客观的看,采茶游戏中所诠释的不仅仅是兴趣元素,更重要的是文化内涵的合理诠释。所以合理使用采茶游戏,其将为学前教育儿童的文化培养与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 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jiaoyu/724871.html
4.谈幼儿舞蹈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论文(精选6篇)四、舞蹈游戏有利于幼儿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性发展 舞蹈游戏对于幼儿不仅仅是“好玩”或娱乐,更重要的是当幼儿在舞蹈游戏中通过自己的行动对物体或他人产生影响时,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快乐。例如,过家家这个亲子舞蹈游戏,分角色用玩具进行表演,幼儿做洗菜的动作,妈妈做切菜...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150704152810_303362.html
5.论苑师道有方,寓教于“戏”——游戏对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在这个例子中,让出歌手角色的幼儿能够感受到同伴对歌手角色的喜爱和难过,能够记住以往的交往情境,并用较为明晰的话语表达协调方法,体现出游戏对于幼儿人际交往多重要素的培养作用。 (三)习得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3]关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其界定为同情...https://www.age06.com/Age06Web3/Home/MobileImgFontDetail/d8c94277-be0b-493b-8b06-375022bf86d9
6.让游戏伴随幼儿快乐成长教学心得(精选14篇)丛书作者杨文刚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儿童,使所有的儿童都受到良好的教育。我愿意学习他的理念和精髓,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的需要,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让游戏伴随幼儿快乐成长教学心得 篇2 通过对《游戏活动与幼儿成长》一书的学习,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游戏在幼儿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幼儿游戏对幼儿认知的发展、社会性发展...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xdth/20200827201549_2526856.html
7.《游戏治疗》好书共读心理学文章在这个基础上,一大批新的治疗师开始强调游戏对于分析儿童的重要性。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梅兰妮·克莱因和安娜·弗洛伊德的理论,这也是我们现在理解儿童游戏理论很重要的来源。具体的理论比较复杂,感兴趣的听众可以阅读这两位治疗师的著作,我们在这里做个简单的说明,方便大家在后面更好地理解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疗法理...https://www.xinli001.com/index.php/info/100474589
8.幼儿游戏的研究背景与意义论文相对于蒙氏对象征性游戏的否定,维果斯基强调幼儿游戏中象征性游戏的重要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相对蒙氏“我们教师只能像仆人侍奉主人那样地帮助儿童进行工作”的观点,他更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教师应把握游戏中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搭建具备发展适宜性的“支架”。在他的游戏思想的指引下,支架式游戏模式成为游戏作为幼儿...https://www.zzmce.com/lunwen/346664.html
9.论儿童游戏的重要性(精选8篇)论儿童游戏的重要性(精选8篇) 篇1:论儿童游戏的重要性 儿童性教育 儿童性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性教育不只是读一本书,听一次讲座或看一次录像,而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教育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随受教育者年龄不断发展的再社会化过程。帮助孩子认同自己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i0gm01d.html
10.幼儿园合作游戏指导策略.docx在幼儿园教育中,合作游戏是一种重要的社交和认知发展活动,它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沟通、协调和问题解决能力。有效的合作游戏指导策略对于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份关于幼儿园合作游戏指导策略的文章内容,旨在为教师提供专业、丰富且适用性强的指导建议。 一、了解合作游戏的重要性 合作游...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9539575.html